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分工的昌九经济一体化研究

2013-03-27曾巧生高建设

地方治理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分工利益区域

曾巧生,高建设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昌九经济一体化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已成为赣鄂皖湘四省共识,也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这是推动江西发展的重大机遇;另一方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南昌、九江占到20个,环湖且发展基础较好,推进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发挥两市优势,形成驱动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引擎,提升对全省经济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发挥1+1﹥2的整合效应,打造江西经济升级版。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扩展区域分工

国内层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质就是打破原有行政区域界限的限制,建立统一市场,促进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和利益相关方,提高区域交易效率,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包括形态、市场、产业、交通、信息、制度、生态环境七个方面的一体化,其目标是构建城市布局合理、市场规范开放、产业分工紧密、制度建设完善、信息公开透明、交通体系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其标志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其原则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市场主导、系统协调、利益让渡,其本质是扩展区域产业分工,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斯密定理指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因为分工能够提高生产率;而分工取决于市场的大小,市场大小又取决于人口数量和运输条件。杨格拓展了斯密定理,揭示了分工自我演进的内生机制。首先,经济增长中的递增报酬根源在于分工链条不断延长,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不同专业化分工之间相互协调所带来的最终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二,报酬递增的实现机制是分工水平提高与市场范围扩大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即不仅市场的大小决定分工,而且分工也决定市场的大小,“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杨格借用了“迂回生产”这个概念,指出“迂回方法的经济,比其他形式的劳动分工的经济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规模”,而构成大市场的又是什么呢?不是单纯的面积或人口,而是购买力,即吸收大量的年产出的能力,而这又取决于生产的能力,生产的能力又由分工和专业化的水平来决定。因此,市场和分工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二者相互作用会产生良性累积效应,从而产生报酬递增,出现“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的现象。这说明,经济系统内存在着自我发展的内生力量,它来源于分工水平提高与市场范围扩大之间的正反馈效应。杨小凯继承并发展了杨格的分工思想,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增长水平内生于分工水平,分工的演进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反过来又促进分工的发展,市场不仅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还能够寻求有效率的专业化水平和分工水平,发现有效率的市场结构和制度安排,劳动分工内生演进的基础是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选择。

区域分工作为分工的空间形式,也是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从分工的经济性分析,区域分工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区域分工使各地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区域整体福利水平,从而为一体化提供动力。第二,区域分工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而由于区域分工所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又会进一步加强区域的专业化分工效应,形成一种正反馈循环,推动一体化进程。第三,区域分工有助于形成范围经济。区域分工的细化不断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新企业,这些具有前后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积聚,有利于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区域分工还具有外部性,主要来自区域分工基础上的合作与竞争,其对一体化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第一,区域分工可以带来整体功能效应。因为区域作为系统而存在,通过各区域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第二,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在分工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区位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由于要素的空间流动具有明确的增殖倾向和“放大效应”,所以要素流动是区域间实现分工利益的基础,也可以促进区域空间结构“趋同”或“趋异”。第四,在区域分工中,由于每个区域选择行动策略的依据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整体利益最大化,因此,总存在区域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导致区域与整体无效率,区域经济一体化这种制度安排则可以消除这种外部性。

二、昌九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推进昌九经济一体化,既需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的统筹协调,又需要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当前,昌九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障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放权让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这种以行政性分权为核心所形成的体制,一方面有效调动了各级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各地政府立足于本地区的利益诉求,成为市场利益主体和竞争主体,导致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欧盟创建和运行的经验表明,建立一个不被行政关系扭曲的区域共同市场,使区域内真正的市场主体进行充分、有效、公平的市场竞争,实现区域共同市场内资源的高效率配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目前,昌九市场一体化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部分要素市场发育不全,如产权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难以满足市场参与主体的需求;二是两市之间存在市场障碍,市场要素难以流动,难以形成区域统一的大市场。

(二)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制度。

目前,昌九虽建立了定期协商会议制度,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双边、多边互访,建立了信息互通和情况通报制度,但这些只属于区域合作中政府推动合作的机制,没有涉及区域合作的市场机制,多关注共同利益,对于区域共同管治、责任共担的合作协调涉及甚少,缺少有关监督和激励机制的设计,区域发展目标还比较笼统,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具有刚性的、制度化的、凌驾于地方政府之上的、具有行政权威的“行政性”组织体制尚未破题。如何合作?有人强调市场作用,有人强调行政协调,笔者认为,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和布局,只有通过市场和政府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形成。

(三)缺乏均衡的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以一定的地域分工为基础的,是一种强调产业分工、比较优势发挥、区域利益共同分享的经济运行方式。区域合作的逻辑起点仍然是“经济人”理性,然而,当区域经济合作缺乏以利益均衡为基点的利益分享机制时,经济一体化就会受到影响乃至阻碍。目前,昌九在区域性建设项目、跨区域的产业转移、利税分成、土地指标、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利益分享机制和补偿机制设计还是空白,这背后恐怕是受到分税制财政体制、政绩考核机制、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等制度性因素的制约,造成政府权力嵌入区域经济运行以寻求行政区边界内的利益最大化,影响了区域分工和一体化进程。因此,要建立起均衡的利益分享机制,还取决于分权型体制的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推进。

