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研究综述
2013-02-19张泰城张玉莲
张泰城,张玉莲
(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吉安 343009)
红色资源研究综述
张泰城,张玉莲
(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吉安 343009)
近年来,学界对革命精神与革命遗存的研究,逐步拓展出以红色资源为核心的新兴研究领域,并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由最初对红色资源内涵,红色资源的价值功能、如何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的探讨,逐步延伸出红色资源教育教学专题的研究。梳理红色资源研究现状及学术进展,对于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资源;研究;综述
红色资源作为承载革命精神与革命遗存的统一体,近年来日渐被纳入学者研究的视野,并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已有学者就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研究主体、热点、红色资源发展阶段特征做了梳理。①张泰城、常胜:《红色资源研究综述》,《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江西·吉安,2008年11月。刘家桂:《近年来关于红色资源研究述评》,《电影文学》,2009年第15期。胡松、朱小理:《近十年来关于红色资源研究述评》,《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朱小理等《“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李贤海、李文瑞:《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王文彦:《对红色资源界定的研究综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3期。周颖等:《近十年来红色资源研究述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第12期。因而本文将着重对红色资源研究发展脉络、已有研究集中讨论的学术问题及值得关注的学术进展作一讨论,以期对红色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有些许裨益。
一
回顾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说2004年以前就学理层面对红色资源的专题研究与讨论,几乎付之阙如。2004年后,随着高校思政工作者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关注,从学理层面将“红色资源”引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研究随之展开。全国十多个省市、几十所地处红色区域的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红色资源或与之有关的研究机构,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②如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中心;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湘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黄冈师范学院鄂东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龙岩学院古田会议精神研究中心;遵义师范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临沂师范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西柏坡精神研究中心;广西百色学院百色起义研究所;海南师范大学琼崖革命根据地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团队。。并就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价值、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启了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初步探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后,红色资源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等公民德育教育体系中的价值、意义的研究,亦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2008年以来,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的召开,有力推动了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开辟。2008年11月在井冈山大学召开的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研讨会和2009年12月26日在龙岩学院召开的第二届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暨纪念古田会议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全国各地近30所高校、干部院校、部队院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红色资源的定位与内涵、红色资源的存在形式和教育特点、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理论与实践、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活跃了研究气氛。2011年12月,黄冈师范学院举办“大别山红色文化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与2013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全国区域化视角下的红色资源与大别山精神学术研讨会”均在区域化视角下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在老区高校的教学实践专题研讨中推动了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化。2012年12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的“红色资源与干部教育”学术研讨会则就红色资源与干部教育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此外,关于红色资源命题的系统理论研究的开展,如以红色资源教育教学为题的相关课题的立项,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探讨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理论建构研究”等国家级课题的立项,更彰显了这一趋势。
二
红色资源研究发展至今,涵盖了内涵、特征、功能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等诸多问题。具体讨论已由初期对红色资源概念、价值功能的争论,逐渐深入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如何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探讨。以下笔者就近年学界讨论比较集中的红色资源内涵,红色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及红色资源教育教学三个方面作介绍和研判。
(一)红色资源内涵的定位
关于“红色资源”是什么及其定位,近些年学者们各抒己见,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探讨和研究。
红色资源概念为学界认知,较早见于谭冬发、吴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一文。其认为广义的红色资源“指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狭义概念则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历史痕迹和精神瑰宝”[1]。该提法引起了学界对红色资源外延界定于何时、何为主体的一系列讨论。
起初较多学者认同红色资源存在广义、狭义之分,且分歧在于:红色资源是谁领导下形成的革命遗址、遗存及革命精神。如部分学者认为广义的红色资源应该包括“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古今中外一切反映历史进步和民族发展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纪念物及其载的精神”;狭义的红色资源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崇高精神及其物质载体”。①谭冬发、吴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李实:《准确认识“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政工学刊》,2005年第12期。王姣艳、李振东:《浅析革命老区高校的红的教育》,《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徐艳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5期;此外,李实还从共产主义运动范围对红色资源进行划分,提出:从广义上讲,红色资源可以包括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无产阶级政治理论、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及其承载这些精神产物的物质总和;狭义上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崇高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称。也有学者认为红色资源没有广义、狭义之分,有的只是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2]目前,学界对红色资源的认识基本统一,即红色资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但具体到共产党领导以来的时期划分又至何时,其主体究竟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还是精神仍存有争议。
