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实验研究
2013-03-07尹念龙
尹念龙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核心,结合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教学过程[1]。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实行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为了检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整体效果,本文试图通过“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影响下,设置实验研究和设计问卷调查,对实验前后实验对象的体质、体育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各指标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检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实践效果,揭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对大学生体质、体育态度和心理健康指标等影响的规律,归纳其影响下大学生体质、体育态度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关系,总结其实施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结合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措施,提供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而促进合理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模式研究概况
1.1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模式的结构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是高校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贯彻高校《全民健身条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创建出的一种全新实效的的教学模式,它包括体育教学俱乐部和课外体育俱乐部两个部分[2]。
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为基本手段,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课外体育俱乐部包含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队训练等,配备专业指导员或教师是课外体育俱乐部正常运转和发挥功效的重要保障[3],并负责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活动进行指导和培训学生骨干,指导组织各种形式和层次的体育竞赛和运动队训练,提高学生组织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的能力,壮大学生体育骨干的队伍。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学俱乐部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课外体育活动、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4]。
1.2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模式的管理方式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采用校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下的双轨管理和分层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即课内教学采用校体委一体育部一各单项俱乐部一班级俱乐部的四级管理方式。课外体育锻炼采用副校长主管下的校体委一校团委领导下的校学生会俱乐部联合会和体育部相配合一院系学生会俱乐部联合会一年级俱乐部联合会一班级俱乐部的五级学生自主管理方式[4]。
1.3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方式及培养目标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学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培养过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两者各自逐步发展,又相辅相成[5]。体育教学俱乐部和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方式因教学侧重点不同而有所不同。大一、二年级学生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教学方式以体育教学俱乐部教师教授为主,结合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师指导为辅,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和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明确体育锻炼价值,习得运动技能,增强参与体育锻炼意识,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项运动技术养成锻炼习惯。大三、四年级同学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主要以教师辅导为主,学生自主练习或充当指导员课内实习,具有独立设计、安排锻炼的能力,形成锻炼习惯,具备完全独立锻炼能力。
1.4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课内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评价体现考评制度对学生参与运动的引导作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建立了包括专项与基础理论知识、专项与基本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出勤和课堂表现以及课外体育参与五块内容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2]。考核的方法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只要参加课内教学的出勤率达到规定百分比例,业余锻炼的出勤率达到规定次数,可获得60分基础分。根据参加不同的比赛加上不同的分值;考教分离进行技术考评;平时成绩由教师和学生间互评,最后通过计算机软件综合评判;体育知识采用作业或问答形式进行[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广东工业大学篮球、乒乓球、游泳、跆拳道和羽毛球五个体育教学俱乐部内各随机抽取男生60人,女生30人,共450人,其中男生共300人,女生共150人。
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期刊网查阅“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研究文献40余篇。
2.3 实验法
2.3.1 测试指标
聘请体育专业人员实验前后测试:体重指数BMI(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50 m、女生800 m(男生1 000 m)、坐位体前屈;聘请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测试,采用SCL-90(Symptom checklist-90)为测量工具,于实验前后两次对研究对象心理健康指标进行测试。
2.3.2 实验方案
研究对象男生300人,女生150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男生150人,女生75人,对照组活动方式是以传统的统一固定内容课堂教学结合课余自由练习的模式,实验组实行以“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课堂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结合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模式),实验时间为一学期。
2.4 问卷调查法
设计学生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所持的认知、情感、意向及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等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并与SCL-90问卷装订合成份,于实验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共两次问卷调查,每次采用亲自发放与回收的方式,每次发放问卷450份,总有效回收率≥93.6%,每次间隔15天进行信度检验,信度系数γ≥0.903。聘请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的12位专家对本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确认问卷结构合理、内容贴切的反映问卷主题。
