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农村特色体育乡镇形成原因研究①:以南沙镇为例
2013-02-28赵希记吴建伟
赵希记 吴建伟
(沙洲职业工学院体育教研室 江苏张家港 215600)
乡镇体育的一个良好载体就是特色体育,我国乡镇体育发展的绿色通道也靠特色体育,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特色体育乡镇的创建,就可以由某个项目带动持续开展的乡镇群体活动,形成一个以镇区“磁场”为中心,向周边农村地区“辐射”,促进开展乡镇体育活动。这种模式能够促使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有效的进行组织,发挥骨干队伍、体育人才的资源优势,有限的财力得到集中,办的实事群众可以看到。同时,各具特色的乡镇体育,对促进群众体育活动在某一地区显现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局面以及促进乡镇间的体育交流是非常有利。特色体育乡镇的创建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体育审美活动,对于乡镇居民的闲暇生活的组织和丰富,乡镇居民的体育健康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阅读和对部分专家的访谈了解到,目前国内对特色体育乡镇形成原因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很不深入,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活动。因此,进行有关我国特色体育乡镇形成原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张家港农村特色体育乡镇形成的原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表1 南沙镇非农经济发展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沙镇“特色体育乡镇”的形成基础
南沙镇位于张家港市香山脚下,周围属荆蛮民族后裔,乡民文武兼尚。自宋至明代就盛行武术活动。近山地区的乡民普遍用石担、甩石锁、抓石笋来锻炼臂力,[1]进行健身锻炼。唐代后,农民发明了马鞍石练拳击,宋代发明了皮砂袋,明初发明砂筒,清代发明了竹笆券。[1]这些民间武术除了拳术外,在器械上也有锻炼。练武首先要练功,练功分硬功和气功两种。练法有一人一户独练、几个人或几十人合练的,都有名师或拳师指教,但大多数是组织集体练习的。[1]元末明初至清朝,南沙一带就设有拳场(与现代的武术馆相近)。
在民国初期开辟了体育场,民间爱好体育人士自发建立一些体育团体,取名体育会,在农村集镇逐步开展举重活动。举重运动在南沙历史上是用石担掷举,谓举石担或掷石担。[1]1979年,南沙中学在体育教师蒋才元建议下,成立了南沙举重队,配置了教练员,开展了举重训练,训练基地设在南沙中学,由蒋才元任专职教练,学员在全市中、小学中招生。1980年被江苏省体委确认为省助业余体校重点班。1981年,南沙中学举重队运动员蒋健在江苏省青少年举重比赛上为张家港市夺得第一枚省级比赛举重金牌。1986年,市、镇两级政府和南沙中学出资建造一座320m2的举重训练房,并基本配齐了训练器材。开始时只招收男运动员,1987年起兼收女队员,训练人数常年保持10~16名。经费是国家、学校、学生三方面负担。南沙镇1994年投资700多万元,新建了1200多座位,占地4800m2的体育馆,并于1994年11月在馆内承接了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1995年8月,南沙镇又承办了第一届亚洲青年女子举重锦标赛,第九届亚洲青年男子举重锦标赛,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比赛,开创了“小镇办大赛”的先河。1995年在南沙中学举重队的基础上,建立南沙举重运动学校。1980~2002年,南沙举重学校已培养举重骨干400多人,向省级以上举重队输送10人,其中3人入选国家队,其中吴斌、冯明等人曾分别获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和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冠军,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为此曾予以通令嘉奖。
举重运动为南沙镇提高了在全国的知名度,为南沙镇赢得了“举重之乡”的美誉。1996年,农业部、国家体委、中国农民授予南沙镇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1997年,被江苏省体委命名为江苏省十大体育名镇。在1998年,南沙镇(举重)被评为苏州市“特色体育”乡镇。[1]
2.2 形成“特色体育乡镇”的基础条件分析
2.2.1 自然地理条件
理想的自然环境是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2]社会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理想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体育活动,也有助于造就各种特色体育人才,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体育氛围。李伟对地理环境为特色体育的形成研究认为,地理环境是传统体育形成的基础和发展的空间。[3]张诗祖研究认为,体育运动与地理环境也有密切的关系。
明嘉清前后,南沙地区香山以北的沙丘得以开发,河港成网。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江阴知县汪坤厚命名为南沙。[1]南沙镇境内山丘林立、河港纵横。南沙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在张家港的西部边陲。东与后塍毗邻,西与江阴的三官、石牌接壤,南接周庄,北临长江。张家港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张家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境内长江岸线长达63.57公里,其中深水岸线33.7公里。[1]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港兴市”战略,依托商港和保税区优势,加快推进沿江开发。南沙镇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体育的发展,南沙镇成为“环太湖健身渡假旅游圈”苏州特色体育带的延伸层。
