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比较

2013-02-15张德化

探索 2013年6期
关键词:经济学劳动力马克思

张德化

(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100)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不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也是当代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的经济实践。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行深刻全面的阐释,为我们解决劳动力转移提供了理论借鉴。通过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与西方经济学派的比较,借鉴和吸收西方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合理成分,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经济学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

马克思经济学中虽没有专门著述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但在关于农业、农民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研究中却体现出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马克思从人类演进的宏观视角,站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高度,根植于社会化大生产的运动规律,深刻地揭示和概括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历史根源,科学预言了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农村的巨大变迁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1]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的历史必然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传统的小农经济内涵和它的局限性进行论述。他指出:“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3](p830)这种分散落后经济形式终将被历史所淘汰,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战胜旧的社会制度,通过市场交易将农业生产各要素和产品作为商品纳入农业领域,“使农业合理化,从而第一次使农业有可能按社会化的方式经营”。[2](p697)“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或者依照它占领农业的程度,对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对地减少,……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备着转入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无产阶级的队伍,经常等待着有利于这种转化的条件。”[3](p739)

(二)资本积累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根本驱动力

马克思在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指出: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情况下,随着资本积累增加,对劳动力需求增大,即使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情况下,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但劳动力需求总量是增加的,因此城市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工人,“所以,资本的积累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3](p674)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转化为牧场,采用机器不断产生过剩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随着一部分农村居民的游离,他们以前的生活资料也被游离出来。这些生活资料现在变成可变资本的物质要素。被驱逐出来的农民必须从自己的新主人工业资本家那里,以工资的形式挣得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国内农业提供的工业原料也同生活资料的情况一样。它变成了不变资本的一个要素。”[3](p814)“他们起源于农村,但大部分要在工业上就业。他们是资本的轻骑兵,资本按照它的需要,时而把调到这里,时而调到那里。”[3](p728-729)资本固有的不断集中的特性造成经济活动的集中,其结果是农业人口的不断集中到城市。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领农业领域深度越深,那么农业中转换为可以自由利用的劳动力就越多,例如1861年英格兰《国情普查》:“1851年全国城市580个,农村人口与城市差不多相等,到1861年农村区域人口仅增加6.5%,城市人口增加17.3%,这一差别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3](p705)这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英国,第二、三产业和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美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有限。马克思在论述爱尔兰资本积累对农业人口影响写道:“在工业国的英格兰,工业后备军是从农村得到补充,而在农业国的爱尔兰,工业后备军则是从城市、从被驱逐的农业工人的避难所得到补充。在英格兰,过剩的农业工人变成工厂工人;而在爱尔兰,被驱逐到城市里的农业工人,虽然对城市的工资形成压力,但仍然是农业工人,并不断地送回农村去找活干。”[3](p776)

(四)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诱发农民阶层的分化

马克思积极肯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的进步意义,发达国家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将会产生一大批农民在职业、身份、居住地点、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甚至与生产资料结合形式出现变化。农民阶级内部的社会流动和分化使农村居民中出现了富裕农民阶层,由大土地占有者、大租佃农、大农和中农组成,属于农村资本家阶层;小农阶层,他们拥有小块土地、自我经营,是小私有者,同时也是劳动者;农业工人阶层,主要在农业工厂打工生活,典型属于农村无产阶级。[4]“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对人手的需要;工资提高了,因此,工人成群结队地从农业地区涌入城市。人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起来,而且增加的差不多全是工人阶级。”[5]整个社会阶级逐渐分成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农民被彻底剥夺生产资料成为大工业需要的劳动力商品,从农民的贫困转化为工人的贫困,阶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激化。[6]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

西方经济学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较多地存在于工业和农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从研究的方法上可分为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和行为主义等三个派别。

(一)结构主义学派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

诞生于20世纪初的结构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改变了人们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事物的性质和意义是由事物深层结构所决定的,而结构并不随着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变化。结构学派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现象是受特定的社会结构决定和影响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刚性和非均衡性是劳动力转移始作俑者,只有运用的结构方法才能来说明和解释这些现象。典型代表有刘易斯(W.Lewis,1954)、费景汉和拉尼斯(Fei, C.H.and G.Rains,1961)、乔根森(D.Jorgenson,1961)二元结构理论和赫伯拉(Herberla,1938)推拉思想及皮里奥(J.Piore,1970)市场分割理论等。

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源之于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经济部门,传统的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极低,农业劳动力呈无限供给。现代发达工业部门集中大量资本、具有较高生产率的,随着资本积累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工资的价格刚性,农业的劳动力源源不断被吸收到现代农业部门,这一过程持到两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相等时,劳动力转移结束。”[7]费景汉和拉尼斯针对刘易斯结构分析的不足,提出农业部门技术进步和工业农业协调发展观点,劳动力转移取决于农业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和工业资本存量增加外在结构。[8]乔根森(Jorgenson.W)认为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有一个生理限度,相反工业品的需求会不断上升,农村劳动力日益转向需求旺盛的工业部门,“人们消费结构变化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直接原因。”[9]

赫伯拉 (Herberla,1938)、皮里奥 (J.Piore,1970)的推拉理论,进一步强化外生的社会经济结构在劳动力转移中支配作用,社会结构的失衡和制度刚性制约劳动力转移。[10]

