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对外汉语“文化词汇”的类聚性及教学策略①

2013-03-17王衍军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留学生词语

王衍军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610)

谈对外汉语“文化词汇”的类聚性及教学策略①

王衍军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610)

对外汉语;文化词汇;类聚性;词汇教学

汉语词汇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词汇,这些文化词汇的背后隐含着汉民族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背景,这种隐蔽的文化义给留学生在理解和使用上都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对外汉语本科三、四年级的课程体系中应增加一门“文化词汇”课,以加强文化词汇的教学。在教学上,应结合汉民族文化背景,以类统摄,根据语义场理论,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实践性,提高留学生实际应用汉语的能力。

1.汉语文化词汇的界定

由于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词汇,这些词汇中国人往往习焉不察,但是外国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它们时,往往不理解,甚至经常出现交际偏误。比如汉语中的颜色词就深深植入了汉民族文化的因素,像“扫黄”扫的已不是“黄色”,而是“色情、淫乱”;“红眼病”、“绿帽子”、“背黑锅”也不仅仅是词汇色彩义的不同,更多是字面义之后的文化背景义的差别。在文化词汇的界定上,杨德峰(1999)就强调这种文化背景义的影响和联系,指出:“所谓文化词汇,是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或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词语。”而丁迪蒙(2006)则认为:“所谓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何颖(2004)对文化词汇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则又作了具体的分类,进一步指出:“汉语词汇中,从某一个或几个层面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势等方面的词汇就是文化词汇。”李大农(2000)则又具体界定了文化词汇的范围,认为:“‘专有名词’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语统称为‘文化词’,它们既包括反映汉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内容的词语,也包括含有比喻义、象征义、褒贬义及语体色彩的词语。”

上面几种定义或从发生学的角度解释文化词汇的产生,或从语义学的视角强调文化词汇的民族文化内涵。综合以上说法,我们认为文化词汇是“一种语言里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典故词、成语、谚语、俗语、歇后语均属于文化词汇,比如汉语中的“弄璋、弄瓦、桑梓、牛郎织女、身在曹营心在汉、何家姑娘嫁给郑家——郑何氏(正合适)”等。这些词语的语义与其字面义相距甚远,隐藏着浓郁的汉民族文化内涵,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

2.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已开设有中国文化课和汉语词汇课,为什么还要开设文化词汇课呢?结合教学实践,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此加以阐释:

2.1 汉语文化词汇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的突破口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美国已故语言学家萨皮尔(Edward Sapir)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汉语文化词汇的背后隐含着汉民族的精神,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习俗民情、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紧密相关。例如,有些文化词汇是汉文化的直接反映,如“龙、凤、龟”等;有些则是间接反映,如汉语中的“红、白、黄、黑”等颜色词;有些则和汉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比如来自文化典籍和宗教方面的词语等等。因此,汉语文化词汇有着鲜明的类聚性,它不仅隐含着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汉语文化词汇的教学为突破口,可以巧妙地将语言教学和汉文化的渗透结合起来,利用文化词汇的类聚特性,在短时间内丰富和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同时在文化词汇的讲解中,更容易引入汉文化,从文化词汇的语源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从亲属称谓看汉文化的婚姻制度、宗法制度,从借词看文化的接触和融合等等。这些有趣的文化命题以文化词汇的视角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慢慢导入,相比形而上的文化说教来说,更容易激发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汉语文化词汇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

词义受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规约,离开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去探讨词义是不恰当的。比如汉语中有俗语词“戴绿帽子”,巧合的是在英语中也有俗语“wear green bonnet”(戴绿帽子),但汉语俗语“戴绿帽子”专用来形容“妻子与别人有染的丈夫的处境”。这一语义源于元明时期娼家男子戴绿头巾的规定。而英语俗语“wear green bonnet”意思是“to go bankrupt”(破产)。这一语义源于古代法国的一个惯例:任何一个破产的人都必须戴上一顶绿帽子以提醒与之有生意往来的人。可见,两条俗语各自源于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要向留学生讲清楚其内在含义必须结合文化因素进行讲解,避免产生文化偏误。

此外,一些词语字面上并不具备文化义,像“七十三”、“八十四”等在词汇层面上仅有单纯概念义,但在语用中结合一定的文化背景则引申出文化伴随义,表现出语义附加现象。如姜德梧主编的《高级汉语教程》(修订版)第二册第3课《团圆年》中有这样一段话:

老年人爱伤感,竟然像孩子似的哭泣起来:“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叫自己去;过了节,我八十四了,再见不着重孙子了!”

