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要旨述评

2013-03-27黄根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2期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词语法

黄根生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办公室,广东 广州510507)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是分析哲学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2002年3月,北京大学陈波教授与美国迈阿密大学苏珊·哈克教授联名发起近50年来最重要的10 本西方哲学著作评选活动,其中,《哲学研究》荣居榜首,足见该作在学界影响之深远。本文试图从《哲学研究》的要义出发,条分缕析该著作的主要观点,以饷读者。

一 语言与语言游戏——语言的丰富性和语言游戏的多样性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是这样来区别语言和语言游戏这两个概念的:语言包括语词或句子,这些概念都是工具;而语言游戏则是语言概念即语词或句子工具的具体使用。

关于语言,维特根斯坦列出了名词、颜色词、数词等概念,以及关于语词的组合即字词组合和意象组合之类的词组或句子概念。维特根斯坦说:“当我们认为这种语词组合没有意义,就仿佛把它排除在了语言之外,并由此界定了语言的范围;但是这种界定范围即划出一条界线,却可犹如用粉笔在地上轻轻一划,也可以只是用手大致指着‘你就差不多停在这儿’,而只需听到这话的人明白大致在什么地方停就行。”

在维氏看来,所谓语词、语词组合等概念工具的绝对界限(即语言的范围)是难以真正划出来的,这完全取决于语言实际使用的需要。当前许多网络新词汇的出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而关于语言的使用,可分为语词的使用和句子的使用。但是语词的使用又不是和句子的使用截然分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谈论语词的使用就是谈论语词在句子中的使用,而谈论句子的使用则是谈论语词如何组合成句子,以及语词的使用如何影响句子的意义等。

语言游戏是语词或句子使用的重要概念,只有在语言游戏的场合,我们谈论语词的使用和句子的使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空洞地谈论语词或句子,只能是空洞的语言释义(如字典义),但是对于现实却等于什么也没有说。

语言游戏又是个极简单而又富于灵活性的概念。说它简单,是因为它说到底就是一个句子,因为只有句子我们才会用来说事,只有句子才是可以表达完整意义的载体;说它灵活,是因为句子可长可短,有时甚至可仅由一个字构成(如呼叫“水!”)。

语言游戏的多样性是由语言工具的多样性直接决定的,但是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却意味更为深远。语言游戏的多样性根源于语言对现实世界、人类生活的描述性和无穷的创造性。

关于语言游戏的种类,《哲学研究》象征性地列举了10来种,如下达命令以及服从命令等。实际上,就语言创造的无限潜力而言,语言游戏何止千万种。

二 语言与世界——“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维特根斯坦认为,“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反之则意味着,只要人类创造思想、创造生活的脚步永不停止,那么语言就意味着推陈出新,永远不停止变化。

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一种新的看待生活、世界的方式。语言是对人类生活、思想的表达与描述,而新语言的产生,则意味着发现了描述新世界或人类新生活、新思想的一种新的说话方式,一种新的画法,一种新曲式等。维特根斯坦以其所设想的新语言“视觉房间”为例来说明以上观点。“视觉房间”是一个新的表达方式,它所描述的对象是一个虚构的风景:视觉房间是一个没有拥有者的房间,你不可能在里面走来走去,因为它里里外外都没有主人,犹如一幅风景画,风景画里有一所房子,有人问,这房子是谁的?一种可能的回答是,坐在屋前长凳上的农夫的,不过这个农夫却走不进他的房子。很明显,“视觉房间”表达式就是对所设想的视觉房间的描述,而设想的视觉房间即人类所创造的某种新的思想方式或生活形式。同时人类在进行这种新思想、新生活创造的时候,也创作出了一个新的名词,新的表达方式,即“视觉房间”。

