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胆化石合剂治疗胆石症50例

2013-03-10贾广义杨振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胆石症利胆排石

贾广义 杨振会

利胆化石合剂治疗胆石症50例

贾广义 杨振会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枣庄277300)

利胆化石合剂;胆石症;中医药疗法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特点是右胁胀痛,甚则剧烈疼痛或绞痛,痛时牵及肩背。常反复发作,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和精神及经济负担。西药治疗尚无特效药物,手术疗法病人痛苦大,不易接受。针对这一难题,我们在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的最新成果,经科学组方,制定了利胆化石合剂,具有利胆化石、解痉止痛、排石清热等功效,经临床应用,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胆石症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纽。两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39岁;胆囊结石36例,胆总管结石19例,肝内胆管结石3例,其中胆囊结石呈泥沙样者19例,B超有明显胆汁瘀积者13例,伴有明显黄疸者21例。对照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41岁;胆囊结石者39例,胆总管结石9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其中胆囊结石呈泥沙样者32例,B超示有明显胆汁瘀积者12例,伴有明显黄疸者20例。服药10天、20天、30天分别统计疗效。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金钱草30g,海金沙30g,柴胡10g,黄芩10g,栀子10g,茵陈30g,茯苓30g,鸡内金30g,郁金12g,川楝子12g,延胡索15g,白芍15g,白术10g,甘草6g。取上述诸药投入砂锅中,加水1000ml,稍搅拌后将水滤出,再加水2000ml,文火煮沸20分钟,取汁500ml;二煎加水750ml,煮沸20分钟后,再取汁500ml,两种药液混合入干净容器备用。每日2次,每次500ml,温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多饮水,调节劳逸,动静适宜,饮食以清淡为主,切忌暴饮暴食及食用膏粱厚味,勿酗酒。

1.2.2 对照组 采用地王集团生产排石饮液,每次10ml,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

1.3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疗标准》制定诊断标准如下:右胁部胀痛或不适,痛甚时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查体可发现右上腹压痛,腹肌紧张,莫菲氏征(+),有时可触到肿大之胆囊,B超、CT、腹部平片可见到胆系结石阴影,血象一般正常,有时可见异常,肝功一般正常,有时可异常。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结石排出,经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石阴影消失;有效:结石缩小或减少1/2以上,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经治疗30d,症状改善不明显,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石阴影无变化。

2 结果

2.1 疗效 见表1、表2、表3。

表1 治疗10d疗效统计[n(%)]

表2 治疗20d疗效统计[n)%)]

表3 治疗30d疗效统计[n(%)]

从以上三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治疗30d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由此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

2.2 验案举例 例1:某男,46岁,因右胁部胀痛不适20余天,于1999年6月3日来我院求治。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有烟酒嗜好,20天前即感右胁部胀痛,当时未介意,疼痛渐重,故来诊。查体:神志清,精神尚可,巩膜无黄染,右胁部叩击痛明显,莫菲氏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B超示: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系感染。服用利胆化石合剂10d,症状基本消失。服20d时症状完全消失,继服利胆化石合剂10d,复查B超胆囊无结石声象。随访180d无异常。

例2:某女,50岁,因右胁部不适2月,于1999年11月4日诊。2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胁部不适,纳可,未作任何诊治,近10余天,尤感不适,症状加重,纳少,食后腹胀。查体:神志清,查体合作,巩膜无黄疸,心肺听诊无异常,莫菲氏征(+),右胁叩击痛明显。舌质淡红,苔薄略腻,脉弦。B超示:胆囊结

石。服利胆化石合剂20d症状消失,继服10d,B超复查末见结石阴影。

3 讨论

胆石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结石成份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及胆固醇和胆色素两种含量相近的混合结石。胆道感染、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和胆汁淤积等因素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并存。我国北方以混和性结石多见,南方以胆色素结石为多。祖国医学认为其形成与饮食偏嗜、忧思暴怒、外邪侵袭、湿热久蕴等关系密切。其病机为气滞、热郁、瘀血、沙石、湿热致使肝胆气郁,胆失通降,久而气滞及血或郁而化火。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正气渐虚,邪恋不去,痰浊湿热,久酿成石,最终导致胆腑气机通降失常。一般治疗得当,则湿退热解而愈。若失治误治,可致阴液耗损,阴损及阳导致厥脱。

方中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利胆化石、排石,清利肝胆之湿热;茵陈、柴胡、黄芩,栀子、大黄清热利湿疏肝利胆退黄;茯苓、白术健脾利湿;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白芍、甘草缓急止痛。上述诸药共用,有协同效力,共同发挥利胆、化石、排石、止痛之功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金钱草、海金沙、大黄、鸡内金、郁金有明显增加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作用。全方利而不伤正,清而不败胃,祛邪与扶正并用,治标与治本同施。从而使胆腑气机功能通降失常归于正常,胆囊结石能承顺下行,顺利排石。临床治疗胆石症50例,总有效率86%,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1.077

1672-2779(2013)-21-0103-02

杨 杰

2013-07-28)

猜你喜欢

胆石症利胆排石
排石汤结合电针穴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分析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胆石症的易感因素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教你一套排石操
胆石症实验动物模型及其中药治疗研究进展
练习排石操助排石
脂肪肝与胆石症可以“异病同治”
中药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76例体会
清肝利胆汤治疗胆腑郁热型胆胀42例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