(四)没有形成市场与政府的合力。

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与政府的合力缺一不可。由于市场因外部性而失灵,政府因内部性而失灵,因此,只选择市场或只选择政府都是不完善的。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政府的作用则对市场机制的发育、市场体系的健全、市场规则的完善以及市场环境的优化、适时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其行为方式主要有引导性行为和强制性行为两种。由于在现实条件下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的共存,市场与政府这两种推动力量的着力点有差异,还没有形成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合力,尤其是市场的力量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直接影响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五)缺乏紧密的区域产业分工。

地方政府出于追求所辖区域范围内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强烈内在动机,各自为政,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分工弱化、基础设施存在重复建设、产业自成体系和缺乏合作的情况,过度竞争仍然存在。南昌形成了汽车、医药和食品、电子信息和家电、纺织服装、冶金和新材料五大支柱产业,九江形成了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制造、新材料、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但城市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很低,由于区域间合作较少,相互间的带动与合作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现有的规模企业之间,上下游产品之间形不成配套,专业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

三、强化和协调产业分工,加速推进昌九经济一体化进程

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体化实践证明,区域产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和难点,强化和协调好昌九之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关系和产业发展利益关系,加快昌九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在理念、市场、产业、制度、机制、组织和形态等方面着力。

(一)创新发展理念。

当下,区域一体化,首要的是政府要更新发展理念,关键是要树立“共赢”和“协同”理念。利益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在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各地都力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势必涉及到各个地区的经济利益。因而,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一定要破除以我为中心的“零和思维”,树立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思维”。其次,要树立“协同”理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多组分系统整体协同变化的过程,需要有开放和协同的机制和体制,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发展规划。只有破除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的篱笆意识、区域问题治理上“自扫门前雪”的狭隘观念,区域产业分工才能跳出传统制度锁定状态的困境。

(二)构建一体化的区域共同市场。

建立一体化的共同市场,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因为只有以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统一市场作基础,才能保证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自由地流向报酬率最高的地区,保证各产业分工主体自由选择成本最低的区位,进而消融区域行政边界。反过来,区域之间如果实现了紧密的产业分工,又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资源和要素流动,加深相互依赖,增强区域之间的互补性,这样,一体化就会随着区域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建立一体化的区域共同市场,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商品物流共同市场、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科技成果共同市场、人力资源共同市场、金融资本共同市场、旅游文化共同市场。

(三)加强昌九产业整合。

整合的本质是对分离状态的现状进行调整、组合和一体化。南昌与九江的产业目前既有互补性,也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竞争。根据两市目前产业分工的现状与态势,产业整合的重点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冶金、食品等产业;产业整合的模式是同类产业进行同质性整合,关联产业进行异质性整合;整合的路径是集群化,即以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导,借助专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优势产业扩张,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重组,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整合的方向,一是接通产业链,就是将产业链中断续或孤立的环节串联起来,在更大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拓展产业链,就是补充产业链中缺损的环节,或向前延伸或向后延伸,形成更完整的产业链;产业整合的形态,是建立“飞地型产业区”。

(四)构建有刚性约束力的区域公约。

国际经验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制度安排是否健全密切相关。没有规范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刚性约束力的区域公约,容易诱导地方政府“争利诿责”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有了这个制度保障,才能对地方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规制。这个公约应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合作行为提供激励;二是对违反“游戏规则”者施以惩罚。公约内容主要包括:区域产业布局、重大项目招商、人才和劳动力流动、投资便利化、区域大交通体系建设、区域统一市场建设、区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一开发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

(五)创新利益分享机制。

区域利益多元共享是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唯有在区域利益相关者高度认同和平等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汇聚多个利益相关者的意愿,推动一体化进程。构建均衡的区域利益分享机制,应充分考虑到区域内各主体的利益诉求,规范各主体的利益表达与利益分配行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如何实现利益分享?有三种路径可供选择:(1)区域产业分工。在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生产,获取由区域产业分工所带来的“比较利益”。(2)区域贸易。通过区域贸易满足自身对本地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参与一体化收益的分配。(3)第三方调节。通过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方式参与利益分享。

(六)设立制度化的协调机构。

没有统一的跨行政区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一体化很难进入到真正的实质性阶段。现存体制的弊端导致区域内仅靠地方政府间的协商与合作是低效的,而低效的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对规制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也是乏力的。根据欧盟的经验和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合作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昌九一体化需要设立一个省级层面的、具有决策权的、跨行政区域的管理机构,以实现对区域内政府具有行政强制约束力的规划和规制。其主要职能是:对区域内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监督;利益争端的调解;制定非歧视的市场规则和政策;组织并协调跨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跨区生产要素流动;统一产业规划等。

(七)科学规划城市群。

城市群是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载体,其实质是由单体化走向一体化。城市能够成“群”的关键在于城市间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疆界,在更大的范围内科学配置要素资源,推动城市群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了紧密的产业分工。因此,城市群的规划应以产业优化为前提,以城市分工明确、产业互补突出、要素流动顺畅、对外辐射性强、对内集中性高为目标,引导区域内各城市建立产业链条和集群上的关联配套,减少产业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充分考虑未来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的定位,强化城市群内产业链的衔接及经济要素的有效流动,推进一体化建设。

猜你喜欢

分工利益区域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分割区域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利益链与新垄断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