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中学运动会开展的现状调查研究①
2013-02-28赵少平
赵少平
(武汉工业学院体育教学科研部 湖北武汉 430023)
中学校内运动会是一种运动会,是现代社会教育中教育者运用运动会的开展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教育活动。它是有很多运动竞赛项目组成的,按照一定的形式把学生组织起来,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完成一定的教育目标的教育过程。校内运动会在学校体育中是课余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内运动竞赛的常见的和重要的组织形式。校内运动会在过去的举办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任何问题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校内运动会的开展也是这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基本前提,如何从这种客观现实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和评价学校运动会开展中的这些问题,从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症结,为我们校内运会的开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湖北处于我国中部虽九省通衢但经济在全国同级别省份中稍显偏后。近几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展开,经济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伴随着改革的进行,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更为复杂的情况。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更具有代表性,所以本文着重研究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的开展状况。
1 选题依据
近年来,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大多数的城市地区都在不断的完善各地区的学校运动会的管理制度,也在相应的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引进了各种不同的运动设施与器材。在2008年奥运会的影响下,这种体育热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运动会编排上、裁判员自身水平上、学校安排上、资金上等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导致中学运动会的组织管理工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差,影响学校运动会的顺利进行。据了解,湖北省学校体育组织管理较大城市起步的稍晚一些,中学运动会开展的也相当的不正规,这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发展。鉴于目前湖北省武汉市中学运动会的组织开展工作,我进行了系统的了解工作,我觉得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表1 举办校内运动会的学校的统计表
表2 湖北省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的举办时间统计表
表3 举办校内运动会季节统计表
表4 学生是否参与过学校运动会统计表
表5 被调查学校运动会参赛群体现状统计表
图1 学生最希望哪些人员参加校内运动会的调查统计图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华师附属一中学、武汉市第一高级中学、武昌实验中学中学、武汉市睿升学校、武汉市第三高级中学、武汉市第六高级中学、武汉市常青一校等10所中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表6 湖北省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项目设置调查统计
表7 中学运动会田径项目设置情况统计表
表8 武汉市校内运动会场地调查表
表9 老师对运动会器材配备的满意程度调查表(%)
表10 学校老师是否参与过裁判工作的调查表
表11 裁判员参赛群体调查表
表12 裁判员等级水平调查表
表13 学校是否对运动会开展结果进行评价调查表
表14 运动会学校奖项设置调查表
图2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本人在图书馆查阅了与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有关资料。在完成论文期间参阅了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统计学、田径规则等书籍,并作为本课题的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发放200份,回收176份,回收率达88%。
采用的是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10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20名学生(男、女各10名)做调查。
2.2.3 访谈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研究者向学校体育专家和运动会组织筹备专门人员、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等进行请教。他们对本人所研究的课题在思路、结构及问卷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性的见解。通过走访调查专家了解他们对校运会功能、设项、参与人数、参与人群以及适宜的运动会形式是什么的看法和观点。并且走访了在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实际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中学生运动会的看法和学生的真实的感受,这些都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真实的素材。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通过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根据运动会的一般形式,对本文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3 湖北省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开展现状的研究分析
