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栗坡县苗药情况调查研究

2013-03-19项正文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苗医麻栗坡县苗药

雷 丽,郭 英,项正文

(1.文山学院 民族研究所,云南 文山 663000;2.云南中医学院 护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3.麻栗坡县民族中学,云南 麻栗坡 663600)

苗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其“简、便、效、廉、奇”的特殊魅力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防治有着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与苗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活动、生活条件及生活方式紧密相联,深受苗族人民的信赖和认同,千百年来为苗族人民的保健康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本次对麻栗坡县苗药情况的调研是在以往长期关注的基础上的延续,我们用了2个月的时间,走访了麻栗坡县11个乡镇的部分苗族村寨,并赶了7个乡镇的集市,在集市上访问了很多出售中草药的老苗医,收集了一些关于苗药的资料,整理出了部分苗药药方,作为研究麻栗坡县苗药的基础资料,为苗药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一、麻栗坡县苗药情况简介

麻栗坡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共有11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苗族居住。生活于高寒边远山区的苗族,较早地了解和掌握了植物的知识和药用价值,特别是一些上年纪的苗族男女能认识和掌握几种甚至几十种药物治疗方法。一些苗族村寨,家家户户的房前房后都种有一些常用药物,形成了当地苗族人民运用中草药极为普遍的特点。

本文根据实地调研得来的第一手材料,将麻栗坡县苗药的情况阐述如下:

1.药材品种丰富。麻栗坡县苗药种类多、品质好。全县11个乡镇赶集的集市上民间众多的药市,有大小摊位几个至十几个,上市各类野生鲜、干药材十几至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最常见的药材有血藤、百金条、龙党草、金线草、银线草、青年党、万年泡、九牛力、黄姜、山乌龟、梦花、草果、八角、金银花、重楼、黄草(铁皮石斛)、当归、野生三七、草乌、白及、川芎等等。另有部分珍稀品种,如穿山甲、和气草、菌灵芝、红豆杉等,在各乡镇的集市药市上也偶有出售①。

2.分布地域宽广。苗族聚居地纬度、海拔高度等地理环境不同,但大多苗药种类,如鱼腥草、金银花、桔梗、草乌、天南星、苦参等,几乎各乡镇苗区都有分布。有的种类,如马槟榔、松萝、扁担藤、白花舌草等,在部分苗区也有生长①。

3.种植基地稳定。目前,随着国内外药材市场对中药材需求量的增加,麻栗坡县苗族聚居的地区,苗族人民自觉或不自觉地建立了不少小型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发常用中药材,如杜仲、茯苓、栀子、木瓜、桔梗、铁皮石斛、重楼、金线草等。具体如下:金厂乡下金厂村民委员会、云岭村民委员会、中寨村民委员会的一些苗族同胞,发展金线草、重楼、铁皮石斛的种植;大坪镇不少苗族同胞,发展三七种植;猛硐乡、天保镇的一些苗族同胞,发展铁皮石斛、金线草、野生三七的种植。一些生活在高寒山区的苗族同胞,发展金银花种植等①。

二、麻栗坡县苗药治疗特点

麻栗坡县苗药治疗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独创性。麻栗坡境内的苗医在用苗药治疗病症时,大多采用配伍少、配方多的苗药治疗,即药的种类少,但同一病例的治疗方子可有多个(这主要是便于就地取材)。配伍少是在配方中不得掺入多余的以及毫无关系的草药,做到精而细,强而快。如麻栗坡县苗药用来治疗肝、肺癌的岩血,用来治疗骨折的三叉叶,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三叶豆,用来治疗牛皮癣的石癣,治疗尿毒症的鸡卷藤等诸多名贵特效草药药方,是麻栗坡县苗医长久以来共同心血的结晶,不仅疗效好,而且具有独创性。