“爷爷,你老人家硬朗着呢!能活一百岁!”

“我过不去这个‘坎儿’了!”

这里的“七十三、八十四”并不是两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人的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坎儿”,有的地方甚至称为“殉头年”。据说这是源于至圣先师孔子在七十三岁时去世,亚圣孟子在八十四岁时去世,而一般人的寿命是不应该超过圣人的,所以即使阎王不叫,自己也要去阎王爷处报到。如果留学生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的话,根本无从理解此处语句的真实含义。

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外国学习者的汉语运用能力主要是从他们能否准确使用地道的汉语文化词汇反映出来的。比如,2013年第6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30进6的复活赛中,有这样一道题考外国留学生:

题干:请将谚语补充完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__。

A.工作B.新郎C.状元D.状况

尽管那个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比较高,当场比赛不仅进入了前六名,最后还进入了三强,但他在做这道题时犹豫了半天,最后选择了“新郎”,可见,汉语文化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

2.3 中国文化课和汉语词汇课的侧重点和不足

在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中,已开设有中国文化课和汉语词汇课,但文化课程注重历史文化知识、民俗文化和人文地理的讲授,如韩鉴堂编著的《中国文化》,该书系目前较为通用的“知识文化范畴的教材,以掌握中国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目的”(见该书《说明》),全书共设31课,主要有中国地理、中国龙、传统节日、四大发明、古代历法等29个文化专题。而汉语词汇课程更注重构词法、词义猜测、同义词、反义词及词义的演变等内容,如万艺玲编著的《汉语词汇教程》,该书系目前较为通用的留学生汉语词汇教材,“通过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词语之间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尽快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全貌,掌握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和有关词形、词义、词与词的关系、词汇与文化等基础理论知识”(见该书《前言》)。在内容编排上,尽管两书都注意到了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如韩书中提到中国的姓氏、名字、龙的成语、古代历法、二十四节气;万书中提及熟语、词汇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差异,但由于其本身侧重点的局限,对于汉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文化词汇均未能系统讲授,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需开设一门新的“汉语文化词汇”课程,以凸显词语的文化标记。

3.汉语文化词汇的类聚性

词义的聚合组合、派生引申均有着鲜明的文化标记,在同义、反义、上下位等语义聚合中,在词义的派生发展中,文化因素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甚至形成词义的文化谱系。而“在对文化的观察中,人们发现文化其实是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因此,通常把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文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苏新春,2006:51)参照文化层次理论,为便于留学生学习,根据词语的文化特性和文化附加义,我们把汉语文化词汇分为物质生产文化类、制度行为文化类、心理精神文化类三个大类,每个大类之下又分为若干小类,共有11个小类:

3.1 物质生产文化类词汇

“物质生产文化是人针对自然界而创造的,是经过改造了的自然存在物,包括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所构成的现实的生产力和生产成果。”(何云波、彭亚静,2000:11)具体的物质形式中,凝聚着人们的认识,包括审美观念、价值判断、使用功能、材料来源、产生方式等。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为满足生产、生活所需所创造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如建筑、服饰、饮食、器物、用具等都属于物质生产文化的范畴。具体来看,我们将汉语中属于物质生产文化范畴的文化词汇又细分为以下五个小类:

(1)环境地理类:梅雨,三伏,三九,长城,西风,东风,数九隆冬,泾渭分明,无底洞,里程碑,不到黄河心不死,有眼不识泰山,井水不犯河水,无风不起浪……

(2)农耕文化类:梯田,节气,三夏,解甲归田,刀耕火种,鱼米之乡,沧海桑田,针尖对麦芒,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3)服饰文化类:五服,破鞋,穿小鞋,扣帽子,绿帽子,虎头鞋,虎头帽,龙袍,乌纱帽,红顶戴,穿新鞋、走老路,借来的衣裳不合体,两人合穿一条裤子……

