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参与或领导创办的图书馆
2013-03-27吕健
吕 健
(大连图书馆,116012)
毛泽东参与或领导创办的图书馆
吕 健
(大连图书馆,116012)
毛泽东一生参与或领导创办了十几个图书馆,将其视为一位图书馆实践家并不为过。2013年12月26日,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为了缅怀他老人家为图书馆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笔者梳理总结了他一生领导或参与创办的几个主要图书馆,以期对今天的图书馆工作有所启迪。
毛泽东;图书馆;创办图书馆
通过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创办图书馆,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文化知识,是始终伴随毛泽东一生的革命行动之一。毛泽东与图书馆的创办之缘,始于青年时期,他所创办的图书馆为数不少,几乎囊括了公共图书馆、机关图书馆、干部院校图书馆,以及工厂、农村、军队、中小学、医院、私人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等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室),堪称图书馆事业忠实的实践者,为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图书馆文献。
1 创办学校图书馆
1.1 湖南自修大学图书馆
1920年7 月,为了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回湖南创办了由30人投资,经营164种书、45种杂志、3种日报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书社,采取书店和图书馆合一的形式,既出售书籍,又设有阅览所,对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新民学会会员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从思想、组织上为建党准备了条件。书社的创办为毛泽东创办图书馆积累了经验。1921年8月,为了加强党团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利用船山书社的经费和社址,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在大学内创办了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包括管理图书室和阅览所。该馆提倡开架供学生阅读和自修,是比较先进的服务方式。馆藏包括中外各种重要的图书、杂志、新闻报纸,分经、史、子、集、哲学、社会学、文学、科学、教育、政法、经济、美术等18类,并新购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新俄国之研究》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新青年》、《共产党》等杂志,421种1004册。由于它的服务对象只限于学友,它提供的书籍以“为学友研究参考之用”,其主旨就是‘自己看书、自己思索’。因此可以将它定义为典型的高校图书馆,后来它被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赞为“注重研究,注重图书馆、实验室,全与我的理想相合。”[1]
1.2 农民运动讲习所阅览室
毛泽东担任农讲所所长时,除了讲课外,还积极关心支持所内图书报刊阅览室的创建。室内主要馆藏有《向导》、《新青年》、《农民问题丛刊》等党的机关刊物和其它进步刊物。该图书室充分发挥了培养农运干部、传播革命思想、进行革命活动的功用。农讲所是农民运动的业余培训学校,其阅览室可算作工余补习学校的附属图书馆。
1.3 湖南一师学友会图书馆
该馆最大的特点是,将学员的优秀作品陈列展览,充当图书,长期保存。这不但是藏书建设上的一个创新,也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对信息容量大、形式新颖灵活的非正式出版的内部资料的重视。该馆是毛泽东在1917-1918年间担任湖南一师学友会负责人时首倡附设的。利用自身经费的采购和社会各界的捐赠是该馆馆藏的主要来源[2]。
2 创办公共图书馆
2.1 湖南青年图书馆
五四运动以后,新出版物风起云涌,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多达400余种。1920年4月至建党前的一年多时间里,有十几种马列经典著作被译成中文,新文化运动的澎湃发展,促进了无产阶级图书馆事业的形成和发展,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1922年,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在长沙都正街创办了以杨开慧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湖南青年图书馆。该馆场地不大,只是一幢两层的公馆式楼房,楼下开辟了较为宽敞的阅览厅,楼上小阅览室秘密存放着《共产党》等马克思主义书籍,毛泽覃及妻子等都在这里服务过。其藏书主要来源于文化书社,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资本论入门》、《西洋伦理学史》、《伦理学之根本问题》、《新俄国之研究》和《赤光》、《先驱》、《曙光》、《劳动界》、《新青年》、《新教育》以及上海的《时事新报》和北京的《晨报》等进步书刊。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湖南进步青年兼及各界民众。阅览室常常是座无虚席,异常踊跃,他们主要是阅读报章,论及时事,发展壮大组织。湖南青年图书馆很快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该馆是我党创建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该馆的诞生,标志着我党创建公共图书馆的开始[3]。
2.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图书馆(苏区中央图书馆)