想象的语言来自于人类的创造,它们表达同样来自于人类创造的想象的思想、生活等。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记载、表现自己思想、生活的变化历程,其中语言方式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除此之外,人类还有音乐、绘画、建筑等表现方式。所有这些表现方式背后所反映的历史,就是人类思想、生活的发展史;而同时,我们也知道,不仅人类思想、生活的发展史反映在语言里,即使就语言本身的演变历史,音乐、绘画、建筑的历史等,也同样反映在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里。所以,语言表达方式本身就是反映包罗人类思想、生活、文化等所组成的万象世界的,正因为这样,语言、语言游戏的庞大组织才会呈现今天这样汪洋大海的气势,而就新语言、新的表达方式的产生及层出不穷而言,这个汪洋大海还在继续蔓延;而这恰恰就反映了人类创造语言的本质所在!

三 语言使用分析的关键问题在于确认一种语言游戏

语言的意义即使用,语言因多种多样的使用所具有的意义的确认过程就叫做确认一种语言游戏。比如说“水!”作为有意义的语言表达式来看,在特定场合它就是表达某种呼叫的语言游戏。再如,“我们都是中国人”,如果结合该句子具体的使用和语境来看,它可以被看成是对一个客观事实的报道。

但是语言游戏又是一个相当难以辨认的复杂的东西。比如说“水!”有时你可以看作是一种呼叫,有时你可以看作是孩子们在学习“水”这个字的读法的一种语言游戏,有时你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指物定义游戏,等等。

所以,维特根斯坦说:“语言分析的关键(问题)不在于通过我们的经验来解释一种语言游戏,而在于确认一种语言游戏。”

在维氏看来,“确认”和“解释”的概念是根本不同的,解释一种语言游戏意味着你在做出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设,而这些假设是可以被证伪的,因此,解释一种语言游戏的后果可能就最终导致否定这种语言游戏,这就是解释一种语言游戏的自相矛盾之处。

而确认一种语言游戏则不同,它是纯粹描述性的语言分析活动,它强调把语言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所有相关背景都作为一种原始事实接受下来,因为,语言游戏本身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一个和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概念,而确认一种语言游戏就是确认该语言游戏以及所有相关背景。所以,确认就是描述,确认就是语言具体使用的哲学分析。

四 语言诸概念工具的语法分析——“我们所追求的清晰当然是一种完全的清晰”

维特根斯坦说,“虽然并没有单独的一种哲学方法,但确有哲学方法,就像有各式各样的治疗法。”

而维氏所一再所强调的哲学方法,即语言分析的宏观和微观方法。

维氏还说,我们所追求的清晰当然是一种完全的清晰。而确认一种语言游戏的过程同时也是使语言清晰化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当我们确认一种语言游戏,也就相当于理解了该语言游戏,相当于了解了我们要用如此这般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如此这般的人类活动方式。

语言游戏是用来反映人类思想、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观念的。而确认一个语言游戏,就意味着使抽象的语言向人类的思想、生活、文化等现象的复原。

但是从微观方面来讲,我们在使用语言,我们在用语言进行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但仅仅从宏观方面确认语言游戏明显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对语言用法涉及的语词、句子等概念做出更精致入微的区分与辨别。当然这些区分辨别有时是非常困难的,对此,维特根斯坦指出,“一大团哲学的云雾凝聚成一滴语法(即一种分析),要综观语词或句子用法的全貌。”

由“云雾”、“一滴”、“综观”等语词可以看出,概念的精微分析是多么的不容易。笔者认为,《哲学研究》的篇幅之所以那么长,主要原因就在于维特根斯坦不辞辛劳地想对尽可能多的语词、句子等概念做出精细入微的分析。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看看维特根斯坦是如何从微观上分析各种各样具体的语词和句子概念的。

1.意图的自然表达

“什么是意图的自然表达?——看看猫怎样悄悄地接近一只鸟;看看一只想要逃脱的野兽。”

在这里,维特根斯坦通过举例子、比喻的方式,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了“意图的自然表达”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东西。