2.地域性。麻栗坡县的苗族,尽管居住分散,可他们各自都有苗医高手,他们大多能就地取材治疗疑难杂症。如麻栗坡县铁厂乡太坪村瑶仁寨的苗族名医吴顺金老人,长期以来,利用当地草药为方圆百里群众治疗骨折上千例,且疗效快,费用低,不留后遗症,他发明的韧带再生方效果甚佳。例如1998年一名被破酒瓶划断了脚后跟筋的妇女,经吴顺金老人一个星期的治疗,该妇女的脚后跟筋就再生接上,不久就痊愈并能下地走路。又如麻栗坡县猛硐乡上洋坡村苗族名医熊明德,擅长治疗骨折,为方圆百里群众治疗骨折多例。例如2008年治愈昆老村一位因摩拖车翻车导致左下肢高度粉碎性骨折的青年,治疗仅一个月,现在从外形上看,该青年走路与正常人无异[1]。

3.攻坚性。麻栗坡县的苗药,除了治疗一些常见病外,还能攻克疑难杂症。肝硬化腹水、病毒肝炎、肺气肿、性病、肝癌、糖尿病等等一系列危害大的病症,苗药能解决一些问题。如1994年,猛硐乡昆老村的苗族名医侯朝友用自己独特配方治愈猛硐乡香草棚村一患恶性肺病的妇女;又如本村另一苗族名医熊万元用自己珍藏了多年的祖传秘方根治了本村妇女熊某的肺蛭病(肺寄生虫);再如天保镇八里河村的苗族名医王正忠老人,据说仅用一棵草药就救回了天保镇新寨村患恶性脑瘤的瑶族青年盘某的性命。

三、麻栗坡县苗药治疗方法

麻栗坡县苗医在使用苗药进行治病时,有一些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医药合一,医护合一。麻栗坡县苗族地区的不少苗医认为,苗医、苗药是不分家的,医、药合一,他们对常见的疾病都有较为准确的判断,对病症用的药可谓拈手即来,只要是当地有的草药甚是熟知。这些苗医还了解和熟知本村寨人们的健康状况,诊疗上有民族特色,行医上门,送药到手,没有专门的护理员,医护一体。

2.巫医结合②,神药两解。因为经济、科学文化知识还比较落后,苗医在使用苗药时,常伴有巫术,这种“巫医合一”的方式,用苗族的俗语来讲,叫做“巫医一家,神药两解”。即在用苗药进行临床治疗中,一方面用药治疗,一方面求神请祖。通过调查统计,巫与医并用的现象,在麻栗坡大部分苗族地区都有存在,少部分苗医当中还比较突出。如某个人患病久治不愈,苗民们就认为是患了“五海鬼”,而苗民们又非常害怕“五海鬼”,就找人来帮助化解,一边用药治疗,一边伴有迷信中的巫术,形成了“巫医结合,神药两解”的现象。

3.组方精简,配伍得当。麻栗坡县苗药品种繁多,所用药物,具有用药灵活,注重简而精,配伍得当。在组方、配伍方面,体现出的显著特征为:一是大多以白酒为引子,即用白酒泡药饮,在用药期间少食茶和酸的;二是使用的药物大多是新鲜药材,就地取材,大多系野生;三是治病使用的药物味数少,三至五味居多,单方药占有相当比例;四是疗效快,副作用少,行医过程中,很少发生医疗事故;五是以热病用冷药,冷病用热药为用药原则。治疗慢性疾病一周左右不见效就改药方,治疗急性疾病一两天不见效就改药方。除了单方以外,还有个别苗医开有苗药复方,但开复方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决定。

苗医组方时,非常注意配伍禁忌,并有不少防止苗药配伍禁忌的经验。另外,苗医用苗药治疗时,也非常注重服药禁忌,如忌食老牛老马肉、忌饮酸汤等。有时,服药还注重时段的讲究,规定是什么时段服药就要在什么时段服药。

四、麻栗坡县苗药采制方法

麻栗坡县大多数苗医用药注重季节性,有部分苗医还很注重用药的时辰,所以苗医采制草药有一定的要求。植物药在有效成分富足时采集,如根类药宜在植株茂盛至翌年抽苗前采集,茎叶宜在生长旺期,花类宜在待放时,果实在初熟间,芽力求娇嫩鲜美,皮类以浆汁富足为好;鱼、虾、虫、兽要辨别真假,腐烂者不能入药;矿物、金属宜剔净杂质。药物制作包括一般加工、炮制、提炼、合成等。

