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70例临床分析
2013-02-19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龙赛医院浙江宁波315200徐淑枫杨优飞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龙赛医院(浙江 宁波 315200) 徐淑枫,杨优飞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炎)患儿137例,经临床诊断和X线检查,所有患儿均符合 《儿科学》中小儿毛支炎诊断标准,即发病年龄6个月~2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和发热,突发喘憋、气促,两肺听诊有广泛哮鸣音;双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及不同程度的肺气肿,部分患儿表现出鼻煸和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同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支气管出现异物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性4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9.8个月,其中6个月~1岁38例,1~2岁32例;对照组67例,男性39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9.7个月,其中6个月~1岁35例,1~2岁32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和普米克令舒止咳祛痰,同时联合吸入布地萘德雾化溶液或溴化异戊托品溶液解痉平喘;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巴韦林抗病毒;有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性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mg·d-1,睡前口服,疗程7~10d,至咳、喘消失1周后停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咳嗽、气促、发作性喘憋和双肺哮鸣音、湿鸣音均完全消失;好转:咳嗽、气促、发作性喘憋有所缓解,双肺哮鸣音、湿鸣音明显减少;无效:上述症状及体征无改善。以治愈加好转计算总有效率。
1.4 临床观察 除观察疗效外,统计2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患儿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疗 效 治疗组治愈28例(40.0%),好转35例(50.0%),无效7例(12.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治愈19例(28.3%),有效31例(46.3%),无效17例(25.4%),总有效率74.6%。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 治疗组喘憋缓解时间为(2.1±0.7)h,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为(1.6±0.6)h,咳嗽消失时间为(5.1±2.5)h;对照组喘憋缓解时间为(2.6±1.2)h,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为(4.2±1.1)h,咳嗽消失时间为(7.8±3.1)h,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 论
毛支炎发病的免疫机制与支气管哮喘相似,且发作后可存在较长时间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慢性炎症。大量研究证实:引起患儿感染的病原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约占70%;此外,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及一些肠道病毒也均与婴幼儿的喘息相关。对毛支炎目前仍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但研究发现感染期间的喘鸣则与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白三烯(Leuko triees,LTs)有关,LTs是强有力的促炎介质,对上下呼吸道炎症起重要作用,毛支炎患儿气道中LTs过量分泌,可以引起气道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物增加、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聚集,促进嗜酸粒细胞黏附,减少嗜酸粒细胞凋亡等。孟鲁司特钠是新一代口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特异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多肽活性,并有效预防和抑制气道平滑肌中LTs,减少气道的细胞和非细胞炎症物质,增加血管通透性,减轻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孟鲁司特钠对控制持续症状和改善支气管痉挛有效,能够减轻患儿的气道高反应,尤其是在儿童患病之初早期使用,作用更明显。本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0%,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另外,婴幼儿对孟鲁司特钠耐受性良好,且其服用方便,见效快。因此,以孟鲁司特钠治疗毛支炎可以减轻喘憋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但最好在确诊后即早期选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毛支炎,不宜在患儿住院且喘憋症状严重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