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音乐文化的探究与实践
2013-03-27满红红
● 满红红
双语学校自1998年建校伊始,就将音乐教育确立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十几年来,我们围绕音乐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尤其对校园音乐文化进行了重点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学校音乐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学校音乐文化的概念
什么是学校音乐文化?对于学校音乐文化的界定众说纷纭。我认为,学校音乐文化是全校师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淀并为全体师生所共同认可和遵守的音乐价值观念、精神依托及其行为方式的结晶,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人的整体性的发展,尤其是人的音乐素养的发展。
(二)学校音乐文化的特点
除了研究学校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之外,我们还探讨了学校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校园性、民族性、国际性是我们要把握的三个基本特征。
校园性,就是要不同于企业、部队、机关等行业,要具有校园文化独特的个性。例如,校园音乐文化所表现的情感,必须是欢快、愉悦、热情的,必须具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价值;表现在音乐文化的形式上,小到音乐要素(音色、节奏、旋律、力度等),大到音乐表现形式(歌曲、舞蹈、器乐、曲艺等),都要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匹配;表现在音乐文化的内容上,必须与学生的生活认知密切相连,学生通过对音乐的联想,所浮现的画面都应该是学生所熟知的、与学生生命发展紧密相连的。
民族性,就是通过校园音乐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我们知道,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为世界三大乐学之一(指中国乐系、希腊乐系、阿拉伯乐系《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管建华著P5)。我国的民族音乐,建立在数千年历史演变的基础之上,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生命遗传体的基因,其本身的形成与变化,有其内在和谐的语言、心理、艺术、哲学、文学做基础,这是我们必须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的。
国际性,是指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本身是无国界的,但不同国度的音乐具有不同的风格,我们必须兼收并蓄、借鉴创新。例如革命先驱李大钊曾总结过东西方人的性格:西方人勇猛好斗,冲动激情善辩,而中国人内省保守,谨慎顺从善思。因而每每听到欧洲音乐,常生震撼之感,而亚洲音乐则使人多发高山流水、清逸缠绵之思。在学校音乐文化中,一定程度上体现音乐的国际化视野,对于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无疑是锦上添花的佳事。
二、建构学校音乐的主流文化
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学校的音乐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但是,在注重多元的同时,必须要理清它的主次之分。据此,就引出了音乐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本文所说的建构校园音乐文化,主要定位在主流文化的研究上。
我们知道,所谓主流文化,就是起主要影响力的文化,它是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较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认同的、最能产生冲击力的文化。那么,学校音乐的主流文化又应该如何构建呢?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赵宋光先生指出,音乐素养的提升,要靠四大器官综合运用所形成的心理结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是接受信息的器官,形体(体态活动)器官和言语器官是输出信息的运动器官。从进化阶段去衡量,这四大器官是人类进化程度最高的器官。四者在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建造人类本质,获得高度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奥尔夫对此也有论述:“原本的音乐不是单独的音乐,而是和身体、舞蹈、语言的结合”。根据赵先生和奥尔夫的观点,我们认为学校音乐文化的主流应该建立在听觉、视觉、动觉三个大的方面。至于语觉的培养,则主要应体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欣赏与鉴赏能力的培养上。
(一)听觉文化的构建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素质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听觉的训练。在学校音乐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将听觉文化的构建作为首要任务,并从聆听的方式、时间、内容、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设计。
聆听方式。一是优化校园广播设施与团队,通过校园广播让学生听;二是为了解决学生差异问题,让个体通过MP3去听。为了防止MP3使用不当,容易损伤学生的耳膜,我们进行了严格的指导。
聆听时间。校园广播播放校园音乐,我们主要设计在睡前、早晨起床、中午饭前后的时间;因为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70%的学生住校,所以MP3主要是让学生在双休和节假日听。参照相关的资料文献和夏威夷大学吴慎教授的观点,在时间上,我们安排睡前10分钟,早起10分钟,午饭前后10分钟。这样,学生在校每天可以听30分钟,每年可以听100个小时左右的音乐。实践证明,只要指导得当,对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是很有效果的。
