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猪场猪鞭虫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3-02-20甘艳君罗雪刚彭少静周念王秀祯李继祥
甘艳君,罗雪刚,彭少静,周念,王秀祯,李继祥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重庆 荣昌 402460)
猪鞭虫病是由猪鞭虫(猪毛尾线虫)寄生于猪的大肠,引起盲肠和结肠出现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毛尾线虫病。猪鞭虫主要感染猪,其中4月龄左右猪粪便中的虫卵和发病率高于其他月龄猪,但也可寄生于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1~3]。在养猪业中,人们多关注硬件设施简陋的猪场和散养猪群的鞭虫病,常常认为现代集约化猪场的鞭虫病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的危害小而忽视[4]。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传染病。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呈隐性经过,但在饲养管理差、营养不良、温度突变、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时可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甚至大量的死亡[5]。本文就现代集约化猪场暴发猪鞭虫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进行报道。
1 发病情况
重庆地区某集约化养猪场的一栋猪舍于2013年6月10日转入40日龄仔猪400头,全价料饲喂,按常规免疫程序免疫猪瘟、蓝耳病疫苗等;7月12日开始发生腹泻,粪便为酱油色,体温39.5℃~40.5℃,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用痢菌净和氧氟沙星等治疗无效;后期出现消瘦、全身苍白、结膜黄染、体表出现丘疹及形成黑色结痂;病程约15d;至就诊时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5%和4%左右。
2 剖检
病猪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红细胞形态异常、表面附着针头大小颗粒状物;肝脏肿大呈黄棕色,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等黄染,腹股沟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上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结节内充满干酪样物,盲肠和结肠有条带状出血、肠黏膜脱落、表面布满乳白色虫体。
盲肠和结肠内的寄生虫前部呈细长的丝状,约占虫体长度的2/3,整个虫体像“鞭子”;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虫体的口部突出一根刺。雌虫后端钝圆,阴门位于虫体粗细交界处;雄虫后端弯曲,一根交合刺藏在有刺的交合刺鞘内。雄虫长20~50mm,雌虫长39~52mm。采集结肠内容物,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寄生虫卵检测,发现虫卵为棕黄色腰鼓形、两端有栓塞、卵壳厚而光滑、大小为52~61μm×27~30μm。
3 治疗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的检测,初步诊断上述病例为猪鞭虫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将发病猪隔离饲养,所有猪舍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假定健康猪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和强力霉素按规定剂量拌料饲喂5d,用药后第3d开始没有出现新的病例,在观察期内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猪群恢复正常。
32头病猪分成4组,每组8头,其中第1组为治疗对照,第2、3、4组动物分别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强力霉素、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和强力霉素灌服给药治疗5d,每天给药2次。治疗试验的观察期为15d。第1组动物全部死亡,剖检结果与送检动物一致。第2组和第4组动物在给药1d后粪便中可见到虫体、3d后腹泻停止;第2组的动物在治疗过程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全身苍白,在观察期内全部死亡,死亡动物皮下和腹腔脂肪黄染、消化道中没有发现虫体;但第4组的动物全部康复。第3组的动物未见虫体排出,腹泻症状有一定的减轻,在观察期内死亡2头。
4 体会
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同,寄生虫病一般不会在动物群体中造成大量死亡,传播速度也较慢,其危害常被轻视;在集约化的养猪场,更是由于有较好的硬件设施、良好的卫生管理制度等,寄生虫病的危害被严重低估甚至忽略。寄生虫的行为方式和对宿主的影响都比较隐蔽,对动物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虫体的分泌物或排泄物的毒性作用实现。在兽医临床中,除部分寄生虫感染导致明显临床症状或死亡以外,常作为应激因子影响宿主,为其它病原入侵提供机会。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类型和数量可影响肠道寄生虫的生长和成熟,饲喂高消化率碳水化合物的日粮有利于体内寄生虫的寄生与繁殖。因此,猪鞭虫病等体内寄生虫病在集约化猪场的危害或潜在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猪是猪附红细胞体的唯一宿主,但健康猪单纯感染附红细胞体不出现症状,临床上多继发于或并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猪瘟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本文诊治的病例,猪发病初期拉酱油色稀粪、后期出现全身苍白与结膜黄染,濒临死亡及死亡猪的剖检的大体病变、虫体和虫卵检测、血液涂片染色观察等结果表明猪群存在猪鞭虫和附红细胞体的混合感染。对假定健康动物及发病动物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和强力霉素的治疗结果进一步证实诊断的正确性。在临床实践中,在注重猪附红细胞体与主要免疫抑制性病毒混合感染的同时,应关注其与体内寄生虫的混合感染。
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控必须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掌握疾病的流行规律,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但由于动物流动性大、病原对外环境的抵抗力强、耐药性不断增加、传播途径多样及缺乏高效疫苗等,疾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在生产实践中对疾病的及时、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加强兽医管理可以极大地减少疾病导致的损失。在现在的养猪业中,疾病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多重感染、耐药性严重等情况下,对临床兽医工作者的要求更高,在疾病诊断中除使用常规的临症和病理剖检诊断外,还应结合流行病学、免疫学、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科学性。
[1]Beer R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ichuris trichiura (Linnaeus1758) of man and Trichuris suis (Schrank 1788) of the pig[J]. Res Vet Sci., 1976, 20 (1):47~54.
[2]Kradin RL, Badizadegan K, Auluck P, et al. IatrogenicTrichuris suis in f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Crohn disease [J]. ArchPathol Lab Med., 2006, 130:718~720.
[3]Roepstorff A, Mejer H, Nejsum P, et al. Helminth parasites inpigs New challenges in pig production and current researchhighlights [J].Veterinary Parasitology, 2011, 180:72~81.
[4]Pittman JS, Shepherd G, Thacker BJ, et al. Trichuris suis infinishing pigs: Case report and review [J]. J Swine Health Prod2010; 18(6):306~313.
[5]Gwaltney SM. Eperythrozoon suis infections in pigs: Clinicalsyndromes and diagnosis [J]. Swine Health and Production, 1995,3(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