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阶段第二课堂的定位反思

2013-03-27罗海燕

当代教育科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形式活动

罗海燕

一、第二课堂的传统定位反思

第一课堂是指“在严格的科学管理下,有计划、分门类的课堂授课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实验、复习、辅导等教学活动”。[1]第二课堂指在教学计划的课堂学习之外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即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活动。

传统上对第二课堂的认识多是在第一课堂的框架下进行的。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其以不同于课堂教学的课外活动方式成为第一课堂必不可少的补充”[2]。其作用多集中在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在教育实践中,也就体现为基础教育或专业教育之外的素质教育或能力教育。恰如某些文章所言,“第二课堂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由选择、自愿参加的”,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的活动。[3]

在教育实践中,上述定位会遇到许多质疑:

首先,“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的看法是否适合于整个学制系统,答案显然是可疑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基础教育阶段,留给第二课堂的时间极其有限,并且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在外在力量的控制下进行的“被动学习”,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容易实现;但在大学,强制性计划安排的学习活动大量减少,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处于无监管的自由掌控状态,主动、自主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第一课堂能否延伸和覆盖学生的空闲时间,成为疑问;其二,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目标明确,第一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主要的途径,第二课堂的功能定位相对明确;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目标相对抽象,只对个体的公民素质、文化素养进行规定。个体的具体塑造更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过外在教育力量引导下的个体的自我成长来实现。教育的个体性决定了学生间第二课堂的形态差异,由第一课堂延伸出的第二课堂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性。

其次,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定位与传统教育以“教室、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学生培养模式息息相关。在日益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当下,上述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处理方式是否会遇到挑战?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对当今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在教学改革方面的趋势和动态的分析,可以看到,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上,由于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小班化教学、小组教学、综合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受到推崇;在教学过程中,日益关注互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操作性等。而“小组、综合活动,强调互动、趣味和操作性”恰是第二课堂的优点。舍弃内容,单就形式而言,当下的“第一课堂”大有向“第二课堂”发展的趋势。

基于对“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观点的不满,部分学者提出“第二课堂”具有独立的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系统内一个独立的子系统。此种观点的长处在于解放了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破除了第二课堂的“第二性”,提升了第二课堂在学校教育系统内的作用。但问题是,“第二课堂”的独立教育功能是什么呢?从此种观点对大学第二课堂类型的归纳可见一斑,大学第二课堂一般包括“各种文、体、娱、智竞赛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4]此种归纳,固然清晰地划分出了第二课堂的范围,但是没有逃脱“第一课堂延伸论”的窠臼,表面上看,第二课堂各类活动获得了独立的发展机会,但是其开展思路依然延续了基础教育阶段把 “第二课堂”作为素质教育或能力培养的平台,以弥补第一课堂不足的传统看法。“第二课堂独立说”中所谓的“独立”仅是指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的某些素质过程中相对于第一课堂的优势,并非指平行于“第一课堂”,作为一种独立的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组织形式。

二、高等教育阶段第二课堂的再定位

第二课堂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其作用体现在工具性上,即如何服务于一种学生培养模式,实现教育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两种没有相互隶属关系的独立的教育组织形式,只是在实践层面中,由于实施者认识上的差异,以及两者在教育的不同阶段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途径和作用上的差别,导致了两者地位的差别。所以,从理论层面上讲,两者不存在亘古不变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教育理念的变化等都会导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关系的调整。

具体来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第一课堂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可能出现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化”的现象。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的个人化趋势明显,强调控制、规划的“第一课堂”培养模式愈发显现出不足,相反,第二课堂凭借其个人性、开放性和针对性等越来越受到重视,表现在:

其一,建立在“选课制”基础上的“学分制”是当今大学教学管理的主流模式,并且作为一种趋势,“完全学分制”将逐渐实现。在学分制教学体制下,学校就像一个教育大超市,里面的“课程商品”琳琅满目,学生就是顾客,是上帝。上什么课,自己选;想听哪位老师的课,自己挑;什么时候上课和做实验,自己定。单纯从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来看,在“学分制”背景下的大学教学组织形式带有明显的第二课堂特点,甚至可以说大学教学组织“第二课堂化”。