(4)饮食文化类:炒鱿鱼,炒冷饭,夹生饭,一锅粥,吃小灶,大锅饭,醋坛子,铁饭碗,连锅端,揭不开锅,敬酒不吃吃罚酒,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5)起居行运类:挖墙脚,四合院,死胡同,顶梁柱,挖东墙补西墙,上梁不正下梁歪,骑驴不知赶脚的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3.2 制度行为文化类词汇

“制度行为文化是针对社会而言的,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种种社会制度、组织行为和行为规范,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道德、法律等。而文化的行为层面是指人们在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如礼仪、风俗等。”(苏新春,2006:54)具体来看,汉民族在生产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种种制度、风俗、行为模式、社会规约以及相关的理论体系均属于制度行为文化的范畴,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宗族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每个人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逐步发展的社会生活中,实行各种社会分工,扮演各自的社会角色,建立起一整套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的较为稳定的社会文化惯例和为群体认同的行为模式——礼俗、制度和规约,而且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严格遵守这些社会文化惯例。据此,我们将汉语中属于制度行为文化范畴的文化词汇又分成以下三个小类:

(1)人生礼俗类:记录和反映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道德规范和生活习俗,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特别是直接记录和体现了远古先民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状况。比如“葬”,《说文解字》曰:“葬,臧也。从死在艸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即今天之“藏”字,对于“厚衣之以薪”,段玉裁注:“从死在艸中之意也,上古厚衣以薪,故其字上下皆艸。”相对于后来的土葬、火葬、水葬等,古代先人的这种丧葬形式可谓是“草葬”。可见,汉语中此类文化词汇直接记录了人们的生活,反映了人生各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又比如:“洗三、过满月、红鸡蛋、红包、抓周、花甲、弱冠、冠礼、笄礼、秦晋之好、驾崩、送终、做七、填房、续弦、撒帐、交杯酒、拜天地、闹洞房……”

(2)社会制度类: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制度和各种观念,诸如婚姻形式、亲属关系等家庭制度,劳动管理、教育考试、法律政治、政府军队等社会制度。有些制度已经成为历史,如上古时期的以物易物制、封建社会的科举制,但是透过相关的文化词汇仍能看出其历史遗迹,如通过《诗经·卫风》中的“抱布贸丝”和《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以物相贸易”,我们仍能看出上古“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又如,尽管科举制已经废除,但由于其在历史上的长期存在和深刻影响,在汉语中形成了很多与该制度有关的文化词语,像“高考状元”、“文科状元”、“穷酸秀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等等。

(3)行为规约类:反映了人们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所确立的种种行为模式和行为准则,这些行为模式和准则体现出一种无形而又极具穿透性、极其广泛自然的强力效应,它同化着生活于其间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们涂抹上同样基调的文化背景和相互类同的意识观念,让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该特定的文化环境所认同的行为模式。比如,“鞠躬,拱手,给台阶,留面子,礼尚往来,不看僧面看佛面,有理走遍天下,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反映的是中国人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交际准则。又如,“亲仁善邻,左邻右舍,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百金买房、千金买邻”则强调的是睦邻友好、建立和谐邻里关系的行为规则。

3.3 心理精神文化类词汇

“心理精神文化包括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趣味、心理过程、好恶判断、民族习性及某一民族所创造的各种精神艺术,主要存在于某一民族的精神层面,反映出某一民族隐秘的内心世界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晶。”(何云波、彭亚静,2000:11)相比物质生产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心理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意识形态部分,潜藏在文化系统的深层,“包含着三个子系统,即情感系统、思维系统及价值系统。三个子系统互相连接、牵动、渗透,构成了文化深层次中的隐秘世界”。(张公瑾、丁石庆,2004:20)据此,我们将汉语中属于心理精神文化范畴的文化词汇又分成思维系统、情感系统和价值系统三个小类:

