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陈平“难独”——从《史记》看陈平的政治谋略
2013-02-17程玲
程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陈平是汉初功臣的代表,他虽不是汉初三杰之一,但凭借他独到的政治眼光,历任三朝,盛宠不衰,成功绝非偶然。在汉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社会背景下,陈平依靠智慧和谋略登上了复杂凶险的政治舞台,并且笑到了最后。司马迁《史记》提及陈平主要集中于《陈丞相世家》,陈平的其它事迹则散见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等17处,从各个侧面展现了一位睿智不凡的奇谋丞相。
一、陈平别具一格的经历
陈平(—公元前178年),汉初杰出政治家,《史记》记载他最初活动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9年,这一年陈平往适魏王咎。此前的生活经历,《史记·陈丞相世家》有较为详细的描写,但并无确切日期可供推断其生年。通过《史记》的多处记载可将其生平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长大美色,二易其主;六出奇计,凡六益封;联周诛吕,谥封献侯。
1、长大美色,二易其主
《史记》关于人物外貌的描写很少,但《陈丞相世家》却有关于陈平外貌的描写,说“平为人长(大)美色”,说陈平身材高大,相貌出色。这里提及陈平的相貌难免让人产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好感觉,这种反差式的写法是史家描写人物时的惯常手段。司马迁也不例外,如《陈丞相世家》写陈平到汉营时周勃等人对他的评价,“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陈平长相俊美,反而为他的政治生涯平添了许多坎坷。但是,他都能依靠聪明才智将这些坎坷顺利化解,故在辗转多方之后,终于寻到了他的明主——刘邦。公元前205年,即汉王二年,陈平经魏无知引荐,去找刘邦,从此成为刘邦的重要谋臣,为刘邦建汉立下汗马功劳。
2、六出奇计,凡六益封
陈平一生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善用奇谋,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奇谋丞相。司马迁说他“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从“辄益邑,凡六益封”可以看出他所出计谋的关键作用,也正因这种关键性让他一计一增邑。司马迁《史记》关于陈平奇计的记载详略有别,除了白登解围以“其计秘,世莫得闻”一笔带过之外,其余五个计谋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大致可以将它们归纳为:行离间,分化项营;女二千,蒙混过关;封齐王,为谋大计;灭项羽,天下暂定;游云梦,智擒韩信。正是这些奇计让陈平平步青云,从户牗到曲逆,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
3、联周诛吕,谥封献侯
俗语云:“一朝天子一朝臣。”陈平的过人之处不仅在于奇谋,更在于远虑。他荣宠三朝,刘邦去世之后以蛰伏的姿态安然渡过了吕后血腥的政治清洗,又在吕后离世之时异军突起,联合周勃诛灭吕氏诸侯,迎文帝即位光复汉室。之后,陈平主动表明“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推陵让勃,甘居下位,让陈平既赢得了君主的赏识,又获得了同僚的赞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陈平政治上的退缩,他仍然时刻关注朝政大事,及时抓住君臣问答的时机展露才华令周勃拜服,最终以左丞相位“专为一丞相”,善始善终,谥封献侯,结束了他精彩而又辉煌的一生。
二、刘邦论诸相之“陈平难独”
刘邦击黥布中箭后,吕后问相,二人有过一段对话:“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刘邦一方面肯定了陈平的智谋,另一方面却说陈平“难以独任”。这是为何?是因为刘邦不相信陈平的才干还是另有隐情。众所周知,刘邦与项羽对决,取胜的关键是知人善任。他对手下诸人可谓知之甚深,故病危之际与吕后评诸相也非无的放矢,这从吕后和文帝时期的丞相任命依此而行便可看出。那么刘邦为何说陈平虽智却难独任呢?这可以从陈平与张良、周勃的对比中一窥端倪。
陈平、张良、周勃都是汉初功臣,为刘邦所重。张良与萧何、韩信并列为汉初三杰,更被刘邦誉为“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周勃也是刘邦的一员爱将,虽“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陈平与这二人关系密切。陈平与张良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二人都曾为刘邦平定天下出谋划策。陈平与周勃在吕后离世时曾一同灭诸吕,迎新帝,光汉室。陈周二人在文帝时期更是分任左右丞相,共辅君主。然而,不论他们的关系如何,陈平与此二人相比,既无张良之“时”,亦无周勃之“势”。
