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一词英译的哲学反思

2013-03-20李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中庸孔子音乐

李乐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875)

一、《中庸》其书

《中庸》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自宋代从《礼记》中抽取出来单独成篇,且被理学纳入到“四书”体系中,它就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朱熹《中庸章句》序云:“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统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①朱熹认为,子思在忧虑道学之统失传时而作《中庸》,其吸取了历代圣贤之洞见,从尧、舜、禹到成汤再到文王、武王再到孔子,都有一以贯之的思想,如“允执厥中”“执中”“中庸””“时中”,即“中”的思想贯穿始终——朱熹称之为“历代圣贤之心法”。南宋吕祖谦与陈经等学者也以为,《中庸》的经典地位在于其解释了一个历史悠久的道统系谱:“前圣后圣,入道各有自得之地。在尧舜禹谓之‘执中’,在伊尹谓之‘一得’,在孔子谓之‘忠恕’,在子思谓之‘中庸’。”②宋代黎立武在《中庸指归》中曾断言:“《中庸》者,群经之统会枢要也。”③所谓群经指儒家六经,即在黎立武看来,“六经”的世界彼此通达,某种意义上它们都是对“中庸”之道的揭示,只是方式不同。“中庸”与中国文化思想或中国文化的精神特性是紧密相连的,“中”是中国文化精神与灵魂的直接诠释。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甚至认为:“被称为‘中国人’的这一族群,在其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生活方式,不是由‘存在’、由‘上帝’、由‘自由’这些范畴构筑的,而是由‘中庸’来‘规定’的,这是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天命。”

二、对“中庸”境界的再审度

中道是中国先民固有的思维方式,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尚书·大禹谟》即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⑥开其端绪。《老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中都强调“守中”,《庄子》里也有“中道”“养中”的说法。

在儒家思想中,“中”居于核心地位。《论语》中夫子论“中”强调“中”的言论不胜枚举,可以说,“中”即是夫子为人处世之实然,也是其思想的基础。《论语·述而》记载夫子平日为人处事“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正是夫子内心达至中道,则其外在表现自然而然符合于“中”。孔子教导弟子亦从“中”出发,尤其是为学一道,更讲究中道,以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生命中仁、知、信、直、勇、刚各种美好的德性,在夫子看来必须经由学习以使之具有深度,这样才能够达到生命的平衡,而不至走向一偏。

中庸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并非没有原则的“乡愿”,而是建立在“直”的原则之上,必须符合礼、义、仁等德性,具有“时中”,即动态的在生活中流变而合乎道义的特色。其与孔子所谓“时”、孟子所谓“义”(中正合宜)均有相通之处。而中庸之道,或者说用中之道,以时为贵,其与“用”相结合,作为行为伦理准则,指的就是一种度,掌握分寸且恰到好处。这种度“不是经验的综合,不是逻辑的推演,即既不来自经验,也不出自推理,而是自由的创造和想象”⑦。所以度从来就不会停滞在历史中,而是跟着人类的发展永远前进的,动态更新的。

三、“中庸”一词的西行反思

“中庸”一词在英语世界中以往有各种不同的译法。理雅各(James Legge)将之译作The Doctrine of the Mean。E.R Hughes根据理雅各译法,稍作变通,译为mean-in-action。辜鸿铭将之译为Central Harmony。安乐哲和郝大维依据郑玄的注解,及朱熹的见解,将“中庸”译作focusing the familiar affairs of the day。我们以下重点分析mean,harmony和focusing the familiar affairs of the day这三种有代表性的译法,以发掘儒家核心概念在英语世界认知的发展。

(一)mean

“mean”一词,中国学者并不陌生。这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里所讲到的,Μεσοτηζ对应的英译词。Mean的原词是希腊语,词根为μεσσοζ。此词常在《荷马史诗》中出现,有在当中的、正中的、中间的、中等的等意思。而的mean,有如下的含义:(1)中(middle,means,intermediary)或“居中”⑧(occupying a middle or intermediate place);(2)公众所皆有的,寻常的、普通的(shared by all common,public,general,universal,shared by all);(3)两个极端的中间(that which is halfway between extremes)。此词之所以作为翻译典范存在于英语世界中,乃是因为一种认知,即儒学的中庸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是颇为相似的。其实则不然。

