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述评

2013-02-15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职称高校教师职业

柴 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以及高等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日渐凸显,且有加重趋势。纵观近年来对该问题的研究,虽研究侧重不同,分析角度各异,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研究多为特定时期或特定方面问题的阐释,缺乏对问题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综合分析。针对这个缺憾,本文将以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公开发表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重庆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研究文献为依据,对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其目的在于评判其得失,并尝试性地探讨如何深化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1 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源的研究

1.1 社会层面

(1)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从职业声望、择业取向与职业压力等调查数据来看,大学教授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最佳职业,但同时也是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长期以来,社会对大学教师的定位早已内化为对大学教师的一种要求与社会期望。在社会公众眼里,大学教师不但应当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贤人”、“园丁”、“蜡烛”、“春蚕”和“人梯”,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知识传播的点拨者、促进者;道德规范的引领者、示范者;精神世界的启迪者、疏导者;人格发展的塑造者、提炼者。在教育家眼里,大学教师应当承担人才培养、传递知识、创新技术、塑造心灵、传承文化等重任;在政治家眼里,高等学校要承担为社会、国家培养所需人才的重托,高等教育的成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在企业家眼里,高等学校应当为企业培养出具有高度专业知识技能和适应能力的人才;在科学家眼里,大学教师应当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找到平衡。而高等教育一旦出现失误或偏差,教师很可能成为首当其冲被声讨的对象,他们要面对方方面面的指责。高校教师的职业要求以及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都会引发他们深深的自责、焦虑、内疚与紧张,使他们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教师的冲击。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教师压力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也是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剧增的最重要的压力源之一。对此,学者们提出,随着我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对以往处于象牙塔中相对安稳的高校教师们来说,无疑带来了更大的活动空间和自由选择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原先职称评定、职务升级、课题安排、薪金酬劳上的论资排辈现象已被打破,教学、科研任务加重,岗位竞争、挂牌上课、人员分流,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拉大,迫使高校教师的心理定势,工作、竞争方式也要发生转变,从而给他们带来焦虑和不安。

(3)教师面临的生活压力。社会各界历来对高校教师的品行和教育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和期望,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安贫乐道,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基本需求。殊不知他们也是凡人,也要面对结婚、买房、看病就医、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生活实际问题,也会遇上这样那样的意外。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他们肩负的责任和付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他们虽然有着博士、硕士、教授的光环,但在薪酬收入方面却与昔日的同窗、朋友、同龄人有着较大差别。这不仅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压力,而且也是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跳槽、辞职的重要原因。

1.2 学校层面

(1)教学压力。关于来自教学环节的压力,研究视角具有“多重性”。有的研究者从工作负荷和工作时间角度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在目前高校大规模扩招而师资相对短缺的形势下,大多数教师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有不少教师要同时承担几门课的授课任务,许多教师周课时量在12课时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课时。除此之外,还要在备课、查阅资料、制作课件等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超负荷的工作强度和超长的工作时间常常使他们身心疲惫。

有的学者则从学生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提前而心理发育滞后、思想开放但又敏感幼稚,求知欲旺盛但内心又充满各种矛盾的时期,由于观念的不同,在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闻道在先”、“一桶水与一杯水之间关系”的知识权威性受到挑战,使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学生人数激增但整体素质下降,许多教师感到如今的学生虽思维敏捷,见多识广,但不如二十年前的学生勤奋、踏实、谦虚。教师辛勤劳动却得不到预期的成效。这种高期望与低成效之间的矛盾也成为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压力的原因之一。

还有的学者从教学管理与评价视角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目前许多学校推行的教师挂牌上课、随机听课、课堂巡视、学生评教、教师排队、末尾淘汰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评价措施,压得许多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要在群体中争面子,面对学生要讲威望,对教师来说这才是教学中的最大的压力。

总而言之,对该问题的研究,可谓是仁智互见,成果颇丰。但不能忽视的是,有相当多的研究只是就事论事、抽象地谈论,而从个案、实证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2)科研压力。关于科研压力,多数研究者已把它列为高校教师压力源的前列。教学是教师的天职,科研是教师的本分。几乎所有高校都提出教师教学与科研应当并重,而有趣的是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学科研水平的高低是一个硬性指标,与学校的学术声誉、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学校排名等息息相关,而教学则属于软性指标,弹性较大。于是学校的管理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将科研摆到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由此导致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反映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就是在某类等级的刊物上发表过多少篇论文、在哪一级出版社出版过多少部专著,获得过哪一等、哪一级的奖项,获得哪一类基金、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等。而作为对教师行为具有鉴定、引导、激励作用的评价结果又常常作为高校教师聘任、考评、晋升或任免的依据,而且常常与教师的学术地位、收入高低、职业生存关联在一起。于是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出版专著、就成了高校教师的头等大事,查资料、做实验、著书立说就成了他们业余时间的家常便饭,而这无疑会造成他们体力、精力方面的透支。而对一些科研量化考核不合格的教师来说,还要面临下岗、分流、低聘、缓聘、解聘的尴尬与压力。浙江大学的朱淼华老师便是一例。