与张良相比,陈平少“时”。这个“时”指时机。首先,陈平与张良追随刘邦的时机不同。公元前209年,陈平和张良都踏上了寻找明主的征程,但张良较为幸运,在找寻景驹的途中遇到了“殆天授”的沛公,从此为沛公“运筹神算”。而陈平却没有这么幸运,他是经过了一番辗转才遇到刘邦,错过了辅佐刘邦的最佳时机。虽然刘邦一见陈平便委以重任,但二易其主的经历还是让陈平在刘邦的心中打了折扣。其次,张良与陈平都是谋臣,但二人出计的时机却大不相同。陈平多出奇计或者说是急计,大多是兵临城下时保命脱困之际,如荥阳解围、智封齐王等。而张良的计策多是长久之计,如定都城、保太子等。从出计的时间和计策的时效亦可见出二者的高下,这就和扁鹊三兄弟的高下之别一般,防患于未然方为大才。第三,陈平与张良的追求不同,张良适时退隐,淡泊名利,全了忠义之名。而陈平助刘邦打下江山后仍处高位,接受封赏时也不似张良不受或少受,从户牗到曲逆不断增加食邑。从这三个方面来看,有张良珠玉在前,陈平虽有智,亦稍显逊色。而且陈平六计中便有两计是与张良同出,这样的对比之下,便很容易使刘邦产生陈平有智,但不及张良,且须与人共谋方可成事的错觉,这也从一个侧面降低了刘邦对陈平的信任度。
与周勃相比,陈平缺“势”。这里的“势”指气势。周勃为沛县人,他与刘邦可谓布衣之交,关系非同一般。而陈平二易其主、半路跟随,当然不能与周勃同日而语。周勃与陈平不同,非属文官,重在军事,以军功封绛侯,深受刘邦信任,更被刘邦誉为“安刘氏者”。周勃曾任虎贲令、太尉等职,手握兵权,这与一直担任护军、都尉的陈平相比,可谓气势悬殊。在军事方面,陈平与周勃相比强势明显不足。然而,汉初乱世又以军功取胜,周勃手握兵权,在政治上有天然的优势。再说周勃和陈平并非一向交好,陈平刚入汉营时周勃就曾和灌婴等人嘲笑陈平徒有外貌却缺乏内质,且品行不佳曾盗嫂受金。尔后在接受刘邦命令斩杀樊哙时周勃与陈平的关系有所缓和。陈周二人接受刘邦诏令后,并未依计行事,而是私下商议做出了陈平押樊哙回京,周勃代将的决定,顺利躲过了吕后的怒火。陈周二人真正结交是在陈平听从了陆贾“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的言论后。陈平依陆生之计,借周勃寿辰之机,送上五百金之礼主动结交,成功地借周勃之“势”谋诛吕大计。为之后的迎新帝、复汉室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开启了新的天地。
因此,在与张良、周勃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刘邦心目中,陈平的地位远不及张良、周勃,陈平为了自身发展,结交张、周二人,与他们共事是在多方选择后的明智之举。从之后陈平的仕途发展可以看出,陈平正是借二人之“时”“势”,造自我之天地,活出了另一番精彩,成就了政坛不倒翁的地位。
三、陈平“难独”的内在原因
通过陈平与张良、周勃的对比,可以见出陈平“难独”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刘邦的信任问题。陈平正是看到这点无奈,才会选择主动与张良、周勃合作,以消除刘邦的猜忌,获得更好的发展。然而,陈平“难独”究其根本,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三点:第一,两次易主,于忠有碍;第二,盗嫂受金,品行受限;第三,多出阴谋,背离黄老。
1、两次易主,于忠有碍
陈平虽是汉初政坛的不倒翁,但他前半生却不大顺遂。特别是在仕途的走向上,他先在魏无咎处被谗亡去,后在项王处被牵累出奔,辗转二主才寻到刘邦。这番辗转虽是良禽择木而栖,但在忠君意识强烈的古代,仍招人质疑。陈平入汉营时,绛侯、灌婴等人攻击他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平,反覆乱臣也”。陈平先事魏后归楚的经历在周勃、灌婴看来是不忠之举。那么刘邦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其实,陈平入汉受到的非议并非只有一次,在绛侯、灌婴之前便有人因陈平刚入汉就封典护军而说他是“楚之亡卒”。这时刘邦的反应是“闻之,愈益幸平”。刘邦在这次非议中站在陈平一边,不仅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更加宠幸他。那么为什么绛侯、灌婴再次说陈平反覆时,刘邦却采取了“疑之”“召让”的举动呢?这一方面是此处进言之人是刘邦的亲信,另一方面,在周、灌二人的分析下,刘邦意识到陈平确有不忠之处。一次不遇明主是时运不济,两次更主便有不忠之嫌。这次刘邦开始怀疑陈平,召魏无知问话。关于这次问话的内容,《史记》和《汉书》的记载有所出入,通过二者的对比,能更清楚地看出陈平在此次事件中的是非对错。
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史记·陈丞相世家》)
汉王疑之,以让无知,问曰:“有之乎?”无知曰:“有。”汉王曰:“公言其贤人何也?”对曰:“臣之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于胜败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令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耳。盗嫂、受金又安足疑乎?”(《汉书·张陈王周传》)
