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事理论课在高校征兵宣传中发挥的作用
2013-03-20廖廷阳
廖廷阳
(梧州学院保卫处,广西梧州543002)
浅谈军事理论课在高校征兵宣传中发挥的作用
廖廷阳
(梧州学院保卫处,广西梧州543002)
宣传发动是冬季征兵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冬季征兵的效果。军事理论课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在征兵宣传中的优势和作用逐渐凸显。应当通过实践与总结,充分发挥军事理论课在征兵宣传中的作用,并对军事理论课进行必要的开拓和创新,以期达到最佳的宣传效应。
军事理论;征兵;宣传;作用
宣传发动阶段是冬季征兵工作的重要环节,宣传发动工作是否做得到位,影响的不仅仅是报名应征的适龄青年的人数,而且由于可挑选的范围相对降低,极有可能影响到新兵的质量。因此,各级兵役机关均应十分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各种手段、创新形式,使宣传发动线长面广、深入人心。随着义务兵征集对象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这一政策的调整,以及作为国防教育重要形式之一的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普及,军事理论课已在征兵宣传中显现出非一般传统宣传形式和手段所能及的优势与作用。
一、大学生报名应征动机分析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从近几年本学院报名应征及最终应征入伍的大学生的报名应征动机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以下三种类型。
(一)志向型
笔者把那些有着坚定军人情结、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的大学生归纳为志向型。这一类型大学生之所以有成为军人的坚定志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其祖辈或父辈是军人,或者出生于军人世家,从小受到军旅生活的熏陶,有子承父业志向。二是家庭中虽然没有军人,但从小在“军民鱼水情”的环境长大,从小向往军旅生活。比如家就在军营旁边,家庭与军队形成了良好的军民互助关系。三是其家庭乃至其本人曾经得到过军人的莫大帮助,对军人的崇拜深植于心。比如突遇灾难,军人予以无私救助。属于志向型的人,以成为军人为荣,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宣传发动,他们清楚什么时候可以报名应征,并且以成为一名军人为最终目标。我院2010年应征入伍的女兵当中就有这样的一位同学,其从小在军民鱼水情的环境中长大,从其满17周年那年开始即报名应征,由于征集女兵人数所限一直未能如愿,直至其大专毕业那一年,在其考取了选调生并且已经开始工作的情况下,她仍然义无反顾地再次报名应征,并最终圆了她多年的军旅梦。
(二)潜意识型
笔者将那些“军人梦”被默化了的这类大学生归纳为潜意识型。这类型的人基于对军人的一些了解、认识或接触,形成了对军人的好感,对军旅生活有一定的向往。然而基于一些客观因素,在其成长过程当中,这些好感和向往渐移默化。但到了应征适龄之时,是否会自觉报名应征,宣传发动就至关重要了。因为只有通过到位的宣传发动才能将其深藏于潜意识当中的军旅梦重新诱导出来。2011年,在笔者任教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位女生,在学习了军事理论课及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后,虽然其身高不足仍强烈要求报名应征,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军事理论课的内容唤醒了其潜意识当中对军旅生活的向往。
(三)现实型
这种类型是随着国家对应征入伍的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优惠政策的出台和不断调整而出现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均不相同,有部份大学生是通过借钱或贷款才能圆大学梦;而且每名大学生毕业前都不得不面对人生的又一个难题——就业。公开选聘军官、士官征集、招飞、学费补偿代偿和资助、考取军训校、提干等等这些优惠政策使得应征入伍成为一种就业方式或者就业的辅助手段。然而,对于这一类型的大学生而言,充分了解相关的优惠政策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发动形式和手段包括军事理论课的作用。从近两年我院应征入伍的大学生的情况来看,属于这一类型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
二、军事理论课在征兵宣传中的优势与不足
与宣传发动阶段常用的宣传板报、标语、专栏、专题网页、文艺演出等传统宣传形式、手段对比,军事理论课有其自身优势,当然也有其不足。
(一)优势
1.系统性
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军事理论课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五大部分。通过系统学习,使同学们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国防法规和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掌握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熟悉我国现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及科学含义;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和安全策略;了解军事高端技术的内涵、分类、发展趋势及对现代战争的影响,熟悉高端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范围,掌握高端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发展趋势和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熟悉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促进同学们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而其他传统的宣传形式和手段与之相对,由于受篇幅、场地、时间以及受众的基本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只能就征兵说征兵,就政策论政策,简而述之,这些形式和手段自然不如军事理论课那么系统和全面。
2.专业性
这里的专业性指的是军事理论课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而这种专业性通过教育与学习,让广大学生真正理解国家征兵政策,尤其是征集对象的调整的根本原因,是军事高端技术及确保我国能打赢新时期条件下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促使同学们形成心理优越感,激励他们到军营建功立业、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征兵宣传的一般形式和手段在此问题上只能对有需要了解的人进行一对一的解释,也只能点到为止,缺乏专业性,是其较之于军事理论课所不具备的功能。
(二)不足
虽然军事理论课较之征兵宣传发动传统的形式和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征兵宣传发动的传统形式和手段是经过了长期使用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军事理论课也存在其不足之处。
