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胶囊合针刺治疗脑梗塞40例
2013-03-06晁储然马福文
晁储然 马福文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枣庄277300)
通络胶囊合针刺治疗脑梗塞40例
晁储然 马福文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枣庄277300)
通络胶囊;针刺疗法;脑梗塞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病之一,大多属祖国医学之“中风中经络”范畴。本病发病急骤,恢复缓慢,预后较差,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为使患者尽快恢复神经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压力,笔者在多年临床用药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筛选,科学组方,利用现代制剂技术,采取先进的制剂工艺精制而成通络胶囊并加穴位针刺,应用于气虚血瘀型脑梗塞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脑梗塞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按来院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42岁。基底节区脑梗塞者21例,放射冠区脑梗塞者8例,脑干梗塞者1例,高血压者24例,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性改变者19例。发病后6小时内入院者26例,12小时内入院者12例,24小时后入院者2例。
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40岁。基底节区脑梗塞者28例,放射冠区脑梗塞者12例。高血压者20例,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性改变者11例。发病6小时内入院者24例,12小时内入院者10例,24小时后入院者6例。
两组患者按中医辨证均为气虚血瘀型,均为中风中经络,随机分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实用神经病学》(史玉泉主编)的诊断标准制定标准如下:①病发前多有诱因,病前常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②安静状态发病较多,常在晨间睡醒后发现症状。③症状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逐渐加重,呈恶化型卒中。④以神志恍惚、迷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为主症。⑤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⑥颅脑CT可见低密度灶;颅脑MRI可见T1等低信号,T2高信号。
1.3 治疗组治疗方法
1.3.1 药物组成 黄芪100g,当归15g,赤芍30g,川芎30g,桃仁15g,红花15g,鸡血藤60g,三七参30g,水蛭30g,葛根60g,僵蚕15g,甘草10g。
1.3.2 配制方法 取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鸡血藤、葛根、甘草。加水适量,加热煎煮提取两次,过滤后合并滤液,调压浓缩成膏状,低温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再与桃仁、三七参、僵蚕、水蛭粉混合均匀,灭菌分装即成。
1.3.3 用法及注意事项 每日用3次,每次5粒。
1.3.4 针刺取穴 眼针:上焦区(患侧)、下焦区(患侧)、肝区(健侧)、肾区(健侧),用32号0.5寸的一次性针灸针针刺,直达病所,不行手法,留针20~30分钟,嘱患者留针期间尽力活动患侧肢体。
体针:上肢:肩髃、手三里、手五里、曲池、外关、合谷、上八邪;下肢:伏兔、血海、梁丘、鹤顶、四强、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绝骨、太冲。均取患侧,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1.4 对照组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不予服中药和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急性期即可进行治疗,疗效观察时间均为30天。观察项目为:神志,生命体征,患侧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等。嘱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功能锻炼,防外感。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之附件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制定。临床疗效评定的依据是:一、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时的病残程度)。即0级:能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或恢复到病前状态。1级:生活自理,独立生活,部分工作。2级:基本独立生活,小部分需人帮助。3级:部分生活活动可自理,部分需要帮助。4级:可站立走步,但需人随时照料。5级:卧床、能坐,各项生活需人照料。6级:卧床、有部分意识活动,可喂食。7级:植物状态。
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2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无变化。评分根据患者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言语、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等八项及伴发疾病,即往史评定积分。
