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学者李贽文化心态的多元性和冲突性
2013-03-06马倩
马倩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2.西北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10069)
回族学者李贽文化心态的多元性和冲突性
马倩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2.西北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10069)
李贽是中国晚明的思想文化巨人,其自由和批判精神使人印象深刻。文章以翔实文献为依据,主要对他的文化心态的多元性和冲突性进行了深挖掘,认为其家庭和时代背景对于他思想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并逐次梳理了他的思想变化,主要阐述了由儒转佛最后三教归儒的过程。
李贽;焚书;续焚书;文化心态;儒佛道
大家对李贽印象最为深刻的,应该是他那种“有家弃家,有官弃官,有发弃发”的与常人不同的“异端”生活。袁中道在《柞林纪谭》中写到:“柞林叟,不知何许人,遍游天下,至于郢中,常提一篮,醉游市上,语多癫狂。庚寅春,止于村落野庙。伯修时以余告,寓家入村共访之。扣之,大奇人,再访之,遂不知所在。”文中的柞林叟,就是李贽。李贽是一个多元性和冲突性并存的综合体,长期以来一直被传统社会目为“人妖”,被儒家学者目为“异端”。[1],黄仁宇教授在《万历十五年》对李贽的总体评价为:“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2]P177诚如李贽在《豫约·感慨平生》中所说:“余唯以不受管束之故,受尽磨难,一生坎坷,将大地为墨,难尽写也。”究竟是何原因使李贽墨不尽写其人生,本文试做浅探。
李贽,回族,字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生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李贽自幼丧母,家庭以经商为主。二十岁娶妻生子,生活负担日趋加重,遂走上了科举之路,二十六岁中福建省乡试举人,开始了二十余年的官场生活。一生足迹从中原地区到东南沿海,从南京北京到西南边陲。因对官场的不满和其耿直的性格,他中年辞官,专志著书写作,晚年生活漂泊不定,最终因反对封建礼教,不满当时的腐败政治,被视为“异端”,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最终在大牢里结束了他精彩和无奈的一生。
李贽生活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晚明时期,这一时期沿海地区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工商业和市民阶层不断壮大,要求发展自由商品经济;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日益加强,有了更为严密的东西厂和里甲制度以维护其腐朽统治,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思想上,自明朝开国就将程朱理学定为官方哲学并与封建统治紧密结合,禁止“妖言妖书”,思想界整体沉闷,各种实用思潮陆续出现,并且出现了一批反传统儒学的思想家,李贽正是那个时代的先驱。
提到李贽思想的多元性,就不得不说到泉州。早在唐代,泉州刺桐港就是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在宋元时期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之誉,人文荟萃,文化昌盛,被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西文化长期在此交流汇聚。陈开俊等汉译《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刺桐(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由此可看出,泉州在海上贸易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俨然已经成为中外贸易的枢纽,成为了世界经济文化交往的十字路口。
泉州历来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我们从现存的各类宗教建筑、碑刻等古迹中,可以看出它的多元的文化特征。泉州历史上历经了几次大的民族文化融合。泉州的原住民为古越族,晋室东迁之后,其中大批人来到泉州,将中原的文化,如儒教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带到了泉州,促成了中原文化和越族文化的逐渐融合。当时相当数量的阿拉伯船只,以及波斯、印度、东南亚等国的使节、僧侣、商人和传教士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其中很多人在泉州定居,与当地的女子结婚,繁衍后代,并且带来各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习惯,这些文化也渐渐融汇到泉州的本土文化之中。这里也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李贽与伊斯兰教的不解之缘源于祖辈李弩。李弩外出经商后皈依了伊斯兰教,娶了外国女人,遵守回教的生活习惯。有了这样伊斯兰家族的背景,加上又在泉州这种文化环境里成长,所以他从小就有开放的心态,乐于接受新思想。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使得李贽的思想不断变化、深化。正如他在《阳明先生年谱后语》中说:“余自幼倔强难化,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道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犹恶”。李贽早年以儒生的身份入朝为官,也很推崇道家的思想,且注释老庄。晚年弃家弃发遁入空门,参悟禅理。他的著作中既有对儒家学说的评判,也有对道家思想的发挥,晚年更有对于佛家禅理的通俗解说。他曾经对自己的经历有过一段记叙:“某生于闽,长于海,丐食于卫,就学于燕,访友于白下,质正于四方,自是两都人物之渊,东南才富之产,阳明先生之徒若孙,及临济的派,丹阳正脉,但有一言几乎道者,皆某所参礼也,不扣尽底蕴固不止矣。”[3]P245
李贽一生的思想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如下表:
李贽自幼丧母,七岁“随父白斋读书歌诗,习孔文。”[3]P185自幼熟读四书五经,促成了他独立的性格:“丈夫在世,当尽自理。我自六七岁丧母,便能自立,以至于今七十,尽是单身度日,独立过时。虽或蒙天庇,或蒙人庇,然皆不求自来,若要我求庇于人,虽死不为也。”[4]P19随后遵循儒学担负起养家重任,考取功名,三十岁起走上为官之路,后官至四品,相继出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其间操持弟妹嫁娶,迎养父母,安葬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守孝三年,修身养德,这一系列完全都是按儒家标准要求自己,并以“儒学”为学,以“儒生”自称,即使后来他弃家弃发,也仍不讳言自己是一个儒者。李贽言到:“夫卓吾之落发也有故,故虽落发为僧,而实为儒也。是以首纂儒书焉,首纂儒书而复以德行冠其首。然则善读儒书而善言德行者,实莫过于卓吾子也。”[5]P1并在诗中写到:“为儒已半世,食禄又多年”[5]P1可见,李贽对儒家思想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李贽对于孔子的道德和学问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道德之重足以庇阴后人”,“孔子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十”[3]P62,但是,由于李贽“倔强难化”的个性和他对儒学独特的见解,他特别不满以儒学正统自居的程朱理学,在《卓吾论略》中说到:“稍长,复愦愦,读注不省,不能契朱夫子深心”,由于对程朱理学的不认同,从而萌生了他后来对儒学的批判。
