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学图书馆使用率的对策

2013-02-16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3年1期
关键词:书香图书师生

姜 婕

(舟山南海实验学校,浙江 舟山 316021)

〔作者信息〕姜婕,女,助理馆员。

书香校园建设在各级各部门的强力推进下,已经深入人心。利用图书馆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活跃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中学图书馆使用率不高。从笔者的工作体验与跟舟山市同行的交流中得知,我们中学图书馆的图书出借率跟小学相比,明显处于弱势,部分中学的图书馆成了学校装点门面的道具甚至鸡肋。

究其原因,显然有多方面的因素。

笔者跟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他们普遍认为,课业负担过重是造成如今学校图书馆门可罗雀的主因。减负,是时代的主旋律。提高图书馆使用率,是中学图书馆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1 加速图书更新,完善借阅环境

图书馆在营造书香校园中的作用是不用置疑的。要吸引师生走进来,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加速图书更新,二是完善借阅环境。

加速图书更新是时代所需。当然,这种更新,不是一味迎合。而能做到引领,选择经典性的图书而非快餐式的书籍,那是上上策。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应该是做得不错的。我校图书馆目前拥有图书88507册,生均图书25册。2011年,我校教师类报刊杂志150余种,学生类杂志400余种。近两年来,我校每年平均投入购书资金10万元,年均新购图书近七千册。有货,才能有客来;有好货,才能吸引八方客。图书馆也是这个理。

完善借阅环境是师生要求。学校图书馆应有特定的借阅环境,要根据学科特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师生的需要,制定馆藏配置。积极改善图书馆的借阅环境,使之成为学校和谐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与功能。宽敞明亮的场地、丰富多样的图书会成为全校师生的学习乐园。

另外还设想将阅览活动延伸出馆,建设成校园景观。在校内学生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置活动宣传廊,内容由图书馆负责,涉及报纸时事、新书推介等,让学生在饭后等短暂的闲暇之时,能驻足浏览,成为校园里的一道阅读风景,营造校园的阅读氛围。

2 为师生做好导读工作

图书馆舒适宜人和图书及时更新是硬环境,提升服务,给教师做好导读性参谋工作是软环境,也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准,关键要做好两方面的事:一是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要到位,业务素质要过硬。二是以人为本,建成人性化服务的信息系统。

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到位,业务素质过硬,会让师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图书馆员要更新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以我校为例,图书馆时间管理上特别为师生着想,一星期开放五天,尤其是双休日,也对学生开放。另外,我校每班都有图书管理员,形成上挂下联的图书管理网络,还对一些有特别要求的师生做好登记工作,尽心为他们服务,尽量以快递形式把有用之书报送到师生手中。实践证明,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能最大程度地让好书找到它的主人,能使师生与好书通过图书馆这个桥梁形成一种难舍难分的阅读情结。

以人为本,建成人性化服务的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提高管理与服务的效益。我校图书馆在管理上也能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校园网检索图书”、“电子阅览室”等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先后创建,无疑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的质量。

专业成长是当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热门词。从表面上看,图书馆与教师专业成长关系不是很紧密,但是,在实际工作实践中,图书馆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好好地利用好导读,就能节省教师的时间,就可以提升教师专业书刊阅读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导读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创造性的工作。具体来说做好两个方面导读工作:(一)信息速递。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学校图书馆购置的新书信息。这种做法非常受老师们的欢迎,往往刚刚在平台上发出信息,就有教师马上跑到图书馆来,形成一种先睹为快的“抢借”热潮。(二)书海导读。利用馆藏的信息资源,对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进行加工,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简介和作者的介绍、浏览评说等情况的分析,让教师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全面地把握作品的全貌与精神实质,进而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原文。这种做法尤其受刚进校的教师的欢迎。我校是一个重科研的学校,有一大批肯钻研、会钻研的教学骨干,还有一批自觉为自己加压的年轻教师,图书馆主动出击为这些教师导读,提供相关书籍,为他们教学活动和专业成长添砖加瓦。

3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学校图书馆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以图书馆为中心开展读书活动,宣传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让图书馆主动向师生读者靠拢,吸引更多的师生到图书馆来。引领师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为构建学习型的校园营造浓厚的氛围,让爱读书、好读书成为学校风尚,这样能够提高图书馆的使用率。把读书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活动的趣味性越强,读书更富有吸引力。读书活动往往能引导学生思考,从书内到书外,从陋室到宇宙,从字面到穿越古今,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力争使图书馆成为一块磁石,能牢牢地把学生吸附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体会到读书学习就是一种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促使他们经常性地到图书馆里进行阅读活动。而这一系列的活动能让图书馆的图书“活”起来。

图书馆的活动有其特殊性,因此开展活动时,在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力争生动活泼。如:美妙诗文欣赏、书香主题班会、“走进名著”阅读讲座、读书笔记交流展示、读书感言征集上墙、读书心得交流探讨、书香主题板报评选、读书之星评比竞选、优秀图书漂流交流等活动。若形式单一,容易使参与者游离。在这前提下,更要注意实效性。要与学生实际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读书活动的内容、形式都要从本校的具体条件出发,并围绕不同时期教育教学的重点。读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阅读特点,要尽可能多地发动学生人人参加。另外,还要与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力争课内课外的学习和读书活动互相补充,互相推动,这样,才会得到教师与家长的大力支持。有经验的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实际,确定每次读书活动的主题。读书活动有了明确的主题,还要有体现主题、并适合学生的形式。笔者在网上搜索了以下几种常用的读书活动形式。1.写。即写读书笔记,包括摘抄、笔记、心得等形式,读书笔记是读书治学、积累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利于理解,促进思维,提高写作水平。2.讲。即在个人阅读、思考、写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在全班或全年级进行交流、评议、演讲、讲故事等。3.赛。以比赛的形式开展读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可以进行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赛、搜索资料比赛、课外阅读报比赛等。这里还应注意的一点是,单凭图书馆的力量要搞相应的活动往往比较困难,因此,主题读书活动要与学校团委、教学管理处(教务处)、学生发展处(政教处)、语文教研组联合组织效果才会显现。我校及图书馆从建校伊始就对读书活动非常重视,每年一次的读书节常办常新,并积累了相应的经验。联合学生发展处及语文教研组也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一年一次的红五月中学生诗文朗诵、一月一次的“走近名著”栀馨讲坛等、每年都在搞的捐一本借四本活动,深受学生欢迎,获得较大成功。

总之,笔者认为,只要学校管理层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转变观念,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加速图书更新,完善借阅环境,为师生做好导读性阅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定能提高中学图书馆使用率,为书香校园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1〕许建亭.营造书香校园,构建生态阅读〔J〕.中小学图书情报与工作,2009(3)

〔2〕王淑静.做好学生导读工作,关注学生健康成长〔J〕.中小学图书情报与工作,2010(2)

〔3〕王应华.建立书香班级,深化文化育人〔J〕.中小学图书情报与工作,2010(2)

猜你喜欢

书香图书师生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图书推荐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书香何来
班里有个图书角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