中医证候、高敏C反应蛋白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1)
2013-03-29吴爱明张冬梅翟建英高永红娄利霞柴立民朱海燕朱陵群王硕仁
吴爱明,张冬梅,翟建英,高永红,娄利霞,柴立民,朱海燕,朱陵群,王硕仁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可加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使斑块不稳定,易于破裂,从而导致脑梗死的发生。中医证候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机、病性的综合反映,伴随着高血压病的进展中医证候也随之变化。因此,高血压患者脑梗死风险的增加理应与中医证候存在一定联系。基于此,本研究比较了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hsCRP和ox LDL的差异及它们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旨在探讨中医辨证结合实验室指标检测对于评估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作用和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7.0±9.7)岁;病程(11.0±9.6)年;未合并脑梗死31例,合并急性脑梗死29例。
1.2 诊断标准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1],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瘀证辨证标准[3],虚证辨证标准[4],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纳入本研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急性创伤和手术、恶性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造血系统疾病以及孕期和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
1.4.1 临床资料调查方法 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信息,参照相关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进行疾病和中医证候诊断,并经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确诊,使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管理。
1.4.2 hsCRP和ox LDL检测方法 空腹静脉采血4 m L,离心分离血清。hsCRP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仪器为美国Beckman公司CX4 Pro全自动生化仪。ox LDL检测采用ELISA法,仪器为奥地利CliniBio 128c酶标仪。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先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两组间均数比较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样本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变量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脑梗死,分为高血压未合并脑梗死组(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组(脑梗死组)。脑梗死组的收缩压和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组(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脑梗死组(P<0.01),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 脑梗死组的痰浊证、郁热证、肝风内动证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气虚证发生率显著低于高血压组(P<0.05或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例(%)
2.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相兼情况 两组间中医证候相兼情况不同,高血压组以单证和两证相兼为主;脑梗死组的三证和四证相兼情况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相兼情况 例(%)
2.4 不同中医证候和兼证个数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分析 经Spearman相关分析,痰浊证、郁热证、肝风内动证和兼证个数与发生脑梗死呈正相关(P<0.05或P<0.01),气虚证与发生脑梗死呈负相关(P<0.05)。详见表4。
表4 不同中医证候和兼证个数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分析
2.5 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ox LDL浓度比较 经非参数检验,脑梗死组血清hsCRP和ox LDL浓度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ox LDL浓度比较(±s)
表5 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ox LDL浓度比较(±s)
组别 n hsCRP(mg/L) ox LDL(μg/d L)高血压组31 1.67±0.69 15.90±11.62脑梗死组 29 4.88±4.141) 36.57±23.941)与高血压组比较,1)P<0.01
2.6 血清hsCRP和ox LDL浓度与发生脑梗死的偏相关分析
无控制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和ox LDL均与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梗死呈显著正相关(P<0.01);当控制性别、年龄和血压水平等变量后hsCRP和ox LDL仍然与发生脑梗死呈显著正相关(P<0.01)。详见表6。
表6 血清hsCRP和ox LDL浓度与发生脑梗死的偏相关分析
2.7 血清hsCRP和ox LDL的相关分析 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hsCRP和ox LDL呈显著正相关(r=0.8 6 4,P<0.01)。
3 讨 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公布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估计患病人数达3.3亿,约有45万人死于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超过660亿元,占我国卫生总费用的3.4%[6]。而高血压是公认的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7]。脑梗死导致的经济负担、失能负担和死亡负担对我国居民健康生活质量负面影响更加严重,防控形势十分严峻[8]。因此,评估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对于早期预防和控制脑梗死,减轻我国公共卫生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破裂是发生脑梗死重要因素。hsCRP和ox LDL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斑块形成,易损性增加,破裂直至动脉血栓事件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hsCRP是敏感的炎症标记物,炎症反应伴随动脉粥样硬化的始终,hsCRP的浓度变化反映了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疾病进程[9]。ox 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病理因素,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后形成ox LDL,它进入血管壁会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引起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胆固醇脂的积累和泡沫细胞形成,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成和发展[10]。不仅如此,hsCRP和ox LDL也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1,12]。