麻栗坡县的苗药医药不分开,无专门药工,药物自采自用,多用生药。他们认为生药效果好,易识别,一般不加工炮制。如需加工炮制,方法也很简单,少用辅药,具体如“开水烫淋法”“夜露法”“酒制法”“火烤法”等能去毒减毒的简单加工炮制方法。苗医采药大多就地取材,一般在居住地的山林挖采,本地不产的药到外地挖采或购买,采药一般在农闲时节。

五、麻栗坡县苗药部分药方简介

在深入调查了解麻栗坡县苗药时,笔者还注重收集当地一些苗医的药方③。具体如下:

(一)苗药单方

苗药单方,就是苗医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只用一副药的方子。

1.接骨木。采收加工: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主治:风湿疼痛、骨折等。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 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包。

2.蒲公英。采收加工:4~5月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主治:目赤、咽痛、急性咽喉炎等。用法用量:煎服,30 g左右。

3.青年党。采收加工:10~12月,连根挖取,除净泥土,烤干或是晒干。主治:胃病、风寒等。用法用量:煎服,30 g左右;切细,30~40 g直接服。

4.川芎。采收加工:10月,叶、颈用鲜;根烤干或是晒干。主治:胃病、补体等。用法用量:和肉炖吃。

5.梦花。采收加工:随时可采,主要用鲜药。主治:小孩肠胃疼痛、跌倒损伤、骨折等。用法用量:花和肉炖吃;治骨折,采根或颈捣细,烤热和酒敷患处。

(二)苗药复方

苗药复方,就是指苗医在对病人进行治病时,采用几种药物混合配伍的方子。

1.治鼻炎。组成:白芷、薄荷、金银花、桂枝、桑白皮、徐长卿、路路通等野生药物。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塞等不适症。

2.治疗牙咽不适。组成:草乌、一支蒿、土茯苓、黄柏等野生药物。主治:牙痛、急慢性咽喉炎、牙周炎、牙龈炎等症状。

3.治冻疮。组成:草乌、一支蒿、红花、蒲公英、土茯苓等野生药物。主治:冻疮,冻伤。

4.治跌倒损伤等。组成:马钱子、木瓜、防风、鸡血藤、雷公藤、重搂等原生态药物。主治:轻度挫伤,扭伤,风湿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5.治皮肤病。组成:土茯苓、千里光、雷公藤等天然野生药物。主治: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等。

6.无明肿痛。1)吴芋叶舂烂包患处;2)蜘蛛香、白折耳、辣蓼等分别舂烂兑酒包患处。

7.治脚臭等。组成:草乌、大血藤、五倍子、苦木、川楝子、天南星等天然野生药物。主治:人体脚气、脚臭、烂脚丫等症状。

在调查苗药过程中,我们向许多老苗医询问了大量的苗药药方,并作了收集和整理。上面所列,只是其中几例。没有多列的原因,主要是老苗医们只会说出某种中草药苗语叫法,说不出中草药的汉语药名,导致有的苗药无法翻译和记录。

六、麻栗坡县苗药依然存在的原因

麻栗坡县境内不少苗族同胞懂药用药,并且还经常出外为病人诊治,这说明麻栗坡县苗药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存力。探究麻栗坡县苗药生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苗药历史的特性。苗药是苗族先民们在长期同病魔作斗争中实践出来,并一代代承传下来的物质财富。苗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对所开创出来的苗药药方完全靠口头流传,而且在历史发展中,由于文化因素,使广大苗药爱好者靠自我探索与实践踏上苗药之路。

2.苗族群众自身的需要。苗族深居大山中,远离乡、县医院,突然生病,来不及去医院就诊,就只有靠苗药医治,所以在平常的生产生活中,注重向懂苗药的人学习苗药,以便掌握一些简单的常用的苗药药方,以备急用。

