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调查及分析
2013-03-05罗智译
罗智译
【摘要】通过对长江师范学院300名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损伤的寻访、调研、分析,发现造成损伤原因众多,主要与学生在课余运动中中技术动作不规范或错误;准备活动不充分,内容不当,没有针对性;场地器材不规范;思想不够重视;运动量过大及过渡疲劳等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预防措施,为进一步开展大学体育运动工作,减少中学生伤害事故提供了一定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运动损伤;预防
大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经常发生各种运动损伤。不但给学校体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给学生及家长造成很大的身理、心理及经济伤害。如何预防和减少课余体育活动中的各种损伤,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为了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保证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通过对长江师范学院部分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提出预防和处理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长江师范学院30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189名,女生111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为:文献调查法:用学校图书馆和Internet(CNKI)1994年到2012年全文数据库查阅了20余篇,并收集了本文所需的相关政策及规定性的文件;问卷调查法:对长江师范学院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298份,有效率为99.3%。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课余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
课余体育活动指学生个体或小群体在没有老师组织指导的情况下独自参加的课外体育活动。由于这些体育活动是自发的、零散的,因而缺乏有效的组织指导,对学生的安全也就没有保障。据调查显示,长江师范学院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占总数的29.8%。
(二)课余体育各项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从表1可知,所有的运动项目,特别是篮球、足球、排球以软组织的挫伤发生率最高;挫伤中,又是踝关节的损伤最多,其次是膝关节的损伤。在80例损伤者中,下肢与上肢发生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由于下肢,特别是踝关节承受着全身重量,同时踝关节的关节囊前后松驰,两侧副韧带牵拉过紧,当足部内翻或外翻受力时,即容易发生损伤。另外,肌肉拉伤,皮肤的擦伤、裂伤发生率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三)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部分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运动规则动作技术要领掌握不当和活动准备不当,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场地器材设备是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硬件,近年来,高校扩招,加剧了部分高校中活动场地与器材的不足或不达标。一些大学生缺少锻炼常识,因受电视和录像上优秀运动员的影响、不顾自身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而盲目模仿高难动作,最终导致运动损伤。有部分学生在大强度运动后,继续在饥饿和疲劳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忽视了身体机能状态,在此情况下,学生的机能下降,兴奋点低,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表2说明造成课余活动运动损伤的原因依次为:学生在课余运动中中技术动作不规范或错误占35%,准备活动不充分,内容不当,没有针对性,占25%,场地器材不规范占20%,思想不够重视占15%,运动量过大及过渡疲劳占5%。
四、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
加强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思想重视教育,要针对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安全教育,使运动员充分认识到运动损伤对身体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二)加大体育设施投入
加大体育设施投入,进一步规范场地器材,经常性地整修场地器材,尽量减少由于场地器材不规范所造成的运动损伤。
(三)加强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
加强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识,自己认真制定好锻炼计划,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在锻炼内容上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及强度,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如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调整好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利用各种机会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锻炼,通过观摩学习,正确指导运动员参加比赛。对于每一次锻炼都应让运动员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切不可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在进行锻炼前,必须在全面训练的基础上,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进行。
(四)学生应重视运动损伤的调研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设施、运动技术技能、运动量等因素与运动性损伤的关系密切,切实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总之在各种学生课外活动时发生的损伤较多,这与整个大学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体制有很大关系,往往是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体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补救措施,加强大学生体育运动的监督和指导工作。另外,从上级主管部门到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首先要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认识,严格执行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切实作好预防措施,使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降到最底。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6-57,124-125.
[2]游春栋等,体育与健康[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3]赵斌,陈上越.体育保健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4]王方、赵强、韩海军.大学生运动损伤与预防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
[5]卢义锦、姚士硕主编.人体解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姚鸿恩主编.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赵亮.对学生运动损伤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初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