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制度下的“三棒鼓”研究
2013-03-13熊晓辉
熊晓辉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制度下的“三棒鼓”研究
熊晓辉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三棒鼓”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流行于湘鄂渝黔边邻的土家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法。明清时期是土家族土司统治兴盛时期,在土司制度下,“三棒鼓”在表演、内容、结构、音乐以及唱腔等方面都保持了土家族传统特色,后来又融合了土家族戏曲、民歌等素材,逐渐形成具有土家特色的说唱艺术。明清土司统治时期的文化制度为土家族“三棒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对土家族“三棒鼓”的革新、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三棒鼓
土家族人世代生活于湘鄂渝黔边邻地带,是古代巴人的遗裔之一,他们经过无数次大规模的迁移,经历了巴国、羁縻州府、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等各个重要阶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人不仅创造了本民族的辉煌历史,而且创造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明清时期,恰恰是土家族土司制度发展和兴盛时期,在此期间,土司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统治地位,采取了种种策略和政治手段,对土家族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土司统治时期的土家族音乐与其宗教和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除了祭祀外,更富于风俗性和娱乐性。“三棒鼓”就是流行于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由于流行地域的不同,又有不同的称呼,如湘西称“三棒鼓”、花鼓”、“花鼓子”,鄂西称“打花鼓”、“花鼓调”、“喜花鼓”等。土家族的“三棒鼓”与汉族的花鼓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它是集土家族民间歌舞、乐剧、婚恋、节庆等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这种载歌载舞、热烈欢快的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前,学者们对土家族“三棒鼓”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但都仅限于历史的、功能的和礼俗的阐述。本文则从音乐人类学角度,对土家族“三棒鼓”的表演形式、内容、结构等进行阐释,从而提示其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
一、“三棒鼓”的名称与种类
(一)“三棒鼓”的名称
土家族“三棒鼓”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在湘西土家族地区称作“三棒鼓”、花鼓”、“花鼓子”、“丧棒鼓”等,鄂西土家族地区则称为“打花鼓”、“花鼓调”、“花招鼓”、“喜花鼓”等。在湘西,人们把“三棒鼓”也称作“花鼓”,但它与汉族的“花鼓”不同,表演时一般由一到五人组成,一人打鼓唱词,一人锣钹配乐,一人耍花棒。花棒有三根,长约33厘米,人左右手各拿一根,将另一根抛到空中,左右开弓,击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土家族“花鼓”属于一种民间曲艺。而汉族“花鼓”的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汉族地区由于地区差异,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又不同。有的地区还有花鼓戏班,花鼓戏班一般十五人左右,其中演员七八人、乐队三五人、后勤二三人。乐器以唢呐为主,配二胡、京胡、板胡和大锣、小锣、鼓板等。道具主要是一幅两头像箩筐的担子,几只彩灯和木刀、木剑和马鞭等。汉族“花鼓”则属于一种歌舞或歌舞小戏。
部分土家族学者认为,土家族“三棒鼓”与“丧棒鼓”实为同名。因为“三”与“丧”在土家族地区的汉语方言中,发音相同。如“打丧鼓”有的就叫“打三鼓”,也有发音近似的如巴东的“撒吔儿嗬”,在建始就叫“三爷儿合”。所以“三棒鼓”与“丧棒鼓”都是土家族人经常叫的名称[1]。经过调查,笔者认为,土家族“三棒鼓”的得名是根据其表演手法与表现形式,这种民间曲艺在表演时不断抛起三根嵌有铜钱的棒子,用抛动的棒子去击鼓,边击鼓边歌唱、表演,因而得名。
(二)“三棒鼓”的种类