针对“红色资源”是否包括建国以来所形成的精神及其载体,学者间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红色资源”概念的时间仅仅是指革命战争时期,红色资源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如李康平认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创造的”。[3]谷玉芬指出,红色资源是指革命战争时期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4];近来李贤海、李文瑞又从区分“源”与“流”及内涵与外延角度出发,提出“红色资源”概念内涵应界定为: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和形成的。[5]第二种看法认为,“红色资源”的时间概念应该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耿琪认为,“红色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2]张泰城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主流思想意识及其物质文化遗产。”[6]肖发生从词语本意切入,在“红色”词义辨析基础上提出“红色”应该指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斗争和建设实践密切相关的内容。[7]王文彦认为目前学界关于红色资源定位存在着四方面的不足:一是重红色;二是内容与定义未有效统一;三是重某一阶段性而略发展性;四是内容重广而大却轻少而小。并认为红色资源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在振兴中华和实现民族复兴目标下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从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和形成的可以为我们挖掘利用且能够彰显时代价值的精神及其载体的总称。[8]此外,学者们从红色资源资政育人功能解析,对其主体是“精神”,还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展开了讨论。学者郭晓平称“红色资源”的主体在于精神,特指以物质载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9]。多数学者则认为“红色资源”是由精神内核和物质载体构成的统一体。①李实.准确认识“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J].政工学刊,2005(12);王姣艳,李振东.浅析革命老区高校的红的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5);徐艳萍.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8(5);戴向阳.准确认识“红色资源”[J].理论导报,2010(7)等。
事实上,上述讨论与争议的根本在于对红色资源“育人”、“资政”不同问题意识的思考。从“育人”出发,古今中外一切反映历史进步和民族发展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纪念物及其承载的精神,一切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教育、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元素均可被纳入红色资源;而从“资政”角度来看则更强调共产党人独特的革命传统与精神,即在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教育的同时,旨在增强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认识。但不管“育人”还是“资政”,精神动力都是最核心的,这正是有学者强调红色资源的主体在于精神之原因所在。近年来,张泰城等人突破以往宏观的“资政”、“育人”意识,从教育学视域更为具体地思考红色资源概念的定位。如张泰城、肖发生提出,红色资源是一种物质形态、信息形态和精神形态表现出来的资源,是集精神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于一体的优质教育资源。[10]肖发生还从其资源的稀缺性、效用性出发,强调红色资源不是无限的扩大,而是“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够为我们今天所开发并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各种精神及其物质载体的总和”。[7]此外,魏本权亦从资源角度出发,提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凝结的思想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以及它们物化形态资源的统一体。[12]上述观点从教育学、资源学层面拓展了红色资源研究的视野,丰富了我们对红色资源的认识,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二)红色资源的特征及其价值功能
红色资源是历史资源。学者们认为“红色资源”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追求自由、真理风雨历程的记录。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党的优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其隐含的历史的必然性,决定了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性,历史印证功能。如刘争先、杨志和、石丹丹将“红色资源”称为“伟大时代及其精神的丰碑”、“‘活’的文明形态”,认为其是我们党的优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承和发展的宝贵财富。铭记中国共产党辉煌的革命史,永葆民族荣辱感和历史责任感,这就是红色资源历史价值之所在。②刘争先.红色资源的价值及开发运用原则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21);李水弟,陈建.红色文化探微[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7(4);杨志和,石丹丹.论延安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J].党史文苑,2007(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红色资源”,从产生之日就深深地打上了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烙印,“天然”地具有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特征,③李实.准确认识“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J].政工学刊,2005(12);刘虹,陈世润.红色资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J].教育评论,2008(3)。具有政治信仰导向的功能。由此,学者们认为红色资源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为坚定政治信念提供了丰厚的“优质资源”。如吴清江、戴淑雯认为红色资源在促进党的政治文化生成、推动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和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12]程东旺、黄伟良称其政治价值是“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凝聚和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唤起民众建设国家的精神动力。”[13]李康平等也提出,中国三大红色资源的政治文化价值在于其有助于提高民族成员的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起坚定政治信念,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效性。①李康平.论中国三大红色资源联合开发的政治文化价值[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李康平、李正兴.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08(1)。近来,张泰城、刘浩林从“兴党”意义提出红色资源在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推动党内先进文化创新,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重要政治作用,进一步拓展了我们理解红色资源时代价值的视野[6]。