hsCRP和ox LDL协同作用,能通过诱导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加重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从而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最终造成斑块破裂,动脉血栓形成而引发脑梗死[13-15]。可见,hsCRP和ox LDL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此外,从中医角度看,中医药在高血压和脑梗死的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6,17],基于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深受患者青睐。中医证候是机体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表现于外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机、病性的综合反映。高血压患者内在病理生理改变必然会引起中医证候的变化,伴随着脑梗死风险的增加中医证候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换言之,中医证候的变化与高血压患者脑梗死风险的增加存在一定关联。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分析中医证候、hsCRP、ox LDL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性,旨在探讨中医辨证结合实验室指标检测对于评估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作用和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医证候上,脑梗死组的痰浊证、郁热证、肝风内动证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气虚证发生率显著低于高血压组。在证候相兼上,高血压组以单证和两证相兼为主;脑梗死组的三证和四证相兼情况较多。相关分析提示,痰浊证、郁热证、肝风内动证和兼证个数与发生脑梗死呈正相关,气虚证与发生脑梗死呈负相关。以上证候分析提示,高血压患者未发生脑梗死时中医证候相兼情况相对简单,随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增加,直至并发脑梗死时中医证候相兼情况趋于复杂,痰浊证、郁热证、肝风内动证的出现率明显提高,并且与发生脑梗死呈正相关关系。推测痰浊证、郁热证和肝风内动证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特征性中医证候改变,预示着脑梗死风险的增加。此时病情恶化,正邪交争剧烈,证候表现上以邪实为主,因此气虚证的发生率相对偏小。在实验室指标方面,脑梗死组的血清hsCRP和ox LDL浓度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无控制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sCRP和ox LDL均与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梗死呈显著正相关;当控制性别、年龄和血压水平等变量后二者仍然与发生脑梗死呈显著正相关,并且血清hsCRP和ox LD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64,P<0.01)。提示hsCRP和ox LDL存在很强的协同致病作用,二者是促进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失稳、破裂直至脑血管栓塞的关键病理因素。hsCRP和ox LDL的血清浓度是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增加的特征性实验室指标。
综上所述,中医证候、hsCRP和ox LDL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细致观察并综合分析中医证候和实验室指标的特征性改变,对于早期评估和预测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样本量的局限性,这一研究结论尚需进一步的工作加以证实。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全文)[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5,13:1-37.
[2]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血瘀证诊断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3):129.
[4] 沈自尹,王文健.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6] 李镒冲,王丽敏,姜勇,等.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5):409-413.
[7] Tolonen H,Mähönen M,Asplund K,et al.Do trends in population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explain trends in stroke event rates?Comparisons of 15 populations in 9 countries within the WHO MONICA Stroke Project.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onitoring of Trends and Determinant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Stroke,2002,33(10):2367-2375.
[8] 刘晓婷,李镒冲,姜勇,等.2010年我国居民脑卒中疾病负担[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2):1121-1123.
[9] Ferri C,Croce G,Cofini V,et al.C-reactive protein:Interaction with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and possible role in human atherosclerosis[J].Curr Pharm Des,2007,13(16):1631-1645.
[10] Jialal I,Devaraj S.The role of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in atherogenesis[J].J Nutr,1996,126(4 Suppl):1053S-1057S.
[11] Di Napoli M,Papa F,Bocola V.C-reactive protein in ischemic stroke: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J].Stroke,2001,32(4):917-924.
[12] Cuadrado-Godia E,Ois A,Garcia-Ramallo E,et al.Biomarkers to predict clinical progression in small vessel disease strokes:Prognostic role of albuminuria and oxidized LDL cholesterol[J].Atherosclerosis,2011,219(1):368-372.
[13] Rost NS,Wolf PA,Kase CS,et al.Plasma concentr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he Framingham study[J].Stroke,2001,32(11):2575-2579.
[14] Steinberg D.Atherogenesis in perspective: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inflammation as partners in crime[J].Nat Med,2002,8(11):1211-1217.
[15] Shaw PX.Rethinking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its role in atherogenesis and the immune responses associated with it[J].Arch Immunol Ther Exp(Warsz),2004,52(4):225-239.
[16] Wang J,Xiong XJ.Outcome measur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hypertension: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2,69:7237-7243.
[17] 李定锋,谭毅.中医药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7):68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