根据“三棒鼓”的体裁、内容与表演形式等不同,可将其分成不同的具体类型,有利于对土家族“三棒鼓”有一个全面了解。
根据体裁,“三棒鼓”可分为表演与叙事两大类。表演类的“三棒鼓”以表演为主,演、唱、杂耍相结合,抛刀弄棒是其主要特征。叙事类的“三棒鼓”以唱为主,夹杂敲打锣鼓,比如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对子花鼓就属于叙事类,这类“三棒鼓”一般由两人表演,一人敲鼓,一人敲锣,两人对打、对唱。
根据演唱内容,“三棒鼓”可分为祖先来源、神话传说、英雄故事、农业生产、男女爱情、衣食住行、婚育丧葬、社会风尚、卫生医疗、信仰禁忌、俗规俗约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类型。
根据表演形式,“三棒鼓”可分为单人、双人和三四人多种。单人“三棒鼓”在表演时,表演者将马锣挂在胸前,双手边抛棒,边击鼓,边演唱。双人“三棒鼓”由一人击鼓抛棒并演唱,另一人打马锣。三人“三棒鼓”由一人击鼓抛棒,另一人打马锣,一人专耍刀或叉。四人“三棒鼓”在三人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抛刀的人,抛刀多少不定,通常为三把或四把,多的为九把甚至十二把。
二、“三棒鼓”的表演形式
“三棒鼓”表演时不择场地,山野田间、街头巷尾、圩场空地、茶馆酒楼、喜会丧堂等都可随时随地表演,艺人们着装朴素简单,只有在盛大节庆和祭祀仪式时才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三棒鼓”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曲艺形式,演唱时,“花鼓咚咚,听众津津入迷”[2],有时竟通宵达旦。根据演唱者的演唱方法、表演人数以及道具的运用等,我们把“三棒鼓”分成了“以唱为主”、“以表演为主”和“演、唱、杂耍结合”三种表演形式。
(一)以唱为主
一般由二三人组成,表演时,以演唱为主,夹杂抛刀丟棒,角色分工不明显。湘西土家族地区以唱为主的“三棒鼓”表演一般由两人组成,表演者常为一男一女,女人坐着演唱,男人击鼓。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三棒鼓”一般也是由两人表演,一人背圆鼓,手持三棒上下抛礽,边唱边击鼓,另一人敲击小锣帮腔;有时两人你一段我一段的对唱,这种形式的“三棒鼓”表演在土家族丧事的“对啄”和丧事结尾程序中使用最多,常用来较量智慧,增加“三棒鼓”的趣味性。以唱为主的“三棒鼓”演唱曲调相对比较固定,唱词大多数以即兴为主。演唱者用土家语演唱,唱的内容常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既有土家族族源迁徙、英雄人物、神话传说等传统唱本选段,如《祝英台》、《四下河南》、《三打华府》、《大闹淮安》、《陈木匠做官》等;又有《贺龙打龙山》、《飞夺泸定桥》等革命战争题材的故事;还有即兴演唱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日常生活的故事。可见,以唱为主的“三棒鼓”表演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
(二)以表演为主
此类“三棒鼓”表演时可以只有一人,也可以二人或三人,且二人最为多见。一人表演“三棒鼓”时,不插道白,表演者自己抛耍三根嵌有铜钱的鼓棒,用鼓棒击鼓,而且还要敲打马锣。在湘西土家族地区,两人表演“三棒鼓”很有特色,表演时,唱词很少,多为技艺表演,其中人们把打鼓者称为“上手”,他必须承担打鼓、抛刀、演唱等角色,而敲锣的被称为“下手”,主要是配合“上手”伴唱。每当三人表演时,有一人则专门担任抛刀杂耍,刀是表演道具,常用菜刀、柴刀、镰刀、杀猪刀四种,抛耍时至少用三把刀,因为抛刀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而且技巧难度也相当大,技术好的艺人可抛六把刀。抛刀技法主要有:“美女梳头”、“纺纱”、“苏秦背剑”、“砍四门”、“冲天炮”、“黄龙缠腰”、“跑马射箭”等数十套。
(三)演、唱、杂耍结合
演、唱、杂耍相结合的“三棒鼓”在表演时多为二、三人,也有四人的,他们不分角色,集唱、演、耍、打于一体,除击鼓伴唱外,还可以表演多种技艺,如“白蛇吐箭”、“麻雀钻竹林”、“单跨花”、“双跨花”、“单背花”等,其中还要耍弄飞刀、钢叉、火棍等。演、唱、杂耍相结合的三人“三棒鼓”表演则一人抛棒击鼓并演唱,另一人敲击马锣兼以伴唱,还有一人反复抛刀,尖刀在空中飞舞,使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四人表演的“三棒鼓”已具有戏剧雏形,犹如生、旦、末、丑角色,一人演唱、一人击鼓、一人敲锣、一人抛刀,并夹杂帮腔,独唱、齐唱、对唱、领唱随机发挥,见景生情。此类“三棒鼓”唱词以即兴为主,唱词中常常带有祝福、恭维的话,而且常常夹有俏皮话、粗话等,经常运用排比、比兴、对偶、押韵等手法。但有时也运用固定曲调,难度不大,容易上口。
三、“三棒鼓”的表演内容
