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条件分析

2013-03-28王芳刘永安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东莞市东莞人才队伍

王芳 刘永安

(1.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办公室,广东东莞 523808;2. 东莞理工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其中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最宝贵、最紧缺的“第一资源”,已成为国家、地区、企业之间争夺的焦点。东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努力把东莞建成创新创业之城。那么,东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条件如何?下面我们从基础条件、机遇与主要挑战等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东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条件分析

(一)实施人才强市,强化高水平崛起的智力支持

东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东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为实现高水平崛起而努力奋斗》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人才东莞战略,建设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城市文化,进一步在国内外树立东莞创新创业城市的新形象,以优良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努力把东莞建设成创新创业之城*徐建华:《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东莞 为实现高水平崛起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12月。。东莞市要围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快城市环境与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科研条件,优化城市学术氛围,以优良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素质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管理人才落户东莞,以人才的优势赢得创新的优势、竞争的优势和发展的优势。

(二)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日益优化,财政支持力度大

东莞市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制定出台了《东莞市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实施办法》 30多项配套实施等办法和操作规程,初步形成推动自主创新“1+N”政策体系。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五年共安排了5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事业。各镇街建立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机制,有25个镇街设立科技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合计超4亿元。在2011年东莞市颁布的《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就指出对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市财政给予一次性最高10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资助,给予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一次性最高100万元的税后生活补贴。对引进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领军人才,市财政给予一次性最高500万元的资助。对入选国家级、省级的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市财政提供配套资金,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根据财政实力,相应提供配套资助*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11年4月。。

(三)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紧密,协同创新环境建设成效明显

东莞市一直致力于科技和金融结合上实现新突破,2009年东莞与中山、珠海三市首次成为广东省开展科技金融的综合性试点城市,目前也正在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首批试点城市。2010年颁布了《东莞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市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颁布了《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的意见》与《东莞市产业升级转型及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东莞市金融创新奖评选暂行办法》、《东莞市金融招商奖励办法(试行)》“1+4”系列政策。东莞市意在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着力搭平台、建载体、聚人才、造环境、引项目,全方位集聚科技资源、鼓励金融创新、深化多方合作,充分发挥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各类资源和要素的协同创新效应。目前东莞市已与国家开发行共同组建了50亿元融资贷款授信额度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组建了首家风险投资机构——东莞市科技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组建科技企业上市预辅导机构——东莞市科创投资研究院。东莞市已成为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省市联合设立了5000万元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

(四)区域创新体系日臻完善,科技合作交流日益频繁

随着“科技东莞”的逐步实施,东莞市的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到2010年止东莞市拥有10个公共创新平台、11个行业技术创新平台、11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84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 4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3家市重点实验室和5家省重点实验室(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东莞市十分重视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与欧美、日韩、印度、独联体、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密切,与此同时积极与国内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了卫星导航、线缆等 4 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东莞市科学与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东府办〔2011〕82 号。。

二、东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机遇

(一)国内外形势发展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我国也十分重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2012年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要普及科学人才观,抓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重点,全面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强省之基、富民之本、发展之源,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广东必须优先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广东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12月。。“十二五”时期东莞将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树立人才发展战略,实施“人才东莞”工程,突出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着力营造人才发展综合环境,努力建设人才向往之地。到2015年,人才总量达到15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9万*《东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2011年4月。。

(二)东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十二五”时期东莞市将进入人均生产总值1万美元的发展阶段,处于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东莞市“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6250亿元(按2010年价格测算),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十二五”期间是东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东莞市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随着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成本逐渐攀升,区域发展空间日趋紧张,城市和社会管理成本增加,东莞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外源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已成为必然选择。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与产业提升和企业创新的更加紧密结合,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破解东莞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瓶颈,增强东莞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

(三)东莞改革开放的成就,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东莞市的经济实力较强,2011年东莞生产总值(GDP)4735.39亿元,财政收入838.52亿元。东莞市十分重视对教育和科技的财政支出,2011年市财政教育支出83.2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8.14亿元。“十一五”期间,东莞市大力实施了“科技东莞”工程,科技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东莞目前已形成了较扎实的产业基础,较完善的政策创新体系,公平的市场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舒适的城市环境,将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尊重创新创造的人文环境逐渐形成,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氛围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东莞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敢为天下先的东莞人,抓住了改革开放给东莞带来的“双优势效应”的机遇,通过创新创业造就了东莞奇迹。东莞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社会氛围。当东莞由“双优势效应”逐渐转变为“双边缘化困境”时,东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2007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发展战略,即大力推进资源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型经济,初级城市化社会转向高级城市化社会。通过双转型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到依靠智力开发和知识增值的轨道,从而在新一轮发展中寻求新的增长要素,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东莞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的作用,以创建优良的社会人文环境来吸引来自海内外的创新创业人才[1]。

三、东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挑战

(一)对人才战略重要性的认知问题

我们认为东莞市人才工作的最大挑战是对人才战略重要性的认知问题,人才战略如何与城市发展战略匹配的问题。目前东莞市虽然也提出要树立人才发展战略,实施“人才东莞”工程,但是没有很好厘清人才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没有把人才战略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任何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没有人才战略作为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2]。

(二)区域间人才竞争越趋激烈

目前,人才竞争呈现出空间全球化、对象高端化、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国内各个城市间的人才争夺呈战略性升级态势,以往东莞吸引人才的特有优势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东莞不但要与省外其它先进城市争夺人才,而且还要与珠三角城市展开激烈竞争。东莞位于深圳、广州之间的地域优势变成了人才竞争的劣势。近些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莞的城市人才竞争力,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渐趋弱化。如何提升东莞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使他们能够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这将是东莞未来面对的重要挑战*《东莞市人力资源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7月。。

(三)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

东莞未来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将进行重大的调整,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东莞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东莞市未来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强化金融、会展、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服务支撑,稳定改造和提升食品饮料、制鞋玩具、造纸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产业,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适度重型化。东莞市人才队伍建设与东莞的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如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东莞人才队伍建设能否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在数量和质量上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这将是一项重要的挑战。

(四)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能力

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是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人才工作的重要挑战。没有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就不可能出现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下,减少行政束缚,尊重人才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在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对人才工作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的评价、激励和保障方面的作用。

(五)守业守旧思想部分显现,创新创业缺乏新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东莞依靠“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产业,创造了经济的辉煌,面对成绩有些人沾沾自喜、夜郎自大,缺乏再次创新创业的动力。面对困难与挑战有些人存在路径依赖,怕改怕尝试,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思想,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冲劲有所降低。东莞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二次创新创业精神,为二次创新创业注入新的动力。

四、结语

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过程中,东莞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东莞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参 考 文 献

[1] 刘永安,王芳. 双转型背景下东莞市引进人才策略研究[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18(2):1-7.

[2] 王芳,刘永安,何家林. 东莞市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17(2):6-10.

猜你喜欢

东莞市东莞人才队伍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