3.苗族同胞固有的观念。苗族医药师多是土生土长的苗族,他们按本民族的特点行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大多具有一技之长。如苗族同胞患病,只要不严重,他们更愿意请苗医用苗药来医治。

4.具有开发的意义。麻栗坡县不少农村集市上众多的苗药药市,说明苗族同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意识到了苗药的经济价值,逐步走向市场经济。苗药不仅为苗族所有,应该为全人类所共有,苗药将造福于更多的人。

七、麻栗坡县苗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医学普及到苗族村寨,不少苗族同胞都不太喜欢学习苗医药了,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苗药传承的危机

从苗族本族内部来说,原因主要是:(1)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常见病只需吃点西药和打打针就可以解决,十分方便;加之,苗药医治疑难杂症十分复杂,其风险极大,因此传承十分困难。(2)受传统观念影响,苗医大多十分保守,对自己祖传下来和已掌握的药方一般是不外传的,宁肯治病不收钱,而秘方却不泄露。(3)苛刻的选择传习人条件:传承中只传内不传外,宁愿失传,也绝不“乱”传。且年事已高的苗医,其秘方和医技仅凭记忆,没有文字记录。从外部来说,原因主要是:(1)由于苗族自身和历史的原因,社会发展较汉族滞后很多,直到解放前,苗族社会发展仍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处于封闭状态。解放后,苗族从原始社会末期一跃跨进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正常链条被外力所打断,传统文化的传承链条也被打断,这是苗药传承的最大的危机。(2)高科技药品代替传统药品,造成苗族同胞已经不喜欢学习和记录本民族的苗药了。根据一些苗医老人的推测,如果现在不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保护苗药,也许几十年后,麻栗坡县境内的很多苗药将会永久性消失。

(二)苗药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

大多数苗医的苗药知识是在跟师采药、治病的过程中通过口耳相授的方式获得,他们中间许多人具有绝技秘法,掌握了大量的祖传秘方,对许多疑难病症有独特的疗效,同时他们识别药物的能力很强。但这些苗医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2]。笔者在麻栗坡县境内调查到的68名民间老苗医,年龄小于等于50岁的仅有5人,年龄51~59岁的有23人,60~69岁的有28人,70~79岁的有12人。可见,苗族民间苗医中,老年人居多。这说明麻栗坡县苗医队伍的“老龄化”趋向比较严重,不仅形成断层,而且有可能面临失传。

(三)现代西医的冲击

由于现代西医药的强势冲击等诸多原因,不少苗族年轻人不愿继承苗药了。因为苗药要现采,有时本地方没有的药物,还要到外地去采或是去买很麻烦,加之西医药见效快。所以现在不少的苗族年轻人,宁愿苗药失传,也不愿意学习苗药,导致学习苗药的人较少。

(四)苗医经济收入低

民间苗医医治一个病人,从诊断、采药、用药,到取得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所能获得的报酬,仅值人民币36元到360元不等,远远低于外出打工的经济收入。麻栗坡县杨万乡偏板苗族村的一名老苗医,精心治疗病人一个月后病人康复,可是病人家属只给了他166元钱的医药费、一只3斤左右的公鸡、一包香、一匝纸。由于苗医在医治病人过程中得到的报酬相当低,因此,导致许多苗族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学习苗医药。

苗族同胞由于天性中的淳朴善良,苗医行医还主要是治病救人,很多时候是在尽义务。所以,他们行医,一般不收诊金,无法显示苗医的经济价值,行医靠祖训,报酬凭患者良心。当前麻栗坡县苗医的这种生存现状如果得不到根本改变,苗药将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八、解决麻栗坡县苗药生存危机的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2007年10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1个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民族医药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规划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工作。2010年12月,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管理局和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全国民族医药重点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不仅是对医改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近年来中央有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精神的贯彻,也是2007年11部委出台的《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工作细化[2]。根据这些文件精神,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我们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麻栗坡县苗药的发展呢?