“三棒鼓”是土家族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从明代至今,每逢节庆,“三棒鼓”艺人都要结伴而行,走村串户,相互恭贺。若遇红、白喜事,户主要邀请“三棒鼓”艺人前来表演。解放前,土家族人为了糊口,纷纷以打“三棒鼓”的形式沿路讨乞,而且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一种走唱形式。“三棒鼓”的表演内容非常丰富,有说唱祖先来源、历史故事、英雄传说,有说唱社会现象、山川景物、男女爱情,有说唱事实政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等等。根据唱词内容的不同,我们把土家族“三棒鼓”分成“民俗生活”、“祭祀”、“传奇故事、”“现代创作”等四种类型。当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安安送米》可以说是属于“民俗生活”类的“三棒鼓”,但它也可以说是“传奇故事”类的“三棒鼓”,因为不论何种类别的形式,其本质特征都是叙事,都是用说唱艺术形式来表达思想,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而已。
(一)民俗生活类
民俗生活类的“三棒鼓”有:《黄四姐》、《壮丁苦》、《劳动歌》、《高高山上一树槐》、《郎爱姐儿好人才》、《桑不缠柳柳缠桑》、《货郎歌》、《螃蟹歌》、《单身汉歌》、《青蛙歌》、《结婚歌》、《十送》、《十想》、《猜字歌》、《夸妹歌》、《采茶歌》、《二人相交要长久》、《思妻歌》、《远幺姑》、《儿多母苦》、《五月龙船》、《世人苦》、《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父子之间》、《八仙庆寿》、《韩湘子庆寿》、《仙姬送子》、《这山望着那山高》、《太阳落山四山红》、《夫妻恩爱到白头》、《只盼快些起东风》、《怀胎歌》、《玻璃灯盏挂堂前》、《苏州打货杭州买》等。
(二)祭祀类
祭祀类的“三棒鼓”有:《创世歌》、《诰祖辞》、《舍巴歌》、《田大官人》、《赶猎号子》、《升匾歌》、《上梁歌》、《鲁班师傅》、《摇钱树》、《求子歌》、《保平安歌》、《盆斋会》、《目连救母》、《白蛇传》、《封神榜》、《送阳春》等。
(三)传奇故事类
传奇故事类的“三棒鼓”有:《三国》、《水浒》、《西游记》、《二十四孝》、《劝世文》、《秦雪梅吊孝》、《白蛇传》、《目连救母》、《文王访贤》、《宝钗记》、《秦香莲》、《错断狄龙案》、《绝处逢生》、《聚义除奸》、《风波亭》、《诸葛亮吊孝》、《太平天国》、《仁贵回窑》、《比武招亲》、《天宝图》、《梁山伯与祝英台》、《四下河南》、《三打华府》、《张四姐大闹东京》、《大闹淮安》、《重阳儿落难》、《陈木匠做官》、《卖身葬父》、《安安送米》、《朱氏割胆》、《琵琶宴》、《滴血成珠》、《闹五更》、《孟姜女寻夫》、《三借芭蕉扇》、《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探郎歌》、《卵蒙挫托》、《将帅拔佩》、《春巴妈》等。
(四)现代创作类
特别是解放以后,“三棒鼓”艺人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编演了许多新曲目,比如宣传农业生产、计划生育、社会保险、合作医疗、气象谚语等等。现代创作类的“三棒鼓”有:《春耕生产歌》、《地膜包谷就是好》、《二十四节气歌》、《毛主席派来医疗队》、《赤脚医生歌》、《土家有了新铁牛》、《土家喜事多》、《飞夺泸定桥》、《贺云卿打龙山》、《桑植出贺龙》、《歌唱计划生育》、《社会保险歌》、《合作医疗歌》、《共产党就是好》、《我们的好支书》、《华主席到洛塔》、《工作队员是土家的贴心人》等。
四、“三棒鼓”的结构
土家族“三棒鼓”的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句式结构、旋律结构与语言结构。
(一)句式结构
土家族“三棒鼓”主要是上、下句对应式结构,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各种变化,句式讲求简洁、押韵。比如在上下句对应式结构基础上发展成的四句式结构,起承转合明显,歌词和旋律在节奏上对应,歌词的标准形式为“五、五、七、五”。如这首流传于湖北来凤的“三棒鼓”《土家特色歌》:“土家特色多,一时难得说;地龙演出巴地梭,又是一绝活。”其句式结构图如下:
乐句 a b b1 c词句 五五七 五小节数 3 3 4 5落音 6. 1 2 3
有时,“三棒鼓”也有“七、七、七、七”的句式,但很少见。无论是“五、五、七、五”句式,还是“七、七、七、七”的句式,都必须押韵,要求一韵到底,但是在一板鼓词唱完以后,才可以换韵。
(二)旋律结构
土家族“三棒鼓”的旋律结构基本是相同的,都是以la、do、re或la、do、re、mi为骨干音;旋律下行时,落音为la。在考察中发现,土家族“三棒鼓”常为单曲体,四句一循环,速度、音调、情绪等都随着演唱内容的不同而有区别。如这首流行于湖北鄂中天门地区的“三棒鼓”《逃水荒》[3]:
其曲式结构如下:
前奏(帽子头)(1)(2)(3)
从歌曲曲式结构来看,歌曲由开始的一句两小节过渡到一句三小节再发展到一句三小节,运用了由短到长的渐变的创作方式,构成了“起、承、转、合”四个乐句。
G调:G[前奏(帽子头)(3)+a(2)+b(2)+c(3)+d(3)]。音乐在保持主题的前提下,旋律走向稍有变化。
(三)语言结构
