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争当常任理事国的动因
2013-03-27刘淑云
刘淑云,周 琦
(湘潭大学 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战后初期努力摆脱被占领地位积极加入联合国,还是冷战后积极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各项国际行动,以及对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孜孜不倦的追求,其根本动因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日本的国家利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彻底改变战败国形象,追求“政治大国”目标
二战结束后,日本被排斥在国际社会体系之外,是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的“敌国”。为了融入国际社会、不被国际社会所孤立,日本通过各种努力在美国的支持下于1956年重返国际社会。但是一直以来受国内和平宪法以及联合国宪章“旧敌国条款”(“敌国条款”是指联合国宪章中的第53 条、第77 条、第107 条专门针对日本等国的规定: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同盟国交战的“敌国”再次发动侵略行径,其他国家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即可对这些”敌国行使武力”)的限制,日本在国际上一直处于“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的尴尬地位。日本迫切需要通过加入联合国安理会而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同时认为只有通过“入常”才能将自己那段“屈辱”的历史揭开,翻开新的一页。日本深信自己若成为常任理事国中的一员,不仅意味着日本真正融入到了国际社会,而且无形中标志着国际地位的提高,彻底摆脱了战败的阴影。
日本是个崇拜实力的国家,认为实力是左右国际关系的唯一因素,有某种程度的实力就应该拥有相应的国际地位和权力。得益于从和平宪法出发、以经济立国的国家战略,日本经济在战后实现了腾飞,自从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后,尽管经历了70年代政治、经济上的动荡不安,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大国地位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进入80年代,日本的经济大国地位更趋巩固。其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达10 589 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79年便突破1 万亿美元大关,几乎与美国相等。20世纪80年代之后,日本的经济大国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全世界的金融大国、债权大国和投资大国。1987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2.0395 万亿美元,国民人均收入为19 553 美元,超过美国的人均18 570 美元,居世界第2位;至1987年,其对外贸易黑字近1 000 亿美元,居世界第1 位,同年日本的对外资产总额约1 328 亿美元,直接投资额约195 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黑字国、债权国;占世界总人口2.5%的日本占有世界总收入的11.2%,总输出额的9.8%。这时日本已经处于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1]235-236。面对经济上的如此骄人成绩,日本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1981年,铃木善幸强调要“以同日本的才能和能力相称的方式,发挥与日本的力量和地位相称的作用”[1]236。1982年,上台伊始的中曾根首相提出了“政治总决算”的口号,曾明确表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加强日本在世界政治中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这是日本首相第一次提出“政治大国”的概念,并且是作为一项国策提出来的,也标志着日本外交政策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此后以1991年9月的第46 届联大为契机,把改组联合国、争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日本外交的一项重要课题,并视之为日本实现“政治大国”战略的重点。日本前驻联合国大使波多野敬雄曾指出:如果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就等于承认日本成为政治大国。唐纳德·多尔在谈到日本与联合国的关系时曾经指出:热切地希望获得这种地位,固然与日本在经济上暴发有关,但从根本上说,它成为日本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寻求威望。金字塔结构在东亚社会是一种重要的价值体系。日本的外务省尤其根深蒂固地认同这种价值观念,千方百计地保持、维护和提高国家的威望[2]113。可见,日本如此热情“争常”的背后掩盖着想成为政治大国的野心。
二 冲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为走向“军事大国”铺路
安理会承担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因此,在必要的时候需要以军事行动来担负起这种责任,作为其成员国也要积极的配合这种行动。但是日本宪法的第二章第九条明确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海陆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交战权”。这说明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日本战后宪法的有关规定是矛盾的。但是日本政府认为,在以后的国际事务中联合国的作用将增大,派兵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不仅可以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而且可以作为一种“国际贡献”来增加“争常”成功的砝码,在日本政府看来,“争常”与“向海外派兵”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如果日本“争常”成功,那么和平宪法中第九条的规定自然而然的就已过时,日本政府就能以参加国际维和行动之名,堂堂正正地修改宪法、向海外派兵,成为军事大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积极参加了一些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和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其足迹已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如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到柬埔寨;参与联合国对莫桑比克停战监视行动,协助当地运输和海关通关事务;参与洪都拉斯飓风灾难的灾后重建工作;赴印尼参与东帝汶难民支援活动;派空中自卫队运输机赴巴基斯坦向阿富汗难民运送救援物资;派出三艘海上自卫队军舰赴印度洋支援美军反恐怖军事行动,等等。
