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的探索研究

2013-03-06陈汉锐周京旭黄学武林丽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中西医学教育专科

陈汉锐 周京旭 黄学武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广州510405)

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的探索研究

陈汉锐 周京旭 黄学武 林丽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广州510405)

目前我国中医院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报告了我院9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情况,并通过考评与调研相结合综合评价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显示经过一年规范化培训后专科医师的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P<0.05),但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一般,提示该培训模式显著提高了中西结合肿瘤专科医师的临床能力,对于教学科研能力尚需加强,也证实了该培训模式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及可行性,为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西医结合疗法;探索研究

当代医学的发展促使临床专科越分越细,对医师的专业化要求也相应提高。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作为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继续教育制度,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学毕业生必须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严格的、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化培训,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才具备专科医师资格,才能成为独立从事某一专科临床工作的普通专科医师或亚专科医师[1]。目前,我国中医院校实施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及模式的研究报道较少,多数中医或中西结合专科医师未经过系统规范的专科培训,业务能力及发展水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医院的软硬件、医院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的程度、医师个人的认知能力和勤奋程度等,导致专科医师水平参差不齐,个人医疗水平缺乏量化评价标准,人才之间缺乏竞争机制。针对上述状况,我院于2010年开始实施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现将我科开展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模式的探索性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中西医结合专科医师共9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4名,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应届临床型硕士毕业生。

1.2 培训内容 从医疗、教学、科研三个方面进行培训,包括:①中医肿瘤学的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的中医诊疗规范及中医肿瘤专科常用方剂;肿瘤专科专病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实验室检查及医技检查;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的书写;临床操作技能如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深静脉置管术等。②教学技能的培训,包括大学课堂教学、临床小课、临床查房或临床带教。③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书写跟师心得、文献综述或专科论文,主持或参加科研课题。同时加强肿瘤疾病中医、西医参考书籍的学习。

1.3 评价效果 ①考核办法:专科医师的考核项目包括培训前考核及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考核、职业道德考评、教学考核及科研考核五个方面。培训前考核是专科医师进入培训基地时参加的考试,了解专科医师医教研的基本情况。年度考核则第一年度、第二年度、第三年度五个方面的综合测评;②临床调研:专科医师培训在轮科培训期间均有上级医师或指导老师,临床调研主要是了解专科医师在轮训期间的情况,通过《中西结合肿瘤专科医师调研表》及《中西结合肿瘤专科医师指导老师调研表》可以动态了解专科医师培训的效果,配合考核内容进行系统评价。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第一年度考核情况 9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按照培训计划完成第一年的的系统规范化专科培训内容,并参加了年度考核,结果显示,专科医师第一年度的综合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有显著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中西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第一年度考核成绩比较

2.2 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及指导老师调研结果 针对9名专科医师的调研结果显示,培训期间未出现医疗差错,并能熟练掌握常见恶性肿瘤的中西结合诊疗常规(肺癌、原发性肝癌、大肠癌、鼻咽癌、乳腺癌、食管癌及胃癌),平均每人每月书写完整住院病历10份以上;能非常熟练或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心电除颤、气管插管);9名专科医生均能行腹穿、胸穿、骨穿,3人次掌握锁骨下静脉置管术,4人次掌握股静脉置管术,平均每人每月完成临床操作技能6.5次以上;平均每人每月跟师门诊3次以上,开展本科生课堂教学、临床小课及临床带教的教学实践活动,人均每年24.7个学时,参加院内外学术讲座为4.7人次/月;9人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核心期刊4篇,共参加科研项目4项。

针对10名指导老师调研显示:指导老师对专科医师的职业道德评价均为良好以上,其中优秀有6人;专科医师均对专科病种中西结合诊疗规范、中医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掌握非常熟练或熟练,病历书写规范,能非常熟练或熟练掌握临床基本技能(体格检查、心肺复苏、心电除颤、气管插管)及临床操作技能(腹穿、骨穿、胸穿),其中2人掌握了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及股静脉穿刺术;专科医师的教学水平有4人评价为良好,6人评价为一般;科研能力总体水平一般,有3人评价为良好,7人评价为一般。

3 讨论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于2003年3月正式颁布了涵盖医学教育连续统一体的三个阶段:医学院校基本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构成了医学人才培养的终身教育体系,而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培养合格专科医师必经的重要阶段[2]。专科医师制度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2006年,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我国的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通过专科医生培训制度可规范化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机制,输送更多合格的专科医生,提高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改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步伐。

本文主要通过专科医师的综合考评与调研结果探索性评价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效果。入组9名培训对象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应届临床型硕士毕业生、住院医师,专业为中医学或中西结合临床,教育背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入培训基地前对他们综合考核,包括专业知识理论、临床诊疗操作技能及教学科研能力。初步了解他们医教研的整体水平,然后按照我院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进行培训,经过一年系统规范化培训进行年度考核。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后的综合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同时,通过对专科医师及指导老师进行调研,调研结果证实我院开展的中西结合肿瘤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显著提高了专科医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临床操作技能,而教学技能及科研能力进步不显著,尚未完全达到培训计划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专科医师长期处于临床医疗第一线,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从而疏忽了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以后的培训过程中医院、科室、指导老师及专科医师多方面应多管齐下,在保证医疗安全质量前提下,制定临床与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计划,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技能,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多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课题研究,加强课题标书的书写能力[3]。

我们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培训体系和管理体制创新为重点,以提高专科医师医教研综合能力为核心。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进行积极探索,努力培养遵守医德医风,掌握本学科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相关疑难病症,具备一定的肿瘤专科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专科人才。通过对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研究,寻找需要改进的薄弱环节,逐步健全和完善我院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努力创建一套既适合当前医学发展需求又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模式,也希望能为中西结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刘振华.构建医学高校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1,(8):131-132.

[2]张锐梅.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思考[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4):808-809.

[3]苏茵,陈江天,周庆环,等.普通专科医师内科培训考核结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9):24-25.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6.107

1672-2779(2013)-06-0148-03

��韩世辉

2013-03-23)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中西医学教育专科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