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物理相对论部分教学中的几点探讨

2013-03-11朱小芹

物理与工程 2013年4期
关键词:前提条件时空观洛伦兹

唐 煌 朱小芹

(江苏理工学院数理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工科大学物理的教学中,狭义相对论部分学时很少,而其内容又相对深奥,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一知半解,他们只是形象地对是否有时空隧道、时间能否倒流等科普甚至科幻感兴趣,却不理解正确的理论,更不理解理论所要求的前提条件.同时,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部分参考书中,有关内容叙述得不太严谨,这样,初学者要真正掌握这些概念比较困难.本文选取了狭义相对论部分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究其根本原因,寻找内在的物理本质.

1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由式(1)可知,在S 系中,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同时发生,即t1=t2,Δt=0,Δx≠0,则在S′系中,Δt′≠0,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

这里错误的关键还是学生忽视了长度收缩的前提条件:同时测量运动细杆两端的坐标.杆的原长或固有长度是杆静止时测得的长度,测量时不必同时记录杆的两端坐标,由于杆是静止的,其两端坐标值不变,同时记录或不同时记录其结果一样,当杆运动时,要求同时记录其两端的坐标,而用此两端坐标差作为杆的运动长度.

可见,在相对论时空观的学习中,关键还是正确利用洛伦兹变换,特别要注意它们的前提条件.大多数教材都是先给出洛伦兹变换,再通过洛伦兹变换讲解相对论时空观[2,3],但也有教材先介绍相对论时空观,再讲洛伦兹变换[4],让学生先定性了解,再定量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课后通过洛伦兹变换再去思考相对论时空观,这样效果也不错.

2 狭义相对论中的因果关系

在相对论教学中,很多学生受到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的影响,总是认为因果关系会发生颠倒.若A 和B 是S′系中的两个事件,A 是原因,B 是结果(A 先发生,B 后发生).他们认为总能找到一个惯性系S,在S 系中,B 先发生,A 后发生,出现因果顺序颠倒的现象.其实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相对论中,因果关系不会发生颠倒.

设A、B 两个事件在S′系的时空坐标分别为(x′A,t′A),(x′B,t′B),S′系相对S 系以速率u 沿x 轴正向运动,由洛伦兹变换可知,在S 系中,

由式(3)可见,如果x′B>x′A,则只要t′B>t′A,必有tB-tA,即在S′系中测得A 先于B 发生,在S系中测也是A 先于B 发生.

如果x′B<x′A,则有可能t′B>t′A,而tB<tA,也就是在S′系中测得A 先于B 发生,有可能在S 系中测得B 先于A 发生.但是这种时序颠倒的情况只能发生在彼此无关的两事件之间.

3 狭义相对论中的质量

4 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知道学习相对论时空观的关键还是洛伦兹变换,同时要特别注意其前提条件;了解相对论不会改变因果关系;以及有争议的动质量概念.相对论的学习,值得讨论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著名的“孪生子佯谬”问题,光靠狭义相对论不能很好地解释,还需要广义相对论的知识才能解释清楚[10].更多的问题,还需要大家去探讨,科学总是在不断的思索和怀疑中前进的.

[1]过祥龙,董慎行.基础物理学(上册)[M].2版.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39.

[2]程守洙.普通物理学(1)[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29-246.

[3]马文蔚.物理学(下册)[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6-195.

[4]毛骏健,顾牡.大学物理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7-142.

[5]Adler C G.质量真的与速度有关吗,爸爸?.[J].吴治隆,译.大学物理,1991,10(3):25-28.

[6]Okun L B.质量的概念[J].马文麒,译.大学物理,1992,11(2):29-31.

[7]朗道,栗弗席兹.场论.[M].任朗,袁炳南,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37-38.

[8]Sandin T R.为相对论质量辩护[J].邓淑琴,译.大学物理,1994,13(8):20-24.

[9]张三慧.也谈质量的概念[J].物理与工程,2001,11(6):5-11.

[10]吕嫣,段家兴,图雅,等.对双生子佯谬问题的几种解释[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3):384-386.

猜你喜欢

前提条件时空观洛伦兹
基于KF-LESO-PID洛伦兹惯性稳定平台控制
高中物理解题中洛伦兹力的应用
康德时空观的理论背景与发展形成
幻境与宿命——喜玛拉雅时空观的当代再诠释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浅谈高考历史学科的整合与长效复习模型——新时空观的构建与运用
二次根式题常见错解剖析
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互动阐述
浅析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前提条件
教学过程不确定性的应对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