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专体育教学与训练

2013-03-18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技能

尚 伟

(新乡卫生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0)

教学与训练是统一的,但也有区别。教学与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都应在其中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教练员应注意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

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大致包括3个主要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这3个阶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深化,也反映出人们的体质机能在不断提高。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

如果师生关系淡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会从内心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可爱,那么学生就会喜欢这位教师,也就喜欢上他的课。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筹划,选择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新颖、美观,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还要转变角色,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并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

2 利用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上体育课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即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为国家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得尤为明显,针对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说服教育,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对其进行劝导,必要时可协同任课教师或其家长进行全方面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深刻意识到为社会做贡献没有强健有力的身体做保证,就失去了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从而使学生逐渐产生出一种想具有健康体魄的强烈愿望[1]。

3 耐心灌输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专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一种纯粹的竞技运动,认为体育课是可上可不上的课程。针对这种模糊的认识,体育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应给学生讲解体育文化,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讲解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讲解体育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过对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学科,从而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增强他们上好体育课的信心。耐心讲解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增强体质对促进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其上好体育课的自觉性。使学生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功课日益繁重的情况下,没有健康的体质是不能适应和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而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对提高文化学习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健康的体质不仅是先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后天的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调节身体,促使精力旺盛,学好文化知识的需要。

4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遵循简单的规则,却让人有很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度。游戏法特点:一是参加者全体都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易程度由自己控制;三是在练习中学习,把教学内容和游戏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其基本过程是:练习—学习—练习;四是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的条件下均可游戏,受外界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用游戏法进行教学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乐意接受,体育教师应重视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素质练习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使学生放松肢体,或听信号大声笑来放松情绪。全校性的体育活动可以组织拔河比赛、球类比赛,这样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班级体育活动中亦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小群体的竞赛等,均可调节学生关系和增强班级凝聚力。

5 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强化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作来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质量,最终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认识水平、交往技能、语音水平、性格特征和体育基础等方面来培养。也可通过小组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采取相互配合的互补性学习行为。通过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共同展开的各种活动,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强化。

6 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动作示范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教师正确而优美的动作示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

以上各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挫折心理的承受能力,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体育课内容的交叉安排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

[1]林健.初中体育有效教学实践琐谈[J].中学教学参考,2010(36):96.

[2]周茂进.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J].中学教学参考,2010(36):86.■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技能
体育课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画唇技能轻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