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文化背景下女性的客体化与主体建构

2013-02-27李东晓

今传媒 2013年2期
关键词:消费文化女性主义主体性

李东晓

摘 要:当代文化具有鲜明的审美性与消费性,在文化消费活动中,女性“被看”的客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女性的“边缘化”处境引起了女性主义者的抗争。男女两性既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也文化价值建构的主体,共同参与文化产品及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应该警惕女性身体及形象的客体化的现象,提高性别意识,共同建构两性和谐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消费文化;女性主义;性别;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J2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2-0153-02

当代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消费特征。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的审美需求普遍高涨,具有实用性、享受性的感性文化更使审美主体从静态的观赏转向动态的参与。“大众不再被置于文化价值的传统体系之外,而是被理解为文化价值构建的主体;文化不再是控制大众欲望的各种理性模式,而直接就是大众日常生活的实践形式和价值描述过程。

也因此,在审美文化中,作为价值主体出现的,不再是某种抽象的、神话式的理想精神,而是活生生的、有欲望、有感觉、平凡的普通大众,以及他们的活动。[1]”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一方面,书籍、影视、网络等传媒形式使大众更广泛地直接与艺术家、作品交流对话,甚至直接参与艺术生产;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大众也不可避免地被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想、观念等意识形态所塑造,文化消费过程中的性别权力关系也更加复杂。在这种消费文化背景下,女性作为审美客体是否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女性自身作为审美主体所面临的处境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一、女性身体的客体化

“作为‘美人的女人,在审美活动中是可以被孤立地观照的,其主体身份却被人(包括女人自己)长久忽略了……女性在人的审美意识中只是一个中介,在社会生活舞台上她只是配角,在审美活动中她是被观照的对象。[2]”“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目光”。古往今来,女性身体从未逃离男性目光的追逐。选美竞赛、人体彩绘等活动在社会中不遗余力地展示女性身体,互联网、影视等现代媒体也推波助澜,利用各种机会把女性身体尤其是女性裸浴的情景千万次在不同的环境中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电视剧《水浒传》(1998版)中的潘金莲的形象塑造颇具典型性。《水浒传》剧中的潘金莲被塑造的美艳之极,导演更是蓄意添加潘金莲三次相似的洗浴过程,从准备入浴到洗浴、出浴、淋漓尽致,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中更是以“裸”招徕观众。大众媒体借用女性身体的展览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虚幻的凝聚着男人们欲望的世界,以“合法的”方式满足了男人们的窥淫欲,并且使这种欲望进一步激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妇女而不是男性更多遭受目光侵犯和随之而来的性暴力,而由于这种不断重复的再现,注视妇女,以妇女为观看对象,继而把妇女看作欲望的代表和欲望本身,被强化为一种文化规范。这里的等级秩序却被遮蔽。[3]”

女人养颜,男人养眼。女人养颜的确能使自身自信满足,但更重要的是能讨得男人赞许的目光,女为悦己者容,自古亦然。男人养眼的目的是通过欣赏女人来获得审美的愉悦,对女性占有的欲望也得到激发。保持美丽的容颜需要花费金钱,男权社会下的女性不能不依赖男人的物质支持。作为社会的主宰,男人占据了创造财富的有利地位,也拥有了占有女人甚至占有众多女人的物质条件,于是就有了社会上流行的名言: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征服世界。同样是征服,男人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去征服世界,去征服女人,而女人只能靠依附男人达到所谓的征服。

女人为了征服男人,需要依附男人,需要男性目光对自身价值特别是身体价值的确证。为了得到这种目光的褒扬,她们即便是花费金钱,消磨时光,摧残身体,也在所不惜。“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当今的“楚王”们也爱细腰,女人们十有八九恐惧得连饭也不敢多吃,光顾健身房、减肥中心,乐此不疲。可是如今的“楚王”们越来越苛刻,爱细腰的同时对硕乳情有独钟。科学神话给这些女人带来了福音,激发了她们的丰乳梦,令人心惊胆颤的丰乳手术,居然也能坦然接受。这样,女性就陷入一个无法逃避的悖论之中:丰乳成功了,便是能获得男人褒扬的漂亮女人;手术失败了,不但没不能取得更美的效果,甚至会落个爱慕虚荣的恶名,在许多男性心目中,这样的女人是不健全的,可能招致更多的身体和心灵的创伤。女人从男人的视角出发,遵循男权的意识形态规则,来审视自己、塑造自己,不知不觉成了统治她们的男人的同谋。“身体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有不可分的关系,身体的运用和塑型,恰好显示了这种身体背后的权力压迫和文化资本的隐蔽性存在。身体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作为价值承载着的资本,集聚着社会权利和社会不平等的差异性。[4]”商品消费为当代大众日常生活确立了各种富有诱惑性的感性目标,女性身体形象因其本身的特征和经济价值而成为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热点对象,成为诸多感性目标的中心或达到感性目标的媒介。当女性形象以及身体具有商品特征,当女性的外部形象也成为一种包括择业市场等社会领域竞争的砝码,女性自身除了与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进行着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以外,在位于边缘的第二性的本阶级内部也因自身外部形象的差异而烽烟四起,那些外部形象不够“完美”、却又因经济拮据不能修饰改造的女性则,被推向边缘的边缘。