1.受众范围不广
以军事理论课为征兵宣传发动的形式之一,其受众仅仅局限于开设本课程的在校大学生,即仅对上该课程的在校大学生(一般是大一新生)有效,对其他适龄青年包括高校内其他年级的学生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而传统的征兵宣传形式和手段,可以由点及面,其受众的广泛性不言而喻。
2.时效性受限
军事理论课一般在大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实施教学,之后不再有这门课程,那么对于大一之后的大学生而言,军事理论课宣传作用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削弱甚至消失,这实际上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士官征集及预征产生影响,可能会影响到毕业生当年应征入伍的比例。此外,军事理论课一般是从新生开始军训那一周才实施教学,并持续到期末;而冬季征兵到11月中下旬即进入体检、政审阶段,此时军事理论课课程教学仅进行一半,也就是说军事理论课教学仍未完成而冬季征兵宣传发动阶段的工作已告结束。而传统征兵宣传形式和手段完全是为了征兵宣传发动而设的,有很强的时间性、针对性和目的性。
3.直观性不够
军事理论课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达到其应有的宣传效应,也就是说它需要时间并循序渐进地发生效力,不如传统宣传形式和手段的宣传效应来得那么直截了当。
三、充分发挥军事理论课在高校征兵宣传中的作用、方法与途径
要切实做好高校征兵宣传发动工作,必须在各种传统宣传形式和手段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的基础上,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军事理论课在征兵宣传中的优势,并对军事理论课进行必要的开拓和创新,以期达到更佳的宣传效应。
(一)明确军事理论课在高校征兵宣传中的目标
要将军事理论课作为冬季征兵宣传发动工作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则必须根据报名应征大学生不同的动机类型,解决军事理论课在征兵宣传中的不足之处,首先明确军事理论课在高校征兵宣传中的目标。笔者认为,利用军事理论课在高校征兵宣传中的目标应当是:以完成预征报名及冬季征兵任务为目标,告知志向型的、激发潜意识型的、鼓励和发动现实型的大学生报名应征。
目标虽已明确,但还应区别对待。对于志向型的学生,仅仅是提醒他们又到了报名应征的时候了,不需要做过多的宣传发动。对于潜意识型的学生,就必须通过课程的讲授,将其潜意识中的对军旅生活的向往激发出来。对于现实型的学生,除了激发其爱国热情之外,还应深入地讲解国家征兵政策及政策调整的根本原因,让其明白积极报名应征不仅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我国国防建设对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的需求,更是其个人解决诸如就业、偿还助学贷款等现实问题的途径之一。其次要区别对待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应征入伍的人员是有年龄限制的,不管报名应征动机的类型如何,务必明确告知新的征兵政策对年龄限制的具体规定。有的学生年龄稍长,可能仅能在大一报名应征,如果因为我们对政策的解读不到位,使其误解,在大一时未报名应征,会致其军旅梦破灭;有的学生年龄稍轻,可以在大学毕业生之后再报名应征,如果解读出现偏差会使得那部分视参军为就业为目的学生的目的不能实现。区别对待是为了在完成征兵工作任务的前提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使报名应征的学生的个人意愿得以充分实现。
(二)调整课程安排以适应高校征兵宣传工作的需要
基于军事理论课授课时间与征兵宣传发动阶段时间的差异性,笔者认为要确保军事理论课在征兵宣传中的目标得以实现,有必要对军事理论课课程五大部分内容的讲授顺序作一个调整。即按中国国防、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战略环境、军事思想的顺序实施课堂教学。如此调整的目的在于通过讲授中国国防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参加国防建设的意愿,在讲授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内容的同时解读国家对义务兵征集对象的调整及对大学生应征入伍的优惠政策,激发学生献身国防建设的热情。按照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及课时安排,中国国防、军事高技术及信息化战争的学时分别为8学时、6学时和6学时共20学时,按照大一新生军训周开始即第3-17周讲授,每周3课时计算,讲授完上述三部分内容的时间为第11周(减去国庆节长假的一周时间),即大约到11月中旬,此时冬季征兵工作正好由宣传发动阶段转入体检评审工作,确保了军事理论课有关内容的讲授完毕与冬季征兵各阶段工作步调一致。如果时间配合到位,还可以接着讲授战略环境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献身国防的意识。
(三)开设国防教育选修课,提高军事理论课宣传效应的延续性
前文已述,军事理论课仅在开设的大一第一学期表现出最佳的宣传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宣传效应会逐渐减退直至消逝。为了提高军事理论课宣传效应的延续性,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开设国防教育选修课,即让那些对国防、军队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持续地从正规的教育途径获取相关的知识,促使其始终保持参与国防建设的热情和激情。所开设的选修课的内容,可以从军事理论课五大部分内容中选取其一或其中某一部分,也可以是其他与军事有关的内容,比如《孙子兵法》,世界或中国著名战例解读等等,只要是可以延续军事理论课征兵宣传效应的内容都可以。此外,还可以根据周边环境、国际风云变化及国防建设发展的实际等,适时开设军事专题讲座。
(四)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师自身修养,提高课程讲授与政策解读的能力和水平
军事理论课的征兵宣传效应能否发挥出来、发挥得好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课任教师课程讲授、政策解读以及将课程内容与政策有机结合的能力和水平。军事理论课教师应当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吸取并通过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将我国国防建设新思想、新政策、新知识融会贯通到教学实践当中,将军事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喜欢、服务于征兵工作、服务于国防建设的课程,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这一课程设置目的。
综上所述,军事理论课对于大学生征兵宣传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但仍需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征兵宣传中的作用,更好地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G642.4
A
1673-8535(2013)06-0105-04
廖廷阳(1973-),男,梧州学院保卫处综合科科长、人民武装部干事,讲师,研究方向:法学、国防教育、校园安全。
(责任编辑:高坚)
201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