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中企业动力机制形成研究
——以三螺旋理论为视野

2013-03-28朱小龙吕中国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顶岗毕业设计螺旋

朱小龙 吕中国

(1.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合肥 230009;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系,合肥 231131;3.安徽大学 法学院,合肥 230061; 4.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系,合肥 230051)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呼唤更多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与核心目标是重实践、重技术应用的培养,但中国的职业教育尚不成熟,构建新的教育办学模式与学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乃当务之急。当前,以“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理念为指导,突出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成为职业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一体化”模式的完善需要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三方的相互配合且发挥自己的独立作用,就“一体化”模式本身而言,无论是理念指导还是具体操作都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亟待引入相关理论给予论证与指导,使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推进和完善。三螺旋理论有望成为阐释“一体化”模式的理论手段之一。

一、三螺旋理论与“一体化”的契合

(一)“一体化”概述

“一体化”意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三方面的融合与齐头并进,其关注点在于职业学生在毕业之年,巩固在校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利用自己专业所长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体化”是对毕业前半年时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集约使用,是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三者的整合,三者密不可分,顶岗实习为毕业设计的撰写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素质大大提高、对未来职业及岗位的适应力增强、专业技能得到强化与完善,这样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易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众多顶岗实习单位最终成为学生的就业单位,在此意义上,顶岗实习是就业性质的实习;毕业设计的完成是就业的先决条件与有力保障,在实习岗位上完成毕业设计更是大势所趋。

然而,同样重要的问题在于促进“一体化”的主体有哪些?学校、企业或政府?在未来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场中, 学校、 企业、 政府之间不再是自由放任的关系, 脱离任何一方都会对另外两方的合作产生不利影响。 政府部门、 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会逐渐出现交集,其中,较易被忽视的一方往往是政府,因此笔者就“一体化”中的政府角色定位曾展开较为深入的讨论[1]。

然而,“一体化”中的企业的地位也相当重要,学校、企业两者完美配合才有可能完善“一体化”模式。学校的主体地位自不必言,但政府积极参与、全力保障下的校企之间的合作只是应然状态,实践中,企业积极性不高、动力不高,难以在“一体化”中发挥应用的作用,缺失重要的方面。如何克服企业的消极表现,增强企业的驱动力,是完善“一体化”模式的当务之急。三螺旋理论恰恰能够说明这一问题。

(二)三螺旋理论概述

所谓三螺旋(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Triple Helix),最初指的是一种创新模式,是指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在创新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2]。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Kollwitz)教授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科技发展学院劳埃特·雷德斯多夫(Loet Leydesdorff)教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提出了三螺旋模型的概念用以解释大学、产业和政府三者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关系,首创了三螺旋理论。首创者之一亨利·埃茨科威兹认为,三螺旋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大学在创新中扮演一个更加突出的角色,它的作用与政府及产业不相上下;三方会进一步建立合作关系,创新政策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出自于政府一方;每一方在完成自己传统功能的同时,承担另两方的角色[3]。近年来国内外基于三螺旋理论研究各类实际问题不断涌现,诸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集群、高新科技园区、孵化器、农业公共服务等[4]。

“一体化”中高校、企业和政府三者的各自地位与相互关系符合三螺旋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高校扮演突出的角色;三方会进一步建立合作关系,创新等成果不仅仅出自哪一方;每一方既相互独立,又与另两方不可分割,承担两方面的角色。其实,2011年6月23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 〔2011〕6号)一文强调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6号文件体现出的恰是三螺旋理论模式的精髓,政、企、校三方是与职业教育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价值主体[5]。“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应由三方共同实现。本文对于企业动力机制形成的研究即在三螺旋理论指导下展开。

二、“一体化”中企业动力匮乏及成因分析

(一)“一体化”中企业的重要地位与企业的消极态度不相称

1.“一体化”中企业的重要地位。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实现“一体化”,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由企业提供在校生验证所学、身临其境的职业体验与岗位职业能力训练,由企业派员与学院教师共同指导在校生结合实习所得完成毕业设计,最终由企业将实习岗位转化为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其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三螺旋理论的内在要求。三螺旋理论要求,在政府的全力参与、大力保障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于“一体化”的形成至关重要。校企合作强调的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双向合作、双向参与,采用方法即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可以说,校企合作的程度决定了顶岗实习的质量,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对于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以及“一体化”模式的形成至关重要。

此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企业的帮助。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尽管学校内有实习实训等提高在校生动手能力的举措,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校园内所获知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纸上谈兵、与生产实践存在较大距离的现象。此外,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若能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给予“双师制”的指导,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对于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大有裨益。若要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更是如此。