聆听内容。有研究者这样提出,睡前听音乐有其独特功能,因为人在轻松的状态下,免疫力可以更好地完善,换句话说,音乐可以释放β波,刺激脑垂体起到提高免疫力的疗效;早晨听音乐,可以使人精神状态更加振奋,情绪更加饱满;中午听音乐可以解除半天学习后的疲倦感,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夏威夷大学吴慎教授有这样的建议:“睡前听古典音乐最能帮助学生免疫调节,因为古典音乐属于低波音乐,这样的音乐可以使人的心情更加平和,让免疫系统的调节更好地完成。”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对聆听内容进行了科学的配比,例如我们的校园广播“音乐之声”每周都制定详细的“菜单”,早晨起床后,播放学生最喜欢的轻音乐,中午不定期地选择学生喜欢的经典名曲……
聆听方法。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培养学生有一双会听辨音乐的耳朵,这就要提到培养学生聆听兴趣、学会如何听的问题。那么,如何听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应主要从音乐审美心理结构方面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应该认真研读音乐审美心理学,明确音乐审美的基本过程及其每个过程所承担的审美任务。对此,要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得到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然后,随着不断地对听觉的训练,学生就会循序渐进地掌握这些能力,并逐渐建立起聆听的兴趣。
(二)视觉文化的构建
音乐的本身是听觉艺术,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学校音乐文化中,还要把音乐的视觉文化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相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小学学生来说,因为他们的年龄小,阅历浅,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况且,通过音乐不可能表现出所有的视觉对象。所以他们的认知主要还是得靠形象思维作支撑。周海宏先生在他的《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中有过论述,他认为通过音乐的要求去表现视觉对象始终是有限度的,许多视觉对象通过音乐是无法表现的,诸如形状轮廓和色彩等都不能得到表现。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如果我们学校的音乐教育单靠听觉器官教育学生,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疲劳症。因此,先进的音乐教育应该把有形的色彩融入到无形的音乐中,听视觉的高度结合,对加强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是由时代发展的特征所决定的。有论者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和传输工具的快速发展,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水到渠成;由于信息的80%来自于形象,故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越来越依赖于视觉材料。这一现象,充分证明了1930年海德格尔的世界图像时代到来预言,也昭示着人类的文化艺术在传统形态的基础上日趋丰富多彩。
那么,学校音乐视觉文化应如何构建呢?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根据音乐视觉类型构建的实施思路。
第一类:与音乐有直接联系的视觉感受对象。这类视觉感受的内容是来自与音乐表演密切相关的影像。其活动的状态与音乐的音响进程有着内在的联系。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也有着一定的诠释效果。这类视觉多表现于舞台演出中的器乐、声乐节目。演员的表演形体、动作,特别是面部表情与演奏(唱)的音乐产生同一效果,由于音乐与表演者两者是相统一的,所以特别受观赏者的喜爱。对此,在学校音乐文化中,我们有意识地多为学生创造这样的视觉载体,如每周安排学生欣赏各级各类晚会的录像,在学校电视台开设“校园歌手大奖赛”实况转播,观看学校每年六一、元旦举行的专场文艺晚会等,让学生尽情地欣赏此类视觉音乐节目。
第二类:与音乐有相应联系的卡拉OK视频光盘。这类视觉感受对象,主要来自于听觉所产生的联想,把联想到的情景画面化。让画面有效地服务于音乐的表现情感,从而达到从抽象到直观的效果。这种方法特别有利于生活阅历较浅的学生的审美理解。鉴于此,我们学校电视台根据学段,统一制作了具有一定听觉、视觉效果的卡拉OK光盘,免费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观看、演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类:与音乐有必然联系的电视剧、电影主题歌。这类视觉感受对象最初是主体,音乐只是为视觉服务的。但久而久之,当主题音乐成为经典作品时,视觉对象又自觉不自觉地服务了音乐。如听到 《红星歌》,自然就想到了潘冬子;听到《我的祖国》,自然想到了上甘岭志愿军英雄杀敌的光辉形象。由于这类音乐视频有极强的故事感染力,学校要求这类音乐要最大程度地与学科教学,尤其是与文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让学生随着课程,充分利用班级多媒体的优势,欣赏这类音乐,感受音乐中的人物形象。
(三)动觉文化的构建
何为动觉?动觉是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况的感觉,也就是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感觉,也称本体感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各种器官在相互协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动觉和其他感觉的结合,人的知觉能力就得不到正确的发展。我们认为,音乐教育中的动觉,主要指律动。对此,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丝有其独到的教育见解,他认为: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音乐。因此,要进行音乐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够的,必须要练好人的体态,姿势等各种体型动作,音乐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律动。在学校音乐文化中把动觉作为其三大内容之一,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律动教育的规律,我们设计了四种律动方式,并贯穿于学校音乐文化建设之中。
