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情境”激活历史课堂

2013-03-27肖冠香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6期
关键词:对联历史情境

肖冠香

(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广东 佛山528318)

多年来,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发现,传统历史教学存在诸多偏弊,其中最突出的是历史课堂实行满堂灌,教学方法单一、过程乏味、内容枯燥,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传统的历史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如果引入情境教学法,能较好地克服这一弊病。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积极的兴趣有如催化剂,能推动人们去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情境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上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它通过创设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那么如何来进行情境教学呢?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本人通过长时期的教学实践,认为比较有效的情境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 用文艺作品宣染情境

一般来讲,诗词、音乐等文艺作品语言精辟、生动,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们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文艺作品渲染情境,运用时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与诗词,教师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都是有效的办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作品宣染情境,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时,选取的文艺作品要与教材的基调、意境以及情境的发展对应、协调。如我在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时,先播放了闻一多创作的《七子之歌》。七子尽泪下,诗人独悲歌。悲壮、愤恨、沉重的歌声将学生带入到100 多年前的现实,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在中国的领土上,人民被迫离开可爱的家园,发出强烈的呼喊!随着歌声的响起,激荡在诗里行间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思绪自然洋溢着强烈的民族感情,祖国统一是中国人的强烈愿望,是历史必然。课堂气氛也得到宣染,教与学进行得非常和谐。文艺作品丰富多彩,它们都创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教师只要多花心思,选材适当,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能行。

二 巧用名言、对联,描述情境

中华历史博大精深,对联就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淀、精华,是古老文明的结晶。对联作为中国传统经典语言学的一部分,它展现了博大精深、风趣幽默的风格,深得中国人的喜爱,特别是经典的对联时常会在生活中运用。因此,历史课堂巧用名言、对联,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讲《文艺复兴》一课时,并不直入课文主题,而是问同学有没有自己所信奉的名言警句。学生畅所欲言,并问老师有没有,我马上引出“走出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一个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等同但丁、沙士比亚有关的名言,然后导入所学的知识中,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丰富了美感,陶冶了情操。至于对联,就更有趣了。在讲授《中日甲午战争》的时候,为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我用了一副章太炎讽刺慈禧七十生辰的对联: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学生一见,马上来劲了,特别是对对联感兴趣的同学,把它给抄下来,加深了对对联包含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扩展了知识面。我在讲课时,还用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对联,效果不错,如为揭露军阀的罪恶,用“刘军长爱护民众,四川人民敬仰甫澄”的对联,这副对联不对仗,隐含了“刘军长”对不起“四川人民”,很巧妙地讽刺了四川省的刘湘军阀,寓意含蓄,学生喜欢,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三 巧设问题,展现情境

历史教学时候我经常会设计同课堂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然后掌握知识。不过如果问题提得过于平淡,就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即使学生能找到答案,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然后在书上划划、读读、记记、背背,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会觉得枯燥无味。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设计问题,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例如,我在执教《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课时,学习古代纺织业、陶瓷业,我只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问题:作为百姓,如果你生活在唐朝,能穿上棉衣吗?唐太宗用过青花瓷器吗?为什么?然后宣布这节内容大家自由讨论。这是一道饶有兴趣的课堂讨论题。此题一出,学生目瞪口呆、疑而惑之者有之,掩卷沉思、眉头紧锁者有之,眼睛发亮、稍顿后即翻书寻求答案者亦有之,瞬间沉默过后,很快就带着问题开始寻求答案,随着第一问答案的浮出,很快就开始进入第二个问题的突破。答案并不复杂:生活在唐代的百姓是不可能穿上棉衣的。因为棉花原产于印度,宋末元初以来,棉花才由边疆地区迅速向内地传播,要到明朝后期,棉衣才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而唐太宗是不可能用上青花瓷器的,因为青花瓷器出现在元朝。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所有的同学都“吸引”住,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涉及到人物生活朝代、棉花传入内地、青花瓷出现时间等知识,学生会自觉地分析。如果此问题换个问法,提出一单纯有关时空概念的问题给学生解答(如:棉花是什么向内地迅速传播、何时有了青花瓷器等),学生是很难产生与“唐太宗用过青花瓷器吗”相同情绪的。给定学生一个问题情境,将若干有联系的知识、概念寓于一个学生感兴趣轻松活泼的问题中,会收到古人论散文创作“以约串丰,以少总多,片言明百义,寸水养尺鱼”的效果。这样的巧设问题和解决过程胜过历史课堂的照本宣科、机械串讲不知多少倍。

四 利用影视,重现历史情境

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他主张尽可能地用感官知识去认识外部世界,经过直观而获得知识是最可靠的,也易于理解、记忆。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它的特点是一度性即一去不复返,历史又丰富多彩,它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不计其数。如果单纯依靠课本文字介绍和教师口头讲述,无论教师有多好的口才与广博的知识,若学生难以对该历史事件的具体进程有深刻的感性印象,就很难体会到历史的生动性、真实性。课堂中适度引入具有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等强劲优势的影视资料,则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增强历史教学的活泼,形象逼真地把历史展现给学生,为学生直接观察和认识过去塑造有价值的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历史知识。例如,在《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冶炼业教学时,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单靠教师用粉笔、黑板肯定是枯燥无味的;恰当地利用影视资料,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我利用互联网搜索到CCTV -2 的《鉴宝》节目,里面正好有段鉴定青铜器——鼎的节目,节目主持人详细地介绍青铜器的铸造过程,青铜器在今天的艺术与文化价值。在节目里一个很不起眼的青铜鼎竟然值80 万人民币。这就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他们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并互相探讨。我还配用了商周时期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历史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历史、走近历史,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去感受历史、思索历史,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历史课堂巧设影视情境,能帮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强化感知,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形象和情景,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历史题材影视信息能够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结 语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情境教学,是教师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如生动形象的文艺作品,影视重现,妙用对联,诗歌朗诵等,使课堂活起来,使教与学相得益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善于用心思考,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将距我们久远的历史文化情境化,历史课堂一定会焕发无穷的魅力!

[1]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上)[J].教育研究,1997(3).

[4]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下)[J].教育研究,1997(4).

猜你喜欢

对联历史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对联知识小问答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