儒家思想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不断显示出对自由思想的压制和对自然人性的压抑。在历经官场磨难后,他极力批判儒家思想。这种批判,并非一概否定孔子及传统儒学的价值,也并非抨击孔孟等人,而是反对虚伪的假道学。在李贽看来,“古圣之言,今人多错会”,“今之称学道者,徒有名而无实”[3]P54所以李贽抨击儒教,主要是痛恨后世诸人利用和歪曲孔孟经典,达到其谋官富贵的目的。诚如臧嵘先生的精彩论述:“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是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正是因为此,就算在晚年李贽仍然坚持三教归儒,并没有由此丝毫偏离,可见他受儒学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李贽在否定儒家思想和理学的同时,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明朝中叶,阳明心学兴起,与程朱理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抗,在民间士人中影响很大。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都吸收了佛教思想,而在表面上又排斥佛教。程朱理学从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角度,视佛教为“异端”、“邪说”,进行了严厉的责难和猛烈的攻击。而阳明心学更接近于禅宗,学者更容易以此接近佛教,特别是后来心学分化至泰州学派,学者多为佛门中的居士,李贽既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李贽四十岁以后,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接受阳明心学,对佛学的研究也始于此。李贽出生的时代正是心学盛行之时,王艮等人则将儒家思想世俗化,平民化,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命个体的主体性,人的正常欲求得到肯定,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形成鲜明对比。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他的交友圈多为泰州学派的人物。李贽对各家思想保持着宽容的态度,他曾讲过:“愿作圣者师圣,愿为佛者宗佛。……故敬有志于道,则在家可也,孔、孟不在家乎?出家可也,释迦佛不出家乎?”[3]P10。这一思想基本反映出李贽已受泰州学派的影响,以泰州学派的立场上去理解儒学和佛学。所以,这时期他的思想基本是儒佛并存,并逐渐由儒转向佛。
姚安三年是李贽佛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李贽五十一岁的时候任姚安太守,在公务之余,常与当地名僧探讨佛法,李贽本人也说过:“五十以后,大衰欲死,因得朋友劝诲,翻阅贝经,因于生死之原窥见斑点”,又讲“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4]P66。可见,李贽五十岁以后,思想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儒生彻底归佛。这时他笔下的孔子,也成了出世的佛化形象:“视富贵如浮云,唯与三千七十游行四方,西至晋,南至楚,日夜皇皇以求出世知己。是虽名在家,实终生出家者矣”[3]P79。
李贽在由儒转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教融合的想法。他在《续焚书·三教归儒说》中提出:“儒、释、道之学,一也,以其初皆期于闻道也”,即“然其斯于闻道以出世一也”。这里虽说“归儒”,实际上是以佛家的思想理解儒;他所讲的“闻道”,也不是儒家、道家所讲的道,而是佛家的出世解脱之道,所以他最后又讲,“今之欲真实讲道学以求儒、道、释出之旨,免富贵之苦者,断断乎不可以不剃头做和尚矣”。李贽的矛盾冲突也正在此,他的一生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既对客观现实不满,又无力改变现实,既痛恨儒学,又深受其影响。
此外,李贽还受到家族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影响,甚至连李贽的葬礼都是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完成的。《续焚书》卷四《李卓吾先生遗言》写到:“未入坑时,且阁我魄于板上,用余在身衣服即止,不可换新衣等,使我体魄不安。但面上加一掩面,头照旧安枕,而加一白布中单总盖上下,用裹脚布廿字交缠其上。”[4]P104完全遵照了伊斯兰教葬礼的从简,急葬,土葬。由此观之,李贽的思想呈现出多元性和冲突性特征。
总之,李贽学术思想的多元性并不意味着冗杂,他思想的变化过程,也可视为他在探寻精神上的至圣境界,是一种心灵的彻底解脱,精神的绝对自由。李贽晚年非儒非僧的生活方式,其实更真实的反映了他的精神追求不可得的痛苦过程,隐藏在其异端行为之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因为儒释道三教都无法满足他的精神需求。
[1]吴虞.明李卓吾别传[C].\李贽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
[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李贽.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李贽.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李贽.初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
TheDiversity and Conflict of HuiScholar Li Zhi's Cultural Mentality
M A Q ian
(Shan x i International Trade Institute,N or thwesternUniversity,X i'an Shan x i 712046)
Li Z hi is a Chinese ideological and cul turel giant of the late M ing dynasty,his f ree and critical spirit are very impressive.B ased on detai led l iterature,the ar 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diversity and cinf l ict of his cul tural mental ity.It bel ieves that his fami ly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have decisive impait on his thonghts,and cards his idea change,mainly elaborates the process of turning confucianism to B uddhism,and then to Confucianism.
Li Z hi;B urning B ooks;Continue B urning B ooks;Cul tural M ental ity;Confucianism,B uddhismand Taoism
B248.91
A
1672-2094(2013)02-0040-03
责任编辑:周哲良
2013-03-17
马 倩(1982-),女,回族,陕西西安人,文学硕士,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讲师,现为西北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