2.2 疗效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如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从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为8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对比,P<0.01(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两组基本痊愈率和显著进步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病之一,属中医学之“中风中经络”范畴。本病发病急骤,恢复缓慢,预后较差,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及精神负担。课题组选择临床常见证型-气虚血瘀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药针并施,取得较好疗效。
治疗组40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总有效率为82.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对比,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两组基本痊愈率和显著进步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方中黄芪味甘,微温,能补诸不足,益正气,活血生血。气旺则推动有力,血随气动,则瘀血得通,梗塞得畅;当归、赤芍、川芎、桃仁、鸡血藤、红花活血化瘀,疏通梗塞;僵蚕通经活络;现代药理研究,均能抑制血小板积聚,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其中川芎为血中气药,既能活血,又能行气,气血通畅,则瘀血得除,梗塞能解。葛根中提出的葛根总黄酮能增加脑血流量。三七参活血力颇强而不伤正,止血而不留瘀,配合以上诸药共同发挥活血化瘀之力。水蛭咸苦,性平,破血逐瘀,药力峻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含肝素样物质,能改善血循环和组织缺血、缺氧,使组织得到充足的营养供给。从而使神经功能尽快得到改善,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协调既济,效专力宏,共同发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使缺损的神经功能尽快恢复。
眼针之肾区、肝区能补肾益精,调肝熄风;上焦区和下焦区分别位于目内眦、目外眦,通阴阳二跷,“跷者捷疾也”(张洁古语),故针刺上、下焦区能起到捷疾的作用,对大部分处于中风恢复期的偏瘫患者有立即下肢主动抬高和举手的功能,具有明显而迅速的即刻效应。能显著增强患者的治病信心,提示预后。
体针之肩髃、手三里、手五里、曲池、外关、合谷、能通调阴阳,激发经气,疏通上肢经络,通经起痿;上八邪位于八邪上1寸、掌骨之间,针感较八邪更明显,具有较强的通经活血止痛的作用,能显著地降低张力、增强肌力,对手指的挛萎均有效,明显地改善患手的屈伸功能。
伏兔、血海、梁丘分别属于脾胃两经,为脾胃及气血生化之源,针刺诸穴,可通调气血,促进局部筋脉关节的阴阳经脉平衡,提高局部的柔韧性;鹤顶、四强为经外奇穴,刺之可促进骨神经的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肌力,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阳陵泉、阴陵泉、绝谷、三阴交、太冲能补益三阴、固本强基,疏调肝胆,阴阳并调,柔筋键骨,疏通下肢经气,促进神经和肌力的恢复,能显著提高下肢力量,具有明显改善足下垂、拖步及足内翻的作用。多穴合用,肝肾脾胃并调,筋骨肌肉同治,能明显加强下肢肌肉的力量,增强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针药并用,验之临床,未发现不良反应。
麻黄根——止汗之王
【歌诀】
麻黄根止汗之王,
入肺经收涩固疆。
甘平味止汗宜尝,
多内服外用适量。
【释义】 中药治疗汗证首选麻黄根。麻黄根止汗之力强,其入走肺经而行于肌表,味涩而能实卫气,固腠里,闭毛窍,为敛肺固表止汗之要药,常用于自汗、盗汗以及神经性出汗。麻黄根临床应用多内服,亦可斟酌外用。
【药解】 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或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的根及根茎,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四川等地。立秋后采收。剪去须根,干燥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甘、微涩,平。归肺经。
功效:固表止汗
主治:①用于自汗,兼治盗汗。②用于虚汗证。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止汗,夏月杂粉扑之。”
2.《本草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
3.《本草正义》:“其根则深入土中,……则轻扬走表之性尤存,所以能从表分而收其散越,敛其轻浮,以还归于里。是故根收束之本性,则不特不能发汗,而并能使外发之汗敛而不出,此则麻黄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辄效者也。”
【常用类药】 浮小麦甘凉,入走心经,益心气、敛心液而止汗,有标本兼顾之功;糯稻须根益胃生津,退虚热而止汗,其止汗之力甚弱,主要用于虚汗证。
【临证应用】 麻黄根止汗能力极强,对于神经性出汗效果出色。临床上用麻黄根治疗气虚自汗时常与黄芪、牡蛎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治疗阴虚盗汗,则与熟地黄、当归等同用,如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治产后虚汗不止之人,常与当归、黄芪等配伍,如麻黄根散。若本品与牡蛎共同研为细末,扑与身上,可治疗各种虚汗证。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临证药王歌诀》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6.036
1672-2779(2013)-06-0050-02
��苏 玲
201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