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究——以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
2013-03-27王华
● 王 华
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对社会勇于担当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与崇高意志。[1]作为大学生的典型代表——大学生志愿者,在担负社会责任方面为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以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能够将问题更加明晰的呈现出来,也更意在提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应成为高校德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来加以研究。
一、问题表征: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阻碍因素
目前,随着中国志愿服务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已经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主力军,在教育、扶贫援救、科技推广、环保、医疗卫生、大型活动、维护治安、法律援助[2]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强,但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与清醒的对待。
比如,在参与动机上,大学生志愿者表现出功利化的取向。各种有关“参加志愿者活动的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主要包括为了竞争学生干部、为了入党入团、为了有利于就业、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等。当然这些动机和目的,无论哪一种,都不能简单的持否定态度,因为这些动机与目的都是围绕大学生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在满足个体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增进了效益。但我们更应当引导大学生多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去思考志愿者活动,而非仅仅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实现的角度去参与志愿者活动。
在参与方式上,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几乎没有自主性,过多的行政干预使志愿活动失去了意义与价值。志愿活动是一种志愿精神与志愿文化的体现,而行政干预下的志愿活动使学生受制于外力的推动,而失却了志愿的精神与态度。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之间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组织居高临下下达命令,志愿者无条件执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志愿者名义上是“志愿”,实则是“被志愿”,志愿者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意识被辖制。
在参与程度上,由于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内容狭窄,设置不够科学,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门类的需要;在组织形式与手段上也不够科学规范,形式单一,以点代面的现象比较严重;服务内容多浮于劳力服务项目上,停留在较浅层次的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上,专业性、技能性不突出,服务内容难以向纵深方向推进。
在参与周期上,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缺乏发展的战略意识,短期行为尤为明显。大学生志愿者组织成立和发展的初衷是什么?对此许多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自身并不明确。由于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和成员们大都只考虑短期的效果,而不愿意考虑长期的活动规划,以致只好通过开展所谓的大型活动来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营造声势,争取所需的资源。可是,这些所谓的大型活动开展以后,能否持续开展,能否使广大的学生长期获益,并没有引起相关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足够重视。长此以往,容易给社会各界造成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只是形式主义、缺乏实际效应的负面印象。
二、问题追溯: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原因探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是一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选择。但由于它是一种强调个体利益、凸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区别的经济,[3]容易使人们产生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金钱万能观念等。这些观念的存在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比如淡漠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心个人的成败得失,对他人、社会则漠不关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断滋生蔓延等。反映在志愿活动中,即只关注自身发展,而不考虑社会效益。对志愿精神缺乏深刻理解与认识,只求功利,而缺少对志愿活动的实际参与等。
(二)行政推动的局限性
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不同程度上受到高校团委行政式自上而下的层级式管辖。客观来说,许多社会活动在团委的引领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似乎体现了行政化的优点。但长此以往,却违背了志愿精神与志愿文化,更不利于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团委引领下的志愿活动,使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单纯的为社会公益而努力变成了为行政权力而屈服,志愿者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抑制,志愿服务甚至被蒙上了组织者“政绩”的色彩,从而带来种种弊端,不利于志愿者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德育的不完善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需要学校教育的引领,需要平时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够实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普遍存在重视成绩而轻视品德的倾向。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学内容泛华,方法单一。灌输式教育仍占主体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多,主动参与的少。道德教育脱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现实,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而陷于困境。
三、路径选择: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究
(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理想,加强志愿精神的宣传与推广
当前部分大学生之所以价值观念混乱,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理想。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价值理想的培养,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理解志愿者精神与志愿者文化。志愿者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种精神的意义具有人文关怀的极大超越性。这种超越性,集中体现在参加者在为他人与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深刻地感受人类友谊、差异文化和人生体验。[4]我们应当对这种志愿者精神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认识水平。要充分利用公共场所、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实体空间与虚拟世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让志愿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潜移默化进入大众心中。
(二)转变高等教育德育模式,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高校教育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果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也会在志愿者服务中能够更自觉、主动的去承担应有的责任。其次,高等教育应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始终如一的坚持以集体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取向,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同时,要着眼于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与引导,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以强有力的外在支持,从而使他们更愿意去参与志愿者活动,形成大学生志愿者文化氛围。
(三)建立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绩效意识
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责任感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社会舆论的力量,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效果进行实时地监督。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可以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益等方面评估,也可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我评价、大学生志愿者间相互评价、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进行考评,还可以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价[5]等。通过这些方式方法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社会责任意识的逐步形成。
[1]李艳.大学生个性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2,(04).
[2]李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价值意义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
[3]钟丽萍等.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弱化原因探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
[4]刘和忠等.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问题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5]华裕良等.构建大学生志愿者“善治”的路径选择[J].高校教育管理,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