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性支气管MSCT重组成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013-02-24郭士伟崔喜民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右肺支气管镜起源

郭士伟,崔喜民

(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 放射科,吉林 长春 130052)

气管性支气管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气管支气管发育畸形,此畸形或无任何临床症状,或引发反复性肺炎、肺不张、并发肺癌及气管插管操作时出现并发症等。随着多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组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使评价气管、支气管树解剖结构的 MSCT重组成像成为相对于支气管镜及支气管造影的最简便无创性检查手段。目前关于MSCT重组图像诊断气管性支气管及其并发症很少报道,现报告我院诊治的7例气管性支气管病例,着重探讨MSCT重建成像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8-2009年间经CT轴位诊断支气管起源异常病例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77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病程3个月-20年不等。2例行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气管性支气管,5例患者不适合支气管镜检查。3例手术病理证实诊断,1例痰液脱落细胞证实肺癌。彩超检查所有病例均无先天性心脏病,均行胸部MSCT常规扫描,然后进行薄建及图像重组分析。

1.2 检查方法 7例均行胸部CT平扫,使用GEHispeed双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间隔均为5 mm,扫描范围包括全肺,扫描后将原始数据薄层重建为1.25 mm,行包括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及支气管气像VR重组。

1.3 图像分析 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分析原始图像及重组图像,观察支气管起源的异常,包括异常的部位、范围、形态特征。

2 结果

2.1 支气管起源异常部位 7例病例均为右肺支气管发育异常。

2.2 支气管起源异常特征及程度 1例右肺上叶尖段支气管直接起源于右主支气管右侧壁,未见正常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起源于气管右后壁,然后发出各段支气管;1例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于右肺上叶支气管;1例先天性右肺主气管缺如,右肺未发育;1例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位于主支气管内,支气管分叉位置偏低;2例右肺上叶支气管完全缺如。

MSCT重组图像表现:右肺上叶支气管直接开口气管右侧后壁者,开口处管腔及管壁正常,右肺上叶呈轻度限局性气肿(图1,2);例2为右肺上叶支气管气管开口处限局性狭窄,远侧肺组织可见炎性实变及肺脓肿形成(图3,4);例3表现为正常的右肺上叶支气管及额外的气管直接发出的上叶支气管,并见额外多支型右肺上叶支气管呈柱状扩张,远侧的肺泡腔内见淡片状增浓影(图5,6)。根据CT重组图像结果:例1给予随诊定期复查;例2行右肺上叶切除术;例3行额外多支的右肺上叶切除术。

图1,2 男性,4岁。轴位及斜位MPR重组CT像示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于气管右后壁及右肺上叶限局性气肿。

图3,4 男性,66岁。轴位及冠状位MPR重组CT像示右肺上叶支气管气管开口处狭窄,右肺上叶肺炎及脓肿形成。反复咳嗽、咳脓痰及发热半个月。最后患者给予右肺上叶切除术。

图5,6 男性,39岁。轴位及冠状位MPR重组CT像示额外多支型气管性支气管,可见支气管扩张及周围肺泡内积血的淡片影。

3 讨论

气管性支气管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气道发育畸形,是指某一支气管直接自气管发出,首先于1785年由Sandifort描述,支气管镜检查的发生率约为0.1%-2.0%[1]。气管性支气管绝大多数发生在右侧,大多起源于隆突上方气管的右后侧壁,但也有左侧或双侧气管性支气管的报道[2]。该畸形依据气管性支气管是否移位分为两型:额外多支型和移位型。额外多支型除有气管性支气管(额外支)所属肺组织外,仍有相应的区域原上叶正常支气管数。移位型为上叶所有段支气管或仅有尖段支气管起源于气管性支气管,类似原正常起自气管隆突的上叶支气管解剖分支的叶或段支气管移位至气管,相对较为常见。本组移位型气管性支气管5例,额外多支型气管性支气管2例。

以往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主要依靠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异常开口于气管壁,但对无法接受支气管镜检查者或伴发气道严重狭窄者使检查难以进行。常规X线胸部正侧位片基本不能发现气管性支气管,而常常漏诊;MSCT采用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图像清晰度明显较X线片提高,经过薄层重建,多种三维重组后处理图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病变气管支气管树以及邻近肺结构,为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的诊断提供极为准确直观的影像信息。MPR可根据需要对感兴趣区进行任意角度的二维图像重建,可以很好地显示气管支气管本身形态改变及腔内外的情况,可作为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的常规后处理方法,但需要连续观察多个层面,不利于临床医生术前阅片。曲面重组对后处理工作要求较高,需要对气管支气管病变有较深认识者操作完成,CPR可以把扭曲、变形的气道在同一平面上显示,补充MPR需要连续阅片的不足,有利于评价不规则气道病变情况。VR是较高形式的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具有真实三维立体感,临床医生容易接受,仿真内窥镜技术在诊断支气管先天发育异常方面有着辅助的作用。在图像后处理技术上,本组病例主要采用MPR成像重组图像进行分析。

MSCT重组图像可直观显示气管性支气管的解剖异常,为某些相关临床症状的解释提供影像解剖基础,为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因反复肺内感染而发现右肺上叶支气管起源异常并开口角度异常2例,采取了内科治疗与复查;右肺上叶反复肺内感染及肺脓肿CT提示异常起源支气管开口狭窄,临床采取了手术治疗1例;因咯血而就诊发现额外多支型支气管扩张1例,并给予手术切除治疗;因右肺上叶含气不良发现异位支气管1例,给予临床随诊观察。本组病例证实了MSCT重组图像对气管性支气管诊断的优越性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性。

总之,MSCT三维重组成像可以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的空间解剖关系,准确地发现支气管起源异常,并能对起源异常支气管的部位、开口及远侧肺组织有无并发症作出相应的评估。原始图像与重组图像分析联合评判是分析气管支气管起源异常诊断的最佳检查方法。

[1]Berrocal T,Madrid C,Novo S,et al.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tracheobronchial tree,lung,and mediastinum:embryology,radiology,and pathology[J].Radiographics,2004,24(1):e17.

[2]罗正益,李兴耀,欧陕兴,等.双侧气管性支气管并发心脏无脾综合征一例[J].中华放射医学杂志,1999,33(7):496.

[3]黄 莉,范丽萍,季 伟,等.儿童气管性支气管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36.

[4]Ming Z,Lin Z.Evaluation of tracheal bronchus in Chinese children using multidetector CT[J].Pediatr Radiol,2007,37(12):1230.

猜你喜欢

右肺支气管镜起源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圣诞节的起源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奥运会的起源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合并肺腺癌1例
选择性肺叶切除治疗同侧多发结核病灶一例
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单仓血管组合处理法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和体会△
万物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