(1)模拟律动。主要用于小学低年级。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我们一般利用课间十分钟,带学生一起律动,给孩子们提提神,如“高高低低”、“吹泡泡”和“模仿小动物”等游戏。这类律动,略高于音乐教学中的“声势”,但动作比较简单,与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贴近,孩子们特别喜欢。
(2)体操律动。主要利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培养学生的律动能力,除让学生高质量地做好国家规定的广播体操之外,我们还自己创编了几套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体操。例如,围绕学校的礼仪教育,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创编了低、中、高年级段“礼仪操”,每学期都开展“礼仪操”大赛;结合学校每年的运动会,创编了大型团体操,全体学生人人参与;为体现体操的丰富多彩,我们还创编了 “武术操”、“搏击操”等等。学生在丰富的体操活动中,通过身体的头、身、臂、手、足等各个部位,体现音乐节奏的速度、力量、时值变化,协调各部身体器官。
(3)舞蹈律动。多年来,学校每天下午都坚持大课间活动。为保证活动的质量、效果,我们规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律动活动。有以民族为视野的舞蹈,例如新疆舞、蒙古舞、西藏舞等等;有以国际为视野的舞蹈,像拉丁舞中的伦巴舞、恰恰舞、桑巴舞、斗牛舞等。每一个种类的舞蹈都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特点,有的轻快活泼,有的热情奔放,有的抒情优美……由于舞蹈律动不是严格上的舞蹈训练,所以我们要求每个班级根据各自选择的舞蹈类型,只进行一些基本的舞姿舞步的训练,而不进行无原则的拔高。舞蹈律动与以上两种律动相比,难度是较大的,需要我们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4)感悟律动。感悟与创造密不可分,感悟是创造的前提。为此,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不仅是音乐教育的主要能力,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感悟能力我们主要放在学校开展的各种艺术活动中,像艺术节、创新大赛活动等。对于创编的动作,我们没有固定的要求,主要是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进行个体性的发挥。对于同一首音乐,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那么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动作表现。例如让学生为《少先队队歌》创编动作时,对于歌词中“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因为这些歌词的表现形态比较抽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自由地配以动作,只要创编的动作能与表达的思想情感相一致,都给予肯定。对于特别有感悟能力的,我们给予及时推广。总之,感悟律动充满了个性色彩,属于较高难度的律动形式,但只要用心体验,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发挥教育智慧,科学地整合提升。
三、学校音乐文化的作用
学校音乐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我们曾经通过师生问卷,让大家谈一下对校园音乐的感受,其中95%以上的学生持以下观点:校园音乐可以放松我们的心情,驱散我们的烦恼,为我们带来兴奋与激情;教师的答卷也集中体现了这样一句话:校园音乐可以调节师生的心情。
第二,具有修德养性的作用。我国古代就有“闻其乐而知其德”和“以乐观德”的论述。在此,我想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来说明这一问题:该校在“铁血”校长的统治下,不按教育规律办事,严酷的体罚制度使一群孩子变得越来越逆反,他们行动上不守规矩,表现得缺乏教养、处处与学校和教师作对。在校风日下、惩戒无果的窘境下,校长邀请了一位名叫马修的音乐教师当班主任。马修老师观察到这群孩子爱唱“歪歌”,于是便投其所好,立即成立了合唱团,用纯净的音乐唤醒孩子们冰冷麻木的心灵,用音乐的力量改变孩子们的习性、启发孩子们的潜能……就这样,伴随着音乐的天籁之音,“野孩子”们一个个成为了发光的小天使,学校的美誉度也随之大幅提升。由此可见,音乐不仅与爱紧密相连,更有着净化人类心灵的作用。
第三,具有审美价值的作用。有人认为,审美价值虽不是音乐的全部价值,但却是它的根本价值所在。审美价值回应的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校园音乐文化的多元化体验,在聆听中想象美,在视觉中发现美,在表现中创造美。例如,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可以唤起孩子们对祖国湖光山色美景的憧憬;一首《游击队之歌》,可以使孩子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游击健儿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鲜活形象;宣传橱窗里的舞蹈剧照,可以让艺术晚会上同学们翩翩起舞的场景在孩子们的联想中回放……这些都是音乐的审美价值之所在。此外,还应该通过“音响结构的样式”去让孩子们进行体验:“大量事实证明,在不考虑表现对象的情况下,音响材料安排的不同,是音响美感体验的根本原因,改变一个音的音高,一个和弦的强弱,都会立即产生好坏——审美价值高低的变化”。(《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周海宏著P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