(1)思维系统类:体现汉民族在思维模式、思维途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点。比如天人合一、阴阳对立、中庸和谐的哲学思辨观,像汉民族的四方观念的形成正是以阴阳生死的对立统一思想为基础的,“东”“南”属阳,“西”“北”为阴;“东”“南”主生,“西”“北”主死,因此,在汉文化中“东”“南”有“春、暖、生、阳”之义,而“西”“北”则有“秋、寒、死、阴”之内涵。又如,“马、牛、狗、羊”和“荷花、牡丹、松、竹、梅”等动植物由联想引申、象征比拟等途径所负载的文化意蕴也体现出中国人从一物一事联想到与之相对、相关的另一物另一事的民族文化心理。

(2)情感系统类:反映汉民族情感表达的各种方式、情感涉及的范围以及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程度和途径等。比如汉民族宣泄情感的文学、艺术、节庆习俗、民间技艺等;又如,汉民族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像汉语中的委婉语、禁忌语、双关语等;再如,寄托汉民族情感归宿的神明信仰、祖先崇拜等,诸如“观音,关公,玉皇大帝,灶王爷,财神爷,龙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落叶归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文化词汇。

(3)价值系统类:反映汉民族的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价值理想以及各种价值观念,如伦理道德、审美趣味、好恶判断等。例如“官位,官腔,官话,官老爷,父母官,官字两个口,县官不如现管,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体现的是汉民族以“官”为本的价值取向,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民间励志的口头禅也正是此种“官本位”思想的真实写照。

综上,汉语文化词汇看似杂乱,却并非无序,词义的系统性和网络性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在形式方面有明显的表现,如“官位、官腔、官老爷、父母官”等体现汉文化价值观念的词语;有些虽属隐性表现,但人类的思维认知方式是相近的,例如学了男子的成人礼“冠礼”,就希望知道女子的成人礼“笄礼”;学了“秦香莲”,就容易掌握与之相关的“陈世美”。词汇场和语义场的理论具有普适性,在汉语教学中,应把握住汉语文化词汇的类聚性,以提高汉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汉语文化词汇的教学策略

从上文中文化词汇的界定、教学必要性和类聚特点的剖析,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词汇从字面上很难理解或很难准确理解,要理解它们,必须结合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文化词汇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在教学上,应结合汉民族文化背景,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实践性,帮助留学生理解和正确使用此类文化词汇。从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下面几种教学策略效果较为明显。

4.1 核心词类聚策略

在文化词汇教学中注意引导留学生扩大词汇量,比如在讲到“龙凤文化”时,采用语义系联法,可以引出“龙王,龙宫,龙颜,龙体,龙座,龙袍,望子成龙”等带“龙”字的词语,以及“凤凰男,凤毛麟角,宁作鸡头、不作凤尾,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等带“凤”字的词语,这些词汇都是“龙凤文化”的直接反映,列出这些词,可以让留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民间的龙凤崇拜心理。

但是汉语文化词汇非常庞杂,有大量的成语、歇后语、惯用语、典故词、谚语,在教学中又该选择哪些内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组织教学内容必须注重和体现文化词汇的类聚性和实用性,利用典型词归类记忆,注重选择体现交际文化的词汇。比如在讲到“诸葛亮”这个典型词语时,以之作为核心词,把与之相关的“空城计,初出茅庐,草船借箭,事后诸葛亮,三请诸葛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等俗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系联起来,利用典型词归类记忆,逐步扩大留学生的词汇量。

4.2 文化渗透和语言教学兼顾策略

在教学中,兼顾文化渗透和语言教学,文化渗透为语言教学服务。教师不仅要讲清楚文化词汇的音、形、义、语源,还要讲清楚词语的用法,即词与词的搭配以及搭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词语的用法。比如饮食文化与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汉语中有着大量的与“吃”有关的文化词汇:像从政的叫“吃官饭”,文人叫“吃笔杆子饭”,卖弄口舌的叫“吃嘴皮子饭”,男人靠女人为生的叫“吃软饭”。从结构来看,均为动宾短语。从修辞来看,这是典型的以特征代个体的借代法。从语用来看,有些词语不能过度类推,像汉语中有“吃软饭”,却没有“吃硬饭”的说法。从色彩义上来看,“吃嘴皮子饭”、“吃软饭”都带有贬义色彩,运用时要注意,避免因误用而引起误解。