2.5 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的数据和测试数据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后体育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行为指标的变化及分析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正确的体育态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6]。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目的是一种身心发展的体验、知识和技能在个人意义上的发现、加快个体社会化进程目标的追求的正确认知,并非是为了考得较理想的成绩并顺利通过考试的错误认知[7]。从表3看出,对照组实验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保持在较低状态没有明显改善(P>0.05),情感、意向水平有显著下降(P<0.05),行为水平变化并不明显(P>0.05)。这说明传统固定的教学模式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发挥不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而实验组实验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明显改善(P<0.05),情感、意向和行为水平变化都明显提高(P<0.05)。“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是建立在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的基础上,把课外体育锻炼作为体育课教学的延续,确保学生课上与课下锻炼的连续性,是解决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脱节的有效办法之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随着大学生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认知水平提高,情感水平增强,喜爱程度的加深,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积极主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逐渐养成。
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差异不具有显著性;1)认知——你认为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目的是否是为了考得较理想的成绩并顺利通过考试?①赞成,②介于两者之间,③不赞成;2)情感——你是否喜爱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①喜欢,②介于两者之间,③不喜欢;3)意向——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的教学中,你的学习行为倾向是采取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①积极主动,②介于两者之间,③消极被动;4)行为——你一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是多少?①一周≥3次,②1次≤一周≤2次,③一周<1次。
4 实验后体质指标的变化
体质是人的质量。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可以反映人体的生命活动、运动能力的水平。从表2、3来看,对照组实验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值同实验前比较均有变化,但变化均不显著(P>0.05);实验组实验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值同实验前比较均有变化,变化均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就失去了自主性,既不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体育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主张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不仅以“三个自主”为核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其体育能力,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俱乐部中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保持体育教学与课余体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8]。学生的端正了体育态度,提高了体育认识,养成了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自然增强。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前后体育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行为指标平均值的比较(﹪)
表2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前后男生体质指标平均值的比较
表3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前后女生体质指标平均值的比较
5 实验后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及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9]。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是释放压力和调整心理的有效方式之一。
根据SCL-90量表的使用说明,如果被试者在该量表中某项因子得分≥2,表示在这项因子中存在着轻度不良心理反应,如果被试者在该量表中某项因子得分≥3,表示在这项因子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症状[10]。表4、5的数据说明,实验前,被试者存在着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不良症状,其中又以抑郁、人际关系和偏执等不良症状为尤为突出。采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后,实验数据显示,SCL-90量表各因子分≥2和≥3的人次分布上发生了较为明显变化,人数分布在以上3个维度的都有明显下降(P<0.05),存在着轻度不良心理反应和明显心理症状的人数明显减少(P<0.05)。这表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趋势,其中,抑郁、人际关系和偏执等不良症状具有明显减轻的趋势。“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学模式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里从事自己喜欢的运动,认识提高了,心情舒畅了,行动积极了,身体素质增强了,身心和谐了。
表4 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人数百分比变化的比较分析表
表5 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均分的比较分析统计结果表
6 结论
1)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后学生的认知水平还保持在较低状态没有明显改善,情感、意向水平也明显下降,行为水平变化并不明显,而实验组实验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明显改善,情感、意向和行为水平变化都明显提高;2)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值同实验前比较均有变化,但变化均不显著;实验组实验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值同实验前比较均有变化,变化均具有显著性,成绩明显提高;3)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后男女生在SCL-90各个维度的评价因子分≥2和因子分≥3评价的人数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组实验后男女生在SCL-90各个维度的评价因子分≥2和因子分≥3评价的人数显著降低;4)研究结果表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能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情感和意向水平,端正体育锻炼的态度,有效改善大学生体质,增强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1] 刘志敏,丁振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的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探索[J].体育与科学,2008,5(3):82-86.
[2] 欧阳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与发展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3):376-378.
[3] 尹念龙.体育俱乐部配备专业指导员对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J].体育学刊,2010(9):69-71.
[4] 雷继红,贾进社.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3):109-111.
[5] 孙俊伟.高校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8(4):63-65.
[6] 尹念龙.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4):74-77.
[7] 李浩然.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影响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3):10-12.
[8] 尹念龙.体育选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32-35.
[9] 谢 敏,葛耀君.体育新课程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的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6):60-63.
[10]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94(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