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无痛胃镜治疗的护理体会
2013-02-19窦丽玮天津市海河医院内科天津300350
窦丽玮(天津市海河医院内科,天津 300350)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既往很多患者因为出血原因及病灶位置不明,无法确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可在胃镜下寻找消化道出血点进行止血治疗。但患者常常存在一定的紧张、焦虑情绪,难以接受普通胃镜止血治疗,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呕吐、呛咳、烦燥不安等强烈不适而中断治疗[1]。目前,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的无痛胃镜治疗,减轻了患者对检查过程的恐惧,并减少了治疗操作时间。现将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围治疗期进行相关护理配合的相关方法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12年1月~2012年10月30例因呕血和黑便而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3±9.1)岁。
1.2 方法:在进行无痛胃镜止血治疗前,对患者根据病情进行止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等相关常规治疗。在进行无痛胃镜止血治疗时患者以左侧卧位固定体位,同时口含塑料牙托并以胶布妥善固定,连接鼻导管吸氧4~5 L/min,连接多参监护仪进行监测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静脉麻醉满意后,进行胃镜治疗操作明确出血部位,再通过胃镜活检孔道套扎或电凝止血。
1.3 观察与处理:所有患者经胃镜止血治疗后,再予以静脉药物治疗,并予以禁食,补液。密切观察,如果仍然存在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根据病情选则再次进行胃镜下止血治疗或外科手术干预治疗。
2 结果
30例患者均取得显著疗效,均顺利完成检查治疗。平均检查治疗时间12min,治疗结束后复苏时间1~8min,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监测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未发生麻醉意外及并发症。2例患者曾出现短暂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3%以下,经抬高下颌通畅气道,加大吸氧流量后好转。7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呛咳、躁动等反应,均未影响治疗。9例患者复苏后有头晕乏力感,经卧床休息后自行缓解。以上患者对治疗过程均无记忆。治疗后患者对治疗过程、疗效及护理配合均表示满意。
3 护理
3.1 无痛胃镜治疗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进行无痛胃镜止血治疗前,患者常担心是否存在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麻醉意外的可能。因而应在无痛胃镜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详细地介绍,讲解无痛胃镜治疗的目的、及简要的治疗过程,告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是不知晓的无痛苦的,减轻患者的焦虑。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从而使患者心情放松,能够积极地配合进行治疗[2]。
3.1.2 治疗前器械药物准备:在准备常规胃镜检查的器械同时,还应当应连接好多参监护仪,吸氧及吸引器设备,气道插管、除颤仪等抢救设备及相关药品。
3.2 治疗过程护理:准备相关器械药物,患者左侧卧位固定体位,连接多参监护仪,静脉推注麻醉药物前嘱患者口含塑料牙托并以胶布妥善固定,在进行静脉推注麻醉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是否仍存在自主意识,有无对异物的呛咳反应,是否存在恶心等不良反应,如发现存在异常变化,应停止麻醉,立即进行抢救治疗[3]。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消化道内黏液较多,视野不清晰时配合医生用注射器抽吸适量生理盐水经活检管道注入冲洗后吸引净,使操作视野清晰,同时应密切监测多参监护上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的各种细小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嘱进行输液,注射药物,变更体位,吸氧等治疗处理,本组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曾出现多参监护显示一过性氧饱和度降低现象,在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后,对症治疗,氧饱和度逐步恢复,病情好转。
3.3 治疗后护理:治疗结束观察多参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等待体征平稳并且患者完全清醒无明显不适主诉时平车送返病房,继续多参监护、低流量吸氧。密切监测患者是否仍存在呕血或黑便症状。同时嘱患者应当暂时禁食水、注意卧床休息,轻柔翻身,以免因剧烈震动引起消化道再出血的发生。配合医生治疗,遵从医嘱继续为患者进行输液对症治疗。
4 小结
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消化内科急症,无痛胃镜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手段,不但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取得患者有效配合,顺利地完成治疗[4]。护士在治疗前做好针对性的宣教指导、心理护理,做好完善的术前准备,治疗过程中做到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后作好观察和健康指导,是保证无痛胃镜治疗安全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是该项治疗操作成功的关键。
[1]张淑红.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638.
[2]刘 杰.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26):5556.
[3]王敏娟,丁春晓,朱亚玉,等.无痛胃镜检查的全程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6):511.
[4]刘洪才.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80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