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汤合花蕊石散治疗肉眼血尿验案1例
2013-02-20张涛
张 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
猪苓汤合花蕊石散治疗肉眼血尿验案1例
张 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
血尿;猪苓汤;合花蕊石散;医案
[1]肖浪,鲁艳芳.鲁艳芳教授治疗小儿血尿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11,7(6):9-11.
R249
B
1003-5699(2013)06-0635-01
张 涛(198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肾病研究。
2012-11-21)
黄文政教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中医联合会肾脏病分会名誉会长、天津市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教学4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肾脏病临床及科学研究,在中医药治疗肾病中具有丰富的经验,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跟随黄文政教授学习,亲身体会黄文政老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肉眼血尿医案1例,加以整理,以飨同道:
崔某,女,84岁,退休教师,2012年10月12日初诊。患者2008年4月10日因“慢性肾功能衰竭”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规律腹膜透析,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伴腰酸、乏力,无尿频、尿急、尿痛。刻下:肉眼血尿,腰酸、乏力,舌光红无苔、舌边瘀斑,脉弦细涩。尿常规:尿白细胞-,尿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计数2 243.40个/μL;尿相差镜检:白细胞3 000个/mL,红细胞1 200 000个/mL,肾小球性红细胞60.0%;泌尿系彩超: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实质损害;尿找瘤细胞:血性背景中未见癌细胞;全腹CT双肾萎缩,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硬化。每天用血凝酶0.500U静脉注射,对症治疗1周余,未见好转。遂予中医辨证施治。病属血证,证属湿热内蕴,阴虚血亏,虚实夹杂。治拟清热利水养阴,收敛化瘀止血。以猪苓汤合花蕊石散加味。处方:猪苓15g,茯苓15g,阿胶30g(烊化),泽泻15g,滑石15g,煅花蕊石10g,三七3g(冲),血余炭10g,3剂。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后服。 2诊:肉眼血尿稍减轻,腰酸、乏力明显减轻,舌红无苔,边有瘀斑,脉弦细涩。复查尿常规:尿白细胞-,尿蛋白-,尿潜血+2,尿红细胞计数80个/μL。上方煅花蕊石加为15g,血余炭加为15g,继服4剂。 3诊:肉眼血尿消失,小便色黄,大便调,腰酸、乏力愈,舌红苔少,舌边瘀斑,脉细涩。再查尿常规:白细胞-,尿蛋白-,尿潜血++,尿红细胞计数5个/μL,未予调整方药,按上方继服5剂,后患者出院未再复诊。
按:肉眼血尿为急慢性肾脏病常见的表现,中医诊疗中需分清“证”与“病”,应注重辨证与辨病的结合。黄文政老师指出,“证”是“病”的外在表现形式,“病”是“证”产生、发展、变化的基础,“证”和“病”是一种因果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主张借用西医诊断,运用西医各项理、化检查等手段,确定西医疾病,明确疾病或症状的机理、机制,特别强调在无证可辨,无证可求之时,需通过病理诊断,明确病因,辨病施治,在此基础上不可忽视舌脉的变化,以做到见微知著,知常达变。如西医诊断不明确或未见明显异常,需要重视患者症状、体征的转变,主张舌象和脉象的灵活辨析,及洞察二便的内在机理。本案湿热为患,迁延日久,水热互结,伤及下焦血络而尿血。西医在早期治疗中未予病因及病性的针对性诊断,在对症治疗中也未显效。为此,黄文政老师以辨证为主,重视舌脉的变化,辨证为湿热内蕴,阴虚血亏,虚实夹杂,辨病为血证,结合西医客观检查的动态变化,治以清热利水养阴,收敛化瘀止血,拟猪苓汤合花蕊石散加味,方中茯苓甘淡,健运中焦,交通心肾;猪苓导热下行,功专清热利水而不伤阴;泽泻咸寒,行水滋阴,泄膀胱湿热;滑石体质量降火,利水通淋,交通水火;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厚而甘,滋真阴,济心火,止妄血[1];加《十药神书》之花蕊石散,急则治其标,以酸涩固摄血液;加用血余炭、三七,一是增强阿胶、花蕊石收敛之功,二是祛除离经之血以止血。且三七止血不留瘀、祛瘀不伤正,于尿血尤为适宜。全方共奏清热育阴止血之功,补而不滞,利而不伤,敛中有散,散中有补,攻补兼施,散敛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