二、女性审美主体的建构

“漫长的人类文明中,父权意志下,女性主体身份的被剥夺与强化女性的客体趋势是同时进行的……[2]”“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5]”文艺消费生产了文艺生产的动机与需求,从而制约着文艺生产的方式与规模。男女两性既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又是文化消费的客体,由于文化有着鲜明的男权的烙印,两性就在文化消费时共同参与着男权文化的再创造。但从另一方面看,文化消费不单是对文化产品的单纯的占有和享用,更是对文化产品内在价值与意义的再生产再创造。文化消费者在这种意义上转化为生产者,成为文化生产的参与者、合作者、创造者。

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蒙娜·德·波沃瓦在其名著《第二性》提出了“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的著名观点,认为自从母系社会解体以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女人”一直被降格为男人的客体,在社会上处于“第二性”的地位,她自身主体性的权益和自身行动的权益被剥夺了。妇女的这种劣势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父权文化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什么是自然的,和其它许多产品一样,女人也是文明所精心制作的产品。[6]”既然女人是在社会文化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塑造而成的,女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女人仍然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改造女性气质这个概念。要使女性获得主体地位,在改造社会性别体系这些外在条件的同时,也要发挥女性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当她成为生产性的、主动的人时,她会重新获得超越性;她会通过设计具体地去肯定她的主体地位。[6]”波伏娃的理论为女性的主体性建构打下了理论基础,但社会文化对女性的客体化过程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发展反而越来越严重。当代女性主义者苏姗·鲍尔多侧重于研究当代女性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对自己身体错误认识和体验,揭示了在传媒营造的“形象帝国”里,女性对美的过分追求而无形之中对自己身体的造成了“摧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女性身体的训练与规范既是一种自行实践的社会性别压迫,又是一种社会控制的策略,其耐久性和灵活性令人惊讶。“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女性身体的物化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所有女性特质的文化装备,所有学习通过身体实践达到视觉与性欲的满足的文化装备——媒体形象、选美游行、高跟鞋、束腹带、化妆品、伪装高潮——都是维持性别统治的关键因素。[7]”这种潮流延续至今,愈演愈烈。鲍尔多揭示了社会文化对女性身体形象的规定、束缚、利用和改造的现实,认为身体是被文化所规定、所塑造的,经济、政治、文化对身体的期望和都刻写在身体上。她借用福柯的权力理论来揭示妇女身体以及形象被权力控制的现实,并寻找女性身体解放的途径。福柯在《性史》中指出,权力不是获得的,强制夺取的,也不是分享的,而是弥漫生成于各种关系之中,这些关系波及经济、性、知识等人存在的所有领域。有权力必有抵制存在,因此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权力既是压抑的力量又是建设的力量。鲍尔多指出,我们需要思考主体为什么会陷入与维持她受到压迫的各种力量的共谋之中,“事实上,我将我们的身体视为一个斗争场所,在这里,我们必须努力保持日常习惯,是为了抵抗性属统治,而不是为了顺从和性属规范化。我相信,这种努力需要一种坚定的怀疑态度,怀疑我们文化提供的看似解放与快乐的途径;它还需要意识到形象与实践、修辞与现实之间的通常矛盾的关系。[7]”鲍尔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建立主体性身份的位置和方法,有着鲜明的实践意义。

三、结 语

在男权文化背景下,文化的商品化倾向使得物质利益成为文化生产的目标,文化自身所蕴含的性别人文价值呈现空缺、扭曲,男权文化的偏见仍束缚着人们的手脚和头脑,女性自身在文化消费活动中也参与自身客体化的过程。女性作为文化审美主体的地位进一步隐退,女性客体化处境的进一步深化,不可避免地引起女性主义者的抗争。正如戴锦华所说,“在急剧的现代化与商业化过程中,女性的社会与文化地位正经历着一个悲剧似的坠落过程,中国的历史进步将在女性地位的倒退过程中完成;一个公然的压抑与倒退,或许将伴随着一次更为自觉、深刻的女性反抗而到来。[8]”在抗争中,女性自身性别意识一定会在两性对话中不断提高,女性的性别角色也会日益显豁,但男权依旧牢固,要“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需要以性别视角对以往的、当今的文化提出质疑并重新审视,以揭示出其中性别歧视、性别压迫等隐性内涵,以便达成某种意义上的性别共识。女性需要提高自身性别意识,男性更有责任主动参与建构两性和谐的社会氛围,共同达到两性平等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德胜.审美文化的当代性问题[J].张晶.论审美文化[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 李小江.女性审美问题的两难处境[J].叶舒宪.性别诗学[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 艾晓明.那一盆泡了两千年的洗澡水[J].妇女研究论丛,2003(1).

[4] 王岳川.全球消费主义中的传媒话语[J].张晶.论审美文化[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7] (美)苏姗·鲍尔多不可承受之重:女权主义、西方文化和身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9.

[8] 戴锦华.可见于不可见: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J].主流与边缘[C].北京:三联书店,1999.

猜你喜欢

消费文化女性主义主体性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略论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