(3)职称压力。关于职称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把其列为首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高等院校,职称不仅是衡量教师学识、才能、业绩和贡献的一种标志,而且涉及到每位教师的声誉评价和切身利益,职称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最为重要的追求目标之一。而关于职称变量与教师压力的相关性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职称的高低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影响因子却不一样,低职称教师的压力主要是职称晋升时的“残酷”竞争,而高职称教师的压力主要是“职务职称终身制”的破除。但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不同层次的学校晋升不同职称的竞争激烈程度有差别,重点院校晋升教授职称竞争比较激烈,相对来说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压力较大,而一般普通院校、高职高专学校晋升副教授竞争比较激烈,讲师职称的教师压力较大。

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在没有彻底废除“职务职称终身制”或聘后管理制度较松的学校,高级职称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要比中级职称小得多。但也有研究者提出,教育部新近推出的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实施后,即使取得教授职称的教师,也需不断地在教学和科研上下功夫,以做出更多的成绩去达到更高的级别,所以同样要承受较大的压力。

(4)人际关系。有不少研究者从人际关系维度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进行了剖析和总结。具有代表性的有:童秀英等认为,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教师的任用、评价、培养、晋升使高校教师处在一种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高校教师特有的事业心、荣誉感、竞争性以及自古以来的“文人相轻”,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傲慢”的缺陷,使他们在与同事、领导、学生交际中更容易产生压力;赵雪等认为,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同事领导与自己之间的相互认可、评价和支持,但要相互给予肯定的认可、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支持并不容易。不被学校领导重视、不被同行认可和尊重,容易使教师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导致严重的心理压力。

1.3 教师个人层面

关于教师个人因素与职业压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学者们见仁见智,提出了多种影响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如教师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因素、完美心理、自我效能、对压力的应对风格、对压力的敏感度、缓解压力的渠道等,并就这些因素予以了解释,在此择其要给予归纳。赵立芹等认为,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价值观、个性对压力源的认知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同样的压力下,个人的主观体验是不同的,这与教师个人的人格因素、认知方式、个体处事方式、年龄、受教育程度、能力水平等变量有关;潘欣等认为,高校教师感受职业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压力的认知评价。不良的认知评价,会使个体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抵触情绪和挫折感。另外,也有人认为,如果教师不能从实际需要和能力出发,给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或者过于理想化,也会导致心理压力过重,情绪过度紧张。

2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过大的表现形式

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形式,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三大方面,其中最多的是心理表现。

在生理方面,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教师职业压力与生理(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被看作是教师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压力过大可能导致体内生理功能紊乱,引发一些生理性病症,如失眠、身体疲劳、腰背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内分泌失调、机体免疫能力降低、胃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等;在心理方面,由于长期压力过大引起教师的内心冲突,出现认知偏差、焦虑、紧张、抑郁、沮丧、愤怒、情绪激动、自我效能下降、人际关系敏感、易激惹、行动刻板等,甚至引发思维狭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自信心不足、对工作不满、判断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现象;在行为方面,会出现消极回避、自暴自弃、工作专心程度下降、遇事易冲动、举止鲁莽草率、不愿与人合作、攻击性行为、职业倦怠、工作效率下降、吸烟、酗酒、无故缺勤等。

尽管多数研究者支持这些表现与教师的职业压力有关,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教师职业压力与这些表现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之间可能还蕴含着其他因素。而多数研究者采用的自我报告法和横断设计等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有些问卷调查没有出示问卷的信度、效度,所得结论的可靠性令人怀疑,在解释教师压力和各种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时还显得不够有说服力,因此关于该问题仍待进一步的研究。可喜的是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苗头,如《浙江体育科学》2007年第六期发表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及其关系研究》,读来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作者通过测查405名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状况来探讨二者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程度较小,工作压力因子对职业倦怠的预测力不高,工作压力不能有效地解释职业倦怠的产生,工作压力到职业倦怠之间可能有一些中介因素影响着二者的关系。

3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过大的应对策略

教师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面对由工作引起的诸多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包括认知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一系列应对努力,诸如直接采取行动、寻求支持、表达无助和怨恨等等。

