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
2013-03-27韩雪
● 韩 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10月“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中指出:“必须教育大学生成为学识渊博且有远大抱负的公民,能够以批判精神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提倡利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技能、才干和交往的能力,学会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 ”[1]
批判是指按照某种尺度对事物或现象进行事实上或价值上的判断和评论,即对现象或事物的是非、善恶与美丑的断定。《辞海》将批判解释为 “评论是非”;[2]霍克海默指出,批判是价值意义上的超越,其目的在于“协调当下的秩序与其价值目的之间关系的努力,是区别现象与本质的努力,是考察事物的基础的努力”。[3]批判就是怀疑那些看似明晰和正确的东西,揭示事物的本来面貌,改变事物现状从而达到应该达到的境界,即马克思所指出的:“使现存状况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摆脱现实束缚,“在批判旧世界中创造一个新世界”。[4]
一、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是时代的要求
(一)培养批判精神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依靠资源垄断和技术垄断保持经济优势的时代宣告结束,这时,决定经济发展能力和保持经济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沈向洋认为:创新,从敢于否定开始。创新是在否定旧事物的基础上建立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的思维过程实质上就是批判。因此,要创新,首先要有批判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才能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解,才能作出明晰的判断,为创新准备坚实的基础。因而,批判精神的培养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批判精神
何传启在1999年曾提出知识经济的12个方面的特点,[5]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有:知识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信息)、无形资产、知识劳动者;知识经济的生产特征是:信息化、网络化、实时生产、敏捷生产和智能生产等;知识经济的技术特点是:数字化、智能化、知识化、可视化等;知识经济的新企业文化:创新、合作、学习等;知识经济的主要增长源泉: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应用、创新和知识劳动者。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知识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缪四平则认为,由于经济变得日益依赖于信息,雇主们需要寻求那些既能面对信息应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又能将自己的理解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人,以及能够用他们的知识和训练对付新情景、新情况的人。在知识的传播和生产中,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信息过滤中,在智能化的管理和合作、创新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批判精神。
大学是人才库、思想库、知识库,研究高深之学问。大学生相对于其它社会群体来说,掌握着高深学问,功利性小,创新性强。只有在高深知识研究和无功利、创造性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判断力和批判性,提高说服力,从而增强社会引导力。一般来说,准确、敏锐、深刻的判断能力是以广博而深厚的知识为基础的。因为高深学问有自判断能力和自发展能力,即有能力对各种前沿问题、疑难问题等作出科学的判断,有能力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不断向前发展。
(三)科学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的批判精神
科学只有在怀疑和批判中才能前进,如果没有了怀疑和批判,那么科学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试想,如果门捷列夫只相信已发现的六十多种元素的存在,他的“元素周期律”能顺利地得出吗?他还能在他的“元素周期表”中留下空位以启发后人的发现吗?舍勒和普里斯特利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氧,然而由于他们的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不强,不能摆脱燃素说的束缚,所以,当真理碰到鼻子尖上的时候还没有得到真理。然而,拉瓦锡在重复普里斯特利实验的基础上,对燃素说给予了大胆的质疑和批判,从而建立起了氧化燃烧理论。对此,恩格斯曾给予高度评价:“拉瓦锡在普里斯特利制出的氧中发现了幻想的燃素的真实对立物,因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说。”
翻开西方科学史,几乎每一个大科学家都对以前有关的科学理论持怀疑和批判态度,并提出自己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假说。同样,战国时期如果没有“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等的学说就不会迅速发展,也就不会使我国的封建文化达到当时的世界高峰。科学上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必然导致不同科学假说的激烈争论,而这种争论是科学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今天的大学生是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如果他们缺乏这种怀疑和批判精神,后果可想而知。
二、大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途径
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在学习和研究中要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求异就包含着不满足现状和怀疑;创新就意味着抛弃旧的,创立新的,而抛弃旧的就必须具备批判精神。现在的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他们批判精神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以后服务社会的质量。那么怎样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呢?我们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是非常必要的。
(一)改革课程结构,接触社会实际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力军,将来无论在何种部门工作,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高质量服务社会的根本保证。积极和富有建设性地对社会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地促进人类进步,批判精神才是有价值的。因为批判的最终目的是建设,而不是破坏。从这种角度来说,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批判精神并不是真正的批判精神。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展开:改革课程,加强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的联系,使大学生意识到学校、课程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让大学生参加或了解应用性科学研究课题,让他们感觉到科学与社会息息相关;让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作为社会服务的志愿者,通过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从而理解社会和评价社会;让大学生参与或了解部分社会决策的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现实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的形成是创造的前提。波普尔说:“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知识,去实验,去观察。”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造。问题的来源主要靠反思,靠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思维进行批判。因此,批判性思维本身又要求学生能够产生问题、形成问题。
应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对现有的观念、假设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水平深入与否取决于提问的水平高低。何云峰提出了如下六种问题形式:[6]其一,事实性问题。这类问题是直截了当地获取各种客观信息。通常我们可采用六个基本要素去描述一个事实:何人 (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故(Why)、如何(How)。其二,解释性问题。这类问题是要对相应的事实和观点加以选择和组织,发现其间所包含的客观关系。其三,分析性问题。目的是将一定的过程和事件划分为一定的构成部分,对各部分分别地加以研究,并把握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其四,综合性问题。综合是要把经过分析得到的观点联结成为整体或得出结论,对未来作出推论,提出解决方案或设计行动计划。其五,评价性问题。一旦拥有了行动方案、结论,就要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估,亦即依据一定的标准去作出决策。其六,应用性问题。当我们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和概念之后,还应当努力将相应的结论运用于其他各种场合,以便核实我们的推论是否正确。这六种类型问题的思考水平应该是逐渐升高的。我们认为,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学会利用这六种类型提出问题,对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是适宜的。
帮助大学生形成提问的良好习惯,促进学习的精细加工。遇到一个问题时,不妨问一下:这意味着什么?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有无别的角度可以对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它的依据是什么?我如何来确定它?