3.1 湖北省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的举办时间
在对运动会举办的时间调查研究之前,我首先对运动会的举办情况做了一个调查(如表1)。
从被调查的中学来看,10个学校今年都举行运动会,举办率达到了100%。可以看出学校对运动会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下面我简单的对运动会的举办时间做了一个统计(如表2)。
在对10个学校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武昌实验中学、武汉市二中2所学校只用了1天时间举办完了运动会,占调查学校总数的20%,比例较小,2所学校都是举办的游戏运动会;有6所学校(武汉一中、武汉六中等)用了1天半举办运动会,占调查总数的60%,这6所学校是以田径运动会的形式召开;武汉市常青一校和华师附属一中学2所学校用了2天的时间举办了篮球运动会,占调查总数的20%;没有半天和2天以上举办运动会的。此表格显示出1天半举办运动会的比例较高,在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来学生更愿意用一天半的时间来举行运动会。
对运动会的举办季节做了如下调查:根据调查了解学校的校内运动会举办的季节情况,由表3可知,在所调查的10所学校中,秋季举行运动会的较多,占总数的50%,其次是冬季3所和春季2所,没有学校在夏季举行。在走访调查中知道,一般秋天举行田径运动会较多,春天冬天举行球类和游戏较多。比如,海师附属中学在2009年冬季举行的游戏运动会。
3.2 湖北省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参赛人数和参赛人群
就运动会的参与人数,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详细如下。
根据表4显示,在回收到的176份调查问卷中,只有35名学生参加过学校运动会,占调查总数的19.8%,有141名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运动会,占调查总数80.2%。我查阅了几个学校的秩序册发现了原因:大部分的运动会秩序册中就规定,每人最多两个项目,每班限报几名学生,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参与权利。
在对运动会参赛群体做的调查中发现,97%的参赛群体都是学生,只有3%的体育老师和爱好体育运动的老师参加,学校领导和家长都没有参加,参赛群体显得单调(如表5)。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其实学生希望老师或家长和他们一起参加运动会,具体如图1。
3.3 湖北省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项目设置
调查学校显示,6所学校运动会都是以田径项目为主,球类项目只有2所学校举办,游戏类项目,表演类项目就只有广播操比赛,而没有其他的表演性项目,形式太单一,这样的项目设置,有能力参加运动会项目的学生必然很少,如果使普通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学校运动会,学生亲自参与运动会,自身就会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场上的情绪也不会一样。我还对大多数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如表6)。
由表7可知,在被调查的学校中,田径项目是所有学校都开展的竞赛项目。在田径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上,100m跑、200m跑、400m跑、800m跑、1500m跑、跳高和跳远是被调查学校中开展率比较高的。3000m跑是一项消耗体能比较大的径赛项目,因为要求体能比较高,所以相对田径项目的其它项目来说,往往报名学生比较少,项目开展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3000m有4所学校开展,相对其它田径项目开展来说,相对较少,只占了被调查总数的40%。田赛项目里面,像铅球、铁饼、标枪这一类的项目,因为开展起来危险性较大,容易造成体育伤害事故,所以尽管一些学校想开展,考虑安全因素,另加上一些政策导向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一般学校都不会开展,所以这些项目开展也就更少,比如在被调查学校中标枪项目的开展只有2所学校开展,仅仅占被调查总数的20%。还有一类田赛项目,像三级跳远,按照标准的规则正常的成年人完成,难度都比较大,对于发育未完善的学生来说,难度更大,所以调查的10所学校都没有开设此项目。
根据调查显示,球类项目主要有篮球和排球。游戏表演类项目在调查中只有20%的学校开展,广播操就占了50%,其他的拔河、跳绳,占了一部分,其他游戏占一小部分(如图2)。
3.4 湖北省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场地器材
运动场地设施主要指初高中学校内,为满足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学校比赛和训练而建造的运动场地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包括:田径场地、足球场地、球类运动馆和相应的设备等等。首先对运动会的场地做了调查(如表8)。
根据调查显示,武汉市第一高级中学、武汉市第三高级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等5所学校有标准的田径场地,占调查总数的50%,其他5所学校的田径场地大小不正规(有200m的,300m的)或场地材质不标准(有煤渣的,泥土的);6所中学有标准的篮球场地,其他学校的篮架和篮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新华下路中学、武汉市常青一校、湖北枫叶华侨中学、武汉市睿升学校4所中学有标准的排球场地,占调查总数的40%,其他学校的场地都存在和田径场地相同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只有武汉市第一高级中学和武汉市第三高级中学2所学校有体育馆和相应的球类馆,其他学校都没有。总结以上可以发现,重点中学的运动会场地条件一般比较好而普通运动会场地条件不容乐观。
调查完了运动会的场地,根据老师对运动会器材配备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调查问卷,以此来反应学校的运动会器材的配备情况,具体调查如表9。
由表9可以看出,老师对运动会器材满意程度平均不超过40%,有大部分的老师对学校运动会的器材配备很不满意,学校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在调查问卷中,各个学校的老师还提出了一些他们认为应该完善的器材,例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垫、接力棒、标志物和秒表等。
3.5 湖北省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裁判员水平
