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2013-03-06沈海霞程自拓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灰阶准确度良性

沈海霞,程自拓

(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B超室,浙江德清313200)

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沈海霞,程自拓

(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B超室,浙江德清313200)

目的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因乳腺肿块就诊患者137例弹性成像及病理活检诊断资料,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分析弹性成像技术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3分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以弹性成像评分≥3分判定为恶性病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144/154),98.3%(59/60),90.4%(85/94)。结论弹性成像技术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度。

乳腺肿瘤;超声检查;诊断

随着环境污染加重、生活饮食习惯改变,女性乳腺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仅乳腺癌每年新发患者全球范围已高达150万人[1]。临床常采用超声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乳腺病变辅助诊断。传统灰阶超声对于不典型良恶性乳腺肿块鉴别效果不佳,常导致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因乳腺肿块就诊患者137例弹性成像及病理活检诊断资料,探讨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因乳腺肿块就诊患者137例,均行弹性成像及病理活检诊断;年龄24~63岁,平均(49.1±7.5)岁;入选患者中检出乳腺肿块154个,病理活检确诊良恶性病变;其中良性病变直径0.7~4.3cm,平均直径为(1.7±0.5)cm;恶性病变直径1.2~4.8cm,平均直径为(2.0±0.7)cm。

1.2 乳腺弹性成像检查方法:入选患者均使用百胜MyLab60全数字化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弹性成像检查;首先行常规超声探测,患者高举手臂,内上、内下、外上、外下四象限及多切面扫描,观察肿块大小、范围、回声及血流情况情况,之后转换为弹性成像形式,同步显示灰阶图像,图像稳定后观察病灶颜色并评分。

1.3 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采用林腾等[2]拟定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标准进行判定,其中病灶绝大部分或全部呈绿色为1分;病灶中心呈红色,周围呈绿色为2分;病灶红绿色所占比例基本相同为3分;病灶仅较少部分呈绿色为4分;病灶全部呈红色为5分。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2.0统计学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乳腺良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比较: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3分检出率分别为9.6%、98.3%;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3分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见表1。

表1 乳腺良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比较

2.2 乳腺良恶性病变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137例患者154个肿块经病理活检确诊良性病变肿块94个,其中纤维腺瘤51个,乳腺增生病37个,导管内乳头状瘤6个;恶性病变肿块60个,其中浸润性癌44个,导管内癌11个,髓样癌5个;以弹性成像评分≥3分判定为恶性病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144/154),98.3(59/60),90.4(85/94)。

3 讨 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指超声探头轴向压力作用下,不同组织因自身弹性系数不同,反馈为不同回波信号,之后经计算编码转变为不同颜色,反映不同组织硬度情况。

正常乳腺组织主要由脂肪及部分腺体组成,硬度较小[3];乳腺病变特别是恶性病变出现时,病变细胞异常增生,合并间质反应以及与周围组织粘连,均会导致病灶硬度增加。国外学者研究[4-5]显示,按照硬度大小排列,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非浸润性导管癌>纤维腺瘤>腺体>脂肪组织;浸润性导管癌硬度为正常乳腺组织的2~3倍。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硬度差别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的基础。传统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对于乳腺病变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是对于部分良恶性病变影像特征重叠,且主观性较强,准确度受到一定影响[6-7]。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根据病灶组织硬度进行评分,增加了诊断的客观性,与常规灰阶超声及多普勒血流分析结合有利于提高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准确度;对于恶性肿块型病变更具有诊断优势。有学者[8-10]认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探测范围应当包括病灶上方脂肪、胸大肌以及距离病灶边缘超过5mm组织;且探测范围最好大于病灶范围2倍以上。乳腺良性病变超声弹性成像形状、大小与常规超声成像接近;但是恶性病变因硬度提高面积较灰阶成像增加[11],轮廓更为清晰,对于边界不清晰、形态异常病变更具有诊断意义。

本研究良性病变中9例评分≥3分,其中纤维腺瘤5例,纤维囊性乳腺病4例,可能与纤维腺瘤纤维成分多,与周围粘连、纤维囊性乳腺病内分泌紊乱严重、乳管扩张扭曲等相关,伴有钙化及胶原化亦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因素之一[12];恶性病变中1例髓样癌评分<3分,可能与组织细胞成分丰富、间质较少、膨胀生长相关;同时本次研究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仅1例<3分,且无1分病例出现,提示对于弹性成像评分1分病变可排除恶性病变可能。此外,乳腺微小病变超声误诊率高,这与病变体积小、良恶性病变影像特征对比不明显有关;临床报道[13-14]显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10mm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鉴别准确度显著高于超声检查;笔者认为这与良恶性微小病变不易出现钙化、胶原化及液化等干扰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病变弹性成像评分≥3分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以弹性成像评分≥3分判定为恶性病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144/154),98.3%(59/60),90.4%(85/94)。

综上所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度。

[1]CHRISTOPHER DM FLETCHER.Diagnostic histopathology of tumors[M].CHIChurchill:Livingstore,2007:545-546.

[2]林腾,林蘅蘅,王金宏,等.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21(1):1797-1799.

[3]罗葆明,欧冰,智慧.乳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1):112-115.

[4]THITAIKUMAR A,KROUSKOP TA,GARRA BS,et al.Visualization of bonding at an inclusion boundary using axialshear strain elastography:a feasibility study[J].Phys Med Biol,2007,52(4):2615-2633.

[5]RICHARDS MS,BARBONE PE,OBERAI AA.Quantitative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ityimaging from quasi-static deformation:a phantomstudy[J].Phys Med Biol,2009,54(3):757-779.

[6]孙卫健,范晓芳,康莉,等.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4):362-364.

[7]张芹,胡滨,胡兵.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2):294-295.

[8]王怡,王涌,张希敏,等.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价值评估[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5,14(12):911-912.

[9]KHALIL AS,CHAN RC,CHAU AH,et al.Tissueelasticity estimationwith optical coherence elastography:toward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 vivo soft tissue[J].Ann Biomed Eng,2005,33(7):1631-1639.

[10]曾婕,罗葆明,欧冰,等.乳腺超声弹性成像8分评分标准价值的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7):52-53.

[11]欧冰,罗葆明,冯霞,等.乳腺小实性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16(2):506-508.

[12]沈建红,罗葆明,欧冰,等.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对乳腺病灶鉴别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0):125-126.

[13]ATHANASIOU A,TARDIVON A,OLIVER L,et al.How to optimize breast ultrasound[J].Eur JRadiol,2009,69(5):6-13.

[14]YAMMKAWA M,NITTA N,SHIINA T,et al.High-speed freehand tissueelasticityimaging for breast diagnosis[J].Jpn JAppl Phys,2003,42(9):3265-351.

(本文编辑:赵丽洁)

R737.9

B

1007-3205(2013)04-0459-02

2012-09-24;

2012-10-20

沈海霞(1976-),女,浙江湖州人,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从事超声诊断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3.04.033

猜你喜欢

灰阶准确度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通过非对称伽马调整改善面残像的理论分析和方法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甲状腺结节灰阶超声影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一款基于18位ADC的高准确度三相标准表的设计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结合图像内容的立体显示灰阶串扰量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