1.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以及完善适合发展苗药事业的政策措施。苗药具有活态流变、口传心授(有的是传男不传女)等特点,且有不少奇方绝技、特殊疗法,如苗医擅长用药外敷疗法或“化水”疗法,能有效地治疗刀伤、箭伤、枪伤、骨折等疾患,并可取出体内的竹签、铁钉、铁屑及弹片或铁砂子等异物,从这些苗医药的奇方绝技、特殊疗法可见,我们必须抢抓时机,采取积极措施,认真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发掘确认、去伪存真、立档保存、宣传保护、弘扬传承与创新发展,并且应根据苗医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情况与实际,用不同的模式、不同方法切实保护[3](P74);同时建立苗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划定医药种植生态保护区和轮环采集原生药物保护区,使之成为“可循环的医药植物文化”;提高对苗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的意义的认识,加强对其的宣传、普及和保护,以确保苗医药这支灿烂奇葩的生命永葆并不断发扬光大。

2.认识苗药保护的重要性和加强传承创新。当前,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高对苗药保护的认识,紧紧把握当今世界“回归自然”、“中医药热”的潮流,切实推进苗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对苗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需要我们依法地切实加强与确定其保护责任主体和传承主体。首先是要加大保护(包括发掘、鉴别、确认、抢救等)的力度。只有保护好,其利用与传承发展价值才高,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利用与不断发展。其次要不断开创中药现代化与中药产业发展的新局面,以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

3.加强对苗药药方、诊疗技术、功效等的收集整理。长期以来,苗医们奇特的医术靠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得以留存,大量的药方、诊疗技法散落在民间,濒临失传,需组织人力物力对懂苗医药的老苗医临床经验进行抢救、继承和保护,开展苗药药性、组方、用药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加强苗医药挖掘继承和科研工作,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麻栗坡县境内流传的苗医药的原真形态、衍变情况、传承范围、传承脉络、承载苗医药的传承者,以及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等。

4.培养苗药接班人。众所周知,现代医药的提高,使苗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上很多苗族民间老草医不断离世,苗医药的技术不断失传,导致苗药也面临失传。但是,一些苗药民间名医尚健在,一些散落在民间的秘方仍得以保留。因此,苗药爱好者应多深入民间,通过搜集整理,较全面地记录下来,让苗药秘方得以保存,进而发扬光大。如果现在不采取特殊保护政策,就会导致后继乏人的危险。因此,苗族地区的苗医们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要培养好苗药的接班人,并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使苗医药得以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5.提高民间苗药名医的知名度。虽然大量苗药名医不识字,但是,他们所掌握的秘方和临床实践远远超过一些正规医学专家。如能通过一些学术交流活动,让他们拓宽视野,提高认识,对苗药的发展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6.让苗药走向市场。当前,苗药完全处在封闭的民间形式状态中,要使苗药真正走向市场,服务更多人群,应变原生药为中成药,变粗药为精加工药,提高药性,让苗药尽快走向市场,形成市场化运作的方式[1]。

总之,苗药在麻栗坡县苗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当地苗族人民健康的重要依靠,抢救、继承、发扬、提高麻栗坡县苗药,是研究、关心麻栗坡县苗药的研究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①作者深入麻栗坡县猛洞乡、八布乡、杨万乡、董干镇等11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②巫医结合: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营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苗父”者谁?有学者认为:“刘向《说苑》说上古有人名苗父,……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但也逐渐用些酒、草等药物”(《中国通史简编》)。

③作者根据麻栗坡县猛洞乡猛洞村民委员会香草棚村民小组李成龙老人、昆脑村民委员会野猪塘村民小组项保金的口述,翻译整理而得。

[1]项廷强.浅谈当代苗药的历史背景及其发展趋向[J].麻栗坡方志,2011(2):25.

[2]田振华.贵州苗医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EB/OL].[2012-7-16]http://www.chinamzw.com/wlgz_ReadNews.asp?newsid=2150.

[3]冉懋雄.论苗族医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C]// 全国第9 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苗医麻栗坡县苗药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贵州苗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为脱贫摘帽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中国当代苗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
面向苗药药性挖据的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方法研究
浅谈中医与苗医脉诊比较
苗医熏蒸疗法浅议
苗医关于肌肉关节痛的认识初探
麻栗坡县林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