红色资源是教育资源。学者们从育人出发,结合红色资源的内涵,提出其所特有的教育资源特点。如张泰城认为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是集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爱国主义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是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等诸多教育的优质资源;还是文学、艺术、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因而它们对当代中国公民教育、学生教育、军人教育和党员领导干部教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4]刘虹、陈世润则从红色资源的政治主导性、科学展示性、民族传承性、客观真理性的特点,总结出红色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15]张灏称红色资源具有政治引导、文化传承、道德示范、意识形态、教育教学、历史镜鉴等功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16]李康平认为,红色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文化优势、丰厚的思想资源与军事文化资源,为国防生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本源性的优质资源,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②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国防生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运用[J].教育研究,2010(2);李康平.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7(6)。红色资源被誉为“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其超越时空的革命性、传承性、先进性和教育性不仅对在校学生党员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③李晓健.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施中的价值思考[J].文教资料,2010年10月中旬刊;熊辉,仰义方.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功能与运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对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组织观念、先锋模范作用的培养更有重要教育意义,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即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红色资源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教学实践。④张友南.用井冈山独特资源对领导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J].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5);匡胜,孙伟.运用红色资源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参见挖掘革命传统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品牌第二届党性教育“延安论坛”观点综述[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J].2010(6);张泰城.论红色资源与干部教育[J].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6);唐海英.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为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3);刘孚威.论红色资源及其在干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2);欧阳慧.试析红色资源在干部德育教育中的运用[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3(1);杨少华.析红色资源与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J].理论导报,2013(2)。
此外,作为一种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旅游资源,红色资源是集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综合性资源,是一笔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因而,众多学者从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多层面讨论红色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潘丽华等人认为,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在于将其物质资源开发为有特色的红色品牌旅游,并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精神。[17]刘争先也提出,红色旅游既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的新形式、新途径,又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18]红色资源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灵魂,科学合理地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重中之重。[4]因此,诸如分析老区如何依托红色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探究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的路径与模式⑤罗文斌.长沙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2005(11);付修勇,李连璞,高岩.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2006(2);刘建平,刘琼艳.井冈山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7(1);李永乐,张雷.徐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谢庐明,陈建平.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分析评价与开发研究[J].党史文苑.2007(10);喻彩霞,张河清,陈宁英.中国红色旅游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探究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模式,红色旅游产品等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系列研究仍是学界关于红色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12]。
综观以上对红色资源特点、功能、价值的研究,我们发现学界对红色资源的认识已从一种旅游产品、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思政教育的素材,向更广泛的教育价值深入。而对其可供进一步开发的教育价值的新认识,也从不同层面深化了红色资源的研究。
(三)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研究
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红色资源既是老区经济发展的独特资源,更是当代社会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红色资源教育教学成为红色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研究的探索也成为学界研讨的一个热门课题。
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有学者认为其教育价值体现在:不仅有利于丰富德育教学内容、还在于扩展教学形式、革新教学方法。如张泰城、肖发生认为红色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讲授式教学,还可从体验式角度扩展教学模式。[10]李忠、罗学渭、李康平等认为红色资源是提供、创新学校德育教育的优秀资源①李忠,罗学渭,晁金典.井冈山红色资源利用与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5(1);李康平,李正兴.论大学德育中红色资源的运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刘争先、曾绍东称红色资源是“新时期、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教育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特殊课堂和鲜活教材,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载体。”②刘争先.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3);曾绍东.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7)。罗俊芳认为红色资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一个实践体验式教育的天然途径。[19]基于的红色资源独特教育价值,学界就红色资源如何融入教育教学展开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2004年以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成为了众多思政理论工作者的头等大事。利用红色资源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随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相关研究成果较多集中于高校教师关注的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价值与功能的探讨。
