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色的秘密

2013-03-27selina

健康之家 2013年3期
关键词:万金二郎腿被子

selina

黑如木炭的食物,为何成为他餐桌上的美味佳肴?92岁高龄的他精神抖擞、行动自如,这是否和这些漆黑的食物相关?

家住南京的黄万金老人已92岁高龄,但操持起厨房的事来,依然非常自如。他和老伴儿30多年来都不与儿女同住,黄老爷子负责下厨做饭,不一会儿工夫,一桌子菜就可以上桌了。黄老爷子说他一不吃补品,二不常锻炼。能有如此健康的身体,他归功于自己做的一桌子黑乎乎的饭菜,黑鸭掌、黑鹌鹑蛋、黑馒头……在他家阳台上,放着很多像树叶一样的东西,老爷子说食物漆黑的秘密就和这个有关。这种叶子只有在中国长江以南的部分省份才有,学名叫做南烛叶。要做黑色菜肴,总离不开南烛叶。可是在大城市里,几乎见不到新鲜的南烛叶,于是黄万金就定期去农村收购,把它储藏起来。用的时候,将适量的南烛叶揉碎,然后把揉取出来的汁水沉淀过滤,最后把它用瓶子保存起来。烹饪黑色菜肴前,用贮存的汁液来浸泡新鲜的食材。这样,做出来的菜都变成了黑色。退休后,黄万金还只是偶尔吃黑色菜肴,但后来变成天天吃。再后来,他老伴儿也跟着他一起吃。让黄万金坚持吃“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别看老人已是鲐背之年,但眼睛一点儿也不花,看书看报一个小时也没啥问题;二是每年体检,胆固醇、血脂等各项指标都很正常。老人自豪地用八个字“乌金墨玉、逢黑必补”道出他这么多年来坚持吃“黑”的心得体会。

专家点评

我们不能说,这个南烛叶就是黄万金健康长寿的全部原因,但是他坚持吃用南烛叶做出来的食物,可能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他身体的健康。南烛叶是一味中药,唐代陈藏器云:“南烛枝叶,味苦平,无毒,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令人不饥,变白却老”。中医认为它是入心、脾、肾三经的,在《太平圣惠方》中也提到,“用南烛树叶五斤,以水五斗,慢火煎如稀饧,可治一切风疾,久服轻健明目、黑髭驻颜”。另外《本草新编》中则有用南烛叶和熟地、枸杞、女贞子等中药合起来做丸药,让白发变黑的记载。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南烛叶里面含有的槲皮素,可以降低血管脆性和血脂,还可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氧自由基,甚至抗肿瘤。它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硒,可以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所以黄万金常吃用南烛叶做成的黑色饭菜,对他现在良好的健康状态,比如血脂不高、视力很好、精力体力好可能确实是有一定帮助的。如今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能够见到南烛叶。南烛木,今名乌饭树,又名牛筋、黑饭草、墨饭草等。古人通常是在寒食节时(清明节前一两日)把南烛木新鲜的枝叶捣碎了取汁,煮出黑色的米饭,叫做“青精饭”,又称“乌米饭”,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据记载“日进一合,不饥,益颜色,坚筋骨,能行”(陈藏器),又能“益肠胃,补髓,灭三虫,久服变白却老”(苏颂《太极真人法》)。在中国南方地区,吃青精饭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便可略窥一斑。如今,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保留着农历四月吃乌米饭这一古老的习俗。

注意事项 食疗养生不仅要讲究食物的色香味,还在于要弄清楚食物的温热寒凉等各种特性,以及自己的体质。适宜黄万金老人的,未必适宜您。所以,即便您找到了南烛叶,也请您在咨询专家后再用。科学搭配、合理膳食,才能让您身体健康。

Q

发烧捂被子到底好不好?

♀李昕 吃货觅佳肴

千万不要给发热的小孩捂被子,幼儿体温调节机制很弱,包裹得越严实,体温上升得就越快,这对身体的损害是非常大的,容易出现抽搐、惊厥、休克等危险,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如果小孩发烧,家长们可以适量减少衣物做物理降温,并多喝水。另外就是一定要及时就医。

♂刘新征

发烧的机制是免疫系统调节身体温度,用以干掉入侵体内的病毒;而发汗的机制是通过汗液蒸发而达到降低体表温度的作用。当免疫系统还在跟病毒作战的时候,它需要的是高体温,这时身体是不会出汗的。当你的身体开始出汗的时候,则说明免疫系统已经战胜了病毒,需要赶紧降低体温,所以身体排出大量汗液,以快速降温,而此时捂被子只能让体表温度更高,对退烧并没有任何用处。再说了,既然出汗是病好的表现,那还捂着干吗。

