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他啶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2013-02-19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四川射洪629200
朱 芸(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四川 射洪 629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的判断指标是行肺功能检查,其优点是可重复性,能够准确的诊断COPD、评价严重程度、预后及治疗反应等。通过吸入支气管舒张剂FEV1/FVC%<70%者确定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急性期慢阻肺的诊断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临床上公认为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出现咳嗽、咯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加重及胸闷,大部分患者伴有发热等炎性反应加重的表现。相关资料统计COPD发病率约占慢性肺病的1/4,病死率高达15%[1]。急性加重和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2月98例出现明显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处于急性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40~75岁,平均(62.35±12.08)岁;平均病程(15.32±5.8)年。对照组49例,男30例,女19例;年龄41~73岁,平均(61.95±11.82)岁;平均病程(14.92±6.2)年。上述患者均没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晚期肿瘤、免疫功能缺陷以及非细菌性感染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治疗标准:①出现呼吸困难、痰量增多、脓痰的急性慢阻肺患者;②出现浓痰、呼吸困难和(或)痰量增多;③需要机械通气重期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静滴,2次/d,2 g/次;观察组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口服,3次/d,0.25 g/次;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临床效果。
1.4 疗效观察:参照徐立等人的评判标准,临床疗效标准分为痊愈、显效、进步和无效4级[2]。
1.5 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9例患者40例患者痊愈,6例显效,进步3例;对照组49例患者25例患者痊愈,13例显效,进步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48,P=0.0028)。
3 讨论
感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最主要诱因[3]。为了防止发生肺炎,在急性加重期利用抗生素治疗,其作用是明显减少呼吸道内细菌负荷,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再入院次数,改善疾病预后。对急性期慢阻肺合理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是控制COPD病情,避免后期抗生素滥用,节约医疗资源的关键。头孢他啶是公认的广谱抗感染能力强大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AECOPD的一线抗生素,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由于本病特殊的病理改变,单用头孢他啶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一种复方制剂,成分是阿莫西林钠和克拉维酸钾。克拉维酸钾具有较弱的抗菌活性和强大的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而阿莫西林属于广谱青霉素类抗生素,克拉维酸钾可以使得阿莫西林免遭β-内酰胺酶水解[4]。克拉维酸钾之所以能够阻断β-内酰胺酶的活性部位,使大部分细菌所产生的这些酶失活,是由于其有青霉素类似的β-内酰胺结构,尤其对临床重要的、通过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这些酶通常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抗药性改变有关)作用更好。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能够抑制合成细胞壁粘多肽而作用在微生物的繁殖阶段。
本院在急性期慢阻肺的治疗中联合头孢他啶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率为81.63%(40/49)、有效率为93.88%(46/49),对照组痊愈率为51.02%(25/49)、有效率为77.55%(38/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基本可以认定,头孢他啶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慢阻肺的急性发作期治疗中起效快,且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1] 王秋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6):38.
[2] 徐 立,李春荣,方 飞.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09,27(5):357.
[3] 童朝晖,王巍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菌治疗[J].临床药物治疗杂,2008,6(1):5.
[4] 周 红.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成本—效果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