但是为了参加这些维和行动和加强日美军事合作,日本政府利用一切可乘之机,不断突破法律限制,制定了一系列架空“和平宪法”的法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992年6月,国会通过了《关于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合作法》,简称《PKO 法》和《国际紧急援助队派遣法修正案》,突破了日本向海外派兵的政治禁忌,完成了日本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而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的立法程序,使日本迈出了军事力量重新走向海外的第一步。(2)1996年日美两国首脑在东京发表《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对日美同盟进行了“重新定义”。1997年制定《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并于1999年通过了《周边事态法》等新指针相关三法案,使日本自卫队在出现所谓“周边事态”时,可以跨出国门向美国的军事行动提供大规模的后方支援。(3)2001年的“9·11”事件后,日本借“协美反恐”为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提出并通过了《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海上保安厅法修正案》三项援助美军行动的相关法案。根据该法案,日本出动了3 艘军舰前往印度洋,开创了战后日本历史上首次在战时出兵的先例。(4)2001年底,日本在东海的中国专属经济区内击沉了一艘朝鲜的“可疑船只”。日本政府和媒体对此大肆渲染,大造舆论,小泉内阁趁机向国会递交了《武力攻击事态法》等“有事法制”三法案。2003年夏季,小泉内阁利用朝核危机和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有利氛围再次向国会提出了《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案》等“有事法制”三法案,以绝对多数在参众两院通过。“有事法制”通过后,自卫队具有了进行战争的自主权,意味着“先发制人”军事战略的确立,日本实际上已经摆脱了和平宪法的束缚,“合法地”掌握了攻击他国的主动权。(5)2003年7月,日本参议院通过了旨在向伊拉克派兵的《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这意味向海外派遣自卫队的政策出现了两个转折:一是可以在联合国框架外以及在未征得当事国的同意下派兵;二是突破了根据特定事态的有时限的派遣自卫队的法律限制,日本政府迈出了制定永久性的派兵法律的步伐。安倍晋三当选首相后,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福田首相在位期间,再次强行通过了《反恐特别措施法》,进而恢复了海上自卫队执行在印度洋为美英部队提供供给的任务。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军事力量膨胀的高峰期,防卫费用以每年5% ~7%的速度递增。到1987年,中曾根内阁时期防卫预算首次突破1%大关,达到1.02%,突破了三木政府不超过1%的限制。从1983年起,日本军费开支为世界第二。现在日本自卫队的军事装备已经属于世界一流,仅次于美国,各类武器正向高技术化、大型化、远程化发展,海空力量发展受到重视。2006年,日本军费达到约44 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3]117。并且日本一直秉承着“质量建军”的原则,推进武器高科技化。把提高军人的素质和武器的现代化作为重点。目前日本的自卫队已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大军事力量,其常规军事装备已处于亚洲之首,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系统和亚洲最大规模的驱逐舰队,扫雷能力世界第一,反潜能力仅次于美、俄,此外日本目前已具备生产核武器的潜力,掌握了制造浓缩铀的技术,并拥有制造2 000 枚核弹的核原料,其运载火箭工具可以将核弹头运往地球上任何地点[4]。总之,无论在实力上还战略意图上,日本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军事大国。
三 通过联合国实现经济、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更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军事大国”最强有力的后盾。在这一点上日本已经深有体会。自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已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在最近几年被中国赶上,退居第三位,但是以国民经济总量以及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来衡量的话,日本仍然是世界上不容忽视的经济强国。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这时日本经济的缺点就越发显得突出:国内自然资源、能源极其匮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存度很高,经济具有脆弱性,国际局势的任何变化都可能给日本带来经济上的沉重打击。因此,日本希望成为安理会的成员,更多的参与决策的制定,建立有利于日本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维护日本的经济安全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当今世界的国际交往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传播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可以增进各国之间的理解和感情,从而更好地进行交往和合作。众所周知,在二战中日本作为一个法西斯国家,其对外侵略扩张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尤其在亚洲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日本为了改变本国的形象,对外宣传其美好的一面,积极利用联合国这一讲台。为此日本作出了许多的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的权威文化载体,对于一个国家文化传播的作用不容忽视。日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自1951年就加入了该组织,比加入联合国还提前了5年,日本加入之后逐年增加会费,到2000年成为了该组织最大的出资者。当然有付出就有回报:通过教科文组织,从1953年到1996年止,有约140 多种日本文学作品被翻译为英语、法语等,在教科文组织的收藏品种进行登记[5]155。传播了日本的文化,对于重塑日本的国际形象也有很大的帮助。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最权威的国际组织,而联合国安理会又是联合国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门,对于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联合国宪章第二十四条对其重要性进行了明确规定:“一、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在安理会中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即五大国拥有“一票否决权”,这就显示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在许多方面影响联合国的决策,甚至可以决定国际重大事件的走向。并且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不经过选举,自动成为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和国际法院等联合国主要机关的理事国。以上优势对日本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如果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不仅能够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日本的国家利益。因此,日本在“争常”的路上越挫越勇,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之势。
综观日本“争常”的动因,不难看出日本作为一个信奉实用主义的国家,谋求最大的国家利益才是其最根本的动因,它所鼓吹的为国际社会做贡献,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它如此大费周折的入常,主要是为了彻底改变战败国的形象,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目标,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为此日本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日本“争常”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才导致了日本“争常”的一次次失败。但是日本不会轻言放弃“争常”,因为谋求国家利益、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目标是其永恒的动力。
[1]刘总和.日本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2](英)徳里弗特.愿望与现实——日本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历程[M].高增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3]李景治,林 梗.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魏 娟.不平坦的日本争常之路[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5]肖 刚.冷战后日本的联合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