已有的研究显示,国内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压力过大的应对策略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谈论“原则要求”的多,而研究“如何做”的少。虽然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但普遍是一些口号式的,可操作性不强。如在社会层面上,提出要关注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了解教师的各方面需求,正确塑造高校教师职业形象,加强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公共信任,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营造减轻教师压力的社会氛围,减轻教师的后顾之忧等;在学校层面上,要加强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和健康有序的教育竞争机制,形成以人为本、民主宽松的管理模式,维护教师形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教师工作负荷,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提高教师承受压力的水平等;在教师个人层面上,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正确认识自我,改变思维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正确应对压力,学会心理调控、积极寻求支持与帮助,提高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等。

国外不少学者在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方面做过许多的理论与实验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仍存在分歧,而且干预效果多集中在短期效果上,且对干预对象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研究,而长期干预研究缺乏。目前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如彭小英、陈德云等人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干预效果,但这样的研究毕竟太少,且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干预模式。因此,应对策略的研究应成为今后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

4 既往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之建议

(1)在研究对象上,大多数研究者只是针对某一省区、或某几所学校教师的现状调查,缺乏不同地区高校之间以及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比较研究。如研究型、教学研究型与教学型大学之间;进入“985”、“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与普通院校之间;公办大学与民办大学之间;普通院校与高职高专之间;文、理、工、农、医、艺术、体育等院校之间的比较性研究。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大学的压力源是不相同的,对教师的影响也是有区别的,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这应该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2)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研究者侧重于外在压力源的探究,且陈述事实多于探究原因。虽个体因素方面有所涉及,但专项的深入的研究仍然较少。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压力表现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研究很少涉及。到底是由于职业压力导致了这些表现,还是这些表现促使了教师职业压力的形成,还是由于别的原因,对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探究。在控制和消除压力源的策略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者只是提出了如何应对的建议,而忽略了对缓解压力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的研究。因此,教师职业压力的干预措施研究,教师应针对策略的有效性、适应性的研究,应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至于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多数理论性研究仅仅是纯理论性分析、解释性说明、经验总结,缺乏对原因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很少有人利用一般职业压力领域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对该问题进行探讨,有的只是单纯的去验证某个理论,还有的只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更有甚者是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展开研究,因此,加深理论方面的探讨也是今后研究的趋势之一。

(3)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上,总体还处于描述阶段,缺乏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如职业压力的测量问题。研究手段比较单一,绝大多数研究过分依赖问卷法,而忽略行为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相关性研究仅关注压力源与人口统计特征的简单一元变量关系,而忽视其间存在的多元变量关系。研究设计上多采用静态的、横断研究,缺乏长时间的跟踪研究,难以建立压力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对教师职业压力的发展进行纵深的了解。因此,将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建立一个包含压力源自变量、压力结果因变量和一系列中介、缓冲变量以及它们的动态作用过程的多层次框架,对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原因作追根溯源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此外,还应采用多重途径评价方法对教师压力的自诉进行评价,尽可能地弥补自我报告法的局限性,即除了对压力进行主观评估以外,还可以用其他客观指标。比如可以通过教师的配偶、同事、学生及其领导的评价,了解与所研究教师的压力相关信息,也可将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引入教师压力研究中,更加客观地揭示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这也将是今后研究关注的重点之一。

[1] 冒容,贺晓星,穆荣华,等.高校教师精神压力问题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1997(7):31~36.

[2] 汪泳,魏玉璞.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2):37 ~40.

[3] 尹平,陶芳芳,郑延芳.高校教师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5,5(4):303 ~307.

[4] 童秀英,韩振华,姜雅东.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引发的教师压力及应对[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15.

[5] 彭移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6(1):70 ~72.

[6] 勇健,李义安.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7(5B):31~33.

[7] 汪泳.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3(8):33~34.

[8] 姚向颖.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5):95~91.

[9]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71~92.

[10] 李玉龙: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分析及调适[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55~58.

[11] 陈玉焕.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及其管理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0(4):120 ~122.

[12] 赵雪,张翼.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与自我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07(2):99~100.

[13] 赵立芹,张海燕.教师压力成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4,21(2):38 ~40.

[14] 潘欣,权正良,钱玉燕.大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0)792 ~793.

[15] 郝海涛.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及其关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6):111 ~116.

[16] 张玮,我国教师压力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2):141~142.

[17] 王辉,倪建清,王菲.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心理跃迁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6):59 ~62.

[18] 林小群,殷恒婵,杨俊茹,等.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结构模型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3):44~46.

[19] 刘明智,等.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致因中个体人格因素研究述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3):38~40.

[20] 陈晓丹,杨军,王汇军.多元化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6):56 ~58.

猜你喜欢

职称高校教师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基于模糊多标准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