其二,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去控制和调控影响受教育者的环境,继而让学生在教育者期望的方向上发生改变。相比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从早上到晚上的全天候控制,大学教育留给第二课堂发挥作用的空间和时间大为拓展,在第一课堂无法延伸和覆盖学生的空闲时间的情况下,第二课堂所营造的教育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教育合力的走向。

其三,大学为每位学生提供了相同的教育平台,但学生最终成才路径和高度往往取决于学生对大学教育资源的个性化选择和利用,而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所接触的环境是影响学生对教育资源进行选择和利用的重要力量。

在上述趋势下,高等教育阶段传统的第一课堂在功能实现和组织形式等方面更加倚重第二课堂的影响,如在教学环节中,由传统强调“课堂教学”一核转向“课堂”和“课外”两核并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小班化教学、小组教学、综合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者的有机联系更加紧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化,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化。

三、高等教育阶段“第二课堂”建设设想

(一)端正认识,厘清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的普遍诉求。追寻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陷入困境的原因,发现其中之一就是漠视学生在自我成长中的参与。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的第一课堂强调外部力量对学生的引导、控制,甚至说复制,导致我国大学生培养模式化严重,学生缺乏个性。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二课堂”的长处恰能弥补。然而当前高校对第二课堂的管理利用都是基于“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侧重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认识框架下进行的,第二课堂内容集中于社会调查、公共参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各类竞赛、演讲辩论等学生活动,与建立在专业学习基础上的职业人生规划缺少关联,第二课堂的作用被严重窄化。显然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重构高校第二课堂,必须首先破除对第二课堂的传统认识误区。

(二)在新的功能定位的前提下,肯定第二课堂的作用

传统第二课堂拘泥于传统认识,延续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形式,造成第二课堂的学术性严重不足。以致于在当前高校出现低年级学生热衷第二课堂,高年级学生对第二课堂敬而远之的怪现象。明确第二课堂的功能定位,确立第二课堂是实现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的思路是设计第二课堂形式的前提。

(三)在新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创新第二课堂的形式,统一规划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内容

对比分析高年级学生的课余生活,发现他们生活的载体从低年级的社团、学生会、社会组织等转移到网络、图书馆或非常专业的学术平台当中。社团、学生会也好,图书馆、网络学习也好,它们都属于第二课堂的范畴,该现状说明第二课堂的形式和作用是多样和多层次的。根据组织主体,可以把第二课堂活动划分为正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和非正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前者有比较正式的组织主体,明确的组织纪律,清晰的活动对象,如社团、学生会、兴趣小组,甚至说老乡会开展的活动,传统上讲的社会调查、公共参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各类竞赛、演讲辩论等学生活动都属于此类。后者是以个人的意愿为基础,由个人或少数学生组织的活动,主要表现为个人性的自主活动,如图书馆自习、教室自习、上网、非正式的师生、学生的交往等等,其中尤以图书馆和网络为载体的自主活动为典型。非正式的第二课堂活动目标更明确、参与者的热情和付出的劳动更多、指向更明确。

在明确第二课堂的形式划分,确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的思想指导下,减少第一课堂在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占的时间比重,设计灵活的第二课堂形式,把部分原先由第一课堂承担,可以由学生课外完成的任务转变为由第二课堂形式来实现。同时,打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壁垒限制,以综合课堂的形式灵活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优点,各取所长。在整个过程中,第一课堂侧重于引导、检查和提高对第二课堂的制度和技术保障,第二课堂侧重于具体的素质养成;第一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第二课堂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体。

[1][4]毛增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 养全面发展人才[J].喀什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2]赵娇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积极实施高校第二课堂培养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

[3]丁华高.开辟第二课堂提高教学实效[J].读与写,2010,(6).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形式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