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哌卡因用于脊麻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的量效关系

2013-03-28李刚冯刚才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2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

李刚 冯刚才

【摘要】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用于脊麻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的量效关系。方法:80例择期子宫颈锥形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8 mg组(L1)、10 mg组(L2)、12 mg组(L3)、14 mg组(L4)四组。监测MAP、HR、SpO2和RR,观察Bromage评分、给药至患者抬下肢无力的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等。计算ED50和ED95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罗哌卡因ED50为9.1 mg,95%CI为8.3~9.8,ED95为13.2 mg,95%CI为11.5~15.8。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脊麻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安全有效。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脊麻; 量效关系

罗哌卡因是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较低,术后恢复快,适于妇产科麻醉[1]。目前临床上罗哌卡因用于脊麻的报道较少,罗哌卡因用于脊麻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的量效关系方面的研究尤其少见。本研究观察了罗哌卡因用于脊麻宫颈锥形切除术的量效关系,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80例行择期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30~40岁,身高155~170 cm,体重50~65 kg。排除局麻药过敏,出凝血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严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肾系统疾病患者。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罗哌卡因8 mg组(L1)、10 mg组(L2)、12 mg组(L3)、14 mg组(L4)四组。四组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不同时间点SBP、DBP、MAP、HR、SpO2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禁饮禁食6 h以上,入室后开放静脉,15 min内静注羟乙基淀粉10 ml/kg,此后改乳酸林格氏液静脉输注速度为6 ml/(kg·h)。监测NIBP、ECG、SpO2等基本生命体征。采用腰-硬联合穿刺针于L3~4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向蛛网膜下腔按组别缓慢注入预定量罗哌卡因(批号:LL1776,Astrazeneca,sweden),注药时间30 s,注药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然后让患者取平卧位后开始手术。有切皮痛即于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5~10 ml完成手术。

1.3 观测指标 以改良Bromage评分法测定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记录患者能达到的最大Bromage评分值、给药至术后运动完全恢复时间。记录脊麻前10 min、脊麻后10、20、30、40、50 min的SBP、DBP、MAP和HR。记录针刺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记录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ED50和ED95及95%可信区间(CI)。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资料用中位数(范围)表示,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Probit法计算ED50和ED95及95%可信区间(CI)。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四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omage评分L1组明显低于L2、L3、L4组,L2组明显低于L3、L4组,L3组明显低于L4组(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L1组明显长于L2、L3、L4组,L2组明显长于L3、L4组,L3组明显长于L4组(P<0.05);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L1组明显短于L2、L3、L4组,L2组明显短于L3、L4组,L3组明显短于L4组(P<0.05)。罗哌卡因ED50为9.1 mg,95%CI为8.3~9.8,ED95为13.2 mg,95%CI为11.5~15.8。见表1。

3 讨论

罗哌卡因脊麻常用剂量为12~18 mg[2]。本研究显示,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起效迅速,麻醉效果令人满意,足以满足会阴部的手术麻醉要求,与布比卡因相比无明显差异。在本研究中,四组患者的最高阻滞平面没有差异,都能满足手术需要。但随着剂量的增加,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逐渐缩短,感觉和运动的恢复时间逐渐延长,说明剂量的增加加强了阻滞的效能和时间。而所有患者均未见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说明罗哌卡因用于脊麻子宫颈锥形切除安全有效。在罗哌卡因常用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加镇痛效果逐渐增强。本研究中罗哌卡因用于脊麻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的ED50为9.1 mg,ED95为13.2 mg,是较适合妇产科手术的一种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Hansen T G.Ropivacaine:a pharmacological review[J].Expert Rev Neurother,2004,4(5):781-791.

[2] Miller R D.Anesthesia[M].7 th ed.San Franciso:Churchill Livingstone,2009:1678-1680.

(收稿日期:2012-08-17)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的应用
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分娩镇痛及对母婴安全影响
探析等效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
同剂量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膈肌移动度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对术后硬膜外镇痛60例疗效观察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
子宫切除术病人行不同剂量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