魏无知是陈平的引荐人,既然向刘邦引荐陈平,必然对陈平有足够的了解。因此,魏无知的回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汉书》的一个“有”字,《史记》的能、行之辨都为陈平的前期经历定了性。陈平的确存在仕主不终的行为,但陈平的才华在楚汉相争中对刘邦有用,这些忠诚的问题在楚汉相距的背景下淡化了,所以魏无知推荐了陈平。魏无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回答了刘邦的质疑。在询问完魏无知后,刘邦紧接着召问了陈平,陈平又从良禽择木而栖的角度回答了刘邦的询问。这二人解释的结果是刘邦的道歉和厚赐。三人成虎,不论刘邦如何宽容,面对种种质疑总会动摇。而且魏无知为陈平辩解的一个有利前提便是楚汉相争的背景,一旦汉朝建立,魏无知的这个解释便有些牵强。因此,陈平适时表现出不为利、不专权是十分必要的。陈平也正是通过这种行为逐渐消除刘邦的戒心,为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
2、盗嫂受金,品行受限
陈平一生最令人诟病的地方便是他盗嫂受金之事。盗嫂受金出自何处?《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15]中国自古为礼仪之邦,盗嫂受金是德之大忌,陈平同时触犯这两个道德底线,为人诟病实属必然。但是盗嫂受金是否确有其事,据《史记》记载,陈平的引荐人魏无知只用“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含糊其辞,而陈平面对绛侯、灌婴等人的指责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他明确承认了受金一事,对于盗嫂的传闻却只字未提。陈平的行为是不屑言还是无言以对,抑或是司马迁没有记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从陈平的生平记载,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首先,陈平与嫂子的关系并不好,他的嫂子曾因说“有叔如此,不如无有”而被他的哥哥休弃,这样的关系发生盗嫂的几率很小,但也有可能他盗的是第二任嫂子。其次,陈平的品行在村子里还算不错,他的家门前多长者车辙,可见他常与有德之人来往,且他曾为里中社做宰,分肉甚公而被父老夸赞,按古人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在挑选做宰之人时必定十分严格,若陈平曾有盗嫂行为,就不可能被任命为宰,当然也不能排除盗嫂之事发生于陈平做宰娶妻之后。
然而,不论陈平盗嫂是否确有其事,单从受金一事也可见出陈平在品行上并非毫无瑕疵。古人重礼,名正则言顺。刘邦虽然通过加官与厚赐,达到“诸将乃不敢复言”的效果,但陈平的形象与威望仍受到了一定影响。之后,陈平一计一增邑,这既是刘邦对陈平奇谋的回报,也从一个侧面透露出了刘邦似乎在通过厚赐消除陈平受金的可能性。因此,陈平在品行受疑的时候选择品行皆佳之人共事是必要的,这是他难以独任的一个内在原因。
3、多出阴谋,背离黄老
陈平少好读书,《汉书》有载,陈平“治黄帝、老子之术”。黄老学说讲求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这似乎与陈平的政治思想相违背,故司马迁在评述陈平时说:陈平“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割肉俎上”是指陈平里中社为宰时曾说分肉与治天下一样,追求分配公平公正。这种想法与黄老的无为而治有所差异。且陈平佐刘邦主要是依靠奇谋与机智,他多次用计助刘邦脱困。这些计谋大多阴狠,尤其是白登秘计,因为隐秘被多人猜测。《桓谭新论》更是猜测此计是因为太过刻薄阴狠而被隐瞒。这个猜测不论是否正确,就陈平的其他计谋而言,大多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计策。陈平对这种阴狠也有所意识,他曾说过“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多出阴谋是时势所迫,也是陈平迅速上位的法宝,但这些阴谋与陈平从小学习的黄老之术相背离。这种背离令陈平畏惧,所以才会有“终不复起”的感慨。特别是在汉朝建立国家采用黄老之术治国之时,陈平的背离黄老更为凸显。这时陈平更加需要其他政治势力的协助。因此,陈平“难独”未尝不是一种无奈,或者说是他屈于时势的一种政治策略。
结语
陈平“难独”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刘邦的不信任是陈平“难独”的重要原因。张良、周勃珠玉在前,陈平在时机和气势上都有所欠缺,正是这种欠缺令陈平在刘邦心中的地位不及张、周二人。从内因来看,陈平自身的不足也限制了他的政治发展。二易其主、盗嫂受金让他在品行上受到质疑,背离黄老又与主流思想相悖。在多种因素制约下,从陈平的角度看,“难独”不仅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1][2][3][5][6][7][12][13][15][16][17]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59:2051,2054,2058,2061,2057,2062,2054,2054,2054,2062,2062.
[4][9]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391-392,392.
[8][10]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59:2042,2049.
[11]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2700.
[14]班固.汉书·张陈王周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