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的现状及发展战略构想

2013-03-27明庆忠

对外经贸 2013年1期
关键词:饭店业集团化饭店

王 丽 明庆忠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的经营,而是技术、管理、人才等全方位的竞争。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走集团化道路。20世纪80—90年代,小饭店企业或许还有自己的市场,但进入21世纪,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旅游饭店企业不改变其经营模式,将面临生存危机。

一、我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进程

我国饭店业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较快。解放后,我国的省会城市和旅游景区通过改建老饭店建立了一批招待所、旅店、宾馆等,主要用来做接待工作,如接待公事访问、干部休养等,这一时期,营利并不是饭店的主要经营目的。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旅游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我国饭店业获得了良好发展机遇,无论在行业规模还是设施质量上都得到了提升,同时饭店业的经营理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饭店业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主要由事业单位管理向企业单位管理转型。这一时期,饭店业没有压力,也缺乏活力,经营上没指标和计划,大部分饭店原来都是政府的招待所,财政统支统收,基本没有任何经营风险,因此,此时的饭店业难以满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需求,也难以达到为国家创汇的要求。

第二阶段(1984—1987年),由经验型管理逐渐走向科学管理。这一时期,北京建国饭店的科学管理方法得到推广,国内各省市饭店纷纷效仿,企业管理进程开始加快,管理方式越来越灵活,服务质量得到较大提升,饭店规模不断扩大,并与国际饭店业接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阶段(1988—1994年),这一时期,国外的大型饭店集团逐渐进驻我国,对我国饭店的管理方式产生了较大冲击和影响。我国饭店业逐渐借鉴国际经验模式,制定星级标准,实行星级评定制度,服务和管理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使我国饭店业更加国际化、规范化,我国饭店业发展步入现代化新阶段。

第四阶段(1994年至今),1994年起,国外知名饭店集团纷纷进入我国市场,同时带来了更加专业化的管理方式,集团化的优越性越来越突出,并成为现代饭店业的发展趋势。在此阶段,我国饭店企业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自己的饭店管理公司,逐步走上了集团化管理的道路,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饭店数量骤增,但此时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饭店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甚至出现了滑坡,追求质量效益、强化内涵发展成这一时期新的关注点,走集约型发展道路成为我国饭店业的共识。

二、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的现状

1.跨国饭店集团纷纷进驻我国旅游市场,给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跨国饭店集团也大力进军我国饭店业领域,并通过培训中国员工,利用雄厚的资金作后盾,输出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步占领我国部分旅游饭店市场。目前,世界上几家著名的大型饭店集团已经在我国立足,并逐步向网络化发展,如假日集团、喜来登集团、香格里拉集团等。国际著名饭店集团进驻我国旅游市场带来了大量的海外资金,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方式,并通过技术外溢和示范作用产生了正效应,尤其是借助跨国集团的网络预订优势和品牌优势,促使我国旅游饭店业经营管理水平迅速提高。但跨国饭店集团的大量进入势必挤占本土饭店的市场份额,给国内饭店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2.国内大型非旅游企业集团纷纷投资旅游饭店业,打破了旅游饭店业的竞争格局。尤其是近几年,银行、邮电、烟草等国家垄断行业的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都看好旅游饭店业,积极地进行投资。目前中国银行参股、控股的旅游饭店已达38家,其中有5家是全资企业,其他由中国银行担保的饭店多达200多家。凯莱集团原是中国粮食进出口公司旗下的一家香港饭店集团,后来进军国内市场,发展较快且成绩显著,目前在世界著名饭店集团排名中位居第174位。国内非旅游企业集团起点较高,资金雄厚,出手迅捷,但由于是跨行业经营,管理模式不同,所以相对缺乏饭店业的经营管理经验。

3.旅游行业内实力较强的老企业组建旅游饭店集团应对挑战。这类饭店一般成立时间较早且具有地方性,他们长期驻足国内,主要着眼于国内市场,对国内市场行情相对要熟悉,而且在人才储备上相对充足且更专业化,与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接触较多,关系也较好。但大都规模不大,市场份额也较小,发展比较困难。

纵观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发展,可以发现我国旅游饭店业集团化发展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跨国饭店集团的并购,二是国内大企业兼并整合。两者各有利弊,发展并不均衡。跨国饭店集团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但难以大规模拓展;国内饭店集团具有地利优势,但相对分散,仍处于小群体发展的状况。所以我国饭店集团化发展道路上仍然困难重重,但可以肯定的是,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三、我国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集团化发展应与内部机制相协调

现阶段我国多数旅游饭店集团将发展重点集中在规模的扩大上,很少注意内部机制的改革和管理体制的创新,集团化发展与内部机制不协调且建设滞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旅游饭店企业集团化不仅要重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还要求企业加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二)集团化发展要走市场化道路

市场化是旅游饭店企业集团化的必由之路。集团化发展应遵循市场规律,政府要适当进行调控和引导。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依托市场,创造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壮大规模,实现经济效益。

(三)集团化发展要与科学管理相结合

集团化发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不是惟一途径,所以旅游饭店企业在集团化进程中,要与科学管理相结合,要注重向技术、质量和管理要效益,不断为集团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集团化发展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企业家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成长的推动者与组织者,在旅游饭店集团化经营过程中扮演设计师的角色,一个具有战略远见和超强感召力的企业家,在饭店集团化发展的规模、市场定位、管理创新等方面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要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五)集团化发展离不开网络化经营

网络化是新时代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网络投资灵活、风险也较低。跨国旅游饭店集团已形成较成熟的信息营销网络,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相比之下,我国旅游饭店集团的网络化尚处于发展期,在国内尚未实现覆盖,更不用说是在世界范围。所以旅游饭店集团化发展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发挥后发优势,加速网络建设。旅游饭店企业不仅要依托网络吸引客源,扩大知名度,更要通过网络实现现代化管理,降低成本,瞄准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

[1] 余炳炎.我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刍议[J] .旅游科学,2002(1).

[2] 陈晓.我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5(5).

[3] 戴斌.集团主导与区域竞争——2004年中国旅游产业竞争态势分析[J] .中国企业家,2004(2).

[4] 宁泽群.旅游产业集团化:一个产业经济视角的解读[R] .中国饭店发展战略研讨会,2001.

[5] 魏小安,沈彦蓉.中国旅游饭店业的竞争与发展[J] .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6] 张维亚.中国饭店集团化之路[J]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9).

[7] 谷慧敏,秦宇.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8] 王文君,陈志学,刘卫.中国饭店经营与管理问题与对策[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饭店业集团化饭店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和平饭店》打破套路 步步为营
从小饭店到40家店 四年天天排长队
大数据时代隐私权保护问题探讨——以饭店业为例
芜湖市旅游饭店业发展研究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长富宫饭店
中国饭店业如何应对外来压力
长富宫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