亚里士多德将mean视作一个策略,涉及个体经过理性的深思熟虑后可能作出的选择。而选择是有原则可循的——亚氏认为首先要避开最与适度相反的那个极端,因为在两个极端中,总会有一个极端稍微与适度具有相似的性质,比如人们面对困难时候的表现,懦弱、勇敢与鲁莽这三种态度中,鲁莽和勇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只是勇气的多与少,而懦弱是缺乏勇气的,与勇敢和鲁莽相比都是明显的极端,所以应该是及早要避开的;适度最难得,所以有些时候我们为了达到适度,反而稍微得偏向一下“过度”或偏向一下“不及”。

如上文所分析,“中庸”所提倡的是一种动态的随时变动的并非根据数学比例来企求的平衡,而更多具有一种审美朝向:人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所拥有的创造性的可能。其并不是通过个体的选择来实现,而是通过人们共处在“礼”的生活中来达成了一种平衡态,是通过富有成效地协调各种角色和管辖所创造的人际间的和谐感。在寻求“中庸”的过程中,支持人们的不是理性,而是被“礼”所规范的情感。因而,使用mean来翻译“中庸”是不恰当的,它牺牲了“中庸”意义的丰富性,并忽略了中庸与仁、义、礼、智、学等其他儒家观念的关联性。

(二)harmony

Harmony一词在12世纪时用以指称一种乐器,在音乐领域中人们常用harmony以形容“声音的融洽,和声的一致”(agreement,concord of sounds),也用于指代音乐中一种合声的方式。在14世纪后,慢慢被用来指称情感的和谐(agreement of feeling,concord)。

当用这个词来翻译“中庸”时,harmony对应了“和”,而“和”基本上和“中庸”具有相似性,或者说“和”可以代表中庸精神。然而,这个词本身的源头意义在英语民族中必然制造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其根源在于,中国所谓“乐”与西方的音乐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西方的音乐是更加理性的,欣赏音乐有其自身的训练,与其说它诉诸于个体的情感,毋宁说诉诸于个体的教养。一个好的欣赏者必须对旋律、主题、乐句具有认知,必须了解乐音与音高、节奏与时间序列、和谐与诸音调之集合的区分,更要对于何为旋律、和谐及对位法有着深刻的了解。而和谐在西方音乐中总是与对位法有着天然的联系。一般中国人如果不加以训练往往不能欣赏西方音乐,其原因正在于此。西方音乐的核心是纯粹的器乐,阿瑞莱在《音乐、价值和情感》一书中抗议道:“如果我们只关注歌曲,或者只关注那种伴有一连串解说词或舞台表演的音乐,我们就有可能犯一种错误,即错把语词或动作表演的效果当作由音乐的行进所产生的效果。因此,我们最好只关注纯粹的器乐,尽可能地不掺入超音乐的表现性。”⑨

中国的“乐”一开始乃指乐舞,参与娱神祭祀,是政治伦理生活的一部分。“和”是音乐精神之一,《周礼》云:“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这一精神在《礼记·乐记》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礼乐之精神正在于实现生命之中道状态。相对于礼以尊尊来分别而推展生活的层级,乐则通过同情来实现生活的统一,经由亲亲维系族群间的和睦。

在继承传统礼乐的中道精神之外,孔子将音乐的和的精神导向了个体生命的涵养,使之成为教育弟子必备之工具。《韩诗外传》卷五记载了一则孔子学习弹琴的故事:“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孔子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黯然而黑,几然而长,以王天下,以朝诸侯者,其惟文王乎!’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师以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我们发现,音乐的欣赏被孔子引向了道德主体人格的建构,经由向音乐生发的情志的认同,以获得自我生命的提升,这样达到的中道是美与善的结合。恰如江文也所说:“如果歌者的歌既善且美,它能唤起我们的共鸣时,我们觉得身体内在中的某部分仿佛即可更向上升华一层。……我们面对的,是要求更善更美的东西。我们的内在要求与它共鸣,合为一体,此后,我们自身即可提升至某一高峰。”⑩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harmony虽然在意义上与中庸有其内在相通处,但中西音乐精神的本质上的差异影响了这种意义表达的完整性。以上两种翻译的共同的不足在于,当借用一个在西方语境中本身意义具有复杂性的语词,而将之与中国文化自身的价值根据西方的情境进行比附的时候,必然会造成该语词意义对翻译概念的侵染。这就要求,从一开始,必须对翻译的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在其基础上选择最适当的较少或者不会受到概念意义打扰的语词。安乐哲与郝大维的思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三)focusing the familiar affairs of the day