如有学者结合具体学科特点对红色资源教育教学进行理论探讨。如张泰城、肖发生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与方法,对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进行了探析,[10]指出红色资源不仅有助于充实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确保实施方向及有效性等,且对思政教学传统理念与方法的革新也有重要的启示。[20]吴晓东、余芸通过分析红色资源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重要地位,提出红色资源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方法方面的重要性及其课改研究价值。[21]杨罡则以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学效应为研究突破口,系统剖析了红色资源在促进个体心理成熟中的地位、作用和运用策略。[22]以上运用跨学科视角的红色资源研究,成为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新亮点。另有学者还从红色资源思想、内容的针对性、方式的多样性与相对投入小等特点出发,提出了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效益的优化特殊价值。[23]此外,多数学者还就红色资源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养、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统战工作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及利用进行了考察③江玉安.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价值及其运用[J].沧桑.2008(2);陈钧.试论红色资源开发在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中的独特价值[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8(3);刘争先.红色资源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3);闫萍莉.用“红色资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徐光兵,杨宇光,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高校统战工作的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杨六栓.论红色资源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合[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但大多是基于丰富教育内容、保证教育方向、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宏观性讨论,具体扎实的个案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作为教育资源,红色资源要为广大受教育者所接受,通过一定形式加以转化,可以起到更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作用。④胡松,杨宇光,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朱小理,杨宇光,胡松.关于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必然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为此,学者们还对红色资源转化路径、方法等方面展开积极探讨。如李康平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运用红色资源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思路。[3]诸如将红色资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党建活动,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及学生实践等形式,实现红色资源向教育教学资源的转化,得到多数学者认同。⑤耿琪.“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李康平.红色资源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7(6);钟先丽.浅谈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老区建设,2010(8)。杨宇光、胡松、朱小理对红色资源转化的必然性、途径展开了系列研究。①朱小理,杨宇光,胡松.关于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必然性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1);李哲,朱小理,胡松.从目前学校德育的缺陷看“红色资源”转化的必然性[J].理论观察,2010(2);吴海昌,朱小理.公祭人民英烈制度: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J].宜春学院学报,2010(9)。在具体实践层面,地处老区的高校教师也纷纷结合切身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如井冈山大学则就如何利用井冈山红色资源办学育人,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开发《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校本课程,对全体新生进行井冈山革命史和井冈山精神教育;根据红色资源的特性,积极开展融入多种学科教学活动的实践。例如创编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红色资源教育教学有效载体[24]、探究红色音乐资源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的运用优势[25]、开发井冈山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野外生活教育的教学设计[26]、探索红色资源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两课”中的应用、以及开展红色传说社会实践活动等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路径实践研究。与此同时,河北、延安、湖南、广西、贵州等革命老区学校也结合当地红色资源融入教学的研究展开各具特色的探索。②左伟尘.试论本地红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以百色起义为例[J].传承,2010(3);尹慧.湘西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及应用策略[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张春海,吕茕.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延安地区和延安大学为中心[C].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周益新.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地理教学活动[J].中国民族教育,2009(12);孙炳芳.红色资源在《纲要》教学中的功能及其应用——以河北红色文化资源为主体的思考[J].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江西·吉安,2008(11)。以上相关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实践,又进一步促进了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的探索。③李罕.论高校红色资源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1);李罕.关于红色资源教育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李文瑞.论红色资源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困境及其对策[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如张泰城认为“随着红色资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和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建构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势在必然”[27]。
