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合并肝硬化25例疗效观察

2013-02-20宋来成张鹏李景彬苏红宝张连业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安徽太和236607

吉林医学 2013年13期
关键词:瘤体消融射频

宋来成,张鹏,李景彬,苏红宝,张连业(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安徽太和236607)

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肝脏储备功能差和全身状况不良,无法耐受手术等原因,真正能够手术切除者约占总数的20%[1],近年来,RFA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的常规手段,地位日臻重要,国外一项研究显示[2],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使用RFA治疗安全有效,该研究共实施了1 921次RFA,无与操作相关死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7.0%和40.1%,结果非常令人鼓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12月~2011年12月25例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54.1±10.5)岁;有乙型肝炎患者16例,丙型肝炎3例;肝功能ChildA16例,ChildB级9例;25例患者术前经超声、螺旋CT等检查共发现瘤体31个,平均瘤体直径(5.5±1.1)cm,全部瘤体均不同程度暴露肝脏表面,肝右顶叶、右叶前缘或右侧缘、左外叶或临近胆囊及肝门周围。其中2个瘤体者4例,3个瘤体1例;肝硬化及肝癌均在术中活检病理学检查得到确诊,且肝硬化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肝炎肝硬化诊断标准。

1.2 器械与设备:腹腔镜设备(AIM),射频消融治疗仪(南京天马高科技有限公司TM-RFTI-1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系统)。

1.3 手术方法:平仰卧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后,建立CO2气腹(10 mm Hg),经脐下缘切口插入10 mm套管针,腹腔镜检查腹腔及肝脏情况,剑突下2 cm切口插入另一个10 mm套管针,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在右肋缘下或左肋缘下增加1~2个5 mm套管针,分离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粘连。用活检抢分别对肝脏非肿瘤部位及肿瘤进行活检。在腹腔镜监视状态下,根据肿瘤生长部位选择合适的射频针进针部位。由于气腹,不宜经胸腔治疗,以免造成气胸。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腹腔镜所见,确定布针部位及深度,先开启冷循环泵,然后选择阻抗模式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个位点治疗时间设为10 min,平均每个位点8 min,治疗过程中可见气化烟雾出现,根据病灶情况调整电极位置进行多次穿刺叠加治疗,拔针时进行针道消融。

1.4 术后观察指标:术后7 d复查肝肾功能、甲胎蛋白;治疗后1个月进行增强CT检查,评价病灶消融效果。①完全有效:病灶完全坏死,CT平扫病灶为低密度,增强时病灶完全无强化。②部分有效:病灶呈不完全坏死或病灶残留,CT增强时病灶内部或边缘有结节状强化,但强化范围占病灶<50%。③无效:增强CT强化范围>50%。同时记录患者症状,并定期复查患者肝肾功能、AFP、CEA、CA1-25、CA1-99等检查,如果病灶有残余或复发,及时补充治疗。

2 结果

25例患者中24例达到完全有效,AFP下降正常或接近正常;1例部分有效,总有效率100%,该例患者瘤体位于肝门区,可能因进针深度不够,未能消融完全,1周后联合TACE治疗。全部病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4例发现其他部位有新病灶,2例原位复发,复发率为24%,其中2例有血管内转移,术后7~9个月死于肝衰竭,其余患者均在随访或其他治疗中。

3 讨论

有学者认为[3],RFA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最好方法,可替代手术切除。与其他治疗一样,经皮超声引导下行RFA治疗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和风险性,特别是特殊部位的肿瘤,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可能射频针达不到病灶,即使勉强达到,也一定消融不完全或存在很高风险。邻近肝门区、膈顶区、胆囊区突出肝被膜的肝癌,经腹腔镜引导是非常适宜的选择,尤其适合合并肝硬化的肝癌。

通过近2年的摸索,笔者体会腹腔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有以下优点:①直视下操作,视野清晰,消融穿刺点准确,瘤体位于胆囊、膈顶、胃肠等区域,气腹本身就可以增加瘤体与组织器官的距离,腹腔镜下可以牵开这些脏器,有效避免了邻近脏器的损伤。②术中可取活检,有效保证了肝癌和肝硬化诊断的权威性。③射频过程中,瘤体或穿刺点出现出血情况,及时可以通过电凝、射频或压迫止血。④全身麻醉下治疗,无需患者呼吸配合,避免了因射频过程中患者疼痛造成对手术安全的影响。⑤提高了肝癌射频消融的彻底性,位于肝脏表面的肿瘤,由于腹腔镜下暴露良好,肿瘤周围凝固坏死带清晰可见。本组患者25例,术后完全消融者24例,仅1例因瘤体位于肝门区,有一定的顾虑,未能完全消融。至于随访过程中复发,患者基础病为肝硬化,其他硬化结节本身就可以发生癌变。有研究证明[4],肝癌RFA治疗后局部复发与肿瘤大小及是否位于肝脏表面呈明显相关性,这可能与射频治疗不彻底有关,恰恰腹腔镜引导下射频消融可以有效地提高这种彻底性。

综上所述,利用腹腔镜引导,为暴露在肝脏表面特殊部位的肿瘤提供了一种安全、微创、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肝癌综合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我科在RFA治疗肝癌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5],如何进一步提高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随着腹腔镜超声的引进,更多的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1] Goldberg SN.Radiofrequency tumor ablation;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J].Eur J Uitrasound,2001,13(2):129.

[2] Rossi S,Ravetta V,Rosa L,et al.Repeat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a long-term cohort study[J].Hepatology,2011,53(1):136.

[3] Minami Y,Kudo.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urrent atatus[J].World J Radiol,2011,2(11):417.

[4] Komorizono Y,Oketani M,Sako K,er al.Risk factors for local recurrence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umors after a songle session,single application of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Cancer,2003,97(5):1253.

[5] 宋来成,张桂华,苏红宝,等.国产射频消融仪治疗小肝癌30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4):805.

猜你喜欢

瘤体消融射频
消融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肝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