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产业化背景下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融合发展研究

2013-02-17肖靖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中原业态河南

肖靖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9)

“中原”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不断放大的概念。《辞源》赋予“中原”狭义和广义的解释。狭义的中原指的是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徐光春曾说:“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主体的相对区域概念。一是泛指大概念,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二是中概念,指黄河中游地区;三是小概念,仅指河南省。”本研究中所指中原,主要限定于狭义的中原——河南省。

河南是文化大省,河南传统文化以其雄厚的资源优势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传统文化产业,但我们也要看到,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落后,一些旧的文化业态和产业门类走向衰退,而一些新的文化业态和新兴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背景下,如何挖掘中原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做好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的融合提升,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融合的可能性与有效途径。

一、时来运转的中原传统文化

古今中外对“文化”的定义不胜枚举,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审视了西方164种文化的定义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观念。在这里克罗伯强调了“传统”,认为这是文化的核心。什么是传统呢?美国学者希尔斯在《论传统》中界定为:代代相传的事物。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结合以上界定,我们认为,传统文化就是代代相传的文化。

河南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其传统文化资源主要有名人文化、古都文化、墓葬文化、寻根文化、佛教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等重要传统文化遗产。以河南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有着很强的博大性与包容性,同时也有农耕文化的封闭性,还表现出中原文化根源性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和大众传媒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转型,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大地也在这一大背景下发生了重要的转型,人们对开放带来的新事物、新时尚应接不暇,中原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都被遗忘在无人的角落。

近年来,河南从政府到百姓都开始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河南由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实现中原崛起的宏图。促进河南经济建设,推进河南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河南的旅游产业,提升河南旅游资源的文化含量,打造世界级品牌,开发中原城市群和提高中原城市竞争力,增强中原城市群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人预言,21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和产业两部分构成,文化必将成为经济的新形象。对河南而言,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借助于新型文化业态的优势对中原传统文化进行优化整合和创新开发。

自2006年以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众关注的热点;从国家法定假日的确定,到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审核,再到各地的旅游项目的开展,文化节日庆典活动的红火等,传统文化成了各级政府和企业争抢的“香饽饽”。中原传统文化也经历了从衰落到蓬勃兴起的戏剧性命运。

综观中原传统文化发生的这些变化,虽然有很多原因,但今年中原地区勃兴的新兴文化业态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兴文化业态与传统文化的联姻,不仅给中原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社会中找到了重新焕发生机的出路,同时也给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带来了灵感,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河南文化的厚重性、包容性也为与新型文化业态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二、恰逢其时的新兴文化业态

科技发展到今天,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应用都有了显著的提升,有效地拓展了文化产业增长的空间,加快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业态。

业态一词来源于日本,最初是指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根据文化产业专家王建的论述:新兴文化业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都随着产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兴文化业态是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和软硬件载体,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内容产品。新兴文化业态可分为综合类、视听类、文本类和功能类四大门类,涵盖20个细分领域。新兴文化业态是在原有业态自我扩张和融合其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越来越快,文化业态不断更新,且出现相互融合的态势。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网络文化、动漫游戏、流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新的文化业态作为文化产品新的存在方式与生产经营形式,迅速改变着文化的既定格局和发展态势。

以网络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业态要想成为竞争的重要领域,打造名牌和精品,必须提升其文化含量,中原传统文化正是其提升文化含量的重要资源。

当今,我们要实现中原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其发展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技术的支持与包装,都需要借助于新的文化业态,以实现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融合,将中原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成产业,河南创意开发的《大河秀典》、《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东京梦华》提供了二者有效融合的成功的范本。新兴文化业态提升与推进传统文化创新为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融合提供了可能。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路径选择。

三、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融合的路径

1、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其内在价值

文化资源是特定时代、地域的人群既有的文化资料和素材,它具体呈现为三种形态:符号化的文化知识、经验性的文化技能和创新性的文化能力。河南特有的文化和文明的底蕴为我们进行文化产业的开发储备了丰厚的资源基础,构成了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绝妙素材。

从全球来看,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周期性的调整时期,它促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有全新的高科技手段全力支持。中原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整合利用这些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可产业化发展的文化资源中的内涵,创新适合我省资源整合的方式方法,实现中原传统文化的产业化也是一种全球化趋势。在这方面,河南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8年底,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郑州成立,这是促进河南传统文化整合开发的重大举措。2012年4月河南文化产业大厦建成,它融合了河南深厚的文化特点与国际最新建筑理念,将结合河南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都市文化,整合河南及中国中部文化产业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平台、产业集群和输出平台。能为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提供重要的平台。

同时,需要认真梳理与整合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为载体,通过建设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展示中心、传承基地,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中原文化“走出去”提供支撑。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开发产业集聚区

在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过程当中,必须充分发挥文化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开发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体制和机制问题。要针对目前文化体制中不利于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面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逐步实现文化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化进程。其中,政府要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保护文化知识产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提供信息服务等,使得文化企业获得市场的主体地位。同时进行文化产业管理的创新。要制定鼓励中介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微调和平衡作用。

河南发展文化产业除了发挥政策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以外,还要注意形成产业集群,通过相同文化资源链上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文化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形成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以及互补匹配,形成集群优势,取得更多收效。

目前,中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9月,河南省有文化产业集聚区21个,文化企业达8000多家,经省政府确立有6个“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各地市还有数量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3、发展创意产业,打造文化精品

文化产业的创新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和核心。就文化资源开发的创新而言,有很多成功的范本。云南以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和地理资源为主要切入点、增长点的文化产业运作极具样本意义。迪斯尼动画中对中原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的创意开发,赋予木兰以新形象和新内涵,给了我们进行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融合开发的独特视角和全新视野。

作为当代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影响广泛的关键词,文化产业是成为一个不断拓展变异的概念,一个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富于包容力的综合性概念。它是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文化创意为核心,文化科技为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智慧,进而创造财富与就业的新兴产业。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创意有着巨大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它将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维空间,使文化形态将更加多样化,中原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元素在创意的过程中也将形成新的表现形态。目前梨园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河秀典等是河南将传统文化和诸多内涵用现代科技手段与艺术手法打造的创意文化精品,已经形成河南的文化品牌,成为河南的高端会客厅。

4、引进与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快新旧文化业态融合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就新兴文化产业而言,人才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我省地处中原,人才济济。但文化产业优秀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困扰我省创意产业发展的大问题。这与我省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整体落后有关,也说明我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实现新旧文化业态融合亟需培养大批文化产业拔尖人才和专门人才,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端机能型创新人才;支持创新型文化企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引进若干名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并制定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加强国内外文化产业项目合作,健全智力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同时,优化文化生态,调节文化关系,改善文化环境,加大信息公开程度,创造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文化产业开发氛围,使创新型人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文化权利,并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从而使河南成为创意人才聚集的省份,进而成为创意产业发达的地区,打造自身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

通过以上措施,让中原传统文化资源与新兴文化业态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将中原地区厚重的历史、浓郁的民俗和优秀的思想,经过文化的创意和市场的运作与新兴文化业态有效融合,使中原文化资源得到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化创意有效融入到中原文化产业的产品开发、品牌形象塑造与营销当中去,使中原文化变得可知、可观、可听,用文化创意赋予中原文化以特色与灵魂,创造出中原文化产业创意开发的有效模式。

[1]张宏山:河南传统文化资源开发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7).

[2]陈建宪:民俗文化与创意产业[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美]E 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杜超:文化资源转化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9).

[6]侯妍妍: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探析[J].群文天地,2011,(8).

[7][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高登第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8]张胜水: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中原业态河南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沁园春·赞中原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出彩河南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