(二)新古典学派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针对结构学派研究缺少对劳动力转移微观主体关注,新古典经济学家将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关系引入研究。假定转移没有任何障碍,劳动市场信息充分,当事人会进行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选择活动,进而构建个人理性决策的微观劳动力转移模型。沙斯特德(Sjaastad,1962)发表的《劳动力迁移的成本与收益》经典论文,阐述了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成本与收益,开创劳动力转移的新古典主义方法的研究范式。采用新古典主义研究方法主要有托达罗(M.Todaro,1969)、哈里斯(R.Ariss,1970)、舒尔茨(W.Schult,1964)和斯塔克(O.Stark,1991)新家庭经济理论等。

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之所以会向城市转移,是因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预期收入存在极大差异。只要城市预期收入比农村大,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就不会停止。[11]哈里斯拓展了托达罗观点,假设城市就业工资率是既定外生变量,城乡劳动力市场结算工资取决于市场供需,农民转移与否完全是个人理性决策的结果。舒尔茨则认为农民在面对成本、收益和风险时是最理性的,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本投资重要途径。斯塔克提出社区分配不均的“相对贫困”参照效应,更会诱发转移行为发生。[12]

(三)行为主义学派劳动力转移思想

行为主义研究方法是前述二者研究方法的综合,如果从研究的视角看是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它强调通过考察微观迁移主体的行为决策来理解宏观的农业劳动力区际流动。

行为学派中重要的概念是沃泊特(Wolpert,1965)提出的“地方效用”,就是一个主观评价的概念,个人对某个地方的满意程度,通常愿意向地方效用高的区域迁移。行为学派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型,其中克拉克(Clark,1968)模型强调潜在迁移者个体的内在和外在压力对其迁移决策的影响。潜在迁移者个人内在需求和周围环境决定一个区域的效用,区域效用最大化评估是个复杂的过程,取决于区域特征,如就业机会、预期收入、生活开支以及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此外还受个体获取信息,以及判断信息主观能力的制约,难以定量。所以现实中迁移者不一定是 “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用的最大化”。[13]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的比较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分析范式比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区别与其它经济学重要标志就在于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列宁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14]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硬核”。一贯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经济制度的性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农业剩余劳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因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15]西方经济学无论是结构主义、新古典学派合适行为主义侧重从个体角度研究量的结果,忽视总体事物本质的探究,仅仅局限于描述孤立经济事实,运用数学模型推导出所谓论证结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用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或者消费需求变化为借口来阐释农业劳动力转移动因明显存有主观唯心之嫌。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研究目的比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城乡分离和对立,同时也历史地分析了城乡发展趋势是走向融合,消灭城乡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工业带动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业劳动力收入水平,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尽可能实现劳动人口的平均分布,实现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的融合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如交通工具的发展,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16]马克思研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就是探讨怎样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统一,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伟大目标。西方经济学研究劳动力转移目的在于农业如何为实现工业化服务,发达的工业部门给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谋生机会,资本家的利润投资养活了农业工人,农业是从属于工业发展,维护资本主义工业剥夺农业剩余的合理性。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与路径比较

马克思强调劳动力转移规模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随着资本不断深入农业,土地集中进程加快,不断有过剩人口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资本规模扩大和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大量农业人口转入非农领域,所以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内生于资本积累过程中。在转移路径方面,马克思认为农业劳动转移并不仅仅进入工业部门,还包括第三产业,如恩格斯在《马尔克》中指出:“经营大农业和采用农业机器,换句话说,就是使目前自己耕种自己土地的大部分小农的农业劳动变为多余。要使这些被排挤出田野耕作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涌入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中从事工业和其他相关劳动。”[17]西方经济学劳动力转移理论强调劳动力转移规模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工业部门的利润率影响。转移路径上主张劳动力在工业部门就业,忽视了对城市和农村第三产业就业选择关注,所以模型分析片面强调唯工业化,导致城市病和资源环境破坏的结果。

(四)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内涵比较

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内涵上,马克思经济学比西方经济学更加丰富和深刻,马克思认为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产业和空间的转移过程,而且也是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过程。转型中伴随农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权益需求变迁,政府要适应这一变化,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创新和调整。马克思特别提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劳动力转型过程中,政府要“慷慨地对待农民”,关注农民利益诉求,实现农业与工业和城市与乡村和谐可持续发展。西方经济学劳动力转移理论重点对劳动力配置效率、收入分配和行为决策机制的研究,对农民转移中出现的其他社会问题研究不足,理论研究内涵缺乏深度和广度。

西方经济学着重从资源配置、技术创新、收入分配和要素投入方面论证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工业产业发展重要性。在一定程度反映经济发展中的客观事实,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也充分体现维护工业资本家剥削利益政治意图。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发展为背景,揭示世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和它的特殊性。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关键时期,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统筹城乡、工业和农业的和谐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课题。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为指导,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合理成分,创新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

参考文献:

[1]杨玉华.马克思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经济评论,2007,(2).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何增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基本观点述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6.

[6]杨守宝.论马克思关于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理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7]Lewis,W.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2).

[8]Fei, C.H.and Rains.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9).

[9]Jorgenson,W.The development of dual-economy[J].The Economic Journal,1961(6).

[10]Piore.J.The Dual Labor Market: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R.Barringer and S.H.Beer(eds)The State and the Poor(Cambridge, Mass.:Winthrop),1970.

[11]Todaro,M.P.Amodel of labor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i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

[12]Stark,O.and Taylor,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1(101).

[13]兰晓虹.中国劳动力迁移的综合理论框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13.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4.

猜你喜欢

经济学劳动力马克思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简明经济学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经济学的优雅