♂SkyZhang 网络猎奇

在中西方各自的传统医学中,对待发烧的治疗方式是完全相反的。中国的老人都主张发烧后要捂被子,而西方人发烧要穿少点以降低温度。我个人的方法是在温度不算特别高的时候,一方面可以捂被子,另一方面要在脑袋上放个凉毛巾或冰袋之类的东西。这样在帮助免疫系统提高身体温度以尽快战胜病毒的同时,避免把脑子烧坏了,一旦出汗就不用再捂了。可如果体温超过了38℃,就要赶快吃药或进行物理降温。如果这个时候继续捂着,基本上等于自杀了。

♂糜靖柏

大多数人的发热情况都是因为感冒时有病原体侵入体内,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而释放内源性致热原,致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失衡,使产热过程加强而散热过程减弱。这样人的体温就会升高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一旦病原体被杀灭,使热原刺激消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恢复,减少产热,增加散热,便可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许多人都认为,发烧时多穿点儿衣服,或者捂着厚厚的被子睡一觉,发发汗就能好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想要体温恢复正常,身体就要把多余的热量散发出去,出汗就成了一种散热的途径。所以说,是退烧导致出汗,而不是出了汗才能退烧。

♀迟琳 通信行业 工程预算

可以尝试一下把酒放在碗里,点火,待酒热后擦拭后背、额头等部位,然后捂着被子等待出汗。汗出来过后身上会比较难受,要忍住,睡过去,等醒来把被子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人去洗个热水澡,中度的感冒发烧就差不多没事了。虽然是民间的老方法,听起来并不是那么有科学依据,效果也可能因人而异,但对我来说屡试不爽。

♂原林 业余中医 网络写手

发烧分为很多种,其中只有风寒感冒是可以通过发汗治好的。从中医角度讲,感冒发烧后,往往都是需要让病人出汗的。但是既然病了,病人的毛孔就不在健康状态了,是不容易被打开的。即便通过捂被子,强行打开毛孔,病人出了汗也不会痊愈的。一旦掀开被子,疾病通常会变本加厉。所以除了吃药之外,如果能确定是着凉感冒的话,用葱白煮红糖水给病人喝下,发汗效果也是不错的。

Q

跷二郎腿等于慢性自杀,是真的吗?

♂匿名

悲观一点儿说,活着就等于慢性自杀。任何一种行为本质上都是对身体的消耗。你坐着压迫臀部,站直了脊椎受不了,弯了又容易驼背,左侧卧压迫心脏,右侧卧压迫肺和肝,趴着压迫胸部,平躺容易做噩梦。那么请问,有任何统计数据能够证明跷二郎腿影响健康么?因此我觉得,所有脱离剂量谈伤害的论断都是耍流氓。任何一种坐姿坐久了都会不舒服,一两个小时没感觉,十几个小时总会不舒服的,躺着你还要翻身呢,既然坐着不舒服就换一个坐姿呗。

♀特特 好好学习 天天吃饭

听过一个说法是,常跷哪条腿相对另一侧背部就会有问题,脊柱可能会弯。我经常跷左腿,右边背部在使劲做转体动作时会发出“咔咔咔”的声音,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章皓峪 IT男

这类“所谓专家”的说法太多了,很多都经不起推敲,还有很多是以讹传讹,我觉得人还是怎么舒服怎么活吧。

♀晓芯蕊

1.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肯定会不舒服,人体需要不断地变换姿势来改善肌肉的张力和调整关节的位置。跷二郎腿可能会增加罹患某些疾病的风险,但是个日积月累的慢性过程。建议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都要经常变换姿势,包括跷二郎腿。2.患有某些疾病,例如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下肢静脉曲张和骨关节炎的人,最好不要跷二郎腿。

♂张新强 永远宅在家

跷二郎腿使脊柱变成“C”形的说法确实有些夸张。在跷二郎腿的时候,腰椎处于一种旋转的状态,对脊柱伤害很大。脊柱的旋转会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的层裂和小关节应力的变化,会引起并加速椎间盘和椎小关节的退变,导致脊柱退行性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等)。跷二郎腿时,如果身体向前倾则更糟糕,那样脊柱处于前屈状态,腰椎所承受的压力是所有姿势的最大值,容易加速脊柱的退变,并引起相关疾病。至于会引起妇科病和前列腺疾病的论断基本上就等于胡说八道,不用理会了。

♂许杰谦

当一条腿搭上另一条腿时,负重腿部(特别是膝关节部位)所受的压力增大了,同时,上面那条腿背侧所受压力也显著增大,这会不利于血液流通,导致关节结构、神经、淋巴管的压迫。不管跷二郎腿是不是真的会让人变成O形腿或者导致脊柱侧弯之类的疾病,总之还是别跷了。

♀李琦

自不自杀的我不知道,但跷二郎腿会使大腿脂肪堆积,血液流通不畅,这样久而久之大腿会变粗,形成所谓的萝卜腿。特别是女孩子,腿形会变得很难看。个子矮的人更不要这样坐,双腿自然下垂平放就好了。

猜你喜欢

万金二郎腿被子
常跷“二郎腿” 当心长“蚯蚓”
“安全家书”抵万金
洞庭秋月
Mary’s Cninese
“嚣张”的磊编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云被子
二郎腿趣事
跷二郎腿会升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