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90后”学生党员干部成长路径探讨※
2013-03-27○黄艳
○ 黄 艳
(作者系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
高校“90后”学生党员干部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在高校各级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各类学生社团等学生正式群体或组织中担任管理工作的学生党员干部。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具备所有这一代人的典型特质:健康自信、崇尚自我、个性张扬,但是敏感脆弱、功利浮躁并具有极强的网络依赖。而作为学生党员干部,他们又是高校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以及推进高校的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探讨他们的成长路径非常必要。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学生党员干部成长的不竭动力
理想与信念是人们行动的指南,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坚定的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动力,学习与工作才会有毅力与魄力。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人能够脚踏实地执着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在相近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党员干部,成长的轨迹与速度却大相径庭,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成长动机不同,他们的人生目标不同,他们追求理想信念的执着程度不同。那些心怀崇高的信仰,具有强烈的成长动机,执着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学生党员干部,平时能够严于律己,自我提高,他们在“90后”学生群体中表现出色,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能够圆满地完成学生工作,进而影响到身边的同龄人,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相反,那些没有理想,没有人生追求与目标的学生党员干部,即使外部环境再好,也难以开展工作,取得成功。
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我们对高校政治辅导员与“90后”学生党员干部展开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高达62.24%的辅导员老师和76.54%的学生党员干部认为政治理论素养不足是当前“90后”学生党员干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甚至一部分“90后”学生党员干部中存在某些消极、落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与错误思潮。笔者认为,“90后”青年学生的成长不是孤立和静止的,这些看似发生在青年学生身上的问题实质是社会问题在他们身上的折射,他们的成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的访谈调研中发现,面对当前众多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与问题,对于那些具备坚定理想信念的“90后”学生党员干部来说,他们往往能够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地观察事物,科学地判断形势,处理复杂的矛盾,应对可能的风险,也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引领年轻的“90后”学生党员干部茁壮地成长为党和国家的可靠接班人。
二、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学生党员干部成长的人格保障
习近平同志曾经多次指出:“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并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修身处事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像我们千百年来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价值的追求,即充分强调了德行修养的重要性,与我党倡导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也与我党倡导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任用干部的理念大有相通之处。
学生党员干部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的释放过程。在当前的学生工作中,学生党员干部与学生是一对矛盾,在这一对矛盾中学生党员干部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党员干部由于承担了工作职务和领导角色,学校赋予了他们相应的权力,使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权力对普通学生进行管理和指挥。但是,如果学生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这种权力的作用,普通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去执行,而不是从内心接受,并把它变为自己的目标积极地去完成,显然,这样是无法收到良好的工作效果的。因此,要真正发挥学生党员干部作为矛盾主导方的作用,就必须把学生工作的主观意图转化为普通学生的自觉行为。而学生党员干部能够依靠什么力量实现这种转化呢?依靠的正是他们对普通学生的影响力。显然,学生党员干部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得到普通学生的认可、尊重、理解和支持,是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的重要人格保障。学生党员干部也只有不断地磨练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集体和他人服务的意识,奉行表里如一的做人处事准则,才能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在追求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自身也得以不断成长。
三、勤学善思是学生党员干部成长的内在要求
勤学善思是促进“90后”学生党员干部健康成长的首要方法。“90后”学生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勤学善思,才能打好思想之基、知识之基、素质之基。
勤学善思奠定思想之基。目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稳定健康,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体呈现出积极进取的良好发展趋势。但是,由于新时期多元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的冲击,也导致了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以及价值取向偏差等问题。因此,只有勤于学习才能坚定政治立场,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明辨政治是非。勤学善思既是“90后”学生党员干部成长的需要,也是他们顺利完成学生工作的需要。
勤学善思奠定知识之基。“90后”学生党员干部的身份首先是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学生掌握良好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十分重要,这就要求“90后”学生党员干部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也只有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结构和知识体系,增强做好学生工作的本领,为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勤学善思奠定素质之基。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工作也不断出现新变化,不断追求新形式,单一的和传统的工作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这就要求“90后”学生党员干部具备较高的组织策划、工作创新、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等能力,才能适应新时期学习与工作的需要。因此,“90后”学生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学习与工作中培养自身的竞争性、创新性与社会性。要参与竞争、体验竞争、学会竞争;要开拓视野、突破定势、勇于创新;要认识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四、注重实践锻炼是学生党员干部成长的根本途径
实践是学生党员干部把所掌握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内化成个人素养和工作能力的根本途径,实践越丰富,个人素质就越高,个人能力就越强。如果一个学生党员干部只是一味地通过书本学习来获得理论知识,而不经历学生工作的实践来锻炼个人能力和意志,那么他是经不起学生工作实践中的挫折和摔打的,就很可能成为易碎的花瓶,好看不管用,根本无法解决学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更可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因此,脱离了实践的锻炼,就不可能造就出高素质的学生党员干部;脱离了实践的锻炼,就不可能磨练出高品质的学生党员干部。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内涵也逐步从偏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党员干部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增加他们与其他同学的社会互动,促使他们在这种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掌握并熟悉各种社会规范,加强自我约束,注重团队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对于“90后”学生党员干部来说,工作实践不仅是一个受教育、长才干的过程,也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途径。
五、加强组织培养是学生党员干部成长的关键要素
“90后”学生党员干部是大学校园中的一支骨干力量,是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未来社会骨干的储备力量。作为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他们与老师及其他学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使他们具备了完成上传下达、沟通交流与组织活动等工作任务的条件。加强对“90后”学生党员干部的培养,能够更有效地发挥学生党员干部队伍的启发、引导、激励和示范作用,从而有利于推动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成长模式的实现,有利于推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利于营造更为和谐生动的校园人文氛围和塑造更为昂扬清新的青年文化风貌。
但是,在调研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90后”学生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和领导方法欠缺、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不足、学业和工作兼顾不够等。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党员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与监督机制。既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公开、公平、公正、自愿的选拔原则,开展“90后”学生党员干部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工作能力以及师生认可度等方面的综合考察;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90后”学生党员干部的头脑,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并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修养、综合素质以及工作技巧和能力;同时还要坚持充分听取老师和其他普通学生的意见,不断完善“90后”学生党员干部的监督考察机制,始终做到严格选拔、悉心培育、全面考核、科学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