2.“一体化”中企业的消极、被动表现。

“一体化”特别需要高校、企业的双向合作与双向参与,但实践中演变成学校的“单相思”。校“热”企“冷”现象普遍,企业往往视顶岗实习的学生为企业额外的负担,其勉强提供的教学环境、实习岗位、轮岗机会、教育培训、兼职指导教师配备等方面与校方的要求不同,学生未经培训或只是简单的培训即匆匆上岗,所开放的岗位往往也只是基层性岗位或技术含量低的岗位,企业指导老师(师傅)往往也“名存实亡”,学生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校企之间甚者会发生矛盾与纠纷,“一体化”实施效果甚微,实习生往往会觉得浪费时间,所获寥寥。总而言之,大学生实习、见习面临五个方面的难题——单位难联系、过程难监管、经费难落实、质量难保证和权益难保障[6]。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留不住人才,学生学不到技术,学生顶岗实习往往是停留在表面,质量得不到保证[7],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二)“一体化”中企业动力匮乏的成因分析

企业动力匮乏有其原因,根据三螺旋理论,每一方在独立发挥作用的同时还要受到另外两方的影响与作用。因此,企业动力匮乏的原因必须从企业自身、高校、政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自身方面。

从理想状态上看,“一体化”对于企业来说不无裨益,企业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获得所需一线技术人才和技术支持,可以提前与优先挑选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但是,企业对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方面所持价值定位、目标定位、利益分配等方面与高校不同。曾有针对长三角某市企业方中层以上领导和职业院校中层以上领导展开问卷调查,双方回答问题角度不同,最明显的是以下这道题:作为学校,您认为 “校企合作” 对企业能提供什么服务?(作为企业,您希望“校企合作”对企业提供什么服务?)A.提供技术服务;B.对企业职工短期培训;C.提供经费。该题为多项选择题,学校方答A的占40%,答B的占77%,答C的占5%;企业方答A的占76%,答B的占32%,答C的占13%[8]。一般来说,企业方与高校重产出、重长远利益不同,其重投入、重短期利益与既得利益,其往往不愿接收学生顶岗实习,认为经验不足的学生来企业实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企业的资源,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影响企业的利润,顶岗实习是“赔本买卖”,对企业没有实质意义;即使接收,也大多数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大都是为了减少用工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

2.高校方面。

校企合作中高校应当起到主导作用,因此企业动力的匮乏与高校方面不无紧密的联系。首先是高校思想认识不足。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学校管理部门,对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认为顶岗实习就是跑就业,走一下过场,顶岗实习带有明显的就业倾向[9]。因此,高校对顶岗实习之于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往往认识不足,学校与企业之间难以形成顶岗实习的长效运行机制,学校主动寻求可供长期合作的企业较少,使得企业难以从长远出发,自觉支持校企合作。此外,学校与企业沟通的缺失,双方信息交换不畅,也使得企业方难以接收高校方面的正面反馈,高校方对实习方的放任自流也会导致企业方疏于对实习生的管理,实习生出现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样的企业难以实现留住人才、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此外是高校师资匮乏,管理手段落后。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实习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学生的顶岗实习选择余地增大,但却为管理带来了难题。首先是师资紧缺,相对于不断增加的毕业班级,毕业指导教师相对较少,同时这些指导老师在校还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如果实习地点分散、时间不集中,工作量会更大;此外,多数高校顶岗实习的规章制度不是较为陈旧就是可操作性不强,实习指导老师动力尚且不足,更勿论企业及企业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了。

3.政府方面。

除经费投入不足之外,政府三方角色的缺失也是企业动力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政府介入的主动性不足,导致校企合作缺乏约束,随意性大,企业会由于生产安排和技术安全等原因中止与学校合作,导致学生实习岗位不多,直接影响顶岗实习顺利进行。

(1)规章制度的缺乏。校企之间的合作单靠校企双方是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的,必须依靠政府拟定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特别要有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细则与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然而,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关于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文件并不鲜见,但校企合作具体实施细则与法律法规却寥寥无几。比如,实习生的人身伤害赔偿问题,根据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关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我国还没有专门调整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赔偿纠纷的统一法律法规[10]。这样的结果是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人身损害有后顾之忧,存在较大的风险,这也是企业不愿主动进行校企合作的原因之一。

(2)现有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仍以实习期间的伤害事故为例,早在2009 年11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即决定在职业院校推行学生实习保险(简称“三部委文件”),解决实习期间意外发生伤害事故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然而,截至目前,完全按照三部委文件精神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的只有10个省区;已按三部委文件开展了此项工作,但用区域价格、区域投保、区域理赔方式代替全国一盘棋、“同命同价、跨地区赔付”的有5省区;尚有16个省区市未按三部委文件要求组织开展此项工作。三部委文件还指出,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专业设置、教学安排等实际情况,给顶岗实习的学生投保一年或半年的实习责任保险。可全国至今只有 226 所职业院校,13.1613万学生购买了学生实习保险,分别约占全国职业院校总数的1.4%、在校生总数的1.1%[11]。