在为《通过孔子而思》中译本所作序中,郝大维与安乐哲就哲学概念的翻译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对一个西方人文学者来说,如果他想运用‘翻译过来的’中国材料,无论是文本的还是观念的,最大障碍不是译文的句法结构,而是那些赋予它意义的特殊词汇。在这类译本中,关键哲学术语的语义内容不仅未获得充分理解,更严重的是,由于它们不加分析地套用了渗透西方思想内涵的语言,这些人文学者就这样俘获了一种外来的世界观,以为仍是自己所熟谙的那个世界,虽然事实并非如此。”安氏与郝氏在其《切中伦常:〈中庸〉的新诠与新译》一书中进一步指出,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西方哲学一直为知识论所笼罩,其语言往往是追求非连续性、客观性和恒久不变性,因而对于以非连续性、过程性和生成性为特点的中国思想世界处于隔膜状态,故而西方哲学家对于所有声称中国文献蕴含哲思的看法均嗤之以鼻。晚近以来,考古发现提供了显存文献的更早期文本,为避免两千多年的层层累加误解提供了原始材料。

再者,新兴的西方哲学发展已经预设了一些诠释性的语汇,因而替代原有的“基督教化”的、西方哲学化的翻译成为可能。这种新的诠释性的过程性的语言,安氏、郝氏称作“焦点与场域的语言”,“这种语言假定了一个由各种有关各种过程和事件彼此相互作用的场域所构成的世界。在那样的场域之中,并不存在一个最终的因素,只有在现象场域之中不断变化的焦点,并且,每一个焦点都从各自有限的角度出发来聚焦整个场域”。从这一假设出发,安氏、郝氏对以前的“中庸”一词之英译进行了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focusing the familiar affairs of the day.”这一串性的翻译,“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对中国古代主要文化特性的过程性阐释的功能”。正如他们自己所述,这一翻译打破了西方单义性的偏见,更有益于传达中国哲学之深邃悠远的意义。从翻译的角度而言,焦点与场域的语言更大地体现了汉语的隐喻性、多义性,为语言的内在性指涉提供了积极的空间,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翻译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点对于中国人认识自己的文化亦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四、“中庸”一词的英译对中国哲学文本英译的启示

哲学文本之翻译最典型地体现了翻译的阐释性质。哲学语言往往具有含混性,并常常与其他文本构成互文本甚至互指涉的关系。对中国哲学来说,哲学范畴的英译如果选用的翻译不当,往往会导致自身的身份消隐。哲学文本的翻译首先要破除的就是文本之间的价值不对等,只有在平等的语境之下,意义的生成才可能不被挟持,使一种思想成为另一种思想在他者中的投射。借用维特根斯坦“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的名言,我们可以说:“翻译一种语言就是翻译一种生活方式。”因而,翻译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审美活动,它帮助一个文化中的群体打量、审视、想象、学习另外一个群体的生活,从而使得自我生活趋向于更加完美。

每一个民族的思想都有其盲点及其缺陷,通过翻译,不仅本民族的语言能够得到丰富,其精神价值亦能够得到更新,从而实现生命的多样性。从以上对于“中庸”的翻译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对于中国哲学认知的改变,该词的翻译经历了由最初的比附到独立意义的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概念的翻译经由对中国哲学的认知而更加完善,而对中国哲学的认知也相应地由于该概念的准确认知而更趋透彻。就是在这样一个类似于阐释的循环的过程中,翻译消弭了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分歧,增进了人类的同一性,这同一性经由“热爱智慧”、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性普遍诉求而实现。

注释: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8年,第14-15页。

②(南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五十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3年,第233页。

③(宋)黎立武:《中庸指归》,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二〇〇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3年,第718页。

④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转引自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编纂:《古文字诂林》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25页。

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思想、知识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⑥(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第136页。

⑦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三联书店,2002年,第7页。

⑧此义自14世纪通行。

⑨(英)阿伦·瑞德莱:《音乐、价值和情感》,转引自王德峰、夏巍、李宏昀译:《音乐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⑩江文也:《孔子的乐论》,杨儒宾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参考文献]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法)佛朗索瓦·于连.(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远西对话[M].张放,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4]江文也.孔子的乐论[M].杨儒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2.

[6](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M].何金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美)安乐哲,郝大维.切中伦常:《中庸》的新诠与新译[M].彭国翔,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9](宋)黎立武.中庸指归[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3.

[10](宋)吕祖谦.增修东莱书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3.

[1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清)焦循.孟子正义[M].沈文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1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高流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

[14](英)阿伦·瑞德莱.音乐哲学[M].王德峰,夏巍,李宏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5]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中庸孔子音乐
中庸自明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音乐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