三
综观近10年来红色资源研究发展,可以说红色资源已逐渐发展成独具特色的新学科。相关研究亦从最初对概念粗略的划分,扩展到其历史印证、政治主导、独特教育功能及经济稀缺价值等“资源”特色的多角度探究,拓展出红色资源教育教学新的研究方向,且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者们的耕耘,不仅增加了我们对红色资源时代价值的许多理性认识,亦加深了我们对中国革命文化与精神嬗变的了解,为一些相关理论探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尽管成绩斐然,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如就内容而言,主要集中对红色资源本身的研究上,即就红色资源论红色资源,显示出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同时研究中雷同现象、人云亦云、就地徘徊情况严重,缺乏高屋建瓴的透视和剖析,宏观上的审视和把握仍显薄弱。研究方法上,则未能突破经验性的总结为主的囿限。
事实上,红色资源作为历史的遗存,必然与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红色资源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对红色资源本身的关注和剖析上,还应把红色资源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以红色资源为社会坐标中心,在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空间中寻求它对周围社会生活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理清红色资源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与此同时,红色资源的研究,亦需借助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多层面地剖析红色资源及其相关问题。因此,如何运用各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审视红色资源,成为推动红色资源研究取得新突破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红色资源研究者在理论视角、方法等层面均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内容上进一步拓展,并从宏观上把握、提升红色资源研究的内涵;在方法上,综合多学科方法,以避免孤立的、封闭的研究,以及如何“走出就红色资源研究红色资源”的范式,仍有待学界同仁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谭冬发,吴小斌.红色资源与扶贫开发[J].老区建设,2002(7).
[2]耿琪.“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3]李康平.红色资源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7(6).
[4]谷玉芬.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关系解析[J].商业经济,2006(3).
[5]李贤海,李文瑞.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张泰城,刘浩林.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论析[J].求实,2011(2).
[7]肖发生.定位与提升.“红色资源”的再认识[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1).
[8]王文彦.对红色资源界定的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9]郭晓平.“红色资源”的主体是精神[J].中华魂,2005(2).
[10]张泰城,肖发生.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0(1).
[11]魏本权.传承与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资源学[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
[12]吴清江,戴淑雯.红色资源开发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
[13]程东旺,黄伟良.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和德育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14]张泰城.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5]刘虹,陈世润.红色资源: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资源[J].教育评论,2008(3).
[16]张颢.论红色资源的社会功能[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
[17]潘丽华,肖松良,笪锐.红色资源的经济价值[J].经济研究导刊,2009(3).
[18]刘争先.红色资源的价值及开发运用原则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21).
[19]罗俊芳.红色资源开发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J].沧桑,2009(1).
[20]肖发生.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1]吴晓东,余芸.把红色资源融入老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中[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2]杨罡.红色资源的心理效应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3]黄骁,胡松.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益优化的特殊价值[J].党史文苑,2009(7).
[24]刘家桂.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载体——以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为例[A].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江西·吉安,2008.
[25]夏立生,夏雪.利用井冈山红色音乐资源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的运用优势[A].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江西·吉安,2008.
[26]彭勇.井冈山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野外生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江西·吉安,2008.
[27]张泰城.建构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A Review of the Red Sources Studies
ZHANG Tai-cheng,ZHANG Yu-l ian
(Center for CPC Revolutionary Spirits and Cultural Resources Studies,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343009,China)
Studies of revolutionary spirits and heritages witnessed in recent years an expansion to the emerging fruitful red-sources-centered domain.The new domain begins from researching red resourcesˊ contents,values and exploitations,then gradually extends to exploring red-resources-based educations. A review of the status and progresses of red resources studies so far will be greatly significant to our further explorations in the field.
red resources;studies;review
G711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3.06.003
1674-8107(2013)06-0015-07
(责任编辑:曾琼芳)
2013-10-1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色资源教育教学的理论建构研究”(项目编号:BAA12001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红色文化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项目编号:12JZD 004)。
1.张泰城(1954-),男,江西泰和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学、教育学研究。2.张玉莲(1980-),女,山西太原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革命根据地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