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的对策
2013-02-15郑永森
郑永森
高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传统美德与时代新风的有机结合。志愿服务成为了社会和谐的新因素、新动力,是社会公德的一种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已经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所以,培养志愿精神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要有序、持久开展,须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提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参与度。
一、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因素分析
根据社会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笔者假设大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志愿服务参与动机、志愿服务社会支持度、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产生影响,并针对假设的四个方面设置了30个指标,对深圳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约达95%。对调查数据采取多元回归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在人口学特征中,党员、团员、其他同学的志愿服务参与度差别不大,志愿服务组织的学生干部、其他组织的学生干部、非干部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依次降低,志愿服务组织的学生干部的参与度明显高于其他两者。
志愿服务动机指标中对参与度影响最大的是受周围朋友影响、学校或学院主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受学校或学院主导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才是帮助他人、履行社会责任。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从众型”动机和“压力型”动机比较明显,跟志愿服务工作未能真正匹配。
志愿服务社会支持度中,公民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与支持对参与度的影响远远高于政府支持、家庭支持、舆论支持、资金支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老百姓对全民性活动存在着本能的质疑和抵触,社会公益活动难以得到积极响应,志愿服务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程度还需要提高。因此,“压力型”动机志愿服务活动还比较多。
激励机制中,大学生看重的是志愿服务对象或志愿服务需求方的正面评价,证明大学生注重志愿服务的价值体现。志愿服务活动应该得到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才更具有吸引力。
二、借鉴大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的主要措施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期间127万志愿者忙碌于赛场内外,书写了大运会“不一样的精彩”,将“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再一次升华。借鉴大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让志愿服务成为深圳大学生的一种自觉社会行为。
(一)借鉴“微博U行动”模式,传承“我在这里”志愿服务理念,促进志愿精神的培育与发扬
大学生志愿者在大运会上用实际行动唱响了“我在这里(I’m h e r e)”。大运期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等数十家媒体先后以整版、头条、封面主图等方式报道志愿者中的“互动哥”、“互动姐”、“熊宝宝”、“空中飞人”、“徽章哥”、“拖地哥”、“文化大使”,等等。新华社评论认为:“开幕式‘互动哥、互动姐’持之以恒的微笑和呐喊,是真诚的志愿精神在闪光。”“他们是最好的城市名片。”很多网友称他们为“U U一代”。“U U一代”用自己的真情付出更好地诠释志愿服务精神,彰显新一代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U U”成为了深圳志愿服务新的精神标签。特别是大运会期间,由高校学生发起,将志愿者的事迹、心语、笑脸、最美一刻等内容以文字或图片随时上传微博,开展“微博U行动”。志愿者们用他们喜爱的微博用“U”语记录了志愿服务的点滴以展示志愿者风采,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市民也热情转发有关志愿者的工作场景、事迹,让志愿服务正能量通过微博得以广泛传递。
高校应该建立志愿精神传播体系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从而让志愿文化成为校园的主流文化,让志愿精神内化为全体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实现志愿精神“我在这里,从这里开始传递”(大运会志愿者主题歌歌词)。高校可以举办志愿文化大讲坛、志愿服务文化月活动,以精品活动为载体传播志愿精神,形成有利于志愿服务的良好文化环境;可以依托志愿服务专题网站、微博、博客、主题社区等互联网新媒体,构建学习志愿服务知识、交流志愿服务心得;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和社会媒体,推介志愿服务项目,宣传先进典型,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
(二)基于“U站”理念,主动承接U站,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基地化,用更有价值意义的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志愿者
大运会期间,有818座大运“U站”运行,其中包括68座赛事志愿者U站,750座城市志愿者U站。其中,城市U站是志愿者为市民和来宾提供信息、文化、应急和社区服务的载体。大运期间,城市U站在宣传深圳以及服务市民和外来嘉宾、游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U站开展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深受欢迎。大运会后,深圳保留了部分U站,让社会组织承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可以借助自身优势积极主动承接U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高校可以依托学科背景或爱好特长,实现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品牌化。U站由高校承接,可以在原有的信息服务、文化服务、应急服务、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增添一些专业服务,形成食品检测、网络技术、医疗保健、药品安全、文艺义演等专业志愿服务队,改变以往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数以爱心捐助、爱心支教为主,服务内容单一的局面,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提升志愿服务价值,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同时,将高校实际与市民需求相结合,建立校内外志愿服务基地,实现志愿服务的基地化;与社会公益组织建立志愿服务伙伴关系,实现志愿服务的项目化。
(二)基于“二次方”理念,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志愿服务协同推进机制
志愿者的“二次方”是指宣传报道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的志愿者工作团队。大运会期间,为了保证志愿者顺利完成志愿服务,激励志愿者前行,各高校、各赛事志愿者U站都成立了志愿者的“二次方”。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其出发点就是服务志愿者、关爱志愿者、激励志愿者。根据笔者的调查,社会对志愿者的关爱程度越高,志愿者的参与度越高。志愿者精神的传递需要社会的支持,社会的支持是对志愿者的一种认可,一种激励,有利于促进志愿精神的传递,促进社会和谐。“我们是志愿者的志愿者,我们更加为志愿者着想”,这种“二次方”的支持行为,能形成社会力量关注激励志愿者的新导向。志愿者“二次方”理念意识到对志愿者的理解、支持以及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保障更能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基于“二次方”理念,高校除了加强志愿者的激励,为志愿者提供更好的保障外,还可以推进校企合作,积极与热心公益事业的行业、企业建立志愿服务伙伴关系。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改善志愿服务物质保障条件,从而建立志愿服务协同推进机制,达到志愿资源汇聚丰富、志愿文化传播面广的效果。
[1]葛阳阳,陆岩.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及发展路径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2).
[2]张红霞,张耀灿.论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中的大学生志愿服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
[3]眭国荣,任园园.谈在公民社会中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J].教育探索,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