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探索

2013-03-05翁士跃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有效性

翁士跃

【摘要】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定会要求布置作业也应当具备有效性。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用创新型方式来精心设计作业,从而实现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传统初中科学作业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提高初中科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科学课堂教学也随着得到了改革与创新,教师们更加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着实让人耳目一新。然而,教学的另外一个环节——课后作业的设计却时常被教师所忽视。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教与学质量的检查、教情和学情的反馈、学生智能的发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是,现在的中学生,课余时间几乎全被大量的作业所占据,其中有多少作业是有效的?又有几位学生每天是在自愿地、愉快地完成作业?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怎样围绕着教学的目标,设计出更为精巧、更加高效、更具多样性的作业内容,让学生们轻松而愉快地完成作业,提升初中科学学科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传统初中科学作业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因为深受教育之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初中科学作业设计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笔者觉得,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作业量偏大,导致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设计,重点在于一个“练”,也就是让学生们通过进行大量的作业练习,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然而,过大的科学作业量也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们为了能够完成作业而不得不频频地加班加点。如此一来,只重数量,不求质量,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还会占用学生们的宝贵时间,甚至会让学生们对作业形成反感情绪。二是作业内容过于单一,导致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设计过于局限在书面形式上,导致形式过于单一和呆板,学生们难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三是作业标准过于统一,导致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传统意义上的作业设计一般都是“一刀切”,全部学生的作业内容以及作业量完全一样,很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能够轻松完成,而另一部分学生却完成得十分吃力,甚至不得不去抄袭他人的作业。长此以往,不但难以达到作业设计应有之效果,而且还会打消掉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产生愈学愈难,愈难又愈不愿学之恶性循环。

二、提高初中科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对策

(一)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突出初中科学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个性差异,因而在科学作业的设计上,也应当要做到加以区别对待。为此,教师就应当设计出难、易程度各不相同的阶梯性作业,把巩固基础知识的作业视为必做题,而把拓展知识类的作业设做选做题。教师应当经常性地了解学生们完成作业的状态,一旦发现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所碰到的困惑与障碍,就应当与学生进行更多地交流,听取学生们对于科学作业的意见和建议,最好能够让学生们自身参与到作业设计与选择上,让学生们不再只能十分被动接受作业任务。在此基础上,还可把班中的学生分编为各个不同的小组,假如本组学生难以独立地完成好作业,可通过两人合作或者小组合作加以完成。如此一来,就给学生们提供了进行自主性学习的空间以及探索的好机会,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设计实验类作业,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对于初中科学课程而言,设计实验类作业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任何一项科学发明与发现均依赖于实验。在开展实验的全过程中,学生们也能由此而得到非常大的成就感,这样就能激发出其学习与探究之兴趣。因此,为了提升初中科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就可以多布置一些实验类的作业,这样就能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对其课堂教学也产生非常好地辅助性作用。当然,在设计实验类作业时,科学教师也要考虑到如今学生的课业负担极重的实际状况,尽可能多地选择一些操作起来较为简单的实验,或是选择一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开展课外科学实验。比如,在教授《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中关于《酸雨对植物的危害》实验时,可应用控制变量法,运用对照性实验以得出结论。因为这项实验需要持续多日才会有结果。所以,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之下来自行完成这一实验类作业,使他们对酸雨之形成与危害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比教师进行单一地讲授会更加地形象和生动。

(三)设计调查类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调查类作业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者社会之中,从而让学生们对知识产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并让学生把所学到的各类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比如,在完成“血液、心脏”这一部分内容的授课以后,笔者要求学生们在课后开展调查,重点是了解自己周围熟悉的人是否有高血压病,了解其生活习惯,从而分析高血压和生活习惯之间所具有的关系。通过这一调查类作业,学生们对于相关学习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趣味性作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旦学生对于一种事物形成兴趣,就会出现一种内部需求感。其大脑皮层的激烈运动会促使学生们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更为自觉地主动完成作业设计。所以,在科学作业的设计时,应当注重于趣味性,将知识点渗透到情景当中。运用生动而有趣的作业内容来取代那些机械重复的内容,就会让学生们觉得完成科学作业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也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为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进而在轻松和谐的氛围当中极大地提升了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们自行创办“科学手抄报”,要力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评比,从中选出最佳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出。学生们对这类作业很有兴趣,连那些平时根本不想做作业的学生也编写出了设计精美的科学手抄报。这一作业设计方式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总的来说,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之目的在于让学生们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从而学习到更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切实提升其实际动手解决问题之能力。因此,初中作业的设计也应当围绕着这一中心,不断创新形式与变革内容,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调动起学生们的探索激情。为此,科学课程教师应当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与创新,从而不断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胜.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作业布置[J].中学数学教学,2005(3).

[2]皇甫军.布置课后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2).

[3]张凌芬,蒋莲凤.浅论初中作业评价的科学操作方法[J].管理观察,2009(4).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作业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快来写作业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微课不微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