(三)更新教学内容,倡导批判学习
信息量的迅猛增加与学生的学习时间、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所以,大学生在学习中批判性地选择、过滤信息就显得尤其重要。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掌握批判性技能,进行批判性学习。
对于教材上的知识,要有选择地、批判性地接受。一方面信息迅猛增加,另一方面知识也在不断陈旧,尤其是技术领域的知识陈旧的速度更快。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鉴别哪些是陈旧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敢于对当时来说公认的、成熟的理论产生质疑,以批判的态度学习这些理论。还要根据知识的新的生长点,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
(四)强化开放学习,培养交流能力
批判性思维通常都是与一些社会性问题有关,不是孤立地发表个人的看法。因此,必须学会同他人交流,以便进一步消除自己的偏见。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批判性思考的时候,具有高度的开放性,愿意听取和采纳别人的不同观点,能够让别人明白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相互沟通。这既是自己观点的输出,也是他人观点的输入。在这种信息交流过程中,要善于倾听,抓住别人观点原核心思想;要能够归纳出支持这些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如果你的观点与之相悖,要准备作出恰当的反应,或自检,或商榷。这时要清楚:世界上的许多实际问题并不是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或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要努力让对方理解你的观点,而不是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或仅仅是想赢得一场争论。
(五)应用情境引导,进行案例教学
教学不应该从原理和基本的定义开始,而应从例子开始,增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案例教学是提供一个具体真实的(过去的或现实的)或虚拟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亲自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或独自解决,或分工合作,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案例教学给学生提供的是即时信息和亲身体验。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充分运用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分析课题、收集和整理资料、形成假说或问题解决方案、验证假说或实施问题解决方案、得出结论或结果的过程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的结果注重的不是事实,而是批判性思维过程本身。
(六)教师榜样引领,科学人文融合
大学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威望对大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状态有潜在的作用。在大学校园里,应当增强教师的榜样作用。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学术道德影响学生,强化人文素养,让他们成为品行优良者,自觉抵制被体制收买的教师、高度世俗化的教授和缺少创新意识的学者的消极影响;其次,教师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研工作精神引导学生,让他们成为严肃的科学工作者,自觉抵制抄袭、虚构等不良习气;第三,教师用自己的学术成果吸引学生,使他们看到自己未来的前途,成为创新型的研究者,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进而乐学,并用审视的眼光看待所学的课程内容。
(七)分析网络信息,甄别遴选批判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使各种良莠不齐的知识拥挤现象更为严重,今天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会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
电脑不会使杂乱的信息变成思想,能否享用信息,关键在于人的素质,也就是人对信息的认知能力、敏感程度及开发利用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维,即能以各种信息工具和资源为基础,运用批判性思维实现问题求解、决策和创新。
网络,以它空前的广泛性、信息的可选择性、信息呈现的多媒体化、信息交流的实时性、交互性吸引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德国作家尼古拉斯·鲍恩曾说:“直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或别的什么人能够拒绝或想拒绝这个电子文明世界里的怪物。她新奇的自由性、便利性和挑战性,掩盖了她潜在的强暴性和危险。”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包括暴力的、恐怖的、色情的、极度虚幻和歪曲的信息内容以及侵犯特定社会群体意识文化形态的“负信息”,[7]这就需要大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信息甄别能力和信息批判能力,能对网上的信息进行鉴别、遴选和批判,自觉地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最可悲的是“无批判性的人”。利用课堂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批判思维的训练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是大学教学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1]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
[2]辞海(第二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20.
[3](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8.
[5]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何云峰.论批判性思维[J].社会科学辑刊,2000,(6).
[7]钟志贤,杨蕾.论网络时代的学习能力[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