对外汉语教学毕竟是一种语言教学,在进行文化渗透的时候,应清醒地意识到哪些文化知识是必须讲解的,哪些是没有必要过多占用课堂时间的,教学重点还应放在语言教学上。因为开设“文化词汇”课,其目的正是让学生理解文化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以便能够在交际中正确地运用这些词汇。

4.3 词语联想策略

词语联想是以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文化知识等“经验基础”为前提,对词汇间互相联系关系最直接的映射,并通过联想产生“超语言信息”,逐渐拓展为一个“词族”,最终构建出一个放射型的词义网络。比如,“红色”是“火、阳光的颜色”,人们由此可以联想到“红火、喜庆、利润、受重用”等等,同时,“红色”又是一种“类似鲜血的颜色”,因此又由此联想到“脸红、红眼、流血”等,而从“流血”又可以联想到“革命、危险、避邪”,民间认为“红色”具有一种消灾避邪的神奇力量,如广泛流传于汉族群众中的本命年穿戴红色服饰的习俗便是例证。整个“红”系词的联想过程可以用下面的脉络图清晰显示出来:

图1

4.4 专题讨论策略

在文化词汇的教学中,可以注重利用时事新闻、影视片段、网络资讯等材料,进行专题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其中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对汉语学习者而言,源自生活的实例正是真实而生动的学习素材。比如《羊城晚报》2010年4月15日的新闻:

昨日放闸的吉祥车号引来不少市民追捧。下午1时半,竞价会开始不久,就陷入了激烈的厮杀。最终,粤A9999M、粤A8888M和粤A3333M,分别以56.1万元、50.2万元、30.1万元成为成交前三名。

利用这则材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使他们了解汉语数字词语蕴含的文化含义,体会高价竞拍背后折射出的汉民族文化心理。来自各个国家的文化在讨论中不断“碰撞”,产生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让留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同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4.5 文化考察策略

文化考察可扩大学生的活动半径,拓展其文化视野,提高其学习兴趣。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中国家庭过传统节日,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民俗、学习文化词汇,这要比其他方式更真实、更有效。又如,本学期我们组织学生去广东深圳中华民俗村、连南、韶关、梅州等地进行系列文化考察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接触到了大量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词汇,既加强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体会,也提高了他们实际应用汉语的能力。

5.结语

汉语中的文化词汇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有着巨大的民族心理容量和强烈的色彩感,是汉民族文化的镜像。如果对这部分词汇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就难以深入理解和恰当使用汉语。因此,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本科三、四年级的课程体系中应增加一门“文化词汇”课,以加强文化词汇的教学。而且,在教学中要结合汉民族文化背景、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注重实战演练,提高留学生实际应用汉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丁迪蒙2006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技巧[M].上海:学林出版社:142.

韩鉴堂1999中国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9.

何颖2004析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原则之文化阐释的原则[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6):125.

何云波,彭亚静2000中西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1-13.

姜德梧2002高级汉语教程(修订版)第二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83-84.

李大农2000韩国留学生“文化词”学习特点探析——兼论对韩国留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5):143.

苏新春2006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1-57.

万艺玲2010汉语词汇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7.

王衍军2011中国民俗文化(第二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52-298.

杨德峰1999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33.

张公瑾,丁石庆2004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Sapir,E.1964Language[M].陆卓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21.

A Study on the Class Cohesion and Teaching Strategise of Cultural Words in TCFL

Wang Yanjun
(The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10,China)

TCFL;cultural words;class cohesion;vocabulary teaching

In Chinese vocabulary system,there are massive cultural words.These cultural words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the way of thinking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Han nationality.These hiding cultural meanings bring the major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of these words for the foreign students.So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cultural vocabulary class should be added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vocabulary teaching.At the same time,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must be combined with the Han nationality cultural context,using many kinds of teaching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words’teaching,and enhance the students’practical Chinese ability.

H195.4

A

1674-8174(2013)03-0034-07

2013-03-01

王衍军(1972-),男,山东泗水人,文学博士,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研究和近代汉语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资助项目“华文教育中《文化词汇》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研究”(52701017);暨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级汉语Ⅱ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教学实践”(51071259)

①感谢《华文教学与研究》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留学生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