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40例

2013-03-04明淑萍陈克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血肿脑出血

明淑萍 刘 琼 陈克进

(1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武汉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武汉430065)

大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40例

明淑萍1刘 琼2*陈克进1

(1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学院,武汉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武汉430065)

目的 探讨大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于入组第1、14、30、90天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评价神经功能改变。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大黄粉3~15g口服或鼻饲2次/日,连用10天。结果 治疗组第14、30、90天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大黄有益于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高血压性脑出血;大黄;急性期;医药疗法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o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H)是脑卒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约占脑卒中的10%,病死率、致残率极高,是成年人死亡、致残的重要原因,该病在我国的死亡原因顺位统计中居第二位[1],而且我国脑出血的比例较西方国家高,占全部脑卒中的55.4%[2]。近年来,人们对脑出血的药物治疗进行了广泛研究,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析大黄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高血压性脑出血(HIH)的诊断要点。入选标准:①发病时间<72h;②年龄45~75岁;③出血量10~30 ml;③Glasgow评分>9分;⑤患侧肌力<Ⅳ级;⑥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和(或)脑叶。排除标准:①出血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②多灶性出血;③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④肿瘤出血;⑤出血性梗死;⑥幕下出血;⑦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8±8.6)岁;治疗前血肿量10~20ml 18例,20~30 ml 22例,平均(19.2±7.8)ml;欧洲卒中量表(the Europeanstroke scale,ESS)评分为(42.91±18.79)分,既往史评分为(9.5±1.3)分;伴发疾病评分分别为(6.8±5.1)分。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1±2.9)岁;治疗前血肿量10~20ml 19例,20~30ml 21例,平均(18.2 ±9.8)ml;ESS评分为(43.82±20.11)分,既往史评分为(7.7±3.6)分;伴发疾病评分为(9.1±6.5)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卒中学会(AHA/ASA)制定2010年新版《自发性脑出血诊疗指南》中内科治疗原则,采用内科保守疗法: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控制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对症及支持疗法。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停止进展48h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生大黄粉3~15g(根据患者体质及用药后反应调整生大黄用量)加温开水30ml冲服或鼻饲2次/日,连用10天。

1.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患者纳入后的当天(治前)、治疗后14天、治疗后30天、治疗后90天(随访),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分别进行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表1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ESS评分变化(±S)

表1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ESS评分变化(±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前治疗后14d 30d 90d治疗组(n=40)42.91±18.79 68.04±23.15*80.11±21.53*85.46±17.67*对照组(n=40)43.82±20.11 52.32±14.82 70.24±23.06 75.46±13.56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前血肿量、ESS评分、既往史和伴发疾病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ESS评分变化见表。由表可见在第14天、第30天、第90天时,治疗组各时间点E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至90天时差异最明显(P= 0.02)。

3 讨论

脑出血对机体的损伤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血肿灶及灶周水肿继发的占位效应。②血肿灶周继发缺血:Kidwell等[3]也通过磁共振证实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着弥漫性低灌注区,Forbes等研究也认为,脑出血病灶周围存在缺血带[4]。③血肿周围组织补体激活及炎症反应:Hua等[5]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补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是脑出血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④细胞凋亡:从凋亡基因启动到细胞死亡存在时间窗,在脑出血后24~72h细胞凋亡高峰出现。总之,脑出血后脑损伤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学过程,如能早期积极综合性干预,对于降低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存活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除运用传统脱水药外,治疗手段较少,大黄是祖国医学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的作用面十分广泛,特别在中医药治疗急症方面,使用率占据首位。如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89处应用了大黄,占全书的1/4;华佗所撰《中藏经》一书中有24%的方剂中含有大黄。祖国医学有见血休止血,首当祛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不去,血不归经及出血之由唯气唯火等理论。而大黄具有下瘀血、降气、泻火及苦以坚之功效,大黄治疗脑出血可能通过多途径起到治疗作用:①止血:动物实验研究证实,口服或外用大黄都可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研究显示:大黄提取物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没食子酸等能缩短凝血时间,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能使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增加,血管的收缩活性增加,促进血液凝固,起到止血作用[6]。②减轻病灶周水肿作用:《药性论》言大黄:“利水肿”。《日华子本草》言:“泄壅滞水气,利大小便”。《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明言:”又兼利小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酸、大黄素有明显的利尿作用,服药后2~4h尿量增加达到高峰[7]。③改善血肿周围继发缺血:大黄不仅有止血功能还有活血的双相作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大黄活血作了总结性阐述:“大黄乃足太阴、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大黄入血分以活血化瘀,破瘀散结为用。④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实验研究也表明该制剂可减轻脑出血氧自由基引起的质过氧反脑的损害,减轻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8]。⑤抗凋亡作用:最近研究表明大黄苷元通过抑制脑神经细胞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及促进神经细胞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来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脑损伤起保护作用[9]。综上所述大黄能通过多途径干预出血后损伤,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明确,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降低了致残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郭东风,李艳秋,赵昌明,等.698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2):167-169.

[2]LiuM,Wu B,Wang WZ,et al.Stroke in China:epidem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J].Lancet Neurol,2007,6:456-464.

[3]Kidwell CS.Saver JL,Mattiello J.et al.Diffusion-perfusion MR evaluation of perihematomal injury in hyper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Neurology,2001,57:161l-1617.

[4]Forbes KP,Pipe JG,Heisemm JE.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provides support for secondary neuronal damage from intraparenchymal hematoma[J].Neuroradiology,2003,45:363-367.

[5]Hua Y,Xi G,Keep RF,et al.Complement activation in the brain after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J Neurosurg,2000,92:1016-1022.

[6]王鸿利.大黄有效单体止凝血机理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9):555-557.

[7]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0:247-248.

[8]史录文.6种大黄抗超载负离子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北京科大学学报,1993,25(增刊):103.

[9]刘敬霞,李建生,刘轲,等.大黄苷元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C].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7:32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5.006

1672-2779(2013)-05-0013-02

苏 玲

2013-02-21)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血肿脑出血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