2.什么是随意行为

“考察一下对随意行为的如下描述:‘我决定五点钟的时候敲钟;五点了,我的手臂做出了这个动作。’……人们愿这样来补足前一种描述:‘五点了,看哪!我的手臂抬起来了。’”

在以上的例子里,就“补足”的那一段描述而言,维特根斯坦批评说,这个“看哪”恰恰是这里用不上的东西。也就是说,人们在用语言描述随意行为如“我举起我的手臂”时,并不在前面加一个“看”字,即不说:“看,我的手臂抬起来了!”所以,如果我们确认了一个表达随意行为的语言游戏,我们就不需要在该语言游戏的相关表达式前面画蛇添足地加一个“看”字。

维特根斯坦最后总结出随意行为的用法特点:“随意动作的特点是惊奇的阙如。”

3.关于“非要”、“尝试”等词的用法

例如,有人说,“我非要到达这所房子不可”,维特根斯坦分析说,“如果这里没有任何的困难,你就不能说,‘我能够试图非要到达这所房子吗?’”

这也就是说,“试图”,“试图非要”,“非要”等词出现的场合,往往和某种困难联系在一起。再比如,如果我的手臂健康得很,通常我们就不说“我正尝试把手臂举起来”。

4.语言的目的是表达思想

有人说,“语言的目的是表达思想。”如果那是说,每个句子的目的都是表达一个思想,那么,这就大大悖谬了。诸如,像“下雨了”这样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呢?

在这里,维氏通过建立反例的方法,轻而易举地反驳了“语言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这一带有独断性质的一面之辞。

由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维氏不管是分析语词,还是分析句子,都是根据该语词或句子的具体使用场合来做出判断的。而语词和句子的具体使用,又形成了一个个表达人类现象的语言游戏;换句话说,维氏区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语词或句子概念,正是在表达人类现象的语言游戏背景之中展开的。

五 语言分析与描述——“哲学只确认人人认可的东西”

就语言分析的特征而言,维氏并不承认有一个确定的终极分析,他称自己所谈论的分析,其实是就某种程度而言的分析,也就是说,一个语言游戏可以被分析到什么程度,这完全取决于不同人的不同经验以及人们对语言游戏本身不同程度的理解,如果把“经过分析”的形式看作是“没被分析”的形式的根据,那么“可靠的根据是看来可靠的根据”。

但是,维特根斯坦还说,“在哲学里不推演出结论,哲学只确认人人认可的东西。”

这也就是说,从另一种意义而言,语言分析又都是有终极的。语言分析的最终目标也就是哲学的目标即确认人人认可的东西。

关于“人人认可的东西”,正是语言表达式所描述的最基本的原始内容。语言的本质或意义,是对万象世界、人类生活的表达、描述。也就是说,从语言到语言的分析,表面上看只是一种语言形式对另一种语言形式的替换与改写,但是被替换后的语言形式却是更加清晰和更加容易接受的表达形式,而我们之所以强调被替换后的语言形式的更加清晰和更加容易接受,恰恰因为它们是对人类思想、生活形式、文化等原始现象的描述。

也就是说,语言分析的最终结果,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世界如其所是的最基本的思想、生活、文化等共同认可的物质、精神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比如,报道天在下雨这个事实的语言游戏揭示了“报道”这种普遍的人类活动方式和“下雨”这样普遍的自然现象。其中,“报道”活动和“下雨”就是该语言游戏所揭示的终极即“人人认可的东西”。

六 结论——“语法”概念的哲学内涵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从本质上来讲,通篇都是在讨论语言问题以及由语言问题引发的各种分析哲学问题。而语言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关于语言的使用问题,而关于语言的使用问题,实际上就是语言的语法问题。“语法”概念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概念,该概念对于其后期哲学的重要地位,相当于狭义的“逻辑”概念在其前期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认为其在外延上进一步包含了前期的“逻辑”概念。维氏说,“把什么不把什么称作(逻辑上)可能的,就完全依赖于我们的语法啦,即那无非是语法允许或不允许的东西。”

也就是说,后期维特根斯坦讲述语法可能,其本质就是在阐述语言的逻辑可能;只要语言的语法允许的东西,就是语言的逻辑可能性。很明显,维氏这里所谈的逻辑,显然是比其前期狭义的“逻辑”概念内容更丰富、更具包容性的东西。所以,后期维特根斯坦实际上是站在更高的视界,把他前期受限的“逻辑”概念,进一步扩充到“语法”概念。那么,这一扩充究竟有何意义呢?