三、“一体化”中企业动力机制的形成

针对企业动力匮乏之成因,根据三螺旋理论,我们可从企业自身以及高校、政府三方构建企业动力机制,细化制度安排,实现企业对于“一体化”的积极参与。

(一)企业:自身以利益驱动

如前所述,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缺乏动力,企业逐利固然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我们应该看到,企业逐利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阻力,也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动力,因此,就企业自身而言,明确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的内涵至关重要,企业动力机制的基础应当是利益机制。

1.人才效益。

“一体化”中,接收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企业在配合高校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自身在开展员工培训讲座、利用企业设备为员工提供培训以及招收表现优秀的毕业生等方面能“近水楼台”。特别是企业在协助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察,为以后用人提供依据,这远比通过一两次笔试、面试录取的员工更为“有的放矢”,更适合企业的需求,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当然,作为企业,如果要想最后成功将优秀实习生留下来,还必须要与高校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学生在校所学的课程、擅长课程、特长等方面,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而用,指派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帮带,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任务和企业文化,对企业产生认同与归属感。

2. 经济效益。

企业和高校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协助高校培养了人才,也将为自己带来几何倍数增长的经济效益[12]。因此人才效益的提升,必然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

与高校进行科研方面的合作,是企业最为经济且有效的方法。高校科研水平相对较高,人才密集,会为企业带来后劲,带来经济效益上的提升,在企业出现短时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合作高校学生更是可以提供大量的辅助性工作,有利于企业解决经常存在的季节性的“用工荒”。

因此,企业若能从思想认识上克服短视行为,意识到高校人才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对职业生顶岗实习的观念也发生重大转变,从“不重视”到“重视”,从“放任自流”到“规范管理”,并乐意与校方密切配合搞好学生顶岗实习,努力将实习生培养为单位发展的后备人才,将最大程度地避免企业成为“流动培训基地”。

(二)高校:谋求与企业建立“双主体”模式

高校与企业谋求互惠互利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基础,高校一味要求企业单方面付出与奉献是不现实的。作为企业的驱动因素之一,高校与企业可以谋求建立“双主体”的合作模式,搭建“一体化”的平台,促进人才共育共享。

1.高校目光长远,与企业谋求长期合作。

高校应谋求建立与企业间学生顶岗实习的长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者,高校要积极主动寻求建立一批稳定的校企合作就业实习基地,与这些企业签订双方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对顶岗实习学生培训、使用和管理的职责。学生到了顶岗实习阶段,高校要尽可能安排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便于统一管理,从而使得学生的实习安全和实习质量得到保证。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尽量以企业为导向,特别是实施“订单式”培养的专业更要以企业订单为依据,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校企双方按照岗位要求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这样一种“量身定做”式的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架起校企间的沟通,在校内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可吸纳企业单位管理骨干与技术人员加入,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增强高校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缩短毕业生与企业的“磨合”时间。

此外,高校要尽自己所能为企业分忧。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教学资源为合作企业提供专业培训,通过为合作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以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共赢的良性持续发展及运行机制。学校还须对企业由于接收实习生而造成的额外损失进行适当补偿,如企业由于接收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而增加的额外工作量、学生由于技能不熟练而产出的不合格产品或废品、企业指导教师的工资等。学校可主动为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提供人身伤害保险,建立健全风险转移机制,可以免除企业、学校、学生之间的不必要纠纷,减轻企业负担。

需要指出的是,高校不能单纯迎合企业的需求,三螺旋理论也有这样的要求。三螺旋理论强调两两相关的同时,不放弃每一螺旋自身的独立性的存在,同理,高校目光力求长远,将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为着重点,教育目标与企业会有所不同,但校企之间仍有大量的共同利益点可以寻求。

2.高校与企业在“一体化”中形成双主体模式。

双主体模式是通过高校与企业的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大学生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体现出来的。企业指导教师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职业岗位证书、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企业人员担任。校内的专任指导老师与企业兼职指导老师应各有分工,不可偏废。在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下,企方指导教师熟悉生产一线的实际,选题必然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状况,能够做到真题真做,而校方指导教师熟悉学校毕业论文规范,因而让校方指导教师担当向学生讲解规范、论文撰写要求和行政管理的职能是合适的。同时,在毕业论文环节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指导教师,也缓解了职业院校师资紧张的矛盾[13]。

当然,各有分工并不代表截然分开,校企指导老师的长处与强项有逐渐融合的趋势,即:校内专业教师兼具工程师的专业技术,做到名副其实的“双师型”;工程师身份的兼职教师具备讲师素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校企双方共同搭建一个平台促进人才共育共享,对于高校、企业是双赢的,其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毕业生。