2.2.2 历史传统
传统文化的传承性长期以来影响着乡镇居民的生活和社交方式,从衣食住行,甚至风俗习惯、心理方式都受其制约,从物质生活方式到精神生活方式都有传承性的烙印。根据王根伟、袁永球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体育的研究》结论认为,乡镇“特色体育”的兴起和其传统的体育项目有很大关系。悠久的体育传统为当地形成特色体育乡镇提供了条件,首先,人们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了锻炼的习惯,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了体育意识;其次,悠久的历史传统为各乡镇形成“特色体育”提供了选项条件,比如某乡镇居民自古以来就有参与某项体育锻炼的习惯,现在争创“这一项目”为突破口,加强经费投资和政策引导,便会很快形成特色体育乡镇。
南沙镇位于香山脚下,境内山丘林立,近山地区的乡民普遍用石担、甩石锁、抓石笋来锻炼臂力。[1]南沙镇自古以来崇文尚武。元末明初至清朝,南沙一带设有拳场(与现代的武术馆相近)。清朝道光后期,南沙镇高峰村(前瞿高村)设有瞿氏拳场,传授武艺。在民国初期开辟了体育场,民间爱好体育人士自发建立一些体育团体,取名体育会,在农村集镇逐步开展举重活动。同时临近乡镇之间还进行体育单项对抗赛。丰富的体育文化传统为张家港体育发展垫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2.3 经济条件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4]王跃等研究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是群众体育活动迅猛发展的经济基础。[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57650亿元,是1980年的4.23倍,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二番”的战略任务,国民人均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3.45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3894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为1557.7元。[6]
由于我国经济这一巨大变化,给予了群众体育发展强大的综合国力支持,提供给了城乡居民的体育参与很好的经济背景,对体育的需要也日益增长。由于经济的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保障,同时,人们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从繁忙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充裕的时间和条件欣赏体育、关心体育、参与体育。经济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乡镇体育的兴起和发展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发展体育运动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走向小康的迫切愿望。
张家港农村在改革开放以来乡镇经济一跃而起,变化巨大,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使张家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发展方面,1995年工业固定资产是1990年的6倍,张家港人均生产总值是2.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7611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为4726元。张家港当初只是苏南一个很平凡的县级市,2005年已一跃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的第三名。由温饱水平到率先实现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一个“样本”。[7]1984年12月南沙乡跨入亿元乡行列,东山村进入千万元村行列。南沙镇进入了百强乡镇的前30名。
3 结语
南沙镇“特色体育乡镇”的特色项目是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体育乡镇”的发展和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特色体育乡镇”的发展和形成需要如自然地理条件、地区经济条件、体育传统等重要的条件和基础。南沙镇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一跃而起,现如今已经是百强乡镇的前30名,为发展乡镇特色体育提供了经济保证;改善投资环境被南沙镇政府视为建设一流体育中心的重要措施之一,1994年南沙镇新建1200多座,占地4800m2的体育馆,总投资700多万元。南沙镇还对乡镇学校的体育器材、场地的投资非常重视,规定在新建的中小学、职业学校中,必须具备与建筑相符合的体育场馆;丰富的体育文化传统为南沙镇特色体育发展垫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南沙地名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12.
[2]肖毅.试论社会体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发展趋势[J].闽江学院学报,2007,10(5).
[3]李伟.地理环境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与发展影响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5).
[4]伍天慧,谭兆风.社会体育发展的经济学视角[J].嘉应大学学报,2003(6):100-103.
[5]王跃,于海涛.社区群众体育活动迅猛发展的动因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2):66-67.
[6]张家港年鉴[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
[7]张家港日报[N].200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