1931年11 月,中华苏维埃一大在江西瑞金召开,毛泽东出任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主席。毛泽东经过缜密的思考,决定请徐特立同志牵头筹办图书馆,馆址设在他和时任瑞金县苏维埃主席的杨世珠选定的叶坪村的两间房子里。馆藏来源:一是打下漳州时,从漳州图书馆和龙溪中学等处收集到的一大批图书,这是苏区中央图书馆藏书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机关、团体和个人捐赠,包括毛泽东个人的捐赠。毛泽东酷爱读书,苏维埃一大前,每打下一个城市,他都到图书馆收集一些书报,让警卫员分门别类地捆好,人抬不动就用马驮,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马背上的图书馆”。“苏维埃中央图书馆”建立后,毛泽东为其收集的大量书报,其中大多数来自于“马背上的图书馆”。三是自己采购。1932年11月22日,该馆在《红色中华》刊登启事,除继续征求赠书外,新增了“尚有特别优良图书将出售者,可函知本馆,在可能条件下采购,亦所欢迎的”[4]内容。据1983年瑞金图书馆统计,该馆馆藏为1429册,但当年绝不止这些,因为经过红军长征的洗礼,散佚和焚毁是不可避免的。馆藏具体包括:马列毛、哲学、军事等社科类的非线装书1106册,包括《国家与革命》、《二月革命至十月革命》、《共产党宣言》、《斯大林论列宁》、《人生哲学》、《中国哲学史大纲》、《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劳工问题》、《战术学》、《经济学》等,线装书中有《佩文韵府》、《瑞金县志》、《中国江海险要图》(卷十二)等323册,报刊包括《红色中华》、《红星报》、《青年实话》、《苏区工人》等 303张(册),以及红军和苏维埃政府发布或使用的布告、标语、命令、传单、条例细则等其他类藏书333份。苏区中央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文化基础或研究能力的中央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的工作人员。该馆虽然仅仅存在了两年多时间,发挥的作用却十分巨大,它不仅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加强了毛泽东及红军将领们的马克思主义观。尤其是1932-1934年间,毛泽东由于受“左倾”路线的排挤,身处逆境,仍然充分利用图书馆,硬啃了两年的书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革命素养,如后来写就的两篇光辉文献《矛盾论》、《实践论》中的一些观点,就是提炼于从苏区中央图书馆借阅的马列著作中。毛泽东不仅自己如饥似渴地寻求新知,孜孜不倦地发奋读书,他还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革命导师,自觉地传递文献信息,他经常把有关书籍推荐给红军将领们读,如在打下漳州中学后,为了提高彭德怀等指战员的战略战术思想,他把收集到的《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两书先后寄给他,武装了彭德怀等人的革命思想。彭德怀在后来的回忆中不无感慨地说:“当时我也是六年的党员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没有摸边,多么需要革命理论武器……”[5]。这就是我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国家图书馆,也是苏区军民进行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6]。
3 支持创办流动图书馆
1936年10 月,红军在陕北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此后,逐步恢复了江西苏区建立的图书馆,如中华苏维埃中央图书馆、中央党校图书馆、红军大学“列宁室”等。由于长征期间造成的散佚,剩下的只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少量资料,这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前方干部的文化需求。如何解决燃眉之急呢?早在1936年9月,时任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的李富春曾来电,建议成立“流动图书馆”,这和毛泽东等人的想法不谋而合,随后毛泽东复电彭德怀、李富春等人:“1、同意富春办法,组织流动图书馆。2、明日即开始寄第一次书十本,先交富春,停三天转寄彭刘,停一星期。3、各同志务须按时寄回,以免失散。4、以后将一星期或十天寄一次。”[7]这是毛泽东对文献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为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管理制度留下了珍贵文献。“流动图书馆”的建立,大大缓解了由于购书经费不足而造成的图书文献资源不足的矛盾,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了战争年代干部群众对阅读的需求。
随后,毛泽东又以实际行动支援了陕甘宁边区的“流动图书馆”。具体做法:一是为图书馆捐款。1939年他将自己每月节省下来的生活补贴先后四次为鲁迅图书馆扩建(购书费290元)、中山图书馆筹建新馆(大洋300元)、延安女子大学图书馆成立(捐赠薪水300元)、边区医院图书馆成立(100元)捐款。二是为扩建后的中山图书馆题写了馆名。三是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图书,多次借给或捐给图书馆,用来流通。
4 积极组建私人图书馆
4.1 延安窑洞图书馆
延安窑洞图书馆是属于毛泽东自己的一个小型图书馆,即“毛泽东图书馆”的前身,也是日后留下6万册藏书的“菊香书屋”的雏形。1937年1月,诞生于延安杨家岭的一排灰砖平房里,设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为防敌机轰炸,不久又搬进利于保护馆藏的很深的窑洞里。据回忆,馆藏书目中除了马、恩、列、斯的大量著作外,还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克劳塞维茨的军事理论著作等。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毛泽东始终能充分地利用图书馆,这一时期,军事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他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是他利用图书馆出成果较多的时期,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等许多指引中国革命航程的光辉文献,都是诞生在这个小型的图书馆里。除了自己刻苦学习和深入钻研外,毛泽东还告诫抗战时期的共产党人,没有革命理论和历史知识以及对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他多次发表讲话,号召干部形成阅读习惯。在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毛泽东还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多很远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8]”毛泽东就是这样不断地激励大家,充分地利用图书馆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正是有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地不断倡导,陕甘宁边区掀起了“比读书、比学习”的热潮。