因此,双主体模式能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在人力资源、课题选择等方面的优势,形成“1+1>2”效应。学校与企业在不损害对方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把校企合作推向一个更深层次水平,具体表现为: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学校融入地方经济建设, 在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14]。

(三)政府: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政府在“一体化”进程中须在强化政策导向、深化管理体制、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增强企业参与“一体化”的动力,具体表现在:

1.通过相关优惠政策的引导,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学徒制”等。这些做法无一不是政府制定强制性的规定并出面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解决其中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上起到了主导作用。德国制定了校企双方必须严格遵守的《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其中规定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当企业在履行义务时,政府会对这类企业从政策、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澳大利亚、美国、芬兰等许多国家,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育,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法律、政策文件以及法案,这些都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提供了法律保障。

国内有类似的尝试,2009 年浙江省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使宁波市成为我国第一个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的城市,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此类经验可以推而广之,要通过地方立法,把接纳学生实习作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时建立奖励机制,通过减免税收、经费资助和奖励,对积极支持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15]。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利益个体,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给予提供校外顶岗实习的企业以各种优惠,保持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可以考虑两条途径:(1)转移支付。在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中,将教育费附加部分,转移支付给提供校外顶岗实习的企业,使企业得到合作参与职业教育的好处。(2)税费减免。政府可考虑将企业接收校外顶岗实习的支出,在所得税前进行抵扣。

2.降低学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风险。

如前所述,高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实习生的人身伤害事故,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尤甚。因此,政府不仅要通过法律法规等对校企合作进行规范与监控,更要处理校企合作中损害双方利益的行为,降低学校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风险,这样才能给学校与企业更多的合作空间。

政府部门应当引导商业保险机构针对实习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推出特别险种,参照交通法规中的“交强险”规定对校外实习生人身伤害事故进行强制保险;或由政府出资、学校和学生共同交纳一定的保险费,建立实习生工伤保险基金,并由政府在社会上遴选具有一定经营资质的中介组织(如基金公司、保险经纪机构)进行管理、投资,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可把实习风险管理与省级、国家级重点示范校项目及相关支持项目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将尽快与财政部沟通,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投保学生实习责任保险进行补贴的经费支持[16]。

鉴于此,要尽快出台国家统一版本的顶岗实习学生劳动协议书,建立起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风险共担机制。政府部门主持制定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遵守的实习学生劳动协议书,明确高校、企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意外伤害保险与损害赔偿及发生纠纷的处理。同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企业的行为,分散企业的风险。

四、结语

三螺旋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变高校与企业之间松散式合作转向政府大力参与下的三方合作,因此,政府在“一体化”进程中理应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政府的大力保障、积极参与、强力介入之下,学校与企业应持续一种非零和博弈。在这种合作博弈中,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将十分紧密,双方在不损害对方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把校企合作推向一个更深层次水平。三螺旋理论指导下高校、企业“双主体”、政府参与保障的架构是“一体化”的理想模式。政府大力推动、参与下形成的由校企共同参与的“企业学院”及职教集团的大量涌现,是三螺旋理论指导下的“一体化”模式的落脚点与实践例证。

参 考 文 献

[1] 朱小龙,王常才.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中政府功能定位[J].菏泽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6-130.

[2] 亨瑞·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1.

[3] 亨利·埃茨科威兹.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 (4):481-488.

[4] 周春彦,李海波,李星洲,等.国内外三螺旋研究的理论前沿与实践探索[J].科学与管理,2011(4):21-27.

[5] 李熠,魏琳琳,王艳.基于顶岗实习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思考[J]. 轻工科技,2012(3):148-150.

[6] 张胜波,任宣.政府责任未定,企业实惠不明[N].南方日报,2009-10-28(A2).

[7] 孙标.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1):24-26.

[8] 何文涓.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08 (2):83-84.

[9] 刘军号,黄百顺,毕守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跟踪教育与管理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3):126-128.

[10] 陈萍.高校学生顶岗实习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1(6):32-35.

[11] 李丹.管理不到位缺乏过程评价,顶岗实习待机制保障[N].中国教育报,2010-01-09.

[12] 滕贺圆.从“被就业”再审“三螺旋”[J].中国青年研究,2010(1):83-86.

[13] 吴红,冷士良,徐冬梅.高职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一体化模式的构想[J].煤炭高等教育,2009(6):110-111.

[14] 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 (14):30-31.

[15] 邓小群.高职生顶岗实习遭企业冷遇,委员呼吁立法让企业接收高职生顶岗实习[N].深圳商报,2011-01-19(A06).

[16] 李挥.保险经纪机构: 如何助力学生实习风险管理[N]中国教育报,2010-01-14.

猜你喜欢

顶岗毕业设计螺旋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旋风“螺旋丸”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奇妙的螺旋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