我们知道,《逻辑哲学论》把语言归结为逻辑,从而也就把语言使用限定在逻辑规则限定的范围,也就是说,语言的正当使用即要有所说必须在逻辑规定的范围内说,而在逻辑规定的范围之外,只能保持沉默;这就是《逻辑哲学论》中所表达的基本观点。而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把语言归结为语法,而语法又是一个关于语言实际使用的泛规则概念,因为语法毕竟是从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归纳出来的,也就是说,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形决定语法规则,这意味着语法规则并不是死的“逻辑规则”,而是可以根据语言的具体使用不断进行扩充、完善、修正、乃至放弃的活规则。维氏之所以强调语言游戏之为一种游戏,不仅仅因为游戏“有规则”约定,更因为游戏“也有旨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逻辑规则”是严格限定的,而语法规则则是任意的。

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来看,语法规则又不是一种任意的规则,语法大可以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但是同时它又反过来指导我们的具体语言实践。这也就是说,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语法规则,反过来也规定哪些语言的使用是正当的,而哪些语言的使用是不正当的。这就是维特根斯坦“语法”概念的约定内涵。

就《哲学研究》而言,对语言所展开的所有考察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称为语言的语法考察,如本论文的内容框架:第一部分是语言的语法类型考察,第二部分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考察,第三部分是语言的活动方式考察,第四部分是语言诸概念工具的语法分析步骤,第五部分是语言分析方法的描述性特征分析。综上,语言的语法分析实际上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语言诸概念工具的比较、区别问题,当然这种比较、区别,只能是建立在语言具体使用基础上的比较、区别,而不是语言固有含义(即字典含义)上的比较、区别,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前者以后者为基础或依据;二是语言同人类世界、人类生活的联系问题,当然这种联系,也是在语言的具体使用中建立起来的,它不是在静态中以某种固定方式(即狭义的“逻辑”方式)和人类所在的“实在世界”一一对应,而是在动态中以不断变化的方式(即语法方式)表现人类所在的世界以及其之上的所有思想、生活、文化之和。对第一个问题,维特根斯坦常说的话是“我在寻找语法上的区别”;对于第二个问题,维特根斯坦常用的表达是“本质在语法中道出自身”。

由上我们可知,《哲学研究》的内容虽然斑驳陆离,但是其内在的线索却是明朗清晰。遗憾的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本人由于多种考虑,既放弃了生前出版此书的构想,也放弃了使本书系统化、线索化的努力。因此,他在尚未出版的《哲学研究》“自序”中说,“我本愿奉献一本好书,结果不曾如愿,可是能由我来改善它的时辰已经逝去。”

时光荏苒,但是,历史已经充分证明,那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鸿篇巨制!

[1](英)维特根斯坦.名理论:逻辑哲学论[M].张申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3](英)格雷林A C.哲学逻辑引论[M].牟 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法)让—热拉尔·罗西.分析哲学[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英)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笔记[M].许志强,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江 怡.分析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王 路.走进分析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韩林合.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9]Wittgenstein L,Anscombe G E M(trans.).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3rded.)[M].Oxford:Basil Blackwell,2001.

猜你喜欢

维特根斯坦语词语法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跟踪导练(二)4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维特根斯坦式综合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试析受话人对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
维特根斯坦语篇分析方法探析
维特根斯坦的语境观及其影响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与二语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