土家族“三棒鼓”的唱词主要用汉语来演唱,有时也用土家语演唱,表演时唱词多为即兴创作,而且是大量地运用口头语言,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三棒鼓”结构短小,语言朴实,但有固定的格式。“三棒鼓”语言讲究字正腔圆,句句必须押韵,并且常常采用夸张、借代、对照、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俗易懂、幽默诙谐。“明七暗八”是土家族“三棒鼓”独有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把句末的词语或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省略不唱,从而达到句式整齐和押韵合律的整体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多半是用在每段的第三句(七字句)中,所以叫“明七暗八”[4]。如这首《三棒鼓》:“周围无人家,哪里去找茶;只有找口清汤寡(水),又用么子拿。”
土家族“三棒鼓”在表演时为了追求押韵、自然,一般在唱词中或句尾加入衬词,如“儿”、“哒”、“呀”、“约”、“嗯”等,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结构。
五、“三棒鼓”的音乐特点
(一)旋法
土家族“三棒鼓”的旋律多为单曲体,旋律简单,以级进为主,四句一循环。在旋律发展过程中,一般的音列是以la、do、re和la、do、re、mi为基础,旋律进行常以级进、三度小跳为多见,同时兼有四度或四度以上的大跳,较少出现超过五度的大跳进行,有时也会出现同音反复或舒而不展,形成一种平稳、自然的旋律走向。“起、承、转、合”是“三棒鼓”旋律发展的基本原则,在旋律进行中,艺人们常用“转部”来丰富调式和节奏,使旋律节奏发生对比性变化。
(二)调式调性
五声音阶是“三棒鼓”旋律的基本构成形式,它以“la、do、re、mi”构成的四声音列和五声音阶为主,多为宫调式和徵调式。在鄂西土家族地区,“三棒鼓”多以“宫、商、徵、羽”四个音为主构成独特的四声音列[5],而且又常以“宫、徵、羽”结尾,既然“三棒鼓”的旋律调性思维是建立在“四声音列”结构之上,那么,它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用其固有的手法,确定其独特的个性。如这首流传于重庆黔江地区的“三棒鼓”《抓壮丁》[6]:
从上例乐谱中可看出,这首“三棒鼓”虽然只有简单的“la、do、re、sol”四个音高,而且do和re也曾出现,但其并不能成为这首歌曲的主干音,主干音最后还是落在sol上。正因为这首歌的四个主干音不断变化与交织,才使得“三棒鼓”这种说唱艺术具有特别浓厚的土家族民族色彩和风格。一般情况下,“三棒鼓”歌中的徵音出现次数少,出现时,往往都在句末曲尾,有的仅仅出现在曲尾终止,有时作为经过音,从而形成了土家族“徵调式羽性色彩”的特性调式。
(三)节奏节拍
土家族“三棒鼓”多为2/4和4/4拍,由于受到语言节奏和语速的影响,节奏较为明快,多用八分冬节奏和十六分节奏,组合方式常见的节奏型有:
笔者认为,土家族“三棒鼓”的节奏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土家族语言节奏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因为土家族语言的节奏韵律就是土家族音乐旋律形成的主要元素。二是受到土家族人长期劳动、生活的影响而形成的。
(四)伴奏
土家族“三棒鼓”主要是靠锣鼓伴奏,锣鼓伴奏的固定模式是不变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程式化。表演“三棒鼓”时,一般先击锣,然后开始演唱,每唱完一段就要以击锣为过门紧接下段,节奏比较固定。锣鼓伴奏起着稳固节奏的作用,无论乐句的长短,锣鼓节奏没有变化,待到唱完一段后,锣鼓可以多打两遍。“三棒鼓”在演唱前,都要用鼓敲几小节“帽子头”,鼓的节奏非常灵活,可以敲打出不同节奏类型的“帽子头”。
[1]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三棒鼓的考察研究[J].音乐研究,2002 (3).
[2] 龙山县志[G].(清)光绪版:151.
[3] 胡曼.湖北三棒鼓[J].中国音乐,1983(4).
[4] 向华.土家族花鼓词特征探析[J].四川戏曲,2005(5).
[5] 熊晓辉.土家族跳丧舞的表现形式与艺术特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6] 龙泽瑞,向熙勤.中国土家族牛角腔民歌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71.
责任编辑:胡晓
C95-05∶J607
A
1004-941(2013)03-0007-04
2013-04-11
教育部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土家族土司音乐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YJA760075)。
熊晓辉(1967-),男,湖南凤凰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音乐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