在裁判员水平这一内容我从三个方面来研究:(1)学校老师参与裁判工作的人数。(2)裁判员参赛群体。(3)裁判员等级水平。
(1)对学校老师参与裁判工作的人数进行了研究。表10显示,在收到的30份老师调查问卷中,有19名老师参加过学校运动会,占调查总数的63.3%,比例很高。在这19名老师中只有3名体育老师,占参与老师总数的15.8%,其他任课老师有16人,占调查总数的84.2%。
(2)对裁判员参赛群体进行研究。表1显示,在30份的老师调查问卷中,30位老师都表示学校体育老师会参加运动会的裁判工作,体育老师的参与率达到了100%。其他任课老师的参与率达到了83.3%,高校实习生的参与率达到50%,后勤工作人员的参与率达到33.3%。
(3)对裁判员等级水平做一个调查研究。根据表12显示,在调查的30份问卷中,只有一名裁判员有国家一级裁判证,有2名裁判员有国家二级裁判证,有3名裁判员有省一级裁判证,有7名裁判员有省二级裁判证,有17名裁判员没有任何裁判员等级水平证明。
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学校运动会的裁判员大多是由在校老师担任,这样保障了学校运动会裁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可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参与裁判工作的体育老师只有15.8%,大部分是非体育老师,由于非体育老师自身专业的原因,他们对运动会裁判工作不了解,也没有接受过专门性的裁判培训工作,这必然影响了运动会裁判工作的质量。在对裁判员等级水平的调查过程中发现,56.67%的老师没有任何的裁判员等级水平证明,也没有任何的裁判工作经验,这样的裁判员水平对运动会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6 湖北省武汉市中学校内运动会评价奖励
首先对学校是否对运动会进行评价做的调查。表13显示,各个学校没有对自己学校运动会开的如何而进行过总结。
其次对学校设置的奖励进行了如下调查。由表14可知,奖励设置很单调,只有“单项奖和团体奖”两个类别。得到奖励的学生很难超过10%~20%。这样很难通过奖励评价来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影响了评价功能的充分发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校内运动会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得出一些结论如下。
首先,学校对运动会的重视程度很高,基本上每所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运动会,除了学校有特殊情况发生。运动会的类型以田径运动会为主,球类运动会和表演类运动会为辅。运动会的举办时间大多集中在秋季、冬季和春季。运动会的举办天数是根据运动会的类型来定的,一般田径运动会一天半,游戏运动会一天,球类运动会两天。
其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1)运动会的参与人数很少,只有不到20%的学生参与,运动会成了一些体育特长生的专场,其他学生没有很好的得到锻炼。同时,参赛群体单调,只有学生、体育老师和一小部分爱好体育运动的老师参与,这样的参赛群体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2)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不合理,田径项目占的比例较高,游戏、球类和表演类项目过少,显得运动会的竞技性太强,娱乐性太弱。田径项目的设置都集中在100m、200m、400m、800m、1500m等径赛项目上,田赛项目较少。(3)运动会的场地,各个学校的情况参差不齐,重点中学的场地一般比较好而普通中学的条件不容乐观,运动会的器材总体来说配备不齐全,大部分的学校缺乏基本的器材。(4)因为学校体育老师有限的原因,运动会的裁判员由非体育老师担任的比较多,裁判员大多没有裁判等级证或者没有任何的裁判经验,导致裁判员总体水平比较低。(5)奖励设置单调,只有“单项奖和团体奖”两个类别。得到奖励的学生不超过10%~20%。这样很难通过奖励评价来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影响了评价功能的充分发挥。
4.2 建议
(1)校内运动会项目设置科学化、多样化,削减个别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要求过高且比赛效果较差的项目。大力增加娱乐的项目,迈步使娱乐项目与正规竞技项目的数量持平,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2)湖北的发展落后,教育投资也相应的欠缺一些,我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校内运动会场地设施条件,进一步的促进学校教育的开展。
(3)按照裁判员标准严格删选参加裁判工作的裁判员,提高裁判员水平。
(4)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完整的运动会的评价和教师评价,使得运动会各个方面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体育教师的评价,调动体育教师积极主动性,推动校内运动会的不断改革。
[1]杜晓晓,高国军.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如何开展中学运动会[J].内江科技,2008(12).
[2]梁丽红.浅谈我市体育运动会的改革[J].学校体育,2001(3).
[3]陆文龙,朱玲珍.学校运动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1):32-33.
[4]俞慧燕,徐伯彤.浙江农村中学体育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5]袁东锋,吴玉中.NET平台的田径运动会编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6]解正伟,刘正武,鄢生虎.广东省普通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与改革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2).
[7]田径协会.田径竞赛规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8]焦卫宾,余道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现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
[9]贾洪洲,卢澎涛.传统运动会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
[10]全省第九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成功举办[J].安徽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