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教 加强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2013-03-18任艳萍牟爱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竞赛大赛

任艳萍,李 上,牟爱玲

(酒泉卫生学校,甘肃 酒泉 735000)

新时期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教育不仅要符合护士专业培养的需要,还要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全面育人,为此,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师资队伍已刻不容缓[1]。在卫生职业教育提供的各类赛事平台上,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护理教师的职业素养,增强了护理教师的执教能力。要积极鼓励引导教师借助各类竞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在竞赛中迅速成长,整体推进护理师资队伍的建设。

1 我校为支持鼓励护理教师参加各类赛事做出的积极贡献

1.1 形成并完善各类赛事制度,为教师参赛提供制度保障

从2006年开展“天堰杯护士风采大赛”以来,我省卫生职业教育几乎每年都会有不同形式的赛事为一线教师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为提升我校在全省卫生职业教育系统中的实力,使我校青年教师以大赛为载体快速成长、提高专业技能,我校先后制订并不断完善了各类赛事的保障激励制度,充分强调以赛事培养人才、提升专业形象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或参与指导各类技能竞赛,并加大对参赛教师、指导教师、优秀团队的宣传奖励力度。我校对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参赛教师、指导教师除物质奖励外,在评优评先、收入分配、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中也给予政策倾斜,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赛的积极性。

1.2 以“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师参赛提供技术保障

我校是以护理专业为示范专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一直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加快教师发展成长,营造学知识、促业务、比技能、练本领的良好氛围[2],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办法,先后选派以护理专业为中心的各专业中、青年骨干教师到武汉、南京、山东、北京、兰州等地的著名院校进修学习,并聘请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省卫生学校等上级或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讲学报告、现场指导,并形成长效机制,为我校教师的成长进步做有效指导,为教师参与各项赛事蓄积了能量。

1.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教师参赛提供物质保障

在近几年以技能大赛为主的各类赛事中,我校为实现“赛出成绩”的目标,逐年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先后从天堰公司及各大知名企业购进配套的实训仪器、器材、耗材,解决了以往设备陈旧落后、残缺破损、数量不足等问题,并力求实训设备与大赛要求一致。如近几年购买的“全功能静脉输液臂”、“全功能急救模型”等设备,为参赛教师、学生训练提供了仿真体验;2009年购买的优秀教学课件,为教师制作高质量参赛课件提供了有效参考。这些举措都为参赛教师取得良好训练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提供了物质保障。

1.4 精心部署,层层把关,为教师参赛提供组织保障

为确保良好的竞赛效果,让教师在竞赛中成长,使教育教学质量整体得到提高,校领导强调对各类赛事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狠抓落实、赛出成绩”,学校以文件的形式保障赛事制度的顺利贯彻执行,赛前制订有效的参赛方案和办法,精心部署选拔、集训、参赛等各个环节工作[3],逐步完善了校内竞赛和选拔制度,加强对技能大赛的组织和管理。通过校内竞争、层层选拔的方式,推荐优秀选手参加比赛,并且对参赛选手制订分阶段集训计划,在训练期间,校领导及聘请的校内外专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指导训练工作,看望、慰问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给参赛教师以极大的精神鼓舞,对参赛教师进行模拟考核、赛前竞赛,不断提高参赛教师的技术实力及心理素质。精心、细致、周到、周密筹划安排[3],为参赛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成绩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 技能竞赛对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以技能竞赛为动力,夯实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技能是职业技术类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护理专业是我校各专业中的主干示范专业,在护理专业学科教师中,青年教师占90%,是本专业教学和实训的骨干力量,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和指导各类技能竞赛,给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平台[2],在竞赛中通过全员培训、层层选拔,营造出了青年教师钻研业务,提高技术水平“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促使青年教师在参赛训练过程中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进一步加强了技能操作学习,严格规范了操作进程。并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老教师也积极发挥自身的“传、帮、带”作用,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1]。通过竞赛不断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夯实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2.2 以技能竞赛为契机,推进了我校实训基地的建设

我校实训基地的实训器材残损破旧,数量严重不足,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真正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临床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的教学目标[3]。我校从2006年参加全省举办的各类大赛以来,为满足竞赛与教学需求,先后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了大批实训设备,使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提高。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切实加强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也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水平、培养“实践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奠定了物质基础。

2.3 以技能竞赛为航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各类技能竞赛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改革、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综合检验。在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这个教学交流平台上,通过大赛带动教学、评价教学,在检验各学校教学成果的同时,引导各职业院校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方式的改革、课程模式的更新[3],尤其是大赛中的一些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为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如在2010年举办的“人卫社杯”护理技能大赛中,有关人文关怀的考核使我校教师积极进行课改,不断改良实训教学模式,除注重护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外,更注重对护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技能训练和临床实际工作中,通过各种教学改革措施,利用校内护理实训基地,模拟各种临床护理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工作任务和培养职业能力,提高了护生的临床适应能力,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提高。

2.4 以竞赛为平台,提升了我校教师在兄弟院校中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学校的辛勤培养、精心组织,我校教师参赛成绩逐年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及声誉也跻身于同行业前列。竞赛也给参赛教师带来了个人成长的机遇,使参赛教师增加了对外学习交流的机会,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提高了水平,也提升了我校教师在兄弟院校中的综合竞争力。

2.5 以竞赛为起点,增强了护理教师队伍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竞赛活动中人人参与、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机制[2],形成了护理教师互帮互学、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增加了他们的职业自豪感,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教师及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信心,使他(她)们切实感受到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新局势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大好机遇[3],促进了青年教师在技能竞赛中迅速成长,坚定了护理教师培养高素质护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使他们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中不断进取。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护生正确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护理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护理水平的差距,在“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新局势下,在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搭建的教学交流平台上,“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通过教师积极参与或指导大赛,全面掌握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鼓励教师在竞赛中迅速成长,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师资队伍。

[1]张银玲.关于加强护理师资队伍素质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1999(10):23.

[2]刘克旺.以职业技能竞赛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32.

[3]卢力群.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扎实推进技能大赛深入开展[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9(10):6-8.■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竞赛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