4.2 菊香书屋
毛泽东生前尤爱异香扑鼻的菊花,他的书房由此得名。菊香书屋可视为“毛泽东图书馆”的成型阶段。建国后,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可谓日理万机,但他依然秉承“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9]的信条,放下国家大事,他就立即转战到书的海洋里。为了满足毛泽东的读书欲望,菊香书屋的藏书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变得异常丰富。截至1966年,除由于某些原因,没能配齐1949年前出版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一些图书外,菊香书屋的藏书量已达数万册,俨然成为一个门类比较齐全,又适合毛泽东需要的个人图书馆。其藏书主要有马、恩、列、斯和鲁迅的全集。著名的类书和丛书,如《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四部备要》、《万有文库》,以及各种世界名著、翻译丛书,等等,应有尽有。《辞海》、《辞源》、《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中国历史地图》等工具书也成为必备的馆藏。即便如此,在建国后直至他老人家去世前的20多年里,如果不是离开北京,他还要常年和北京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单位保持密切的借阅联系。如若离京巡视,除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大批书外,他还经常到当地图书馆借阅书刊。上海、杭州、武汉、成都、广州、庐山等地的图书馆都留下了毛泽东的借书印记。据统计,自1949年至1966年9月的17年间,他先后从北图等图书馆借阅的各种书刊就达2000余种,5000余册。1974年,81岁高龄的毛泽东借阅北图等单位的书刊近600种,1100余册,足见毛泽东惊人的阅读能力。1958年,北图更换新证,馆员们出于对毛主席的敬重,把毛泽东的借书证列为第1号,[10]毛泽东也是该图书馆利用率最高的读者之一。
5 结语
毛泽东参与或领导创办的图书馆,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革命建设年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毛泽东创办图书馆思想深刻领会,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图书馆事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他所创办的各种图书馆,业已成为革命历史和革命文物,但他的办馆思想、原则和方法却永远值得我们珍视和学习,那就是,图书馆要紧密地为现实斗争服务,其办得好坏,就是要看为现实斗争服务得好不好,对正处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全民为努力建成小康社会,创办更多、更好的图书馆的新时期,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5]陈军莲.毛泽东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J].娄底师专学报,2003,(4):59,60.
[2]张新旭等.浅论毛泽东的图书馆建设理论和思想[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3,(4):4.
[3]颜新宇等.湖南青年图书馆是我党创办的第一个公共图书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4):33.
[4][6]曹春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图书馆:中共领导下的第一个国家图书馆[J].党的文献,2005,(1):54.
[7]陈军莲.毛泽东与图书馆[J].湘潮,2004,(2):7.
[8]李伟民等.延安时期:毛泽东与陕甘宁边区的图书馆建设[J].福建党史月刊,2011,(4):29.
[9]阚小良.作为图书馆读者、馆员与创办者的毛泽东[J].文史博览(理论),2011,(2):10.
[10]孙宝义等.向毛泽东学读书[M].北京:台海出版社,2011.350.
Establishment of the libraries with the guidance and participation of Mao Zedong
Lü Jian
(Dalian Library,Dalian 116012,China)
Mao Zedong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ozen of libraries in his life.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he was a great librarian.December 26,2013 is the 120th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Comrade Mao Zedong.In order to cherish the memory of Mao Zedong and his great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library cause,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lists and introduces several major libraries that he had worked for so as to provide inspirations to today's library fellow workers.
Mao Zedong;library;establishing library
G250.9
A
1006-1525(2013)02-0020-04
吕 健,女,副研究馆员。
2012-11-26
(编辑:朱爱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